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肺静脉形态结构CT成像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6 位作者 伍伟锋 朱立光 王炎 唐梅艳 杨仁贵 张棠 李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55-1558,共4页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A)前后肺静脉的形态学变化。方法:房颤患者共28例,行CPVA术(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6例)。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A)前后肺静脉的形态学变化。方法:房颤患者共28例,行CPVA术(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6例)。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A术前、后肺静脉口的径线、截面积、左心房容积,研究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学特点并与术前做对比分析。结果:成功组术后左心房容积、左上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上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上肺静脉口最小径、右下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下肺静脉口最小径、4个肺静脉口截面积较术前缩小(P<0.05)。复发组术后仅见右下肺静脉口最大径、左下肺静脉口及右下肺静脉口面积较术前减少(P<0.05)。CPVA术后肺静脉的最大径及最小径狭窄率小于50%者分别为61.6%及56.3%;狭窄率50%~70%者分别为3.6%和5.4%。结论:(1)CPVA成功后可逆转房颤患者的肺静脉和左心房重构,而复发组未出现明显逆重构。(2)CPVA术后可引起部分患者无症状性肺静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CT 肺静脉 环肺静脉电隔离
下载PDF
经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途径植入永久性起搏器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5 位作者 贾玉和 刘志敏 华伟 张澍 刘浩 唐梅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446-2446,共1页
患者,女,70岁。因反复心悸3年,加重2个月,于2012年11月17日入院。体格检查:脉搏60次/min,血压125/75 mmHg,体温36.8℃。双肺(-),心界稍大,心率60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动态心电图:心率28~130次/min,平均63次/min,大于2.0 ... 患者,女,70岁。因反复心悸3年,加重2个月,于2012年11月17日入院。体格检查:脉搏60次/min,血压125/75 mmHg,体温36.8℃。双肺(-),心界稍大,心率60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动态心电图:心率28~130次/min,平均63次/min,大于2.0 s的长R-R间期195次,二度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行心脏彩超提示:LA 43 mm,LV 56 mmLVEF 55%,左房增大,左室壁增厚,主动脉瓣少量反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ST.JUDE SSIR 5620 AAI。植入过程:穿刺右锁骨下静脉置入指引钢丝,由于右上腔静脉缺如(图1),无法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起搏器 左上腔静脉 冠状静脉窦 植入 右上腔静脉缺如 长R-R间期 窦性心动过缓 右锁骨下静脉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5 位作者 梁柳丹 张华 吉晓理 晏君 张明哲 魏静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 目的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均治疗5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无创心功能监测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量、血尿酸、血钠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第5天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第4天和第5天心排血量、治疗第5天心排血指数高于对照组同时间[(0.52±0.08)%比(0.46±0.16)%、(3.24±0.44)L/min比(2.72±0.38)L/min、(3.36±0.45)L/min比(2.68±0.34)L/min、(2.8±0.6)L/(min·m^2)比(2.2±0.5)L/(min·m^2)],治疗第4天和第5天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1 652±325)DS/cm^5比(1 546±320)DS/cm^5、(1 654±324)DS/cm^5比(1 510±310)DS/cm^5、(2 796±421)DS/(min^2·m^5)比(2 052±418) DS/(min^2·m^5)、(2 624±419)DS/(min^2·m^5)比(2 045±404)DS/(min^2·m^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血尿酸均低于对照组,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恶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结论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心脏射血功能、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而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脉隆注射液 心功能 无创心排血量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冠状窦电传导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周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64-66,共3页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冠状窦(CS)电传导的特性。方法病例组为PAF患者23例,对照组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患者19例。期前程序S1S2 500/350 ms开始递减,步长-10 ms测量冠状窦电极1-2极、冠状窦电极9-10的有效不...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冠状窦(CS)电传导的特性。方法病例组为PAF患者23例,对照组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患者19例。期前程序S1S2 500/350 ms开始递减,步长-10 ms测量冠状窦电极1-2极、冠状窦电极9-10的有效不应期。应用固定程序S1S1 500、400、350、300、280 ms分别起搏冠状窦的远端、近端,测量CS远端到近端及CS近端到远端的传导时间。结果对照组和房颤组的冠状窦近端、远端不应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窦近端到远端的传导时间,S1S1随着递减起搏400-35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窦远端到近端的传导时间,S1S1随着递减起搏350-280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冠状窦组织电传导延缓可能参与房颤的促发及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冠状窦 组织 电传导时间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右心房电传导特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周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997-3000,共4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右心房电传导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9例为心房颤动组,另选取同时期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期前收缩患者23例为...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右心房电传导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9例为心房颤动组,另选取同时期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期前收缩患者23例为对照组,应用固定程序SIS,500、400、350、300、280 ms分别起搏高位右心房、低位右心房,分别测量冠状窦近端、远端不应期,高位、低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近端、远端传导时间。结果对照组与心房颤动组冠状窦近端、远端不应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心房颤动组不同起搏时间高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近端传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心房颤动组起搏时间500、400、350 ms时高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远端传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起搏时间300、280ms时高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远端传导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心房颤动组起搏时间500、400 ms时低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近端、远端传导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对照组与心房颤动组起搏时间350、300、280 ms时低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近端、远端传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冠状窦组织和冠状窦心房交界处存在传导延缓,可能参与心房颤动的促发及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脉冲射频术 不应期 电生理学
下载PDF
左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3 位作者 贾玉和 汪英男 刘浩 孔令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719-3720,共2页
关于肥厚性心肌病的报道很多。到目前为止有关左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报道罕见。现报道左室中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室心尖部室壁瘤1例。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心尖部室壁瘤 左室 肥厚性心肌病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隔离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2 位作者 张华 张明哲 吉晓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5期91-94,共4页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的肺静脉及左心房肺静脉嵴部宽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环肺静脉电隔离的术后复发患者48例,经食管超声测量环肺静脉隔...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的肺静脉及左心房肺静脉嵴部宽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环肺静脉电隔离的术后复发患者48例,经食管超声测量环肺静脉隔离术前1周内、术后48 h、术后5个月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口直径及左心房肺静脉嵴部宽度的变化。结果术后5个月左上、左下、右上及右下肺静脉口直径与术前1周内、术后4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口直径及左心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与术前1周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5个月左心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与术前1周内、术后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左肺静脉与左心耳间嵴宽度与术前1周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左肺静脉与左心耳间嵴宽度与术前1周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左肺静脉与左心耳间嵴宽度与术后4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术后复发患者的肺静脉口、左房容积以及左肺静脉与左心耳间嵴宽度未出现增大。经食管超声能为临床医师消融心房颤动提供一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房颤动 环肺静脉隔离术 复发
下载PDF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肺静脉形态结构CT成像改变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4 位作者 伍伟锋 朱立光 王炎 杨仁贵 张棠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88-88,共1页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学变化。方法房颤患者共28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6例)。研究随访...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学变化。方法房颤患者共28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6例)。研究随访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结果学特点和术前做对比分析。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前、后肺静脉口的径线,截面积,左房容积。结果 CPVA成功组术后左心房容积、左上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上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上肺静脉口最小径、右下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下肺静脉口最小径、4个肺静脉口截面积较术前缩小(P<0.05);而左上肺静脉口最小径、左下肺静脉口最大径、左下肺静脉口最小径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复发组术后仅见右下肺静脉口最大径,左下肺静脉口及右下肺静脉口面积较术前减少(P<0.05),余肺静脉指标及左心房容积未见显著差异(P>0.05)。CPVA术后肺静脉的最大径及最小径狭窄率小于50%分别为61.6%及56.3%;狭窄50%~70%分别为3.6%和5.4%。结论 (1)CPVA成功后可逆转房颤患者的肺静脉和左心房重构,而复发组未出现明显逆重构。(2)CPVA术后可引起部分患者无症状性肺静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上肺静脉 电隔离 右下肺静脉 心房颤动 左下肺静脉 肺静脉口 左上肺静脉 术前术后 左心房 大径
下载PDF
冠状窦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3 位作者 何喜民 陈其敬 晏君 吉晓理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148-1150,共3页
冠状静脉窦(冠状窦)是心房间传导通路之一,在心房下部间的电传导中占重要地位。近年研究发现冠状窦肌肉组织传导延缓与折返倾向和房性心律失常相关。本文就冠状窦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冠状窦 房性心律失常 进展
下载PDF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左心房顶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梅艳 刘浩 +6 位作者 伍伟锋 朱立光 王炎 曾晓春 林明宽 张棠 李希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0期841-844,F0002,共5页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观察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LA)、左心耳(LAA)、LA顶部结构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患者共28例,行CPVA术3~14.8(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观察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LA)、左心耳(LAA)、LA顶部结构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患者共28例,行CPVA术3~14.8(6.5±3.9)个月后进行随访,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复发组(6例)。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A术前、后LA[包括LA横径(LA1)、上下径(LA2)和前后径(LA3)、LA容积]、LAA(包括LAA口长径、短径和面积、LAA长度、LAA容积)、LA顶部(包括LA顶长度、距离和深度)的相关径线。结果成功组CPVA术后的LA1、LA2、LA3、LA容积、LAA口长径、LAA口面积、LAA容积、LAA长度、LA顶长度、LA顶距离术后比术前减小,术前术后分别为LA1(6.97±0.87)cm vs(6.32±0.94)cm,LA2(6.02±0.84)cm vs(5.63±0.63)cm,LA3(3.71±0.64)cm vs(3.46±0.59)cm,LA容积(83.61±25.98)cm3vs(66.11±22.84)cm3,LAA口长径(3.01±0.54)cm vs(2.64±0.62)cm,LAA口面积(4.99±1.79)cm2vs(4.11±1.94)cm2,LAA容积(11.11±4.34)cm3vs(9.59±4.82)cm3,LAA长度(3.99±0.84)cm vs(3.74±0.82)cm,LA顶长度(4.02±0.89)cm vs(3.55±0.76)cm,LA顶距离(3.90±0.88)cm vs(3.43±0.73)cm(均P〈0.05);LAA口短径和LA顶深度无明显变化(P〉0.05)。复发组CPVA术前、后比较,除了LA2较术前减小(6.43±1.04)cm vs(5.92±1.27)cm(P〈0.05),余LA、LAA、LA顶部结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成功组CPVA术后的LA、LAA、LA顶部较术前减小,即结构重构可以逆转;而复发组CPVA术前、后比较LA、LAA、LA顶部无明显变化,未出现逆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导管消融术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房颤患者右房-冠状窦电传导特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伟生 林明宽 《微创医学》 2015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右房-冠状窦电传导的特点。方法房颤组为阵发性房颤患者23例,对照组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患者19例。应用固定程序S1S1500、400、350、300、280 ms起搏低位右心房(LRA),测量低...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右房-冠状窦电传导的特点。方法房颤组为阵发性房颤患者23例,对照组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患者19例。应用固定程序S1S1500、400、350、300、280 ms起搏低位右心房(LRA),测量低位右心房到冠状窦CS近端、CS远端的传导时间。结果对照组和房颤组的低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近端、远端的传导时间有差异,随着起搏时间的递减S1S1500 ms^400 ms尤以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窦心房交界处存在传导电延缓,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左右房 电传导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前后肺静脉形态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5 位作者 刘浩 唐梅艳 赵秋燕 周祥群 杨大英 杜永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前后肺静脉形态学的变化。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对24例房颤患者行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用64排螺旋CT行心脏扫描。研究随访射频消融(RFA)术后3~6个月患者...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前后肺静脉形态学的变化。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对24例房颤患者行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用64排螺旋CT行心脏扫描。研究随访射频消融(RFA)术后3~6个月患者肺静脉的形态改变特点,并与术前进行对比。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左上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下肺静脉口最小径、左上肺静脉口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但其他肺静脉口参数最大径、最小径和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右下肺静脉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而其他肺静脉口参数、肺静脉指数及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男女性别间肺静脉口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24例患者中,右肺静脉开口3支变异达21%,左肺静脉开口3支变异达4%,右肺静脉多支变异达4%。结论房颤患者的肺静脉和左心房一样具有解剖重构,RFA后可逆转其重构。肺静脉开口变异中,右肺静脉开口变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射频消融术 影像学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对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后肺静脉狭窄的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6 位作者 梁柳丹 张创良 唐梅艳 周婷 赵秋燕 韦海珠 周祥群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评价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8例行CPVI术(6.5±3.9)个月的房颤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结构学特点与术前做对比分析;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评价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8例行CPVI术(6.5±3.9)个月的房颤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结构学特点与术前做对比分析;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I术前后肺静脉口的径线、截面积、左心房容积。结果 CPVI术后肺静脉的最大径、最小径轻度狭窄率分别为61.6%、56.3%。中度狭窄率分别为3.6%、5.4%;所有患者随访时未出现静息或活动后肺静脉狭窄的常见症状。结论 CPVI术后可引起部分患者无症状性轻度及中度肺静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房颤 肺静脉狭窄 环肺静脉电隔离
下载PDF
左心房内径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21
14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2 位作者 何喜民 罗江滨 陈其敬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14-415,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房颤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多项研究表明房颤与左心房扩大存在相互关联,本文就左心房内径与房颤的发生、血栓形成、房颤复发、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关系及其机...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房颤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多项研究表明房颤与左心房扩大存在相互关联,本文就左心房内径与房颤的发生、血栓形成、房颤复发、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关系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房内径 心房有效不应期 器质性心脏病 左心房扩大 心律失常 心脏结构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左心房容积CT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明宽 张明哲 +5 位作者 张华 梁柳丹 刘浩 吉晓理 晏君 汪英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目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观察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CPVA)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PV)形态和左心房容积(LAV)变化。方法对60例AF患者行CPVA术,随访3~6个月。根据术后AF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n=32)和复发组(n=28)。采用Light Speed 64... 目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观察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CPVA)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PV)形态和左心房容积(LAV)变化。方法对60例AF患者行CPVA术,随访3~6个月。根据术后AF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n=32)和复发组(n=28)。采用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测量CPVA术前后PV口直径、截面积和LAV,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随访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平均随访(5.2±0.8)个月,早期复发20例(71.4%),晚期复发8例(28.6%)。未复发组手术前后右上PV口最大径(RSPVdmax)、最小径(RSPVdmin),右下PV口最大径(RIPVdmax)、最小径(RIPVdmin),左上PV口最大径(LSPVdmax),4个PV口截面积(CSA)及L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下PV口最大径(LIPVdmax)、最小径(LIPVdmin),左上PV口最小径(LSPVd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术后仅见RIPVdmax、RIPVCSA、LIPVCSA较术前减少(P<0.05),其它PV指标和LA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患者CPVA术后早期复发率高,复发组患者PV、LAV无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左心房容积 环肺静脉消融 复发
下载PDF
肺静脉有效不应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刘浩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关于AF的机制有很多学说,研究证实肺静脉有效不应期(EPR)的缩短能促进AF的发生和维持。现就肺静脉ERP与AF的关系及其促发AF的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有效不应期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对肺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刘浩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39-240,245,共3页
心房颤动(AF)是心脏疾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对体表心电图对肺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肺静脉 心房颤动 房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左右双侧旁路1例
18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3 位作者 刘浩 唐梅艳 杨仁贵 唐瑞庆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9-699,共1页
患者,男,43岁,反复阵发性心悸1年余。于2010年6月10日到我院住院行心脏彩超示:(1)三尖瓣隔瓣轻至中度、后瓣中度下移畸形并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2)卵圆窝重新开放,房水平少量右向左分流。既往患者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HR 70次/m... 患者,男,43岁,反复阵发性心悸1年余。于2010年6月10日到我院住院行心脏彩超示:(1)三尖瓣隔瓣轻至中度、后瓣中度下移畸形并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2)卵圆窝重新开放,房水平少量右向左分流。既往患者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HR 70次/min,心界向左扩大,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下移 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旁路 双侧 形合 阵发性心悸 右向左分流 收缩期杂音
下载PDF
左心耳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明宽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362-364,共3页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研究表明部分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与左心耳有关,左心耳电隔离是治疗此类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现就左心耳的解剖、功能、机制、左心耳电隔离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 电隔离 复发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试验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明宽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早期复极表现为明显的J波和ST段弓背向下抬高,由于其心电图表现与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Brugada综合征等较为相似,临床上易发生误诊误治。因此,对本病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 早期复极表现为明显的J波和ST段弓背向下抬高,由于其心电图表现与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Brugada综合征等较为相似,临床上易发生误诊误治。因此,对本病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试验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从其定义、分类、风险、诊断价值、诊断、心电图特点、机制、检查利弊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运动平板试验 早期复极综合征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