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质装配式建筑的气候适应表皮原型研究——以温和与寒冷地区实验平台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林正豪 宋晔皓 韩冬辰 《南方建筑》 2019年第1期70-75,共6页
针对我国轻质装配式建筑气候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文章立足"建构"与"能量"双重视角,以轻质装配式建筑气候适应表皮为对象,因循"设计—实践—测试"原型路径展开设计研究。进而依托温和与寒冷地区实验平台,对... 针对我国轻质装配式建筑气候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文章立足"建构"与"能量"双重视角,以轻质装配式建筑气候适应表皮为对象,因循"设计—实践—测试"原型路径展开设计研究。进而依托温和与寒冷地区实验平台,对该表皮原型展开夏冬季节的实测检验,最终得到其具体的设计与操作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装配式建筑 气候适应性 建筑表皮 原型 实验平台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PaO_2和PaCO_2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林正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339-2340,共2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影响。方法 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影响。方法 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血浆PaO2和PaCO2水平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浆PaO2和Pa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PaO2和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PaO2和PaCO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灯盏细辛 血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意识障碍患者脑脊液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正豪 黄敏 岑福兰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8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患者脑脊液乳酸(CFS-LA)水平在预后评判中的价值。方法将2011年1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水平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5个意识水平,按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腰穿收集脑脊液...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患者脑脊液乳酸(CFS-LA)水平在预后评判中的价值。方法将2011年1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水平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5个意识水平,按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腰穿收集脑脊液做乳酸测定,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分析意识水平、GCS评分与CFS-LA水平的相关性,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脑脊液水平的差异。结果经Spearman相关分析,CFS-LA与意识水平呈正相关(r=0.674,P=0.001),CFS-LA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792,P=0.000),生存组CFS-LA(3.51±0.99),死亡组CFS-LA(4.22±1.59),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P<0.05)。结论意识障碍患者CFS-LA水平与意识障碍程度相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脑脊液 乳酸 预后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9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正豪 田贤先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1067-1068,共2页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性 误诊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昏迷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林正豪 潘速跃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3期508-509,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昏迷患者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昏迷患者52例,昏迷程度分为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三个水平,发病3d内床旁描记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aEEG分为正常aEEG、轻度异常aEEG... 目的初步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昏迷患者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昏迷患者52例,昏迷程度分为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三个水平,发病3d内床旁描记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aEEG分为正常aEEG、轻度异常aEEG、重度异常aEEG三类。同时按格拉斯哥-匹兹堡昏迷量表(GPCS)进行评分,分析aEEG分级、GPCS评分在昏迷患者近期预后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aEEG分级的最佳截断点为正常aEEG,GPCS评分的最佳截断点为21~27分;aEEG预测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总正确率分别为79.3%、87.0%、69.2%,GPCS预测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总正确率分别为62.1%、73.9%、69.2%。结论 aEEG可作为客观评估昏迷患者近期预后的指标之一,aEEG预测死亡的准确率高于GPC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描记 昏迷 预后
下载PDF
建构·空间·性能——20世纪以来轻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正豪 宋晔皓 韩冬辰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3期12-16,共5页
轻质装配式建筑的研究是近年来中国建筑学界的一项热点议题,但仍缺乏对其发展历程较为系统的研究整理。因此,本文从建筑学视角出发,将20世纪30年代以来轻质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设计、实践与研究成果进行纵向梳理与并置对比,进而归纳其发展... 轻质装配式建筑的研究是近年来中国建筑学界的一项热点议题,但仍缺乏对其发展历程较为系统的研究整理。因此,本文从建筑学视角出发,将20世纪30年代以来轻质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设计、实践与研究成果进行纵向梳理与并置对比,进而归纳其发展的三个维度—建构效率、空间适应、性能表现,并加以讨论,最后得出轻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应当回归建筑本体设计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效率 空间适应 性能表现 轻质 装配式建筑
下载PDF
频谱边界频率与意识障碍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正豪 潘速跃 +2 位作者 郑伟城 姬仲 刘丽芳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8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观察脑电图的95%频谱边界频率(spectral edge frequency,SEF 95%)与意识障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ICU收治的意识障碍患者,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5个意识水平,按Glasgow昏迷量表... 目的:观察脑电图的95%频谱边界频率(spectral edge frequency,SEF 95%)与意识障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ICU收治的意识障碍患者,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5个意识水平,按Glasgow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分,同时行SEF 95%、频谱总功率(total power,TP)检查,共有42组数据纳入分析,分别分析意识水平与SEF 95%、GCS评分、TP,GCS评分与SEF 95%、TP的相关性。结果:经Spearman相关分析,SEF 95%与意识水平(r=-0.663,P=0.001呈负相关,SEF 95%与GCS评分(r=0.861,P=0.000)呈正相关,TP与GCS评分(r=0.421,P<0.01)呈正相关。GCS评分与SEF 95%行直线回归分析,直线回归方程为GCS=2.616+0.425 SEF 95%(t=9.02,P=0.000)。结论:SEF 95%可作为评判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边界频率(SEF) 频谱总功率 意识障碍
下载PDF
脑死亡器官捐献者合并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林正豪 李金秀 +3 位作者 黄佳 庞麒麟 宋海辉 王智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3期18-20,共3页
目的总结脑死亡器官捐献者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种类,耐药性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为控制供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完成的31例脑死亡器官捐献者与感染相关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脑死亡器官捐献者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种类,耐药性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为控制供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完成的31例脑死亡器官捐献者与感染相关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20例轻型颅脑损伤(GCS 14~15分)患者,比较两组在发病1周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 31例供者中27例合并感染,发生率为87.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见,占96.3%,两个及以上部位发生感染7例,占25.9%,共检出病原菌3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占80%,革兰阳性菌4株,占11.4%,真菌3株,占8.6%,多重耐药菌14株,占4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_4,CD_4/CD_8下降,CD_8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死亡器官捐献者感染发生率高,下呼吸道为最常见感染部位,革兰阴性菌以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高,免疫功能降低可能是感染的易发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 器官捐献 感染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结核杆菌IFN-γ在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9
作者 林正豪 曾剑锋 刘国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0期4-4,8,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菌阳结核性脑膜炎、15菌阴结核性脑膜炎及1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差异。... 目的探讨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菌阳结核性脑膜炎、15菌阴结核性脑膜炎及1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差异。结果菌阳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9例阳性,4例阴性,阳性率69.2%,菌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10例阳性,5例阴性,阳性率66.7%,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1例阳性,10例阴性,阳性率0.09%,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χ2=6.78,P=0.001),三组阳性率有差别,经组间两两比较,菌阳结核性脑膜炎与菌阴结核性脑膜炎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4.31,P=0.07),菌阳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7.37,P=0.013),菌阴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8.26,P=0.024)。结论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检测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结核 隐球菌 Γ干扰素 诊断
下载PDF
建筑思想的传承与转译——以弗兰克·盖里、艾瑞克·莫斯与黄声远的建筑思想与方法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正豪 《建筑师》 2016年第4期27-33,共7页
本文选取当代三位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艾瑞克·莫斯与黄声远作为比较对象,通过对其实践作品分析,研究建筑思想、工作方法的异同之处,进而试图探讨三代建筑师之间的思想传承关联所在,并探索因时空背景转换而产生的思想... 本文选取当代三位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艾瑞克·莫斯与黄声远作为比较对象,通过对其实践作品分析,研究建筑思想、工作方法的异同之处,进而试图探讨三代建筑师之间的思想传承关联所在,并探索因时空背景转换而产生的思想与实践的转译现象。从而对建筑从业者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克·盖里 艾瑞克·莫斯 黄声远 建筑思想 传承 转译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3例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1
作者 林正豪 田贤先 《右江医学》 2001年第6期482-483,共2页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隐脑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颅内高压症状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是隐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9例 ( 6 9.2 3% )有过误诊 ,所有病例经脑脊液墨汁涂片检出隐球...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隐脑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颅内高压症状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是隐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9例 ( 6 9.2 3% )有过误诊 ,所有病例经脑脊液墨汁涂片检出隐球菌而确诊。结论 :隐脑病人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易被误诊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是临床上确诊隐脑的唯一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 诊断
下载PDF
帕金森病痴呆与甲状腺轴功能关系的研究
12
作者 林正豪 田贤先 陈琪 《中华临床内科杂志》 2004年第3期816-817,共2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痴呆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8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PDD)、20例不伴痴呆的帕金森病患者(CPDD)及2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痴呆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8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PDD)、20例不伴痴呆的帕金森病患者(CPDD)及2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血清FT3水平PDD组(3.14±1.13pmol/L)CPDD组(5.20±1.03Pmol/L)及对照组(6.12±1.21Pmol/L)明显下降(P<0.01),而FT4、TSH水平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为帕金森病痴呆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痴呆 甲状腺轴功能 放射免疫分析法 检测
下载PDF
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死亡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伟城 潘速跃 +3 位作者 林正豪 吴永明 姬仲 刘丽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短潜伏期诱发电位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死亡预测的价值。方法分别对南方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4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检查和格拉斯哥-匹斯堡评分(... 目的探讨下肢短潜伏期诱发电位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死亡预测的价值。方法分别对南方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4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检查和格拉斯哥-匹斯堡评分(GPCS),并对两者进行分级,以改善转出NICU或恶化死亡为时间点,将患者预后分为生存和死亡(包括脑死亡)两组,比较两指标分级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SLSEP与大面积脑梗死早期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484,P<0.001,预测准确率73%,SLSEP3级对死亡的阳性预测值为100%,恶性大脑中动脉卒中(mMCAI)患者SLSEP3级者死亡率100%。结论SLSEP3级对大面积脑梗死早期死亡判断有较高特异性,并对早期判断mMCAI外科治疗时机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格拉斯哥-匹斯堡评分 死亡预测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率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其斑块形成对预测高血压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良玉 谢明星 +4 位作者 杨署辉 林正豪 王红卫 王家刚 潘丽玲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11期810-812,共3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及其斑块形成对预测高血压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72例高血压患者及60名健康人颈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分析单纯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脑...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及其斑块形成对预测高血压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72例高血压患者及60名健康人颈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分析单纯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272例高血压患者中内膜-中层增厚者267例,占97.3%;动脉粥样斑块形成186例,共390处,其中硬斑块159处,软斑块231处;管腔狭窄共计86例,其中轻度管腔狭窄52例,中度狭窄28例,严重狭窄6例。脑卒中组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明显多于单纯高血压组,若以IMT>1.0mm、动脉粥样斑块2处以上及硬斑块1处以上作为预测患者发生高血压脑卒中界定值,其敏感性75%,特异性81%,阳性预测值80%。结论高频超声能有效检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管壁及管腔的变化,为临床预测高血压脑卒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高血压 脑血管意外 颈动脉 血管内膜-中膜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与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洪涛 田贤先 +3 位作者 陈景武 林麒 黄应明 林正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 (IR)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9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组 (ATI,34例 ) ,腔隙性脑梗死组 (LI,2 5例 ) ,脑出血组 (ICH,35例 ) ;测定其空腹血糖 (FPG)和餐前、餐后C 肽及胰岛素浓度 ,计算其胰岛...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 (IR)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9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组 (ATI,34例 ) ,腔隙性脑梗死组 (LI,2 5例 ) ,脑出血组 (ICH,35例 ) ;测定其空腹血糖 (FPG)和餐前、餐后C 肽及胰岛素浓度 ,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结果 ATI组及LAC组的ISI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ICH组的ISI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脑卒中的IR主要见于肥胖或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尿酸 (UA)、载脂蛋白B(APO B)、高密度脂蛋白 (HDL)等生化指标中有三项以上异常的患者 (占39 4 % )。结论 IR与脑卒中有密切关系 ,提示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法在大宗人群进行降低IR的早期干预 ,不仅对现代常见代谢病 ,而且对脑卒中会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脑卒中 肥胖 高血压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早期点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田贤先 赵仲和 林正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8期609-61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点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1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2例,观察组接受点穴及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运动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早期点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1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2例,观察组接受点穴及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运动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无新的出血或梗死。观察组的Brunnstrom评分、FuglMeyer(FMA)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点穴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单一运动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点穴疗法 运动疗法 早期康复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岑福兰 黄佳 +1 位作者 林正豪 王智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1678-1679,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作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作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乌司他丁,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炎性因子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能使患者心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还能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乌司他丁 脓毒症心肌损伤 心功能 炎性因子水平
下载PDF
节能与舒适 表皮材料的建筑性能表现及其设计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晔皓 王嘉亮 +2 位作者 露西亚.卡尔达斯 朱宁 林正豪 《时代建筑》 2014年第3期77-81,共5页
文章指出建筑能耗和环境舒适是建筑性能表现的主要方面之一,同时是绿色建筑概念所强调的重要内容。然而能耗最小化的节能设计和舒适最大化的设计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果将二者放置在建筑表皮的关联中,会发现表皮材料在这个矛盾关系中... 文章指出建筑能耗和环境舒适是建筑性能表现的主要方面之一,同时是绿色建筑概念所强调的重要内容。然而能耗最小化的节能设计和舒适最大化的设计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果将二者放置在建筑表皮的关联中,会发现表皮材料在这个矛盾关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平衡这种矛盾关系,对建筑表皮材料的特征分析,应该综合考虑建筑位置、整体形态和朝向、建筑内部的功能布局、使用者活动空间、空间使用特征,甚至使用者的背景和行为模式等因素。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提出基于整体设计和基于使用者群体特征的两个思路,并阐述了其中的建筑表皮的材料特征及其设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材料 建筑性能表现 绿色建筑 设计应用
下载PDF
多系统集成表皮的BIM化实践——以清控人居清益斋项目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晔皓 韩冬辰 +2 位作者 林正豪 孙菁芬 陈晓娟 《城市住宅》 2016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研究首先说明了实现清控人居清益斋表皮系统设计与建造优化所需BIM模型的3个创建阶段,然后通过对建筑信息类型、分阶段精度要求和信息管理方式的总结,阐述实现建筑复杂模块设计与建造优化的信息集成方法,进而揭示在BIM技术相对落后的中... 研究首先说明了实现清控人居清益斋表皮系统设计与建造优化所需BIM模型的3个创建阶段,然后通过对建筑信息类型、分阶段精度要求和信息管理方式的总结,阐述实现建筑复杂模块设计与建造优化的信息集成方法,进而揭示在BIM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国西部AEC市场,建筑师作为设计阶段的管理者和建造阶段的协调者,应如何管理项目信息且利用信息管理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人居 表皮 统集成 信息类型 信息管理 模块设计 建筑师
下载PDF
早期下床活动在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岑福兰 朱炯亮 +1 位作者 谢霖洁 林正豪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9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在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30例行肝移植术后第5天下床活动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46例行肝移植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 目的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在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30例行肝移植术后第5天下床活动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46例行肝移植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胃管和尿管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管和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腔出血、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行肝移植术后,开展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可缩短肛门排气、胃管和尿管留置时间,加速患者术后恢复的同时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下床活动 肝移植术 术后康复 肛门排气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