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方案治疗重症ITP短期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林晓骥 姚荣欣 +2 位作者 何牧卿 郭文坚 朱宝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重症ITP的治疗效果,探讨3种方案治疗ITP的药物经济学效果,为治疗ITP提供参考。方法:对76例I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IVIG组、rhIL-11+DXM组及DXM组,观察3组治疗方案的短期疗效,运用成本效果分析对3种治疗方案进...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重症ITP的治疗效果,探讨3种方案治疗ITP的药物经济学效果,为治疗ITP提供参考。方法:对76例I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IVIG组、rhIL-11+DXM组及DXM组,观察3组治疗方案的短期疗效,运用成本效果分析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IVIG组、rhIL-11+DXM组及DXM组第7天总有效率分别为95.23%、91.30%和84.37%,P>0.05;IVIG组和rhIL-11+DXM组在治疗第5天时血小板计数及有效率均高于DXM组,P<0.05;IVIG组血小板上升至30×109/L所需时间明显短于rhIL-11+DXM组和DXM组,而rhIL-11+DXM组所需时间小于DXM组,P<0.05;IVIG组、rhIL-11+DXM组和DXM组C/E分别为220.18、61.95和41.05;以DXM组为参照,IVIG组和rhIL-11+DXM组ΔC/ΔE分别为1450.58和297.58。结论:3组在治疗重症ITP短期总有效率高。IVIG组提升血小板计数最迅速,但价格最昂贵,DXM组治疗最经济,rhIL-11+DXM组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丙种球蛋白 基因重组人白介素-11 地塞米松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原发部位对患者生存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晓骥 何牧卿 +3 位作者 郭文坚 潘夏惠 朱宝玲 姚荣欣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5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原发结内与原发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2年间的132例原发结内外DC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疗效,并对生存情况和预后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原发结内患者相比,原发结... 目的探讨和比较原发结内与原发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2年间的132例原发结内外DC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疗效,并对生存情况和预后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原发结内患者相比,原发结外患者多表现为Ann Arbor分期早以及LDH升高、β2-微球蛋白升高、全身症状的比例较低;原发结内、外DLBCL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和81%(P>0.05);原发结内、外DLBCL患者5年PFS分别为:48.6%和63.7%,(P<0.05)。原发胃肠道与非原发胃肠道的结外DLBCL患者5年OS和5年PFS分别为80.0%、50.0%(P<0.05)和76%、48.5%(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乳酸脱氢酶升高、ECOG评分、IPI评分、是否胃肠道侵犯以及GCB型是全组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只有显示年龄、IPI评分、ECOG评分及GCB型与患者预后差有关。结论与原发结内患者相比,原发结外患者具有某些不同临床特征,原发结外尤其原发胃肠道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的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结内 结外
下载PDF
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林晓骥 姚荣欣 +1 位作者 朱宝玲 林颖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评价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脾切除治疗ITP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I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首先做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后P<0.05的预后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 目的:评价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脾切除治疗ITP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I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首先做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后P<0.05的预后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本组52例患者随访4~118个月,67.3%患者获得显效,17.3%为良效,15.4%为无效,总有效率为84.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血小板计数及术后1周内血小板计数峰值对脾切除治疗ITP的预后有显著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是判断脾切除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构建的预后方程进行效能评价,显效组和非显效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切除治疗IT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年龄是判断脾切除治疗ITP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本组构建的预后方程能较好地反映预后,对临床指导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脾切除术 预后因素
下载PDF
miR-148b参与调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药物敏感性的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晓骥 方玮玥 +6 位作者 董玉青 孙妮 苏童 杨向绸 郭文坚 何牧卿 姚荣欣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mi R-148b是否通过调控Ezrin来调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方法:诱导建立人DLBCL耐药细胞株CRL2631/CHOP,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RL2631细胞和CRL2631/CHOP细胞的miR-148b表达,Western blot检测2组细胞的E... 目的:探讨mi R-148b是否通过调控Ezrin来调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方法:诱导建立人DLBCL耐药细胞株CRL2631/CHOP,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RL2631细胞和CRL2631/CHOP细胞的miR-148b表达,Western blot检测2组细胞的Ezrin蛋白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148b与Ezrin的靶向结合情况;采用miRNA模拟/干扰技术和CCK-8方法检测CRL2631/CHOP细胞和CRL2631细胞对CHOP的敏感性。结果:CRL2631/CHOP细胞mi R-148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RL2631细胞(P=0.001);CRL2631/CHOP细胞Ez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RL2631细胞(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Ezrin是miR-148b的直接靶基因;转染mi R-148b mimic后,CRL2631/CHOP细胞的Ezrin和MDR-1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而CRL2631/CHOP细胞对CHOP敏感性增加(P<0.05);转染miR-148b inhibitor后,CRL2631细胞的Ezrin和MDR-1蛋白表达量上升(P<0.05),而CRL2631细胞对CHOP敏感性下降(P<0.05)。结论:mi R-148b通过调控Ezrin影响DLBCL细胞对CHOP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miR-148b EZRIN CHOP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林晓骥 钱紫君 +5 位作者 倪励斌 孙妮 周晓海 童欢欢 周舒萍 姚荣欣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421-424,430,共5页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及生存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5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93例DLBCL患者和15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患...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及生存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5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93例DLBCL患者和15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LBCL组织HDAC6蛋白表达情况,χ2检验和Kaplan-Meier法分析HDAC6的表达与各种临床因素和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在93例DLBCL组织中HDAC6高表达率为69.9%,显著高于反应性淋巴结增生组织的20%(P<0.05)。在DLBCL中,高表达组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0~2分的比例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乳酸脱氢酶升高和β2-微球蛋白值升高比例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DAC6高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结论:HDAC6在DLBCL患者中呈高表达,高表达组患者有IPI评分低和肿瘤负荷轻的特点。HDAC6高表达是DLBCL的良好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预后
下载PDF
伊曲康唑局部治疗真菌性肌肉肉芽肿1例
6
作者 林晓骥 姚荣欣 +1 位作者 何牧卿 林颖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86-386,共1页
关键词 真菌 肉芽肿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宝玲 何牧卿 +5 位作者 林晓骥 李宝青 郭文坚 潘夏蕙 林颖 姚荣欣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649-652,共4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常规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化疗,试验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每天100 mg;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时采集外周血及骨髓病理,检测血浆中VEGF和bFGF含量、骨髓病理中MVD。结果: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70%,试验组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与常规组血浆中VEGF、bF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常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及常规组VEGF、bFGF水平仍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VEGF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而bFGF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MV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VD均下降,但试验组MVD更低于常规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与化疗前的VEGF、MVD存在负相关。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血浆VEGF水平及减少MVD而发挥其抗血管增殖活性,从而产生抗白血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沙利度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活化血浆凝固时间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血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何牧卿 何牧群 林晓骥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出血的风险评估。方法:2008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ITP患者共128名。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和APCT。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计数〈30×10^9/L... 目的:探讨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出血的风险评估。方法:2008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ITP患者共128名。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和APCT。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计数〈30×10^9/L组和血小板计数(30~79)×10^9/L组。将APCT与Khellaf出血评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APCT预示ITP患者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及其与Khellaf出血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PCT≥90s为界点值,对预示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1.3%,假阳性率为8.69%,假阴性率为0%。在血小板计数〈30×10^9/L组中,APCT与Khellaf出血评分数值呈直线型正相关(r=0.968,P=0.013)。在血小板计数(30~79×)10^9/L组中,APCT的变化与Khellaf出血评分亦具有正相关性(r=0.764,P=0.01)。结论:APCT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评估ITP患者出血风险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活化血浆凝固时间 血小板计数 Khellaf出血评分系统
下载PDF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晓海 林晓骥 姚荣欣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772-773,共2页
患者,女,18岁,温州洞头人,父母为近亲结婚,有1个弟弟和1个妹妹,均体健。15年前因"反复牙龈出血半月余"就诊于我院儿科,当时查体轻度贫 血貌,右前臂可见1.5 cm×1.5 cm瘀斑,双下肢可见多个陈旧性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查体无... 患者,女,18岁,温州洞头人,父母为近亲结婚,有1个弟弟和1个妹妹,均体健。15年前因"反复牙龈出血半月余"就诊于我院儿科,当时查体轻度贫 血貌,右前臂可见1.5 cm×1.5 cm瘀斑,双下肢可见多个陈旧性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查体无殊,肝脾肋下未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血小板输注、利伐沙班治疗肝素诱导的危重血小板减少症1例(英文)
10
作者 黄河 林颖 +2 位作者 姚荣欣 何牧卿 林晓骥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是指应用肝素过程中,以血小板减少,常合并静脉血栓发生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临床上肝素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我们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血小板输注及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成功治疗了1例同时存在血栓与出血表现,肝素...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是指应用肝素过程中,以血小板减少,常合并静脉血栓发生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临床上肝素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我们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血小板输注及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成功治疗了1例同时存在血栓与出血表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通过对此病例的治疗,我们认为静脉丙种球蛋白输注对危急重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转归起到关键作用,一方面它避免了血栓的进一步形成;另一方面保证了血小板输注与利伐沙班治疗的有效性。因此,对于危急重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静脉丙种球蛋白输注是一种有效而较优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thrombosis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platelet TRANSFUSION RIVAROXABAN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癌症临终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倩倩 林晓骥 +6 位作者 蔡丽梦 潘军 郑雪儿 朱鑫浩 李长瑾 何牧卿 林海燕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6期754-757,共4页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临终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癌症临终患者家属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实施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家属采用汉密尔...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临终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癌症临终患者家属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实施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家属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L)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HAMD和PSQ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和PSQI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和PSQI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明显改善癌症临终患者家属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的负面心理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癌症患者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卵巢癌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洁 林海燕 +1 位作者 安彬彬 林晓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11期1494-1498,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化疗的226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化疗后是否发生口腔黏膜炎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发生组86例和未发生组14... 目的探讨卵巢癌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化疗的226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化疗后是否发生口腔黏膜炎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发生组86例和未发生组1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效果。结果年龄、吸烟史、口腔清洁度、含5-氟尿嘧啶(5-FU)化疗方案是卵巢癌化疗后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影响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173(1.134~3.675)、2.824(1.285~6.205)、1.702(1.027~3.231)、2.207(1.229~3.962),均P<0.05;卵巢癌化疗后发生口腔粘膜炎的概率预测模型为Logit(P)=-27.846+0.776×年龄+1.038×吸烟史+0.532×口腔清洁度+0.791×化疗方案,模型的灵敏度为81.13%,特异度为92.3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66,预测正确率为86.73%。结论年龄、吸烟史、口腔清洁度、含5-FU化疗方案是卵巢癌患者化疗后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教育,劝诫患者禁烟,并建议患者慎重选择含5-FU的化疗方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口腔黏膜炎 危险因素 相关模型
下载PDF
医学生志愿者在血液肿瘤病区志愿服务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丽梦 梅静洁 +3 位作者 童焕军 林晓骥 林海燕 黄济东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第5期45-46,共2页
为探讨医学生志愿者在我院血液肿瘤病区实施志愿服务实践效果,对2014-2015年间接受志愿服务患者及家属和医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示医学生志愿服务有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同时也有助提升医学生... 为探讨医学生志愿者在我院血液肿瘤病区实施志愿服务实践效果,对2014-2015年间接受志愿服务患者及家属和医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示医学生志愿服务有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同时也有助提升医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志愿服务 满意度 职业素质培养
下载PDF
童话园丁——叙事医学视域下肿瘤儿童生命质量提升模型研究
14
作者 熊艺婕 任博铖 +3 位作者 李铱扬 金瑜 林晓骥 苏凤启 《叙事医学》 2023年第4期255-260,298,共7页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逐渐提高,叙事医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团队聚焦3~14岁儿童肿瘤患者,发现他们对叙事医学的较高需求度和现有叙事医学干预模式间存在有待调和的矛盾,首创“叙事支持树”模型,以系统化、规范化的操作步骤和流程打...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逐渐提高,叙事医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团队聚焦3~14岁儿童肿瘤患者,发现他们对叙事医学的较高需求度和现有叙事医学干预模式间存在有待调和的矛盾,首创“叙事支持树”模型,以系统化、规范化的操作步骤和流程打破供需壁垒,在提升患儿生命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儿童肿瘤患者 生命质量 叙事支持树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功能评估切入式分级护理模式应用实践
15
作者 王务萍 高岭燕 +3 位作者 杨玉玲 林海燕 陈淑芬 林晓骥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12期1144-1146,共3页
急性白血病为难治性造血系统恶性疾病[1],需接受规范性化疗干预,国内目前尚无标准化系统化的急性白血病护理模式[2]。王乐等[3]研究者提出,以患者功能状态为切入点开展相匹配的护理活动,更具实用性与有效性。本次研究尝试采用功能评估... 急性白血病为难治性造血系统恶性疾病[1],需接受规范性化疗干预,国内目前尚无标准化系统化的急性白血病护理模式[2]。王乐等[3]研究者提出,以患者功能状态为切入点开展相匹配的护理活动,更具实用性与有效性。本次研究尝试采用功能评估切入式分级护理模式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施以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功能评估 分级护理模式 功能状态 护理活动 应用实践 标准化 难治性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小时滴定方案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前瞻性随机开放多中心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石志永 何钎铖 +22 位作者 郭银红 王燕 邵银仙 薛宏怡 林晓骥 陈传军 诸静文 郭俊华 应申鹏 肖建军 赵春花 邢旻琰 陈韵 蔡国英 寿佳威 宋斌斌 余国林 史敏 王永辉 王剑 邵婷婷 黄芳芳 张沂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040-1046,共7页
目的: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以缓释阿片类药物为背景的滴定方法的剂量调整时机和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评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 h滴定方案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 目的: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以缓释阿片类药物为背景的滴定方法的剂量调整时机和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评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2 h滴定方案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24家医院收治的中重度阿片类药物未耐受癌痛患者114例[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分]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合并1次以上爆发痛且存在中重度以上疼痛(NRS≥4分)患者87例,按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调整的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12 h滴定组,n=45)和对照组(24 h滴定组,n=42)。试验组起始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并根据疼痛情况给予即释吗啡补救镇痛,12 h后根据即释吗啡量调整剂量,剂量调整为背景剂量+12 h内即释吗啡剂量。对照组起始剂量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 q12h,并根据疼痛情况给予即释吗啡补救镇痛,24 h后剂量调整为背景剂量+24 h内即释吗啡剂量/2。比较两组24、48、72 h的疼痛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即释吗啡补救镇痛情况及使用量、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镇痛满意度。结果:给药后24、48、72 h,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显示出较高的疼痛缓解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在24、48及72 h补救镇痛次数及剂量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大多数为轻中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满意度水平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背景的滴定方案中,12 h调整剂量能有效减少补救镇痛次数及剂量,维持较高的镇痛缓解率和镇痛满意度,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阿片类药物 滴定 癌痛 爆发痛
下载PDF
政府参与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17
作者 林晓骥 《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48-51,共4页
一、政府参与是促使风险投资成功的条件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指向具有成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期在被投资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得中长期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 一、政府参与是促使风险投资成功的条件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指向具有成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期在被投资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得中长期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加快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机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公司 风险资本 政府参与 风险投资事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 风险企业 风险投资业 民间资本 政府担保
下载PDF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故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37℃工作室叙事医学案例介绍
18
作者 林晓骥 《叙事医学》 2022年第3期165-167,183,共4页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巴特勒(Robert Butler)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人都会经历一个“人生回顾”的心理过程。回顾往事是人的基本需求,晚期肿瘤患者亦如此。当疾病逐渐恶化,死亡越来越近时,晚期肿瘤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和生的渴望越...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巴特勒(Robert Butler)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人都会经历一个“人生回顾”的心理过程。回顾往事是人的基本需求,晚期肿瘤患者亦如此。当疾病逐渐恶化,死亡越来越近时,晚期肿瘤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和生的渴望越发强烈,会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晚期肿瘤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喜欢回顾往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患者 叙事医学 心理过程 巴特勒 案例介绍 工作室 人生回顾 温州医科大学
下载PDF
安宁疗护在结肠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务萍 林海燕 +5 位作者 钱媛媛 陈淑芬 林晓骥 李霞 林海玉 周欣华 《医院管理论坛》 2018年第1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模式对结肠癌晚期患者生理、心理、精神以及社会层面的作用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结肠癌临终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护理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模式对结肠癌晚期患者生理、心理、精神以及社会层面的作用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结肠癌临终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护理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安宁疗护,干预前后采用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QLQ-C30量表中总体健康状况、功能子量表及症状子量表中疲乏、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丧失、便秘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症状子量表中呼吸困难、失眠、腹泻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QLQ-C30量表及各维度得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高达100%。结论对于结肠癌晚期患者,实行安宁疗护可使患者及家属得到多方位的照顾,促进患者癌症晚期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可尝试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结肠癌 效果评价
下载PDF
PD-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晓骥 孙妮 +3 位作者 周晓海 黄河 何牧卿 姚荣欣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PD-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32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志愿者18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比较2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PD-1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CD4+T细胞和C... 目的探讨PD-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32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志愿者18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比较2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PD-1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PD-1表达与DLBCL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PD-1表达水平在DLBCL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DLBCL组中,Ann Arbor分期Ⅰ期~Ⅱ期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PD-1表达水平均低于Ⅲ期~Ⅳ期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DLBCL患者在化疗期间PD-1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有下降趋势。结论 DLBCL患者外周血PD-1表达水平升高,与临床分期和治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1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