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齿野鸦椿枝条抗辣椒疫霉病菌活性成分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耀 林智熠 +5 位作者 周文娟 潘镇泽 傅佳蕊 陈景新 倪林 邹双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2-479,共8页
对圆齿野鸦椿枝条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鉴定为(+)-(8R,7′R,8′R)-isolariciresinol-9-(6-tris-p-coumaroyl)-O-β-D-glucopyranoside(1)、(7R,8R)-threo-7,9,9′-三羟基-3,3′... 对圆齿野鸦椿枝条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鉴定为(+)-(8R,7′R,8′R)-isolariciresinol-9-(6-tris-p-coumaroyl)-O-β-D-glucopyranoside(1)、(7R,8R)-threo-7,9,9′-三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7-O-α-L-鼠李糖苷(2)、4-氧代芝麻素(3)、tetraketide(4)、19α-羟基熊果酸(5)、紫檀芪(6)、evofolin B(7)、豆甾醇(8).其中,除化合物4、5、7外,其他成分均为本课题组首次从野鸦椿属分离所得.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4、5、7对辣椒疫霉病菌均具有中等抑制活性,其有效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1.285、0.300、0.906μmol·L^(-1).辣椒疫霉病菌经19α-羟基熊果酸处理后,菌丝干重减少,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菌体内蛋白质含量增多,其保护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倒"V"型变化趋势.这说明19α-羟基熊果酸对辣椒疫霉病菌具有有效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齿野鸦椿 枝条 化学成分 辣椒疫霉病菌 抗真菌活性 抑菌机制
下载PDF
酸胁迫下氮配比对杉木生长和砂培基质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海燕 林智熠 +3 位作者 杨佳玉 徐晨浩 王立冬 闫小莉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9-575,共7页
为明确土壤酸化对杉木吸收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偏好的影响,以盆栽砂培杉木苗为研究对象,在3个pH值梯度上[P1(pH值4.5)、P2(pH值5.5)、P3(pH值6.8,对照)]分别设置3个氮形态配比[N1(CNH^(+)_(4)∶CNO^(-)_(3)=0∶... 为明确土壤酸化对杉木吸收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偏好的影响,以盆栽砂培杉木苗为研究对象,在3个pH值梯度上[P1(pH值4.5)、P2(pH值5.5)、P3(pH值6.8,对照)]分别设置3个氮形态配比[N1(CNH^(+)_(4)∶CNO^(-)_(3)=0∶10)、N2(CNH^(+)_(4)∶CNO^(-)_(3)=10∶0)、N3(CNH^(+)_(4)∶CNO^(-)_(3)=5∶5,对照)]为氮源进行盆栽试验,测定苗木生长指标和砂培基质的NH^(+)_(4)-N和NO^(-)_(3)-N含量。结果表明:在P3N3处理下,杉木苗高、地径增量和生物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高出14.1%~81.6%、12.7%~132.2%、26.1%~92.5%,在P1N2处理下杉木苗生长量最低。3个氮形态配比处理下,砂培基质的NH^(+)_(4)-N含量高低为P1>P2>P3,NO^(-)_(3)-N含量高低为P2>P1>P3或P1>P2>P3。在N2条件下,不同pH值处理的砂培基质NH^(+)_(4)-N含量比NO^(-)_(3)-N含量高253.3%~408.5%,且差异显著(P<0.05),而N1和N3条件下的砂培基质NO^(-)_(3)-N含量比NH^(+)_(4)-N含量高10.1%~535.7%,P1N3和P2N3处理下砂培基质的NH^(+)_(4)-N含量与NO^(-)_(3)-N含量差异显著(P<0.05),P3N3处理下则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下,酸胁迫会抑制杉木幼苗的生长,而无论栽培基质酸胁迫与否,氮形态配比为5∶5的处理最有利于杉木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且在等量氮素供应下,砂培基质遗留的NO^(-)_(3)-N含量整体高于NH^(+)_(4)-N含量,表明杉木更偏向于吸收NH^(+)_(4)-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胁迫 杉木幼苗 砂培 铵态氮 硝态氮 氮吸收偏好
下载PDF
酸胁迫对杉木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3
作者 林智熠 杨佳玉 +1 位作者 徐晨浩 闫小莉 《林业勘察设计》 2021年第2期41-43,共3页
以6月龄的杉木实生幼苗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H1=4.5、pH2=5.5、pH3=7.0等3种不同酸碱度的土壤环境,分析其对杉木幼苗苗高、地径增长量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酸胁迫的条件下,杉木幼苗苗高和地径增长量随着pH值的减... 以6月龄的杉木实生幼苗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H1=4.5、pH2=5.5、pH3=7.0等3种不同酸碱度的土壤环境,分析其对杉木幼苗苗高、地径增长量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酸胁迫的条件下,杉木幼苗苗高和地径增长量随着pH值的减小而下降,表明土壤酸胁迫会抑制杉木幼苗的生长;幼苗生长和总生物量均表现为:pH3>pH2>pH1;3个不同酸碱度土壤处理下杉木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表现为:叶>干>根,根冠比表现为pH1>pH3>pH2;杉木幼苗的根冠比在pH1处理组时最大,表明杉木幼苗在酸胁迫环境下会通过调整根冠比促进杉木幼苗对养分的吸收来适应逆境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土壤酸胁迫 苗木生长 生物量
下载PDF
杉木凋落物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4
作者 黄丽娜 孙麟钧 +3 位作者 朱嘉宁 林智熠 吴鹏飞 马祥庆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为了解国内外有关杉木凋落物的研究现状、热点和今后研究趋势,以中国基础设施工程期刊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利用CNKI数据库分析工具、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工具和CiteSpace 5.8.R... 为了解国内外有关杉木凋落物的研究现状、热点和今后研究趋势,以中国基础设施工程期刊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利用CNKI数据库分析工具、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工具和CiteSpace 5.8.R1可视化软件,分别从该研究领域的文献总体情况、研究力量和研究热点等方面对杉木凋落物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凋落物文献年发表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以国内的研究居多,国际上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在《生态学报》《林业科学》《应用生态学报》等期刊上发表文献较多,国际期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和《Plant and Soil》对杉木凋落物研究有较高关注度,而且杉木凋落物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林学和农业基础科学学科;从事杉木凋落物研究的人员及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国的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其中福建农林大学、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福建师范大学在该领域有较高影响力;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混交林、生物量、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凋落物分解、氮沉降是中文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且共现机会较多的关键词,litter decomposition、nitrogen、bioma、organic matter、ecosystem、decomposition是在英文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说明这些研究领域是杉木凋落物研究的热点;突变分析发现,不同林分密度的杉木凋落物的差异、杉木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等方面是国内新兴的研究主题,林分多样性对凋落物的影响、凋落物与林分转化的关系等方面是近年来国际上的关注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凋落物 文献计量分析 CITESPACE 研究热点
下载PDF
林木氮素吸收偏好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闫小莉 林智熠 +3 位作者 胡文佳 霍昱帆 李震凯 马祥庆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30,共6页
森林土壤中可被林木吸收利用的氮(N)素主要以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形态存在。受全球气候变暖、氮沉降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NH+4和NO-3的分布存在很大的时间波动性和空间异质性,且NH+4-N和NO-3-N亏缺已成为限制林地生产... 森林土壤中可被林木吸收利用的氮(N)素主要以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形态存在。受全球气候变暖、氮沉降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NH+4和NO-3的分布存在很大的时间波动性和空间异质性,且NH+4-N和NO-3-N亏缺已成为限制林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在森林土壤N亏缺和N异质分布的逆境中,在林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不同形态N素的吸收偏好,且这种吸收偏好会随生长环境条件而发生改变。特别是对于NH+4和NO-3这2种主要形态的偏好选择性已被证明是决定林木生产力、竞争、共存和生态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同树种在N异质分布环境下的N吸收偏好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是揭示林木N素营养遗传特性和提高林地N素利用效率的关键。文中从森林土壤中N的主要形态及其分布特征、林木对不同形态N素的吸收偏好和形成机制、林木N吸收偏好的影响因素3个方面进行总结阐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人工林培育中不同树种的造林配置和合理N素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氮素 氮素吸收偏好 氮素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木本植物精油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苏铁 林智熠 +2 位作者 侯政杰 任衍敏 刘爱琴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6,共6页
植物精油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物质,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文中分别从植物精油形成机制、植物精油在日用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及其提取工艺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植物精油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物质,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文中分别从植物精油形成机制、植物精油在日用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及其提取工艺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对野生富含精油植物资源的挖掘和研究力度,深入研究精油植物次生物质形成和代谢机制,协调有关植物精油研究过程中的多学科融合和开发植物精油绿色安全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植物精油 合成机制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杉木根系形态特征及其觅养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闫小莉 林智熠 +2 位作者 胡文佳 马祥庆 曲鲁平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1,共6页
植物根系形态及其结构是其在生长介质中的分布和空间造型的表征,也是植物寻找和吸收养分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土壤养分胁迫或异质分布的环境中,根系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调控途径来实现养分的高效吸收是其重要的生理学挽救机制,即根系会... 植物根系形态及其结构是其在生长介质中的分布和空间造型的表征,也是植物寻找和吸收养分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土壤养分胁迫或异质分布的环境中,根系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调控途径来实现养分的高效吸收是其重要的生理学挽救机制,即根系会对环境养分逆境表现出不同的吸收策略。杉木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该区域大部分土壤为酸性红壤和赤红壤,受土壤类型、栽培技术和生长发育特性的综合影响,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效率较低,林地地力衰退现象普遍。土壤养分(特别是N素和P素)亏缺已成为限制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杉木根系养分吸收策略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根系通过形态调整适应土壤养分逆境的研究成为杉木培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中基于归纳现有研究发现的杉木根系对不同营养元素的生理生态学响应特征,阐述了杉木根系在养分逆境中的觅养机制,并对未来杉木根系觅养策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杉木人工林培育采取合理的养分管理技术和提高林地养分吸收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根系 形态特征 觅养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