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乳腺肿瘤纹理特征提取 被引量:5
1
作者 林森森 姜新国 +2 位作者 彭小芳 汪秀玲 王阿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模型计算乳腺肿瘤纹理特征。方法对收集到的80例乳腺钼靶X线图像,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模型计算其纹理特征指标。结果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指标可以为乳腺肿瘤的辅助诊断提供依据。结论图像纹理分析可以应用于乳腺肿... 目的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模型计算乳腺肿瘤纹理特征。方法对收集到的80例乳腺钼靶X线图像,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模型计算其纹理特征指标。结果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指标可以为乳腺肿瘤的辅助诊断提供依据。结论图像纹理分析可以应用于乳腺肿瘤的判别,为乳腺肿瘤医学图像辅助诊断的实现提供有效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度共生矩阵 乳腺肿瘤 纹理特征
下载PDF
人CXC型趋化因子受体CXCR6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森森 赵人平 +2 位作者 万淑颍 袁胜涛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目的:克隆和构建带人CXC型趋化因子受体6(CXCR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XCR6,分析瞬时转染CXCR6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Trizol一步法抽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总RNA,RT-PCR扩增CXCR6全长基因,... 目的:克隆和构建带人CXC型趋化因子受体6(CXCR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XCR6,分析瞬时转染CXCR6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Trizol一步法抽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总RNA,RT-PCR扩增CXCR6全长基因,克隆入T载体,测序,双酶切连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鉴定。将构建好的pcDNA3.1(+)-CXCR6瞬时转染MDA-MB-231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质粒的表达。利用微孔隔离小室检测转入人CXCR6基因的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扩增出人CXCR6基因全长,测序结果和GenBank记载完全一致,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瞬时转染pcDNA3.1(+)-CXCR6显著增强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成功构建带有人CXCR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XCR6,为CXCR6在肿瘤学中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CXC趋化因子受体6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肿瘤细胞迁移
下载PDF
不同灸次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PGE_2、PGF_(2α)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林森森 郑锋 +1 位作者 梁栋富 陈良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4期92-93,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灸次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疗效,确定灸法治疗PD的较佳灸次,并从生殖内分泌角度探讨灸法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以清艾条温和... 目的比较不同灸次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疗效,确定灸法治疗PD的较佳灸次,并从生殖内分泌角度探讨灸法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以清艾条温和灸关元穴,1次/日,A组从月经来潮前5天灸至月经来潮前1天(5次/周期),B组从月经来潮前5天灸至经期第2天(7次/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腹痛程度变化,并采集治疗前后肘静脉血(经期第2天),比较治疗前后前列腺素F2α(PGF2α)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结果两组腹痛评分(VAS平均分)均有良好改善作用(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PGF2α含量及PGF2α/PGE2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PGE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临床治疗可选择从经前5天至月经来潮前1天施灸治疗,即5次/周期,两组均能降低外周血中的PGF2α及PGF2α/PGE2比值,这可能是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艾灸 灸次
下载PDF
沉默CC型趋化因子受体5对人乳腺癌细胞黏附及迁移的影响
4
作者 林森森 王从品 +3 位作者 万淑颍 孙立 袁胜涛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2-367,共6页
构建CC型趋化因子受体5(CCR5)基因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沉默CCR5对乳腺癌细胞黏附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在多种人乳腺癌细胞中检测CCR5的基因表达,选择CCR5表达较高的MDA-MB-231细胞做为基因沉默的研究对象;设计并合成2对靶向人CCR5基... 构建CC型趋化因子受体5(CCR5)基因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沉默CCR5对乳腺癌细胞黏附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在多种人乳腺癌细胞中检测CCR5的基因表达,选择CCR5表达较高的MDA-MB-231细胞做为基因沉默的研究对象;设计并合成2对靶向人CCR5基因的RNA沉默序列,连入基因沉默载体pSilencer 2.1-U6中,构建沉默质粒shCCR5-1和shCCR5-2,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CCR5基因沉默的效率;以细胞黏附实验和Transwell趋化小室实验分别检测沉默CCR5对MDA-MB-231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沉默CCR5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黏附能力,同时显著降低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型趋化因子受体5 CCR5 基因沉默载体pSilencer 2 1-U6 乳腺癌 黏附与迁移
下载PDF
鱼肉肌红蛋白的呈色机理及其在热加工中对肉色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林森森 戴志远 《肉类工业》 2019年第1期52-57,共6页
鱼肉的颜色是评价鱼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鱼肉的食用、加工特性,并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鱼肉的呈色物质主要为肌红蛋白,其性质的改变会直接影响鱼肉的颜色。阐述了肌红蛋白的理化性质、呈色机理和常用检测方法,再对影响肌... 鱼肉的颜色是评价鱼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鱼肉的食用、加工特性,并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鱼肉的呈色物质主要为肌红蛋白,其性质的改变会直接影响鱼肉的颜色。阐述了肌红蛋白的理化性质、呈色机理和常用检测方法,再对影响肌红蛋白氧化的因素、肌红蛋白在热加工中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讨论,旨在为鱼肉热加工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色 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衍生物 自动氧化 加热
下载PDF
运动对疾病防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森森 胡雪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预防疾病,或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产生积极性干预。本文综述了运动对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防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帮助一线教师了解运动对疾病防治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积极参... 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预防疾病,或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产生积极性干预。本文综述了运动对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防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帮助一线教师了解运动对疾病防治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代谢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扁舵鲣脂肪氧化分析及其对肌红蛋白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森森 戴志远 《肉类工业》 2019年第6期23-30,共8页
研究了扁舵鲣肌肉中几种挥发性成分对肌红蛋白(Mb)氧化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扁舵鲣脂肪酸的组成特点,再利用顶空固相萃取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贮藏中鱼肉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并从中挑选七种脂质氧化代谢产物,在不同p H... 研究了扁舵鲣肌肉中几种挥发性成分对肌红蛋白(Mb)氧化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扁舵鲣脂肪酸的组成特点,再利用顶空固相萃取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贮藏中鱼肉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并从中挑选七种脂质氧化代谢产物,在不同p H值下研究其对Mb氧化的影响。由GC分析结果可知,扁舵鲣脂质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较高,在暗色肌和普通肌中的比例分别为62. 76%和47. 75%。GC-MS分析结果显示鱼肉挥发性物质主要以醛类、醇类、酮类和杂环类物质为主,其相对含量呈现较规律变化趋势(醇类逐渐增加、醛类逐渐减少)。各氧化产物对Oxy Mb具有促进氧化的作用,影响为醛类>呋喃类>酮类>醇类,醛类中不饱和醛的促氧化作用大于饱和醛((E,E)-2,4-庚二烯醛>苯甲醛>壬醛>己醛),且各物质在低p H值条件下更能促进Mb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舵鲣 挥发性物质 脂质氧化产物 肌红蛋白氧化
下载PDF
蔬菜中3种磺胺类药物残留污染调查 被引量:9
8
作者 许珊珊 李学德 +4 位作者 花日茂 余锦徽 王玉 林森森 徐锡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56-160,共5页
为了解蔬菜中典型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污染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代表性市场和超市出售的14种蔬菜中3种磺胺类药物含量。结果表明:3种磺胺类药物在14种蔬菜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但不同药物的残留污染状况差异很大。SM2的检出浓度范... 为了解蔬菜中典型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污染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代表性市场和超市出售的14种蔬菜中3种磺胺类药物含量。结果表明:3种磺胺类药物在14种蔬菜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但不同药物的残留污染状况差异很大。SM2的检出浓度范围为ND^0.5824mg/kg,SMZ的检出浓度范围为ND^0.0296mg/kg,SDZ的检出浓度范围为ND^0.0298mg/kg;不同类别蔬菜中磺胺类药物含量差异大,叶菜类和根茎类蔬菜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污染相对严重;磺胺二甲基嘧啶主要分布在蔬菜的叶片和根部;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噁唑在冬季蔬菜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磺胺类药物 残留 污染调查
下载PDF
用于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刚 林森森 +2 位作者 姜新国 庄银苹 王阿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所收集的107例小细胞肺癌和11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特征进行量化处理,建立小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所收集的107例小细胞肺癌和11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特征进行量化处理,建立小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于训练集样本,其准确率为100%;对测试集样本,其准确率为86.36%。结论人工神经网络可以为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辅助诊断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人工神经网络 辅助诊断
下载PDF
TGF-β对EMT的诱导及EMT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来延奇 林森森 +1 位作者 孙立 袁胜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746-1749,共4页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细胞获得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最主要途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已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的关键因子。本文系统介绍TGF-β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的信号通路,并综述抑制EMT发生的新抑制剂。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TGF—β 抑制剂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活性及活性部位UPLC-Q-TOF/MS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伟光 林森森 +1 位作者 李文涛 黄林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6-530,共5页
应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筛选发现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激酶抑制活性的中药提取物,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分析和鉴... 应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筛选发现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激酶抑制活性的中药提取物,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分析和鉴别。灰毡毛忍冬药材经石油醚渗滤、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和水煎煮后,得到4个相应的提取部位。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法检测抑制EGFR激酶活性,于波长为620和665nm处测定荧光信号的变化及信号值,计算提取物对EGFR激酶的抑制率。采用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10—400nm扫描,使用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显示,灰毡毛忍冬的乙酸乙酯部位显示较强的EGFR激酶抑制活性,IC50 为2.027μg/mL。Q—TOF/MS测定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及结合文献鉴定灰毡毛忍冬乙酸乙酯提取物中11个化合物,其中7个分别是:咖啡酸(caffeicacid),七叶内酯(esculetin),槲皮素(quercetin),3,5-二咖啡酰奎尼酸(3,5-O-dicaffeoylquinicacid),扁柏黄酮(hinokiflavone),绿原酸(chlorogen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01)。3,5-二咖啡酰奎尼酸、咖啡酸、扁柏黄酮为灰毡毛忍冬的主要成分,灰毡毛忍冬中含有的酚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抑制EGFR激酶活性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激酶抑制剂 高通量筛选 灰毡毛忍冬 提取物 有效成分 UPLC—Q—TOF MS
下载PDF
复合保鲜剂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亚珠 林森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8-162,共5页
以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作为复合保鲜剂的基本成分,研究其对虾皮中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通过酶标法来确定复合保鲜剂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抑菌活力、细菌生长曲线、细胞膜完整性、碱性磷酸酶(AKP)含... 以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作为复合保鲜剂的基本成分,研究其对虾皮中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通过酶标法来确定复合保鲜剂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抑菌活力、细菌生长曲线、细胞膜完整性、碱性磷酸酶(AKP)含量等指标,并结合细菌超微结构观察,综合评价复合保鲜剂对腐生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能明显降低腐生葡萄球菌的生长速率,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9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219μg/mL,抑菌活力均在使用初期的作用最强(约3h);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菌液中的碱性磷酸酶量显著增多,在260nm处的吸收值显著增加,表明菌体内部核酸与蛋白质外泄,菌体细胞壁与细胞膜受到破坏。此外,电镜扫描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菌体发生干瘪破裂现象,细胞质从细胞内大量渗出。故一定浓度的复合保鲜剂对虾皮中的腐生葡萄球菌有抑制(杀灭)作用,对细胞体有一定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保鲜剂 腐生葡萄球菌 抑菌机理
下载PDF
构造因子对肺癌CT图像纹理特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刚 姜新国 +2 位作者 林森森 庄银苹 王阿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316-319,共4页
目的 探索构造因子对肺癌CT图像纹理特征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取值的构造因子对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的肺癌CT图像纹理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 给出了能量、惯性矩、熵、局部平稳性(逆差矩)随生成步长不同取值的变化曲线... 目的 探索构造因子对肺癌CT图像纹理特征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取值的构造因子对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的肺癌CT图像纹理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 给出了能量、惯性矩、熵、局部平稳性(逆差矩)随生成步长不同取值的变化曲线.结论 构造因子的合理选取有助于肺癌CT图像特征指标的提取,有利于建立适用于肺癌分型的辅助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T图像 纹理特征 构造因子
下载PDF
针刺环跳、委中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瑛玲 薛捷红 +2 位作者 林森森 李世斌 林源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62-264,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环跳、委中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下肢功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留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 目的:观察针刺环跳、委中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下肢功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留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环跳、委中穴强刺激后不留针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以下肢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和Berg评分,对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下肢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和Berg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委中穴、环跳穴强刺激不留针治疗,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环跳 委中 脑梗死恢复期 下肢功能障碍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前列腺良性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新国 仲伟荣 +2 位作者 林森森 丁静静 王阿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在前列腺良性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收集到的病例资料进行处理,建立用于BPH与PCa鉴别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人工神经网络能够综合反映各项指标在BPH、PCa鉴别诊断中的作...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在前列腺良性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收集到的病例资料进行处理,建立用于BPH与PCa鉴别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人工神经网络能够综合反映各项指标在BPH、PCa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为BPH与PCa的鉴别诊断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良性增生 人工神经网络 模型
下载PDF
金花茶提取物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悦 侯晓莹 +3 位作者 郭恒 林森森 袁胜涛 孙立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14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金花茶提取物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4种金花茶提取物对3种人胃癌细胞(MGC-803、HGC-27、SGC-7901)及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的抑制作用;采用小鼠肉瘤S180模型观察其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在体外实验中,金花... 目的:观察金花茶提取物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4种金花茶提取物对3种人胃癌细胞(MGC-803、HGC-27、SGC-7901)及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的抑制作用;采用小鼠肉瘤S180模型观察其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在体外实验中,金花茶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MGC-803、HGC-27、SGC-7901)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在体内实验中,当剂量为50mg/kg时,JHC-1、2对小鼠肉瘤S180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42.39%和30.28%。结论:金花茶提取物在体内外均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胃癌 肉瘤 抗肿瘤
下载PDF
臭氧穴位注射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赛 姚东文 +5 位作者 陈琳 陈旭军 陈良华 章芬 林森森 黄发樟 《光明中医》 2017年第9期1269-1270,共2页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痛痹型"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符合"痛痹型"腰背肌筋膜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臭氧穴注组和口服氯唑沙宗组,每组30例,通过MPQ量表评分、...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痛痹型"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符合"痛痹型"腰背肌筋膜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臭氧穴注组和口服氯唑沙宗组,每组30例,通过MPQ量表评分、ODI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MPQ量表评分、OD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医用臭氧穴注治疗痛痹型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臭氧 肌筋膜炎 穴位注射
下载PDF
金花茶提取物体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航 李弘扬 +4 位作者 李瑶 吕晓丹 孙立 袁胜涛 林森森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20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金花茶提取物对药物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大鼠高血压模型造模采用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的方法,造模成功后给大鼠灌胃金花茶不同提取部位的提取物,观察和记录给药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 目的:研究金花茶提取物对药物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大鼠高血压模型造模采用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的方法,造模成功后给大鼠灌胃金花茶不同提取部位的提取物,观察和记录给药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大鼠血压、心率及体重变化。结果:JHC-3及JHC-4组与模型组比较,血压和心率均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01)。结论:JHC-3及JHC-4对左旋硝基精氨酸引起的高血压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降压和拮抗心率及体质量下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金花茶 正丁醇提取物 左旋硝基精氨酸
下载PDF
不同时间点艾灸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沛 张三庆 +2 位作者 林莺 纪峰 林森森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点艾灸关元对原发性痛经(PD)的影响。方法 100例PD患者随机分为经前期组21例、经期组25例、对照组25例,经前组于经前5 d、经期组于经期第1天温灸关元,对照组不做治疗,观察3组的腹痛症状发作总时间、严重程度、痛经伴随...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点艾灸关元对原发性痛经(PD)的影响。方法 100例PD患者随机分为经前期组21例、经期组25例、对照组25例,经前组于经前5 d、经期组于经期第1天温灸关元,对照组不做治疗,观察3组的腹痛症状发作总时间、严重程度、痛经伴随症状的变化,比较经前组、经期组治疗前后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变化。结果经期组疗效优于经前组;2组治疗前后PGF2α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经期第1天是艾灸治疗PD的良好介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艾灸 介入时间点
下载PDF
金花茶提取物对诱发性小鼠肝癌前病变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征征 何进勇 +3 位作者 邝新红 林森森 孙立 袁胜涛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16期3-6,共4页
目的:研究金花茶粗提物与正丁醇提取物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的肝癌前病变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用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将传统的Solt-farber模型加以改良,给予DEN与二乙酰氨基物(2-AAF)之后切除部分肝脏,诱发肝癌。各实验组开始即... 目的:研究金花茶粗提物与正丁醇提取物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的肝癌前病变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用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将传统的Solt-farber模型加以改良,给予DEN与二乙酰氨基物(2-AAF)之后切除部分肝脏,诱发肝癌。各实验组开始即给予100mg/kg的金花茶粗提物与100mg/kg的金花茶正丁醇提取物,对照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16周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肝脏的病变程度,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粗提物组与正丁醇组小鼠的肝脏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血清中ALT、AST及MDA含量较模型低,但SOD没有变化。组织中炎症因子较模型组低,但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金花茶提取物对诱发小鼠肝癌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前病变 金花茶提取物 预防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