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特征的体外及micro-CT研究
1
作者 刘文静 高安天 +2 位作者 潘笑 曹丹彤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7-621,共5页
目的:收集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牙(subtle vertical root fracture, SVRF),对其进行裂纹特征体外观察及micro-CT扫描,探索其裂纹特征并探讨其发生发展过程。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拔除的根管治疗后SVRF患牙共计21颗,收... 目的:收集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牙(subtle vertical root fracture, SVRF),对其进行裂纹特征体外观察及micro-CT扫描,探索其裂纹特征并探讨其发生发展过程。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拔除的根管治疗后SVRF患牙共计21颗,收集SVRF患牙的牙位及裂纹发生的牙根位。在直视或透照法下观察裂纹数目,以根管为中心,颊、舌、近中、远中分别计算,以及裂纹纵向长度根据裂纹是否累及釉牙骨质界及根尖区分为4类。使用micro-CT扫描并评价裂纹是否累及根管,裂纹在轴位图像上的方向(颊舌,近远中向),并在裂纹最宽层面进行裂纹宽度测量,将裂纹最宽处在牙根上的分布分为根上部、根中部及根下部。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1颗SVRF患牙,累及24个牙根,其中17个牙根为完全性裂纹,7个为不完全性裂纹,共计41条裂纹。上颌前磨牙牙根及下颌磨牙近中根为发生牙根纵裂最多的牙根,且这些牙根均表现为颊舌/腭向扁根并分为颊舌/腭向双根管。所有裂纹均为颊舌/腭向,均累及根中区及根管内壁。裂纹最大宽度无论是在牙根上的纵向分布还是在水平面上的分布都没有明显的规律。结论:根管治疗后SVRF的裂纹均累及根中区,均由根管壁向根面延伸,裂纹宽度无明显规律;推测根中区的根管内壁为牙根纵裂发生的起始部位;裂纹扩展的过程具有无序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牙根纵裂 裂纹特征 显微CT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前后根管壁厚度测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贵宏 谢思静 +3 位作者 林梓桐 张婷 汤旭娜 胡勤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分析根管治疗前后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壁厚度变化。方法 :收集南京市口腔医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就诊拍摄CBCT的患者38例,共55颗下颌第二磨牙(均为C形根管),其中10颗已行根管治疗,45颗未行根管...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分析根管治疗前后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壁厚度变化。方法 :收集南京市口腔医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就诊拍摄CBCT的患者38例,共55颗下颌第二磨牙(均为C形根管),其中10颗已行根管治疗,45颗未行根管治疗。采用Mimics Research 20.0软件对图像进行重建,垂直牙长轴从牙根尖至髓室底每隔1 mm做切面,以从根尖开始出现根管影像的第一个切面记为切面1,切面1向冠方1 mm的切面称为切面2,以此类推。分别测量纳入研究的C形根管每个切面近远中壁厚度及颊舌侧壁厚度。采用SPSS 26.0软件包分析根管治疗前后根管壁不同位置厚度。结果: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前后其近远中根管壁厚度平均值均大于1 mm;除靠近冠方的2~3个切面外,每一切面近、远中壁厚度均显著大于该切面颊、舌侧壁厚度(P<0.05)。未行根管治疗的C形根管,舌侧壁在1~4个切面中,相当于根尖1/3部分,每一切面根管壁厚度平均值均低于1 mm;除靠近冠方的11及12切面外,每一切面舌侧壁厚度均小于颊侧壁。已行根管治疗的C形根管,颊侧壁厚度在1~5切面中、相当于根方1/2部分,舌侧壁厚度在1~7切面中、相当于根方2/3部分,每一切面根管壁的平均厚度均低于1 mm;且除靠近根尖的切面1与靠近根冠方的切面9外,每一切面舌侧壁厚度平均值均小于颊侧壁厚度。C形根管壁预备前后远中壁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颊侧壁厚度、近中壁厚度及舌侧壁厚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形根管治疗前舌侧壁根尖1/3管壁薄弱,根管治疗时需注意。治疗后颊侧壁根方1/2及舌侧壁根方2/3管壁薄弱,桩冠修复时需慎重考虑。根管治疗前后颊舌侧壁厚度变化较大,根管预备时注意对根管颊舌侧壁的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 锥形束CT 根管治疗 C形根管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改良三轴旋转法对种植体高度及宽度测量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峥鼎 牟永斌 +1 位作者 李淑媛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开展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体高度及宽度测量的准确性研究,建立一种精确的种植区骨量测量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种植科行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体植入的64例患者的CBCT图像。采用2种方法测量种植体矢... 目的:开展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体高度及宽度测量的准确性研究,建立一种精确的种植区骨量测量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种植科行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体植入的64例患者的CBCT图像。采用2种方法测量种植体矢状位高度(sagittal height,SH)、冠状位高度(coronal height,CH)、矢状位宽度(sagittal width,SW)及冠状位宽度(coronal width,CW)。方法一为常规测量法,在CBCT设备自带的图像后处理软件NNT 9.0中由1名影像科研究生根据经验进行重建及测量,得到SH1、CH1、SW1及CW1。方法二为改良三轴旋转测量法,使用NNT 9.0软件专家模式打开CBCT原始容积数据,将冠状面轴线、矢状面轴线都与种植体长轴方向平行的方向旋转后进行重建,在重建的图像上测量得到SH2、CH2、SW2及CW2。将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与种植体已知规格(H0,W0)进行比较,8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估2种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常规测量法中,矢状位高度与标准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3个数值均与标准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三轴旋转法测量中,4个测量数值与标准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基于CBCT的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体高度及宽度的测量中,改良三轴旋转法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矢状位 冠状位 高度 宽度 改良三轴旋转法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蓉 胡燕妮 林梓桐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7期488-49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furcation involvement,FI)的分类,为根分叉病变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163例患者的164颗下颌... 目的探讨基于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furcation involvement,FI)的分类,为根分叉病变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163例患者的164颗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的CBCT影像资料。根据患牙牙周及根尖周骨吸收的形态和范围,髓室底和根管侧壁剩余牙本质的厚度,结合患者全口其他牙情况,将根分叉病变分为牙周来源、根尖周来源、穿孔性因素及混合来源;并对根尖周来源根分叉病变患牙的根管充填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64颗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分叉病变患牙中,根尖周来源的根分叉病变最多,占41.5%,其次是混合来源,占26.2%,穿孔性因素占18.3%,牙周来源占14.0%。68例根尖周来源的根分叉病变患牙中,CBCT图像显示48.5%的患牙根充良好,44.1%的患牙根充不全,7.4%的患牙超填。43例混合来源的根分叉病变患牙中,同时存在牙周来源和根尖周来源的患牙最多,占72.1%。结论CBCT可对根分叉病变进行细致的评价并进行分类,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第一恒磨牙 根分叉病变 根管治疗 牙周病 根尖周炎 穿孔 危险区
下载PDF
8例颌骨尤文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5
作者 冯英连 王铁梅 +4 位作者 林梓桐 张磊 黄晓峰 孙国文 夏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颌骨尤文肉瘤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2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8例颌骨尤文肉瘤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8例颌骨尤文肉瘤病例的发病平均年龄为29.4岁,男女比例为7∶1,发病部位下颌骨后部多见(... 目的探讨颌骨尤文肉瘤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2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8例颌骨尤文肉瘤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8例颌骨尤文肉瘤病例的发病平均年龄为29.4岁,男女比例为7∶1,发病部位下颌骨后部多见(75%),早期多数有下唇麻木及淋巴结肿大表现。下颌骨尤文肉瘤影像学表现为颌骨内混杂低密度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纤维索条状及毛刷状瘤骨为其特征型影像学表现。上颌骨尤文肉瘤主要变现为溶蚀状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骨膜成骨少见。结论颌骨尤文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这有助于其影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尤文肉瘤 影像特征 临床表现
下载PDF
MDCT增强联合CTA复合多维技术在舌鳞状细胞癌评估中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张文欣 林梓桐 +4 位作者 王铁梅 刘澍 帕克扎提·色依提 黄晓峰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验证多排螺旋CT(MDCT)增强联合CT血管成像(CTA)多维技术在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1月~2022年7月的44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指标,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CT平扫及MDCT增强联... 目的:验证多排螺旋CT(MDCT)增强联合CT血管成像(CTA)多维技术在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1月~2022年7月的44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指标,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CT平扫及MDCT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对舌鳞状细胞癌定性、定量诊断的评估效能。结果:CT平扫对评估原发性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3.16%和55.56%,MDCT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74%和55.56%。CT平扫对评估复发性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50%,MDCT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1.43%和66.67%。平扫时肿瘤面积及动、静脉期肿瘤面积与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结论:MDCT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可用于舌鳞状细胞癌术前诊断与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多排螺旋CT CT血管成像复合多维技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肿瘤全域ADC直方图预测舌鳞状细胞癌PD-L1表达的研究
7
作者 罗舒艳 胡子洋 +2 位作者 孙国文 高娜 林梓桐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9-704,共6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的直方图参数对舌癌原发灶中肿瘤细胞PD-L1表达高低的鉴别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组织病理证实为舌鳞状细胞癌(TSCC)的患者资料。将扩散敏感系数(b值)为1000 s/mm 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的直方图参数对舌癌原发灶中肿瘤细胞PD-L1表达高低的鉴别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组织病理证实为舌鳞状细胞癌(TSCC)的患者资料。将扩散敏感系数(b值)为1000 s/mm 2的DWI序列图像生成的ADC图像导入至3D Slicer软件中,勾画肿瘤全层的病灶边界,生成3D感兴趣区(ROI),经软件的Radiomics模块提取ADC直方图参数,包括能量ADC Energy、总能量ADC Total Energy、熵ADC Entropy、最小值ADC Min、最大值ADC Max、第十百分位数ACD 10th、第九十百分位ADC 90th、最大值Max、均值ADC Mean、中值ADC Median、四分位距ADC Interquartile Range、极差ADC Range、平均绝对离差ADC MAD、ADC鲁棒平均绝对离差ADC rMAD、均方根ADC RMS、偏度ADC Skewness、峰度ADC Kurtosis、方差ADC Variance、均匀性ADC Uniformity。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舌癌组织切片进行PD-L1染色,对肿瘤细胞上PD-L1的表达进行评分。统计学分析PD-L1高低表达组间的ADC直方图参数的差异性。结果:方差ADC Variance、四分位距ADC Interquartile Range、平均绝对离差ADC MAD、鲁棒平均绝对离差ADC rMAD,在PD-L1高低表达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在ROC曲线上的AUC值分别为0.754、0.762、0.754、0.762;灵敏度分别为84.6%、69.2%、84.6%、76.9%;特异度分别为70.0%、80.0%、70.0%、70.0%。结论:基于肿瘤全域的ADC直方图参数在鉴别TSCC中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中具有良好的效能,有望成为无创预测TSCC中PD-L1表达差异的影像成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磁共振成像 直方图分析
下载PDF
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检测牙周炎患者颌骨骨密度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林梓桐 王铁梅 +2 位作者 林华 葛久禹 吴文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3,66,共5页
目的比较牙周炎患者与正常人群下颌骨相关指标的差异,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的方法,探讨牙周炎患者局部骨改变和全身骨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计算机处理软件在60例牙周炎患者和60例牙周健康者的下颌骨数字曲面体层片上测... 目的比较牙周炎患者与正常人群下颌骨相关指标的差异,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的方法,探讨牙周炎患者局部骨改变和全身骨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计算机处理软件在60例牙周炎患者和60例牙周健康者的下颌骨数字曲面体层片上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用灰度值表示)和骨高度、颏孔区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CW)、曲面体层下颌指数(PMI)。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牙周炎组牙槽骨灰度值、牙槽骨骨高度、CW和PMI分别为106.08±23.95、(8.76±2.27)mm、(3.80±0.82)mm和0.31±0.06;牙周健康组的4项测量指标分别为113.33±23.79、(11.85±1.62)mm、(4.27±0.70)mm和0.33±0.06。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牙槽骨灰度值、牙槽骨骨高度和CW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MI无统计学差异(P>0.05);牙槽骨灰度值、牙槽骨骨高度、PMI与CW均有相关关系(P<0.05),而牙槽骨灰度值、牙槽骨骨高度与PMI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建立在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的计算机灰度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牙槽骨骨密度的方法。与正常人相比,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骨高度和骨密度有所降低,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吸收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槽骨骨高度 牙槽骨骨密度 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 曲面体层下颌指数
下载PDF
牙根纵裂锥形束CT检查的伪影及诊断探讨
9
作者 曹丹彤 觧鑫 林梓桐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s, VRFs)是发生在牙根部的完全或不完全纵形裂开。近年来,口腔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由于其极高的空间分辨率被广泛应用于VRFs的诊断。但是,在CBCT图像上可能存在着各类伪影,这些伪影的存在大大... 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s, VRFs)是发生在牙根部的完全或不完全纵形裂开。近年来,口腔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由于其极高的空间分辨率被广泛应用于VRFs的诊断。但是,在CBCT图像上可能存在着各类伪影,这些伪影的存在大大影响了CBCT诊断VRF的准确性。该文对CBCT诊断VRFs中的常见伪影进行总结,并结合临床工作对如何在扫描中尽可能减少伪影及如何对伪影和折裂纹进行鉴别诊断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牙根纵裂 伪影
下载PDF
复发性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回顾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梓桐 王铁梅 +4 位作者 韩方凯 陈菲 彭靖园 蒲玉梅 张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9-731,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成釉细胞瘤(Recurrent ameloblastoma,RAB)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我院1991~2008年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35例RAB病例,进行Gardner分型和初次手术治疗方式的统计学分析;对23例颌骨内... 目的:探讨复发性成釉细胞瘤(Recurrent ameloblastoma,RAB)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我院1991~2008年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35例RAB病例,进行Gardner分型和初次手术治疗方式的统计学分析;对23例颌骨内RAB的Gardner分型和X线分型进行分析统计;对21例行颌面部CT检查病例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Gardner分型中实质型RAB最多共24例(68.6%),软组织内RAB有12例(34.3%);颌骨内RAB最多的X线分型多房伴蜂窝型共8例(22.9%),CT影像可以清晰的显示成釉细胞瘤的边界、密度、形状、范围及对周围组织的累及情况。结论:成釉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及术式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RAB易出现软组织复发及表现为多囊伴蜂窝型的X线分型;CT对RAB尤其是软组织复发成釉细胞瘤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复发 Gardner分型 X线分型 螺旋CT
下载PDF
腮腺造影螺旋CT对腮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11
作者 高安天 梁易 林梓桐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腮腺造影螺旋CT操作要点及对腮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腮腺炎性疾病、舍格伦综合征、腮腺瘘、腮腺区肿瘤患者34例。在腮腺导管内注入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后,立即进行螺旋CT扫描。由1名影像科医师对腮腺造影螺旋CT扫描图像... 目的:探讨腮腺造影螺旋CT操作要点及对腮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腮腺炎性疾病、舍格伦综合征、腮腺瘘、腮腺区肿瘤患者34例。在腮腺导管内注入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后,立即进行螺旋CT扫描。由1名影像科医师对腮腺造影螺旋CT扫描图像进行分类诊断,对腮腺区肿瘤及瘤样病变进行良、恶性鉴别,以随访结果或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计算诊断准确率,并总结并分析上述4类腮腺疾病造影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结果:34例患者的4类疾病诊断准确率为88.24%;对于腮腺区肿瘤及瘤样病变,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84.62%。结论:腮腺造影螺旋CT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腮腺瘘、舍格伦综合征、腮腺肿瘤及瘤样病变检查、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造影 螺旋CT 腮腺疾病 诊断
下载PDF
CBCT与Simplant软件口腔种植模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梓桐 王铁梅 +2 位作者 刘澍 童昕 王芳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运用于口腔种植的成像要点及第三方软件Simplant软件的手术模拟功能的实现方式。方法:对经临床筛选的5例下颌后牙种植患者使用CBCT成像,测量种植区牙槽嵴颊舌向牙槽嵴宽度(H1)、...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运用于口腔种植的成像要点及第三方软件Simplant软件的手术模拟功能的实现方式。方法:对经临床筛选的5例下颌后牙种植患者使用CBCT成像,测量种植区牙槽嵴颊舌向牙槽嵴宽度(H1)、牙槽嵴顶至下颌神经管上壁的高度(H2),并对种植部位下颌神经管颊舌向位置进行评估。使用Simplant软件对口腔种植的种植体、基台、种植修复体、种植体承受的侧向应力、种植体周围骨密度进行模拟计算。结果:5例后牙种植患者,H1在9.9~12.0mm之间,H2在8.8~15.5mm之间,下颌神经管由后向前走行,越近磨牙后方越靠近舌侧。5例患者均参照手术模拟的结果行种植手术,术后6个月随访无种植体失败。结论:CBCT对种植区可进行精确的三维术前评估,结合第三方软件Simplant的手术模拟功能可使种植过程更加简便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牙科种植 手术模拟
下载PDF
后牙根折的临床及CBCT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梓桐 朱敏 +1 位作者 刘淑 王铁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929-931,935,共4页
目的:探讨非外伤根折后牙的临床特点及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上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经CBCT明确诊断的47名患者的60颗非外伤根折后牙的下列临床资料:患者性别、年龄、根管治疗情况。同时对CBCT图像上根折的... 目的:探讨非外伤根折后牙的临床特点及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上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经CBCT明确诊断的47名患者的60颗非外伤根折后牙的下列临床资料:患者性别、年龄、根管治疗情况。同时对CBCT图像上根折的部位、方向、根折移位情况,伴发的其它病变进行分析研究,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及男、女性根折牙发生比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根管治疗与非根管治疗根折牙数目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根折最常见于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36.2%),其次为上颌第一磨牙腭根(29.3%)。51.7%的根折表现为牙根全长根折。牙根颊舌向根折是最常见的根折方向(41.7%)。51.7%的根折牙伴发根尖周骨质吸收。结论: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影响根折的重要因素。CBCT可以对根折牙的根折部位、方向,根折移位情况及伴发病变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评价,是一种可以明确诊断根折牙的诊断方法并为我们探讨非外伤根折后牙的临床特点提供了很好的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折 锥形束CT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复发性成釉细胞瘤的临床、影像、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梓桐 王铁梅 +1 位作者 陈菲 邓润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对复发性成釉细胞瘤(RAB)的临床、影像、病理学进行综合分析,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大学口腔医院199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23例RA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进行影像学和病理学分型。结果23例RA... 目的对复发性成釉细胞瘤(RAB)的临床、影像、病理学进行综合分析,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大学口腔医院199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23例RA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进行影像学和病理学分型。结果23例RAB患者中,有20例复发1次,3例复发2次,共复发26次。23例患者中,19例首次手术治疗采用刮治术,4例首次手术治疗采用根治术;复发后4例患者采用刮治术,19例患者采用根治术。26例次RAB的影像学分型:12例次为多房型,6例次为单房型,8例次为外周型;病理分型:21例次为滤泡型,5例次为丛状型。刮治术后复发者以多房型最多(11例次),根治术后复发者以外周型最多(8例次)。结论刮治术后成釉细胞瘤复发率明显高于根治术后;滤泡型成釉细胞瘤浸润性较强,易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复发 治疗 影像学分型 病理学分型
下载PDF
复发性颌骨成釉细胞瘤伴双肺转移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梓桐 王铁梅 +3 位作者 陈菲 张涛 孙国文 朱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颌面部复发性成釉细胞瘤伴肺转移临床、影像、病理分类综合诊断机制。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例复发性成釉细胞瘤伴肺转移病例,对其多学科诊断及治疗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例患者成釉细胞瘤多次治疗,颌面部骨组织及软组织多... 目的:探讨颌面部复发性成釉细胞瘤伴肺转移临床、影像、病理分类综合诊断机制。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例复发性成釉细胞瘤伴肺转移病例,对其多学科诊断及治疗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例患者成釉细胞瘤多次治疗,颌面部骨组织及软组织多处反复复发,影像学提示颅底侵犯并出现肺部多发转移,组织病理显示细胞生长活跃,免疫组化显示:PCNA(+),nm23(-)。结论:多次复发的成釉细胞瘤细胞生长活跃,易浸润周围组织,可侵犯颌面部多处组织,甚至发生远处转移,其复发及转移与PCNA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可能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复发 诊断 组织病理 影像学
下载PDF
数字式曲面体层片评价牙周炎患者下颌骨骨密度(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梓桐 王铁梅 +2 位作者 孙卫斌 葛久禹 张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3期8597-8600,共4页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不仅有局部骨丢失,系统性骨丢失会加重牙槽骨丢失。下颌骨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和牙周炎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没有相关性。目的:通过数字式曲面体层片对牙周炎患者下颌骨...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不仅有局部骨丢失,系统性骨丢失会加重牙槽骨丢失。下颌骨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和牙周炎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没有相关性。目的:通过数字式曲面体层片对牙周炎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的改变进行评价,分析牙周炎患者牙槽骨丢失和全身骨丢失的相关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观察,于2005-12/2007-05在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对象:60名牙周炎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者。方法:摄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并采取标准化措施用于保证不同个体的一致性。应用计算机软件测量下颌骨牙槽骨指标和皮质骨指标,分析牙槽骨指标和下颌骨下缘皮质骨指标的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牙槽骨指标包括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下颌皮质骨指标包括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曲面体层指数。结果:两组的牙槽骨骨密度、牙槽骨骨高度及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曲面体层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与牙槽骨骨密度、牙槽骨骨高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相比,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丢失明显,同时其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吸收变薄,牙槽骨丢失和系统性骨丢失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数字式曲面体层片 牙槽骨骨密度 骨高度 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 曲面体层下颌指数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患者颌骨骨密度与全身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梓桐 王铁梅 +1 位作者 葛久禹 林华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590-592,共3页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症患者颌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全身BMD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椎骨和髋关节骨密度,应用计算机处理软件检测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stan-dard digital pano...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症患者颌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全身BMD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椎骨和髋关节骨密度,应用计算机处理软件检测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stan-dard digital panoramic tomograph,SDPTG)下颌骨下列指标:牙槽骨BMD、下颌骨下缘皮质厚度(cortical width,CW)、曲面体层下颌指数(panoramic mandibular index,PMI)、下颌骨吸收指数(mandible resorptionindex,MRI),使用SPSS12.0进行参量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腰椎及髋关节BMD与CW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PMI中度相关;与牙槽骨BMD及MRI没有相关性。结论下颌骨下缘皮质厚度改变与全身骨代谢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 牙槽骨骨密度 下颌骨相关指数 下颌骨下缘皮质厚度
下载PDF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梓桐 王铁梅 +2 位作者 孙国文 黄晓峰 张翼飞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HGF)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7年收治的3例HGF病例,对其遗传特点及相关的综合征,临床表现,X线片特征,组织病理,诊断分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例HGF患者... 目的探讨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HGF)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7年收治的3例HGF病例,对其遗传特点及相关的综合征,临床表现,X线片特征,组织病理,诊断分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例HGF患者1例为综合征型HGF,2例为非综合征型HGF,其遗传特性、发病年龄、临床表征各有所不同,但均具有典型全口牙龈增生及牙槽骨吸收。结论3例HGF不同个体表现不尽相同,具有一定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纤维瘤病 遗传 X线表现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颌骨骨密度的检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梓桐 王铁梅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465-467,共3页
由于颌骨形态的特殊性,颌骨骨密度可以分别从4个方面进行检测:①计算曲面断层下颌指数(panoramic mandibularindex,PMI);②测量剩余牙槽骨的吸收指数;③定量CT(quantative CT,QCT)对髁突骨密度检测;④牙槽骨密度:可通过测量影像学骨高... 由于颌骨形态的特殊性,颌骨骨密度可以分别从4个方面进行检测:①计算曲面断层下颌指数(panoramic mandibularindex,PMI);②测量剩余牙槽骨的吸收指数;③定量CT(quantative CT,QCT)对髁突骨密度检测;④牙槽骨密度:可通过测量影像学骨高度来衡量,也可采用X线光密度法及双能X线吸收法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曲面断层下颌指数 剩余牙槽骨 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光密度法 双能X线吸收法
下载PDF
曲面体层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颌埋伏中切牙唇腭向定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梓桐 王铁梅 陆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应用曲面体层片(panoramic tomography,PTG)和螺旋CT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3D CT)对上颌埋伏中切牙(impacted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s,IMCIs)进行唇腭向定位,比较两者的差... 目的应用曲面体层片(panoramic tomography,PTG)和螺旋CT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3D CT)对上颌埋伏中切牙(impacted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s,IMCIs)进行唇腭向定位,比较两者的差异,探讨应用PTG对上颌埋伏中切牙进行唇腭向定位的方法。方法对25例上颌埋伏中切牙使用PTG和3D CT成像,3D CT成像包括表面遮盖技术(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和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在3D CTMPR矢状位图像上测量埋伏中切牙唇腭向的倾斜角度(labial-palatalangle,LPA),综合MPR及SSD图像对埋伏牙冠根唇腭向分布进行评估;在PTG图像上通过反三角函数测算埋伏中切牙的LPA,并对埋伏牙冠根在唇腭向的分布进行评估;对两种成像方法得到的上述结果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PTG测算的埋伏中切牙的LPA与在3D CT图像上测得的LPA显著相关(P<0.05);当LPA较小时(<40°),埋伏中切牙通常牙冠向腭侧牙根向唇侧扭转,而在PTG图像上表现为牙冠在唇侧牙根在腭侧;当埋伏牙LPA较大(>40°)且高位阻生时,埋伏牙牙冠在唇侧牙根在腭侧,由PTG和3D CT得到的结果一致。结论在PTG图像上通过反三角函数测算的埋伏中切牙的LPA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LPA较小时,埋伏中切牙通常为牙冠向腭侧牙根向唇侧扭转,而在PTG图像易误认为牙冠向唇侧牙根在腭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埋伏中切牙 曲面体层片 螺旋CT三维重建 唇腭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