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薰洗治疗踝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林浩元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薰洗治疗踝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踝部骨折患者60例,采用自配中药薰洗合剂进行熏洗,同时配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治疗2-4周后观察关节恢复情况。结果60例患者... 目的:探讨中药薰洗治疗踝部骨折后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踝部骨折患者60例,采用自配中药薰洗合剂进行熏洗,同时配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治疗2-4周后观察关节恢复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恢复42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显效率91.6%(55/60)。结论中药熏洗对治疗踝部骨折后关节僵硬具有良好的效果,配合功能锻炼可明显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踝部骨折 关节僵硬 功能锻炼 疗效
下载PDF
活血止痛汤应用于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浩元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4期536-537,共2页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汤应用于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治疗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活血止痛汤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汤应用于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治疗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活血止痛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7d肢体肿胀、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7d肿胀缓解率明显较高,VAS评分明显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可有效缓解肿胀疼痛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止痛汤 骨折术后 肢体肿胀 疼痛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经黄芪消肿汤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林浩元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经黄芪消肿汤治疗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经黄芪消肿汤治疗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物理降温法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黄芪消肿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发热持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解热镇痛剂使用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均较短,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解热镇痛剂使用率较低,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黄芪消肿汤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可有效降低体温、消除肿胀,减少解热镇痛剂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消肿汤 四肢长骨干骨折 术后肿胀 非感染性发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小弯侧角切迹至贲门部胃溃疡115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徐伟 林浩元 +1 位作者 张健武 彭征程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8期727-728,共2页
目的 总结发生于小弯侧角切迹至贲门部胃溃疡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 1 1 5例小弯侧角切迹至贲门胃溃疡病例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内科治疗 72例 ( 6 3% ) ,治愈 50例 ( 6 9% )。行手术治疗 2 9例 ( 2 5% ) ,治愈2 6例 ( 90 % ... 目的 总结发生于小弯侧角切迹至贲门部胃溃疡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 1 1 5例小弯侧角切迹至贲门胃溃疡病例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内科治疗 72例 ( 6 3% ) ,治愈 50例 ( 6 9% )。行手术治疗 2 9例 ( 2 5% ) ,治愈2 6例 ( 90 % )。恶变 1 4例 ,恶变率 1 2 % ,行根治术 1 0例。结论 小弯侧角切迹至贲门部的胃溃疡好发于中晚年 ,恶变率高 ;内科治疗仍有较高的治愈率 ;外科主要治疗此病的并发症 :出血、穿孔或恶变或顽固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诊断 治疗 小弯侧角切迹 贲门部
下载PDF
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克盛 林浩元 张德炎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6期14-15,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本院社区门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选取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目的:研究并探讨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本院社区门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选取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给予隔姜灸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SOD含量、MDA含量。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OD含量、MDA含量均明显改变(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SOD含量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多(P<0.05),MDA含量明显更少(P<0.05)。结论: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隔姜灸治疗可有效调节氧自由基的平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隔姜灸 脾胃虚弱证 雷尼替丁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余徐伟 彭征程 林浩元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8期689-690,共2页
目的 探讨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关系。方法 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 87例 ,术中取材Giemsa染色及尿素酶检测法测定Hp ,计算Hp感染率。在没有活动性出血 ,幽门明显梗阻等明显胃切征的情况下 ,全部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 ,术后予制酸及三联... 目的 探讨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关系。方法 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 87例 ,术中取材Giemsa染色及尿素酶检测法测定Hp ,计算Hp感染率。在没有活动性出血 ,幽门明显梗阻等明显胃切征的情况下 ,全部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 ,术后予制酸及三联抗Hp感染治疗 ,定期随访 ,行内镜检查半年。记录溃疡面变化 ,计算Hp感染率。结果 消化性溃疡穿孔的Hp感染率高达 92 %。穿孔修补术后溃疡愈合与Hp感染消除呈高度显著正相关。结论 在行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时 ,注意术后Hp感染的消除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可获得很高期望愈合 ,溃疡的复发率明显减少 ,原有手术指征和选择要有所修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穿孔 消化性溃疡 相互关系
下载PDF
腹部隔姜灸辅治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克盛 林浩元 张德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20期107-108,共2页
目的观察腹部隔姜灸辅治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采用数字抽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盐酸雷尼替丁治疗... 目的观察腹部隔姜灸辅治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采用数字抽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盐酸雷尼替丁治疗,试验组采取盐酸雷尼替丁联合腹部隔姜灸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临床证候积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临床证候积分为(21.08±3.67)分低于对照组的(45.76±3.52)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隔姜灸辅治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且用药安全性较高,故认为该治疗模式可在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隔姜灸 脾胃虚弱型 慢性浅表性胃炎 盐酸雷尼替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