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陈皮素调节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张鹏 林桂雄 +4 位作者 卓裕丰 程宏基 陈钦修 谢文杰 冯燕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05-612,共8页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Nob)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谱系激酶样结构域蛋白(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于2022年9月—2023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心...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Nob)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谱系激酶样结构域蛋白(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于2022年9月—2023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建立大鼠CHF模型,将造模成功的7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CHF组)、川陈皮素低剂量组(Nob-L组,7.5 mg·kg-1·d^(-1)Nob)、川陈皮素中剂量组(Nob-M组,15 mg·kg-1·d^(-1)Nob)、川陈皮素高剂量组(Nob-H组,30 mg·kg-1·d^(-1)No b)和通路抑制剂Necrostatin-1组(Nec-1组,2.45 mg·kg-1·d^(-1)Nec-1),每组15只。另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Sham组)只打开胸腔不进行结扎。干预28 d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苏木精-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化情况;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观察心肌组织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RIP1、RIP3、MLKL磷酸化水平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8)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HF组心肌组织部分细胞损伤坏死、结构紊乱、心肌细胞肿胀、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组织胶原蛋白沉积和纤维化增加,与CHF组比较,Nob-L组、Nob-M组、Nob-H组和Nec-1组心肌纤维排列逐渐规则、心肌细胞肿胀、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胶原沉积和纤维化减少。与Sham组比较,CHF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IL-1β、TNF-α和MDA水平、细胞凋亡率、p-RIP1/RIP1、p-RIP3/RIP3、p-MLKL/MLKL表达显著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轴缩短分数(FS)、SOD和T-AOC水平、Caspase-8表达显著降低;与CHF组比较,Nob-L组、Nob-M组、Nob-H组、Nec-1组上述指标均改善(F/P=102.557/<0.001、117.684/<0.001、364.401/<0.001、268.087/<0.001、124.566/<0.001、229.003/<0.001、193.585/<0.001、182.164/<0.001、142.657/<0.001,140.900/<0.001、169.680/<0.001、103.485/<0.001、108.277/<0.001、200.435/<0.001),且Nob-L组、Nob-M组、Nob-H组的干预效果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Nob可能通过抑制RIP1/RIP3/MLKL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抑制CHF大鼠的心肌坏死性凋亡,对CHF大鼠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川陈皮素 RIP1/RIP3/MLKL信号通路 炎性反应 氧化应激 坏死性凋亡 大鼠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内皮微粒及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卓裕丰 许顶立 +3 位作者 程颖 黄冰生 解强 林桂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内皮微颗粒(circulating endothelial-derived microparticles,cEMPs)及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EPCs)的影响。方法: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70例...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内皮微颗粒(circulating endothelial-derived microparticles,cEMPs)及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cEPCs)的影响。方法: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70例,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随机分为10 mg组(n=35)及40 mg组(n=35)。研究前及治疗1年后检测cEMPs及cEPCs。结果:结束时,与10 mg组比较,40 mg组cEMPs显著降低(P<0.05),cEPCs显著升高(P<0.05)。cEMPs变化值与cEPCs变化值呈负相关。结论 :40 mg阿托伐他汀能够更显著地降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cEMPs及升高cEP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他汀 内皮祖细胞 内皮微颗粒
下载PDF
通心络联合规范西医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氧化应激、hsCR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冰生 李劲草 +7 位作者 张鹏 林桂雄 吴钰燕 冯燕玲 卓裕丰 解强 程颖 许国华 《新医学》 201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规范西医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血清氧化应激、高敏CRP(hsCR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ICM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通心络治疗组。随访期半年,所有研究对象在初始及随访结束...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规范西医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血清氧化应激、高敏CRP(hsCR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ICM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通心络治疗组。随访期半年,所有研究对象在初始及随访结束时两次行血脂、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力(抗O2-活力)、丙二醛水平、hsCRP、外周血循环内皮微颗粒(EMP)及内皮祖细胞(EPC)水平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治疗组血清丙二醛、hsCRP及外周血循环EMP水平明显降低,血清抗O2-活力及外周血循环EPC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可能降低ICM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并可能改善IC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缺血性心肌病 内皮祖细胞 内皮微颗粒 氧化应激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根除前后对CagA^+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冯燕玲 李劲草 +6 位作者 黄冰生 林桂雄 吴钰燕 卓裕丰 张鹏 解强 程颖 《新医学》 2012年第8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前后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阳性(Cag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Hp+CagA+冠心病患者57例为根除治疗组,同期住院的57例Hp-CagA-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前后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阳性(Cag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Hp+CagA+冠心病患者57例为根除治疗组,同期住院的57例Hp-CagA-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除治疗组接受根除Hp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研究期为6个月。两组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后接受血脂、外周血循环内皮微颗粒(cEMP)水平及肱动脉对反应性充血的内皮依赖血管扩张反应(FMD)检测。结果:治疗后根除治疗组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cEMP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FMD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前根除治疗组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Hp+CagA+,可改善合并Hp+CagA+感染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幽门螺杆菌 内皮微颗粒 内皮依赖血管扩张反应 内皮功能
下载PDF
CagA^+幽门螺杆菌根除前后对冠心病患者hsCRP、ox-LDL、PAF及血栓素B_2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程颖 冯燕玲 +6 位作者 李劲草 林桂雄 吴钰燕 卓裕丰 张鹏 黄冰生 解强 《新医学》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幽门螺杆菌(Hp)根除前后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选择Hp+CagA+冠心病患者57例为根除... 目的:探讨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幽门螺杆菌(Hp)根除前后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栓素B2的影响。方法:选择Hp+CagA+冠心病患者57例为根除治疗组,同期住院的57例Hp-CagA-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除治疗组接受根除Hp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随访6个月。两组试验对象在试验前后均行hsCRP、ox-LDL、PAF及血栓素B2检测。结果:与试验前比较,根除治疗组试验结束时血清hsCRP、ox-LDL、PAF及血栓素B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Hp+CagA+感染的冠心病患者,根除Hp+CagA+可能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ox-LDL、PAF及血栓素B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幽门螺杆菌 C反应蛋白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栓素B2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附31例检测分析
6
作者 程颖 解强 +6 位作者 冯燕玲 吴钰燕 李劲草 卓裕丰 张鹏 林桂雄 黄冰生 《新医学》 2012年第5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62例,随机分为EPO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的CHF药物治疗,EPO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接受每周2次重组人EPO 2 0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62例,随机分为EPO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的CHF药物治疗,EPO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接受每周2次重组人EPO 2 000 U皮下注射,疗程3个月。比较研究初始及结束时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脑钠肽、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及心脏彩声多普勒超声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束时,EPO治疗组患者血浆脑钠肽、sFas、sFasL水平及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EPO治疗组略有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规范的CHF治疗基础上,对CHF患者加用小剂量EPO,可减少患者的贫血及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改善心功能,并可减少再次因心力衰竭住院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促红细胞生成素 心功能 凋亡
下载PDF
40mg与10mg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前列环素及血小板活化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卓裕丰 许顶立 +3 位作者 程颖 黄冰生 解强 林桂雄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比较40 mg与10 mg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前列环素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组38例和40 mg/d治疗组39例。... 目的比较40 mg与10 mg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前列环素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组38例和40 mg/d治疗组39例。随访期1年,所有研究对象在初始及随访结束时两次行肌酶、谷丙转氨酶、血脂、血小板、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6-酮-前列素F1α及血栓素B2水平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束时,与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血栓素B2水平水平明显降低,6-酮-前列素F1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血小板、血清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1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40 mg/d阿托伐他汀可能明显升高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前列环素水平,降低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心肌病 前列环素 血栓素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桂雄 黄冰生 +6 位作者 程颖 解强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卓裕丰 张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冠心病住院患者159例,其中男115例,女44例,年龄30~88岁,平均(63±10)岁,近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冠心病住院患者159例,其中男115例,女44例,年龄30~88岁,平均(63±10)岁,近期无感染性疾病及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典型的心绞痛病史及心电图的改变,冠状动脉造影均显示至少1支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50%。采用呼气试验来检测患者是否感染Hp,并根据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阴性感染组,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使用彩色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同时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纤维蛋白原、oxLDI,和血脂水平。结果3组间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hsCRP及ox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在重度感染组水平最高;阴性感染组、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IMT分别为(0.91±0.21)mm、(1.03±0.40)mm和(1.214±0.51)mm,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能增加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并且重度感染可能会伴随更高的风险,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加速LDL氧化和激活炎症反应来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心脏病 C反应蛋白质 脂蛋白类
下载PDF
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桂雄 《科技资讯》 2006年第9期33-34,共2页
建筑基础工程勘察、施工质量的低下,势必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状况,严重时还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基础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文章分析了影响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并具体... 建筑基础工程勘察、施工质量的低下,势必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状况,严重时还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基础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文章分析了影响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并具体提出了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现场 基础工程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探索网络资源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桂雄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71-73,共3页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渗透和融入到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学之中,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网络信息资源应用和渗透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之中时,显露出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使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更具有魅力,增强了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渗透和融入到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学之中,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网络信息资源应用和渗透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之中时,显露出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使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更具有魅力,增强了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和探究兴趣,较好地实现了网络资源与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整合。为此,我们要全面分析网络信息资源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不足,较好地实现网络资源环境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设计,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资源 高职院校 计算机课程 教学 应用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踝肱指数及肱踝脉搏波速度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关系──附76例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桂雄 黄冰生 +6 位作者 程颖 解强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卓裕丰 张鹏 《新医学》 2010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踝肱指数(ABI)及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应用日本克林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VP21000测量7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踝肱指数(ABI)及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应用日本克林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VP21000测量7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baPWV、ABI;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通过Gensini评分对其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ABI明显降低,baPWV明显升高(P<0.05);冠心病患者ABI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686,P<0.001);baPWV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34,P<0.001);在对性别、年龄、高血压、吸烟、体质量指数、尿酸变量作偏相关分析后,ABI、baPWV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仍存在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03及0.665(P均<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ABI降低及baPWV升高,ABI及baPWV分别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负相关及正相关,提示ABI及baPWV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实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踝肱指数 肱踝脉搏波速度 GENSINI评分
下载PDF
高血压急症与稳定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桂雄 黄冰生 +6 位作者 程颖 解强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卓裕丰 张鹏 《新医学》 2010年第7期445-44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高血压急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探讨高血压急症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高血压急症患者79例,稳定性高血压患者41例。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 目的:通过检测高血压急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探讨高血压急症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高血压急症患者79例,稳定性高血压患者41例。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应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受试者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高血压急症组FMD明显低于稳定性高血压组[(6.90±4.14)%对比(8.66±4.17)%,P<0.05];高血压急症组与稳定性高血压组的C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7±3.77)ml/mmHg(1mmHg=0.133kPa)×10对比(11.57±3.88)ml/mmHg×10,P(0.05],但高血压急症组的C2明显低于稳定性高血压组[(4.48±2.14)ml/mmHg×100对比(5.41±2.35)ml/mmHg×100,P<0.05]。结论:与稳定性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急症患者FMD降低和小动脉弹性指数损伤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动脉弹性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冰生 程颖 +6 位作者 解强 林桂雄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董吁钢 麦炜颐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6例冠心病患者与28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将CHD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6例冠心病患者与28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将CHD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20分)和冠脉重度病变组(≥20分)。结果对照组、冠脉轻度病变组及冠脉重度病变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为2.75±0.57、2.82±0.85及3.75±1.0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1,P<O.05。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无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有更高水平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能反映冠脉病变的程度。临床上加强降纤治疗对延缓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发展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纤维蛋白原 Gemini评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载脂蛋白B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冰生 程颖 +6 位作者 解强 林桂雄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董吁钢 麦炜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水平与冠脉病变血管数及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30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血浆中apoB水平,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记录左主干...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水平与冠脉病变血管数及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30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血浆中apoB水平,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记录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4根血管中有几根血管狭窄≥50%。根据冠脉病变血管数将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结果:冠心病组血浆apoB水平为(1.09±0.26)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浆apoB水平分别为(0.93±0.21)g/L、(1.02±0.23)g/L、(1.27±0.22)g/L及(0.81±0.19)g/L,4组间血浆apoB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冠心病患者血浆apo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存在正相关,(r=0.397,P=0.029)。冠心病患者血浆apoB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无相关性(r=0.084,P=0.63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apoB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血浆apoB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积极降低患者血浆apoB水平,对于冠心病的防治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载脂蛋白B 冠状动脉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hsCRP与颈动脉斑块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冰生 程颖 +6 位作者 解强 林桂雄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董吁钢 麦炜颐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24-25,144,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88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冠心病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分级分为...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88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冠心病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分级分为无斑块组、1级斑块组、2级斑块组和3级斑块组。并检测88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液中hsCRP。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四根血管中任何一根血管狭窄≥50%即诊断为冠心病。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及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hsCRP水平在冠心病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IMT在冠心病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中无一例患者出现颈动脉斑块。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积分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4,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水平与cIMT无相关性。结论通过检测血浆hsCRP水平可反映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斑块积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冰生 程颖 +5 位作者 解强 林桂雄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涂昌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积分与冠心病患者室间隔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IMT、斑块积分及心脏结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左主干、左前降支、左...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积分与冠心病患者室间隔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IMT、斑块积分及心脏结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四根血管中任何一支狭窄≥50%的患者诊断为冠心病。结果冠心病患者IMT为(1.03±0.32)mm。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情况为:0级28例,1级25例,2级18例,3级5例。冠心病患者心脏超声结果显示:室间隔厚度为(11.26±1.87)mm,左室后壁厚度为(9.74±1.22)mm,左室重量指数(LVMI)为(155.27±18.10)g/m2。冠心病患者室间隔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存在负相关(r=-0.345,P<0.05);LVMI与IMT存在正相关(r=0.369,P<0.05);在排除患者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因素影响之后,室间隔、LVMI与颈动脉内膜厚度仍存在相关(r分别为-0.361及0.367,P<0.05)。室间隔及LVMI与颈动脉斑块积分无相关性。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室间隔与IMT存在负相关,LVMI与IMT存在正相关,通过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IMT,可能有助于预测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室间隔 左室重量指数 颈动脉内膜厚度 斑块积分
下载PDF
推进计算机教改发展提升计算机教学成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桂雄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第2Z期137-138,144,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以及互联网逐渐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行业的发展之中,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计算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计算机教学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为了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学的作用,在计算机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以及互联网逐渐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行业的发展之中,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计算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计算机教学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为了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学的作用,在计算机教学中加大改革力度,提升计算机教学成效,不仅有利于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计算机人才,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为此,该文就从计算机教学改革活动入手,探讨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提升计算机教学成效,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改革 技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冰生 程颖 +5 位作者 解强 林桂雄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涂昌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76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及斑块积分,检测...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76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及斑块积分,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结果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0级28例,1级25例,2级18例,3级5例。冠心病患者FMD为(6.94±4.21)%,IMT(1.03±0.32)mm,FIB为(3.24±1.07)g/L,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FIB与FMD存在负相关(r=-0.429,P<0.05),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存在正相关(r=0.363,P<0.05),与颈动脉IMT无相关性(r=0.09,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FIB水平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浆FIB与颈FMD存在负相关,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存在正相关。FIB水平能反映内皮功能受损的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临床上加强降纤治疗对延缓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受损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纤维蛋白原 血管舒张功能 颈动脉内膜厚度 斑块积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分级和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冰生 程颖 +5 位作者 解强 林桂雄 吴钰燕 冯燕玲 李劲草 涂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并检测患者血液中hsCR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将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浆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FMD在冠心病各亚组中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MT在冠心病组中明显增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颈动脉斑块积分在冠心病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血浆hsCRP及斑块积分呈正相关,与FMD呈负相关。结论血浆hsCRP、FMD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的检测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 血管
下载PDF
非编码RNA ANRIL CNV-2738282增加中国南方人群肺动脉高压的易感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惠波 段跃兴 +14 位作者 赖晓纯 冯燕玲 黄莲枝 陈钦修 程宏基 郑栋 伍金雷 程颖 黄冰生 林桂雄 吴钰燕 张鹏 李国扬 曾庆春 卓裕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78-1683,共6页
目的本项目拟探索位9p21.3的非编码RNA(LncRNA ANRIL)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s,CNVs)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AH)的关系,为PAH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来自中国南方587例PAH患者作为病例组和736例健... 目的本项目拟探索位9p21.3的非编码RNA(LncRNA ANRIL)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s,CNVs)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AH)的关系,为PAH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来自中国南方587例PAH患者作为病例组和736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TaqMan方法检测ANRIL CNVs的基因型,分析其与PAH发病的相性;通过系列生物学实验揭示阳性CNV影响PAH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 ANRIL CNV-2738282与人群PAH发病存在显著关联,其拷贝数缺失能降低PAH的发病风险(OR=0.40,95%CI:0.31~0.53)。CNV-2738282的拷贝数缺失可降低ANRIL表达,进而改变ANRIL对靶基因CARD8的转录调控而影响PAH发生。结论 ANRIL CNV-2738282与PAH发病有关,可作为人群PAH易感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核糖核酸 拷贝系数变异 肺动脉高压 易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