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毕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5期4028-4029,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两种穿刺方法的效果 被引量:26
2
作者 吴慧君 童亚丽 +1 位作者 林毕群 李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3期47-48,共2页
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是一种安全且能长久使用的永久性通路,主要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是大多数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除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对内瘘的保护和护理外,护士对... 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是一种安全且能长久使用的永久性通路,主要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是大多数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除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对内瘘的保护和护理外,护士对患者内瘘的穿刺方法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绳梯式穿刺法 区域穿刺法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中急性左心衰的观察和护理
3
作者 林毕群 《当代医学》 2008年第6期112-112,共1页
回顾性分析20例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时突发急性左心衰的观察,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急性左心衰 护理
下载PDF
梅雨季节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素琴 赖亚云 +1 位作者 林毕群 杨云勇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11期1299-1300,共2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在梅雨季节易发生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收集2007—2011年血透室长期留置导管患者14例,分析发生的长期留置导管感染与梅季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7—2011年共发生留置导管感染12例,发生在梅...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在梅雨季节易发生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收集2007—2011年血透室长期留置导管患者14例,分析发生的长期留置导管感染与梅季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7—2011年共发生留置导管感染12例,发生在梅季共10例。梅季与非梅季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导管感染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结论梅雨季节细菌易繁殖,及时采取梅雨季节预防导管感染措施,可有效控制导管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梅雨季节 导管感染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刚开始进行血透的患者生活习惯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毕群 《临床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F0003-F0004,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刚开始进行血透的患者在生活习惯上的影响。方法30例对刚开始血透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针对其生活习惯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时间为6个月,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6个月健康教育,30例刚开始血透患者,生活习惯有...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刚开始进行血透的患者在生活习惯上的影响。方法30例对刚开始血透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针对其生活习惯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时间为6个月,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6个月健康教育,30例刚开始血透患者,生活习惯有明显改变,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咽饮酒观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改变刚开始血透患者的部分生活习惯,改善其预后,提高他们的长期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素琴 潘以娟 林毕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3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3个阶段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患者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分别为(39.3&#177;9.1),...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3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3个阶段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患者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分别为(39.3&#177;9.1),(108.8&#177;11.7) g/L,明显高于实施前的(37.2&#177;8.3),(105.6&#177;10.4)g/L,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029,-2.4014;P<0.05)。干预前患者收缩压为(148.6&#177;20.5)mm Hg,K+和Na+浓度分别为(5.5&#177;1.4),(146.1&#177;16.5)mmol/L,干预后患者收缩压为(141.2&#177;22.3)mmHg,K+和Na+浓度分别为(4.9&#177;1.3),(139.2&#177;20.3)mmol/L,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8699,3.6893,3.0985;P<0.05)。干预后患者体质量、血压和无明显水肿达标率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SGA评估营养良好的患者较干预前明显增加,分别为40例(44.9%),70例(78.7%),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9,P<0.05)。结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有利于控制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肾透析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