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TAPP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吴晨 余涛 林春冬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3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福州市晋安区医院收治的97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平片式无张力疝修...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福州市晋安区医院收治的97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n=48)和腔镜组(腹腔镜TAPP,n=49)。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股静脉血流状态、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出院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72 h,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腔镜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低于术前,腔镜组血流速度快于传统组,血流量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4(IL-4)低于术前,且腔镜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低于传统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APP能改善腹股沟疝患者股静脉血流,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同时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 腹股沟疝 股静脉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春冬 李志民 谢锦居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3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术(total thyroidectomy,TT)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subtotal thyroidectomy,ST)治疗双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103例行手术切除的双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历...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术(total thyroidectomy,TT)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subtotal thyroidectomy,ST)治疗双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103例行手术切除的双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其中行ST手术55例(ST组),TT手术48例(TT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甲状腺结节复发率。结果:ST组手术切口长度(5.3±0.7)cm、手术时间(68.5±16.4)min,均短于TT组的(6.2±0.6)cm、(81.7±23.8)min (P<0.05);ST组术中出血量(68.4±8.5)ml,少于TT组的(75.6±10.2)ml (P<0.05);TT组甲状旁腺显露比例为93.8%,显著高于ST组的80.0% (P<0.05);两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18.8%,高于ST组的5.5%(P<0.05),两组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组术后8~19个月甲状腺结节复发率(10.9%)显著高于TT组(P<0.05)。结论:TT治疗双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相对复杂,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高于ST,但能显著降低术后甲状腺结节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复发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总管不同缝线缝合方式效果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春冬 吴路鹏 +1 位作者 李志民 谢锦居 《中外医疗》 2021年第3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析胆总管不同缝线方式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效果。方法该文随机抽取该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8)行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胆总管,观察组(n=38)行V-lock缝线连续缝合胆总管,对比... 目的探析胆总管不同缝线方式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效果。方法该文随机抽取该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8)行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胆总管,观察组(n=38)行V-lock缝线连续缝合胆总管,对比两组血清指标以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清ALT、AST、TBIL、MAPK水平分别为(57.31±8.42)U/L、(55.62±12.95)U/L、(29.15±3.82)μmol/L、(4.01±0.82)μ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0、2.446、6.147、6.706,P<0.05),观察组胆总管缝合时间、出血量、拔除T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32±5.01)min、(31.26±8.11)mL、(21.02±5.62)d、(6.01±1.23)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5、15.049、3.260、7.304,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2.63%,拔管困难发生率为5.26%,胆漏发生率为2.63%,胆道狭窄发生率为2.6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5.208、4.537、4.537,P<0.05)。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而言,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属于常见术式,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与可吸收缝线相比,通过应用V-lock缝线连续缝合胆总管,可优化患者ALT、AST、TBIL、MAPK等血清指标,有利于加快肝功能恢复速度,并进一步缩短患者胆总管缝合时间以及拔除T管时间、住院时间,能够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在优化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且还可以改善患者出血、拔管困难、胆漏、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胆总管 不同缝线方式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春冬 《微创医学》 2017年第5期704-70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2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2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3天、第5天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能促进手术后肛门排气,且疼痛程度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十二指肠溃疡 穿孔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汉洋 林春冬 庄志彬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8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接受治疗的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接受治疗的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LC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给予LC+ERCP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TBIL、AST、ALT、γ-GT分别为(22.43±3.20)μmol/L、(48.24±6.10)U/L、(38.21±5.24)U/L、(31.55±4.23)U/L,均低于对照组的(28.56±3.42)μmol/L、(56.38±7.33)U/L、(46.49±5.83)U/L、(38.25±4.0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ERCP治疗,其所需手术时间虽相对较长,但其恢复肝功能效果更佳,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更少,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胆总管结石 肝功能
下载PDF
胃癌干细胞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林春冬 蔡建春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7-61,共5页
胃癌干细胞是胃癌中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是胃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复发的重要因素。上皮间质转化(EMT)在促使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同时,也使得转移的肿瘤细胞具有干细胞样特性,二者... 胃癌干细胞是胃癌中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是胃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复发的重要因素。上皮间质转化(EMT)在促使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同时,也使得转移的肿瘤细胞具有干细胞样特性,二者联合促进肿瘤进展。多种EMT相关转录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微小RNA参与了胃癌干细胞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转导
原文传递
一株人源Ming氏膨胀型胃癌细胞株的建立
7
作者 徐浩 彭积贵 +4 位作者 庄伊凡 陈嘉佳 骆启聪 林春冬 蔡建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37-2337,共1页
1977年,闵锡钧根据显微镜下胃癌生长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膨胀型和浸润型两型,即Ming氏分型.本研究旨在报道基于Ming氏分型的胃癌细胞株.一、材料与方法应用混合酶消化手术切除胃癌组织成功建立1株人膨胀型胃癌细胞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 1977年,闵锡钧根据显微镜下胃癌生长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膨胀型和浸润型两型,即Ming氏分型.本研究旨在报道基于Ming氏分型的胃癌细胞株.一、材料与方法应用混合酶消化手术切除胃癌组织成功建立1株人膨胀型胃癌细胞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株 膨胀型 人源 生物学特性 生长方式 胃癌组织 手术切除 浸润型
原文传递
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65
8
作者 张汉洋 庄志彬 +2 位作者 林春冬 苏宗毅 汪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比较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资料,其中80例行射频消融术(消融组),6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 目的:比较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40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资料,其中80例行射频消融术(消融组),6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肝功能指标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根治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术前两组的基线资料、肝功能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消融组肝功能指标先升后降,腔镜组则呈持续降低,消融组术后短期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明显高于腔镜组(均P<0.05);两组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逐渐降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腔镜组(3.75%vs. 20.00%,P=0.002)。两组根治率、复发率以及1、2、3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及预后无统计学差异,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较少,但对短期肝功能存在一定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导管消融术 肝切除术 腹腔镜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