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志斌 林涌生 +2 位作者 李扬 郭仰丹 陈宏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目的 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评... 目的 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骨溶解、假体松动率以及治疗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与治疗前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42.68±5.27)分相比,治疗后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81.69±3.87)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骨溶解发生率为4.17%,假体松动率为5.00%;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手术出院后半年内自我运动、生活自理、肢体舒适、骨质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P<0.05);骨质增生发生率、关节炎发生率分别为3.33%和5.83%。结论对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不仅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避免假体下沉、下端松动等问题,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双排与单排缝合治疗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林涌生 陈宏 +1 位作者 李扬 林志斌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7期583-586,共4页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双排与单排缝合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治疗的76例肩袖撕裂患者,36例采用双排缝合技术固定(double row,DR),40例采用单排缝合技术固定(single row,SR)。DR组男12例,女24例,平...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双排与单排缝合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治疗的76例肩袖撕裂患者,36例采用双排缝合技术固定(double row,DR),40例采用单排缝合技术固定(single row,SR)。DR组男1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75±7.32)岁。SR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57±7.2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rating scale of th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8±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排缝合组对比,双排缝合组在术后3个月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UCLA评分、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撕裂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撕裂,双排缝合技术和单排缝合技术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比单排缝合技术,双排缝合技术改善术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袖撕裂 单排缝合 双排缝合
下载PDF
术前肌力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涌生 陈松亮 +3 位作者 李扬 林志斌 郭仰丹 陈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5期2356-2358,共3页
目的研究术前肌力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揭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因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中男性8例,女性12... 目的研究术前肌力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揭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因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66.00±3.61)岁,术前4周进行肌力锻炼;对照组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67.00±2.56)岁,不进行术前肌力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采用患膝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估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干预组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为(1.07±0.53)d,对照组为(1.96±0.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6周和3个月,干预组KSS评分分别为(80.0±5.1)分、(85.0±2.0)分、(93.0±4.3)分,对照组分别为(74.0±3.4)分、(79.0±3.7)分、(87.0±1.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和6周时,干预组患者膝关节ROM分别为(98.00±4.70)、(109.00±8.80),对照组分别为(90.00±3.10)、(102.00±6.7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KSS评分以及术后3、6个月ROM,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肌力锻炼能加快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肌力锻炼 全膝关节置换术 功能恢复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涌生 郭仰丹 +2 位作者 陈松亮 郑宁 杨赞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4期3018-3021,共4页
目的探讨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自2007年11月-2009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0例45足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据Sander分型:Ⅱ型11侧,Ⅲ型31侧,Ⅳ型3侧,采用跟骨广泛外侧入路,应用可塑型AO钛质跟... 目的探讨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自2007年11月-2009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0例45足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据Sander分型:Ⅱ型11侧,Ⅲ型31侧,Ⅳ型3侧,采用跟骨广泛外侧入路,应用可塑型AO钛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必要时术中植骨;术中侧位X线透视观察Bohler角及Gissane角,轴位观察跟骨宽度,Broden位透视观察后关节面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8~26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美国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其中优21例,良1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中,把握好手术时机,掌握骨折复位手术技巧,恢复跟骨结节角、距下关节面的平整和牢固固定是获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 手术技巧
下载PDF
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ACL断裂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松亮 林涌生 +2 位作者 郭仰丹 李扬 林志斌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998-1002,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9月至2018年8月63例A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无减张组(41例)采取常规解剖重建和术后康复,未采取减张技术治疗;减张组(22例)采...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9月至2018年8月63例A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无减张组(41例)采取常规解剖重建和术后康复,未采取减张技术治疗;减张组(22例)采用减张技术解剖重建及术后快速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患膝屈曲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情况,记录随访期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3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05±2.25)个月。无减张组术后韧带松弛2例,关节僵硬1例;减张组术后未见并发症的发生,韧带生长状况良好。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患膝屈曲度明显升高,且减张组术后患膝屈曲度较未减张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增加,且减张组术后评分较无减张组评分明显增加(P<0.05)。相比术前,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HSS评分均明显增加,且减张组术后评分较无减张组评分明显增加(P<0.05)。结论:采用减张技术解剖重建及术后快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ACL断裂患者术后患膝功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助于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未应用减张技术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断裂 减张技术 膝关节 解剖重建 术后快速康复治疗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松亮 林涌生 +2 位作者 郭仰丹 李扬 林志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9期58-59,共2页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97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71例)及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97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71例)及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3.24%,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732、3.453、20.695、11.265、38.081、52.351,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下载PDF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仰丹 林涌生 +4 位作者 郑宁 黄武斌 李扬 陈松亮 林志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162-164,共3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位患者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0位患者实施关节镜辅助下微创...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位患者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0位患者实施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66.67%)。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SS评分及屈伸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疼痛感,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与活动度恢复情况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微创手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与旋转高屈曲型假体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杨赞礼 郑宁 +2 位作者 林可新 黄武斌 林涌生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0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中使用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与旋转高屈曲型假体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8例骨关节炎患者施行TKR手术,其中应用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 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中使用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与旋转高屈曲型假体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8例骨关节炎患者施行TKR手术,其中应用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32例38膝,旋转高屈曲型假体36例44膝,通过测量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knee surgery score,HSS)对两种假体置换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68例患者获随访3~26个月,平均19个月。根据HSS评分标准,末次随访时优47例(69.1%),良17例(25.0%),可4例(5.9%),总优良率94.1%。两组之间术前活动度以及术前、末次随访时HS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旋转高屈曲型假体组在末次随访活动度方面较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组为高(P<0.05)。结论高屈曲度人工膝关节假体在运动学上有潜在的优势,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减轻接触应力和假体磨损;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手术方式简单、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少,对不需要从事高屈曲活动、经济较为困难以及高龄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人工
下载PDF
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氨甲环酸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志斌 林涌生 李扬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1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氨甲环酸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3月接收的100例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关节镜...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氨甲环酸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3月接收的100例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而研究组采用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前、术后1个月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imer)、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软组织瘀斑膝上周径和下肢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Hb、D-dimer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其术后软组织瘀斑膝上周径短于常规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下肢血栓发生率(0.00%)低于常规组(10.00%)(P<0.05)。结论在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中采用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氨甲环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Hb、D-dimer水平,减轻其疼痛,改善瘀斑,降低下肢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 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 氨甲环酸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下肢血栓
下载PDF
胫骨近端形态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李扬 吴家文 +2 位作者 陈宏 林志斌 林涌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7期1013-1016,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运动需求逐渐提升,随之而来的是运动损伤的增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胫骨近端的解剖形态是ACL损伤的相关因素;但是,国内对于此方面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运动需求逐渐提升,随之而来的是运动损伤的增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胫骨近端的解剖形态是ACL损伤的相关因素;但是,国内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且对于胫骨近端解剖形态的临床意义仍存在着争议。笔者通过参阅相关文献对胫骨近端的解剖学形态与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以期为胫骨近端的解剖学形态与ACL损伤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 解剖形态 前交叉韧带
下载PDF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林涌生 陈松亮 +2 位作者 郑宁 林可 郭仰丹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4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方法采用延伸的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8例43足,分析早期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7例出现切口并发症,其中皮缘部分坏死5例、切口裂开2...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方法采用延伸的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8例43足,分析早期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7例出现切口并发症,其中皮缘部分坏死5例、切口裂开2例,经多次换药后愈合。1例发生皮缘坏死并感染,切口迁延不愈,取出内固定物后切口愈合。结论重视术前软组织损伤评估,熟悉手术入路解剖结构,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应用微创外科技术及对术后切口的合理处理是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 并发症
原文传递
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林涌生 郑宁 +1 位作者 陈松亮 陈义潘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从2007年9月-2010年12月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从2007年9月-2010年12月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60例,手术均采用MIPPO技术,运用间接复位技术和经皮插入锁定钢板,最大限度保留骨折断端的血运,避免出现骨不连等各种并发症。结果 6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6.3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顺利愈合,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等并发症。按照Johner-Wruhs功能评价方法,分为优、良、中、差,本组病例60例,优53例,良6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8.3%。结论 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是治疗四肢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微创 锁定加压钢板 四肢骨折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氨甲环酸联合罗哌卡因骨膜下注射效果
13
作者 林涌生 林志斌 +2 位作者 李扬 陈宏 陈松亮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骨膜下注射氨甲环酸(TXA)联合罗哌卡因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行初次单侧TKA的154例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病例纳入标准为年龄在60... 目的:探讨骨膜下注射氨甲环酸(TXA)联合罗哌卡因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行初次单侧TKA的154例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病例纳入标准为年龄在60~80岁的仅行单侧TKA手术的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患者;排除标准为TXA或罗哌卡因药物过敏、血液指标异常或者相关数据缺失的患者),分为2组。其中TKA术中采用关节腔周围注射1 g TXA以及100 mg罗哌卡因的共80例(传统组),采用股骨远端与胫骨近端骨膜下注射1 g TXA以及100 mg罗哌卡因的患者74例(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3 d血红蛋白(Hb)下降值、术后1、2、3、7以及14 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行统计分析。结果:154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前血红蛋白、术前VAS评分、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总失血量(t=5.476)、术后3 d的Hb下降值(t=3.705)低于传统组(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1、2、3、7和14 d)不同状态下疼痛VAS评分比较发现,改良组的术后VAS评分在膝关节静息状态(F=13.512)和屈曲状态(F=18.185)均比传统组更小(均为P<0.001)。结论:骨膜下注射TXA及罗哌卡因可有效减少TKA手术失血量,并明显减轻术后早期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罗哌卡因 骨膜
原文传递
经腹直肌旁入路在同侧髋臼及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松亮 林涌生 +2 位作者 郭仰丹 李扬 林志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2期1284-1285,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及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8—2015—08采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9例同侧髋臼及骨盆骨折。术中采用仰卧位或漂浮体位,运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或联合K—L入路,采用重建钢板或加空心... 目的探讨采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及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8—2015—08采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治疗9例同侧髋臼及骨盆骨折。术中采用仰卧位或漂浮体位,运用经腹直肌旁入路或联合K—L入路,采用重建钢板或加空心钉内固定。结果9例获6—12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髋臼、骨盆骨折复位良好,依据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优5例,良3例,可1例。术后9个月疗效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 and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优6例。良3例。无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及骨折再移位发生。结论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及骨盆骨折操作简单、显露充分、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骨盆骨折 经腹直肌旁入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义藩 郑宁 +1 位作者 林可新 林涌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策略。方法纳入自2015-07—2018-02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3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前期40例进行常规围手术期管理(常规组),后期43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策略。方法纳入自2015-07—2018-02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3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前期40例进行常规围手术期管理(常规组),后期43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围手术期管理(加速组)。结果 8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6(5~23)个月。加速组与常规组各有1例骨折延迟愈合,但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与常规组比,加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更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术后3、7 d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明显更高,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疼痛VAS评分明显更低,术后2、4、12周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中合理应用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胃肠道反应,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肥胖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加速康复策略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仰丹 林涌生 +2 位作者 陈松亮 林志斌 郑宁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4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策略(ERAS)在肥胖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于揭阳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肥胖患者共58例,其中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处理的共32例(A组),采用加速康复策略的肥胖患者2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策略(ERAS)在肥胖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于揭阳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肥胖患者共58例,其中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处理的共32例(A组),采用加速康复策略的肥胖患者26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的术后血红蛋白(HGB)和白蛋白(ALB)、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恶心呕吐程度,术后首次下地进行锻炼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术前术后3 d、1周和2周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通过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院前两组患者的HGB和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GB:t=0.388,ALB:t=0.216,P>0.05),术前B组的HGB和ALB显著高于A组(HGB:t=5.512,ALB:t=3.025,P<0.05),而术后24 h、7 d中B组的HGB和ALB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 h:HGB:t=7.246,ALB:t=5.538,P<0.05;7 d:HGB:t=2.331,ALB:t=2.296,P<0.05);B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t=5.453)、肛门排气时间(t=4.897)、肛门排便时间(t=3.912)显著少于A组(P<0.05),术后24 h的B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t=2.639,P<0.05),B组首次下地锻炼时间显著低于A组(t=7.939,P<0.05),B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A组(t=3.658,P<0.05),B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ERAS可以促进肥胖患者行THA的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首次下地锻炼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肥胖症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住院时间 手术后期间
原文传递
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后不同夹闭引流管时间对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俊波 郑宁 +1 位作者 林涌生 杨赞礼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TXA)后夹闭伤口引流管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揭阳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因原发性骨关节炎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90例,排除感染或凝血、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经随机... 目的探讨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关节腔灌注氨甲环酸(TXA)后夹闭伤口引流管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揭阳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因原发性骨关节炎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90例,排除感染或凝血、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经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术后关节腔灌注TXA 3.0 g配合术后不同夹闭伤口引流管时间,3组夹闭时间分别为1 h(夹闭1 h组)、2 h(夹闭2 h组)、4 h(夹闭4 h组)。对比3组患者术后失血量、膝关节肿胀周径、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输血率。年龄、体重指数、失血量等为计量资料,分类变量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多组比较使用方差齐性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使用SNK检验。结果 3组患者术后24 h、3 d总失血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47,P<0.05;F=3.798,P<0.05);术后24 h夹闭2 h组失血量(874±184)ml、夹闭4 h组失血量(852±169)ml均少于夹闭1 h组(1023±267)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7,P<0.05;t=2.964,P<0.05);而夹闭2 h组与夹闭4 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夹闭2 h组失血量(1084±246)ml、夹闭4 h组失血量(1027±273)ml均少于夹闭1 h组(1242±307)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5;t=2.866,P<0.05);而夹闭2 h组与夹闭4 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夹闭2 h组、夹闭4 h组失血量均少于夹闭1 h组(t=3.461,P<0.05;t=3.995,P<0.05),夹闭2 h组与夹闭4 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24 h与3 d的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和肿胀周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周围瘀斑发生率、下肢血栓形成人数和输血人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灌注应用TXA 3.0 g配合夹闭伤口引流管2 h的方案可有效减少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总失血量,不影响膝关节肿胀,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注射 关节内 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引流术 失血 手术
原文传递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囊后方局部浸润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义藩 郑宁 +1 位作者 林涌生 黄华扬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观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对关节囊后方进行局部浸润镇痛的效果,探讨关节囊后方是否需要进行局部浸润镇痛。方法纳入自2014-11—2017-03完成的8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初次单侧TKA,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4例)于TKA术... 目的观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对关节囊后方进行局部浸润镇痛的效果,探讨关节囊后方是否需要进行局部浸润镇痛。方法纳入自2014-11—2017-03完成的8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初次单侧TKA,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4例)于TKA术中在关节囊后方区域、关节囊内侧区域、关节囊外侧区域、前方股四头肌远端区域及髌韧带区域进行局部浸润镇痛。对照组(43例)除了关节囊后方区域外,于其他4个部位进行局部浸润镇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12、24、48、72 h疼痛VAS评分,术后3 d膝关节主、被动活动范围,术后3 d内追加镇痛药物剂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TKA术中关节囊后方局部浸润镇痛并未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因此不建议在关节囊后方区域进行局部浸润镇痛,可降低损伤药物进入血管引起不良反应和神经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囊后方 局部浸润镇痛 混合镇痛药物
原文传递
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患者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青 林涌生 +1 位作者 林勇彬 黄武斌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791-792,共2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9~98岁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18例,男6例,女12例,平均86岁.骨折类型:Ⅲ型6例,Ⅳ型8例,Ⅴ型4例.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3... 目的分析和评价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9~98岁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18例,男6例,女12例,平均86岁.骨折类型:Ⅲ型6例,Ⅳ型8例,Ⅴ型4例.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3~19个月,元一例死亡,关节功能良好.术后6~21 d下地扶助行器辅助行走,平均时间为7 d.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为观察指标,优良率为91%,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现象.结论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创伤相对较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老年人 股骨骨折
原文传递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急性与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志斌 林涌生 +2 位作者 李扬 郭仰丹 陈宏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10期61-64,共4页
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急性与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在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急性与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间隔时间将其分为2组,对照... 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急性与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在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急性与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间隔时间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27例。将损伤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列入对照组,损伤时间在3周内的患者列入观察组,对2组患者滕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物理查体结果、术后恢复情况、术前术后的滕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情况、术后各时间段的患膝屈曲角度和围术期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Lysholm滕关节功能评分、2000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检查出阳性人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P>0.05);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4周,2组患者的屈曲受限角度、伸膝受限角度和萎缩指数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但2组患者在屈曲受限角度、伸膝受限角度和萎缩指数的指标比较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在术后2周、4周8周的患膝屈曲角度比较.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消除时间、肿胀消除时间和关节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急性与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在急性期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疼痛时间、肿胀时间和关节恢复正常的时间,可以较好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初带重建术 急性前交叉初带损伤 陈旧性前交叉軔带损伤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