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失控原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白粉 林栗祯 陈娟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失控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艾滋病患者5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均采集血清标本以ELISA法检测HIV抗体,比较ELISA法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同时比...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失控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艾滋病患者5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均采集血清标本以ELISA法检测HIV抗体,比较ELISA法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同时比较艾滋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白细胞计数、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脂蛋白a[LP(a)]、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并通过追溯检测过程分析失控原因。结果54例艾滋病患者中,ELIS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50名健康体检者中,ELISA检出阳性3例,阴性47例。ELISA检测HIV抗体诊断效能为:准确率为97.1%(101/104),敏感度为100%(54/54),特异度为94.0%(47/50),漏诊率为0%(0/54),误诊率为6.0%(3/50),阳性预测值为94.7%(54/57),阴性预测值为100%(47/47);艾滋病患者白细胞计数、LDH、AST、ALT、LP(a)、HBDH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TC、LDL-C、HDL-C水平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通过对ELISA检测过程进行追溯,确认本研究中3例假阴性原因分别为:标本处理失误2例,试剂准备不充分1例。结论ELISA是检测HIV抗体的重要诊断方法,检测结果失控原因与标本因素、试剂因素、操作因素等密切相关,临床可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进行辅助判断,以提高诊断准确度,同时应注意排除ELISA法检测结果失控因素,提高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失控原因
下载PDF
我院住院准备输血患者ELISA法血清学4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栗祯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19期107-108,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准备输血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4项传染性指标结果,为临床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20...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准备输血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4项传染性指标结果,为临床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10月住院准备输血患者537例,均以ELISA法检测血清抗-HCV、HBsAg、抗-TP、抗-HIV,统计4项传染性指标阳性率,分析不同因素、科室、年龄阳性分布情况.结果我院537例住院准备输血患者中,检出抗-HCV阳性12例(2.23%)、HBsAg阳性51例(9.50%)、抗-TP阳性14例(2.61%)、抗-HIV阳性4例(0.74%),总阳性率为15.08%;大专以下文化水平、农村人口阳性率占比分别高于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城市人口(P<0.05);不同科室阳性率结果:妇产科20.45%,外科16.31%,血液病科10.17%,肿瘤科6.15%;不同年龄阳性率结果:18-45岁17.19%,>65岁17.02%,46-65岁14.75%,<18岁7.35%.结论临床住院准备输血患者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较为严峻,血清学4项传染性指标阳性率偏高,其中主要传染性指标以HBsAg为主,主要科室为妇产科、外科,主要人群为成年人,且应加强对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低人群的健康宣教程度,拓展健康宣教途径,积极预防传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传染性指标 酶联免疫吸附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