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庖厨画像反映的汉代饮食文化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正同 刘建华 《古今农业》 1996年第3期41-47,共7页
饮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饮食除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外,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习俗,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重农贵粟。在我国近万年的农业文明史中,汉代是我... 饮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饮食除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外,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习俗,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重农贵粟。在我国近万年的农业文明史中,汉代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普遍推广,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提高,从而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饮食文化 庖厨 画像砖 画像石 豆腐 饮食习俗 社会生产力 饮食生活 四川省 打虎亭
下载PDF
百越农业经济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正同 《古今农业》 1999年第1期19-23,共5页
“百越”是古代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一越族的泛称。古越族的居住地域大致在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等地。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看,越族具有不同于中原的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古越... “百越”是古代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一越族的泛称。古越族的居住地域大致在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等地。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看,越族具有不同于中原的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古越族在农业上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手工业则以造船业和冶铸青铜称著。习水便舟、巢居、悬棺葬、断发纹身,以动物为图腾是古越族的特点,同时使用胶着语,与中原话彼此不相通,因此,中原人称之为“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百越族 农业生产 春秋战国时期 渔猎经济 种植水稻 春秋时期 勾吴 生产力水平 文物考古工作
下载PDF
改扩建环境下博物馆的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正同 《中国博物馆》 2003年第2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博物馆 文化事业 中国 支持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资源 经济学思考 改扩建 场所 形象工程
下载PDF
浅谈开放式陈列对展品的影响
4
作者 林正同 杨卫东 《古今农业》 2002年第3期99-100,共2页
近些年,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博物馆在陈列理论和实践方面出现了新的动向,一种“开放式”展品陈列形式在国内博物馆改陈中渐成潮流。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博物馆展品的感观认识和需求,从展览效果上看,达到了吸引观众、增加互动和... 近些年,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博物馆在陈列理论和实践方面出现了新的动向,一种“开放式”展品陈列形式在国内博物馆改陈中渐成潮流。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博物馆展品的感观认识和需求,从展览效果上看,达到了吸引观众、增加互动和扩大社会效益的目的。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没有采取特殊手段对展品进行有效保护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藏品 “开放式” 中国农业博物馆 展品 博物馆陈列 陈列形式 认识和需求 保管工作 博物馆工作 保护和利用
下载PDF
浅淡食器文明对中华烹饪技艺的影响
5
作者 林正同 《农业考古》 1999年第1期205-209,共5页
关键词 烹饪技艺 中华饮食文化 饮食器具 商周时期 陶器 传热媒介 食物原料 炊具 受热面积 先秦时期
下载PDF
中国无形遗产现状与博物馆
6
作者 林正同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4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博物馆 世界范围 迅速发展 指导 参与 国际 对文 延续 自然
下载PDF
改扩建环境下博物馆的经济学思考
7
作者 林正同 《古今农业》 2002年第2期74-77,共4页
作为一个反映城市文明程度所必须的公共设施,社会教育功能一直是博物馆所尊崇的目标。长期以来,政府拿出一部分资源来维持和保证众多博物馆的正常运行。然而,随着博物馆运转费用的逐年增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经济学 改扩建项目 中国农业博物馆 思维方式 博物馆陈列 差异化经营 人本主义 发展战略 市场营销理念
下载PDF
农业自然标本的保护现状与对策
8
作者 林正同 李震 《中国博物馆》 1994年第1期83-84,共2页
中国农业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集收藏、研究和陈列展出农业历史文物及农业自然标本为一体的文化事业单位。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农业博物馆以来,该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立了农业科技史、农业资源、农村能源和水产资源四个专馆,成... 中国农业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集收藏、研究和陈列展出农业历史文物及农业自然标本为一体的文化事业单位。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农业博物馆以来,该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立了农业科技史、农业资源、农村能源和水产资源四个专馆,成为一个展出面积超过万平方米的专业博物馆。馆藏资料从无到有,不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博物馆 馆藏资料 专业博物馆 文化事业单位 水产资源 农村能源 历史文物 科技史 综合性博物馆 实物资料
下载PDF
珍贵的汉代舂唯入仓画像砖
9
作者 林正同 《古今农业》 1993年第1期53-54,共2页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有一块汉代春碓、入仓画像砖.(图1)这块画像砖是1986年文物普查时在四川省邛崃县羊安乡农民家里收集而来的.该砖长36厘米、宽34厘米,左下角稍残,但整块砖的画面仍很完整,构图十分清晰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反映汉代...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有一块汉代春碓、入仓画像砖.(图1)这块画像砖是1986年文物普查时在四川省邛崃县羊安乡农民家里收集而来的.该砖长36厘米、宽34厘米,左下角稍残,但整块砖的画面仍很完整,构图十分清晰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反映汉代四川地区农业生产的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砖 文物普查 邛崃县 中国农业博物馆 下角 农业生产 下半部 汉代农业 横木 浅浮雕
下载PDF
降氧杀虫技术中温度对杀虫效果影响的探讨
10
作者 木川りか 林正同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2期89-90,80,共3页
关键词 对杀 文物 情况 过程 困难 一般 统一
下载PDF
执锸持箕佩刀劳作陶俑
11
作者 林正同 《古今农业》 1997年第4期91-91,共1页
最近,中国农业博物馆在四川省成都地区征得一件东汉执锸佩刀劳作陶俑。 这件劳作陶俑通高74cm,男性,头戴圆顶帽,身着束袖交领中长服,左手持箕、右手执一长柄锸,锸端刻出清晰的凹字形铁锸口。人物造型面庞丰满。
关键词 陶俑 中国农业博物馆 成都地区 佩刀 豪强地主 地主庄园 人物造型 四川省 土地兼并 社会生产关系
下载PDF
食器文明对中华烹饪技艺的影响(上)
12
作者 林正同 《中国烹饪》 1996年第8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食品文明 烹饪 中华烹饪技艺 影响
原文传递
食器文明对中华烹饪技艺的影响
13
作者 林正同 《中国烹饪》 1996年第9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食品文明 烹饪 中华烹饪技艺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