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龙岩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诊断及病原学分析
1
作者 章烁 林先杰 +3 位作者 陈丽燕 李煜民 董波 林炜明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3-68,共6页
为掌握龙岩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情况与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采用剖检、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RT-PCR等方法对疑似感染禽白血病的鸡只进行诊断,并扩增病毒的gp85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病鸡出现肝脏和心脏肿大,且器官表面伴有... 为掌握龙岩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情况与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采用剖检、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RT-PCR等方法对疑似感染禽白血病的鸡只进行诊断,并扩增病毒的gp85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病鸡出现肝脏和心脏肿大,且器官表面伴有针尖状出血点,腹腔积液明显,内脏器官中有大量淋巴细胞的灶性浸润;该毒株gp85基因序列与J亚群的参考毒株存在较高的同源性,与原型毒株HPRS-103的同源性为87.8%,与J亚群的HN0001参考毒株处于同一小分支。该发现对于监测龙岩地方品种鸡鸡场禽白血病病毒的流行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及掌握病毒的遗传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种鸡 禽白血病 GP85基因 病原学分析
下载PDF
人外周血巨噬细胞培养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14
2
作者 林炜明 戴爱玲 +1 位作者 尹会方 杨小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离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并鉴定其功能。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选CD14^+单核细胞,分离后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用含有10%人AB血清和10 ng/ml人M-CSF的IMD... 目的: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离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并鉴定其功能。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选CD14^+单核细胞,分离后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用含有10%人AB血清和10 ng/ml人M-CSF的IMDM培养基体外培养CD14^+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并进行形态特征和吞噬功能鉴定。结果:免疫磁珠法能从外周血中分离到高纯度的CD1^4+单核细胞,分选前CD14阳性率为10%,分选后CD14阳性率为85.8%。诱导培养7天后巨噬细胞的直径最大可达40~45μm,大部分细胞呈煎蛋状,能有效地吞噬淋巴瘤Raji细胞。结论:从外周血中分离了高纯度的CD14^+单核细胞,诱导形成的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淋巴瘤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磁珠分选 培养 功能鉴定
下载PDF
兽医产科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7
3
作者 林炜明 杨小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兽医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动物医学人才,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 兽医产科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奶牛隐性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林炜明 王轶敏 +2 位作者 王志东 利光辉 靳亚平 《中国草食动物》 2004年第2期23-24,共2页
用兰州乳房炎试验 (LMT)对来自西安市某个牛场的 76份奶样作隐性乳房炎检验 ,并对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 ,该牛场的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 3 3 %,阳性乳样中细菌检出率为 93 4%,阴性乳样中病原菌检出率为 2 8%,在检出的 94株细菌... 用兰州乳房炎试验 (LMT)对来自西安市某个牛场的 76份奶样作隐性乳房炎检验 ,并对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 ,该牛场的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 3 3 %,阳性乳样中细菌检出率为 93 4%,阴性乳样中病原菌检出率为 2 8%,在检出的 94株细菌中 ,共有 5种菌 2 2株是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 ,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占病原菌总数的 90 %以上 ,是引起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腺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下载PDF
龙岩地方品种鸡精液ALV-J检测与gp85基因分析
5
作者 章烁 刘辉兰 +2 位作者 陈丽燕 林先杰 林炜明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30-33,共4页
为掌握龙岩地方品种鸡精液中的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感染率与流行毒株的分子特性,对龙岩地方品种鸡128份精液样本进行p27抗原ELISA检测及ALV-J gp85基因PCR检测。结果表明,17.2%的样本呈现p27抗原阳性,而gp85基因PCR检测确认5.5%的... 为掌握龙岩地方品种鸡精液中的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感染率与流行毒株的分子特性,对龙岩地方品种鸡128份精液样本进行p27抗原ELISA检测及ALV-J gp85基因PCR检测。结果表明,17.2%的样本呈现p27抗原阳性,而gp85基因PCR检测确认5.5%的样本含有ALV-J。进一步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这些毒株与J亚群参考毒株间的高度同源性,核苷酸序列相似度为92.0%~97.9%,特别是与广西株GX14YYA-J3的相似度高达96.5%~97.9%。通过种鸡精液ALV-J检测与gp85基因分析,为该地区鸡种的疾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种鸡 禽白血病 精液样本 GP85基因
下载PDF
猪瘟疫苗免疫失败母猪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炜明 张苏强 +1 位作者 戴爱玲 杨小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5,9,共4页
检测猪瘟疫苗免疫失败母猪血液中的CD4+、CD8+T细胞及IL-4、IFN-γ细胞因子,探讨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机制。随机采集规模化猪场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母猪血液样品,用ELISA检测猪瘟抗体水平,挑选出猪瘟抗体阴性的母猪,以猪瘟抗体阳性母猪作为... 检测猪瘟疫苗免疫失败母猪血液中的CD4+、CD8+T细胞及IL-4、IFN-γ细胞因子,探讨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机制。随机采集规模化猪场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母猪血液样品,用ELISA检测猪瘟抗体水平,挑选出猪瘟抗体阴性的母猪,以猪瘟抗体阳性母猪作为对照,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分析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γ和IL-4。结果表明,母猪猪瘟疫苗免疫后,该场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刚能达到标准,仍有26%的猪群免疫失败。猪瘟抗体阴性组中CD4+T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猪瘟抗体阳性组,CD3+、CD8+细胞百分数、CD4+/CD8+以及IL-4、IFN-γ浓度在阴性和阳性组中各指标差异不显著,证实母猪CD4+细胞百分数较低可能是导致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为改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提供指导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疫苗免疫失败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CDK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炜明 罗茂春 +1 位作者 陈彤 尹会方 《龙岩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76-79,共4页
探讨CDK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肺癌转移关系。将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中CDK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CDK2蛋白在肺癌细胞中主要位于细胞核。CDK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 探讨CDK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肺癌转移关系。将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中CDK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CDK2蛋白在肺癌细胞中主要位于细胞核。CDK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CDK2蛋白高水平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但与肿瘤类型无关(P>0.05)。CDK2的过表达可能与肺癌的形成有关,并与淋巴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DK2 转移
下载PDF
犊牛肝组织透析液的制备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林炜明 王轶敏 +2 位作者 王志东 利光辉 靳亚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9-60,共2页
为了研究犊牛肝组织透析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运用 MTT 比色法观察不同方式获取肝组织提取物对 T 淋巴细胞增殖程度的影响,并用 PFC 检测体液免疫功能。结果:组织提取物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两者促进作用差异不显著。结论:由普通透... 为了研究犊牛肝组织透析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运用 MTT 比色法观察不同方式获取肝组织提取物对 T 淋巴细胞增殖程度的影响,并用 PFC 检测体液免疫功能。结果:组织提取物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两者促进作用差异不显著。结论:由普通透析和超声透析所获取的肝组织透析物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且由超声方法获取透析物较普通透析来说是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肝组织透析液 制备 小鼠 免疫功能 MTT比色法
下载PDF
孕早期家兔子宫内膜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形态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秀荔 靳亚平 +2 位作者 利光辉 王赟 林炜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共4页
 为探讨子宫内膜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条件、生长特点及其增殖过程,采用不同消化方法进行了孕早期家兔子宫内膜细胞的消化和分离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采用胰蛋白酶消化获得的细胞数量少且活率低于60%,而采用1g/L胶原酶 型消...  为探讨子宫内膜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条件、生长特点及其增殖过程,采用不同消化方法进行了孕早期家兔子宫内膜细胞的消化和分离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采用胰蛋白酶消化获得的细胞数量少且活率低于60%,而采用1g/L胶原酶 型消化获得的细胞数量多达1×106/cm3,且活率大于90%。经74μm(200目)滤网过滤分离培养出多角形和梭形2种形态的基质细胞及铺路石状的腺上皮细胞,并均能在体外培养和传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子宫内膜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 基质细胞 腺上皮细胞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Jiangxi-FZ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重要毒力基因分子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克伟 戴爱玲 +3 位作者 吴德峰 林炜明 卢马英 杨小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03-1110,共8页
目的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RV)新流行毒株重要毒力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本研究从江西省某规模化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PCR鉴定、病毒分离培养、细胞免疫荧光及易感动物试验证实该病毒为PRV野毒株并命名为... 目的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RV)新流行毒株重要毒力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本研究从江西省某规模化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脑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PCR鉴定、病毒分离培养、细胞免疫荧光及易感动物试验证实该病毒为PRV野毒株并命名为PRV Jiangxi-FZ株。并对其重要毒力基因TK、gB、gC、gD及gE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Jiangxi-FZ株与其他PRV参考毒株的TK、gB、gC、gD及gE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均具有很高的保守性,尤其是与2012年分离的2株PRV变异株的同源性较高。但在高度保守的基础上,仍存在一些差异,且部分差异具有特征性。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RV Jiangxi-FZ株与2012年国内不同省份分离的PRV变异株亲缘关系较近,而与Becker等欧美洲毒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结论 Jiangxi-FZ株具有当前PRV流行毒株的代表性,属近年来流行的PRV变异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鉴定 毒力基因 分子特征
下载PDF
奶牛隐性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赟 靳亚平 +3 位作者 林炜明 利光辉 陈秀荔 丰艳妮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10,共4页
从2002年10月起,应用LMT从西安及其周边地区184个乳区的1000头奶牛中抽取了48头,进行奶牛隐性乳腺炎的调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西安及其周边地区患隐性乳腺炎奶牛占总头数的66.7%,患隐性乳腺炎乳区占总乳区的35.4%。4个乳区全阳性... 从2002年10月起,应用LMT从西安及其周边地区184个乳区的1000头奶牛中抽取了48头,进行奶牛隐性乳腺炎的调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西安及其周边地区患隐性乳腺炎奶牛占总头数的66.7%,患隐性乳腺炎乳区占总乳区的35.4%。4个乳区全阳性者占15.2%。共检出细菌6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总检出菌41.8%。链球菌占总检出菌29.9%。G+杆菌与G-杆菌各3株,分别占总检出菌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腺炎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
下载PDF
奶牛早期胚胎死亡的因素分析及防制措施 被引量:8
12
作者 利光辉 靳亚平 +2 位作者 林炜明 陈秀荔 王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28,共5页
奶牛妊娠失败主要发生在配种后的40d,染色体异常和激素失调等内源性因素和热应激、营养等环境因子,均是引起胚胎死亡的原因。激素治疗,提高P4的浓度或补充bTP—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奶牛的妊娠率,改善公母畜的饲养管理条件,满足家畜... 奶牛妊娠失败主要发生在配种后的40d,染色体异常和激素失调等内源性因素和热应激、营养等环境因子,均是引起胚胎死亡的原因。激素治疗,提高P4的浓度或补充bTP—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奶牛的妊娠率,改善公母畜的饲养管理条件,满足家畜对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需要,并保证优良条件,以提高配子的质量,使早期胚胎得到正常的发育。本文从早期胚胎发育、母胎识别、影响胚胎死亡率的因素及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早期胚胎 防制措施 胚胎死亡
下载PDF
宠物源大肠杆菌产ESBLs流行性调查与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守深 王佳慧 +6 位作者 林敏 曾晓菲 邱敏华 陈文燕 何玉琴 林钊盛 林炜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0-1116,共7页
目的为了解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宠物源大肠杆菌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测定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情况、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性及其分子传播机制,以期对其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从广州市4个动物医院采集92份患病犬猫的... 目的为了解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宠物源大肠杆菌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测定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情况、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性及其分子传播机制,以期对其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从广州市4个动物医院采集92份患病犬猫的肛门拭子,共分离56株大肠杆菌。通过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测定ESBLs的流行性及种族系统进化关系;通过接合转移试验获得CTX-M接合子,并对接合子进行复制子分型。结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除黏菌素(7.1%)、头孢西丁(16.1%)和头孢他啶(10.7%)稍敏感外,有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其中动物专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和头孢噻呋耐药率分别为55.4%和57.1%。ESBLs检测结果表明,13株携带有CTX-M,检出率为23.2%(13/56),其中主要流行的亚型依次为CTX-M-14、CTX-M-65和CTX-M-55;7株CTX-M基因阳性菌成功接合转移,主要为FIB型复制子。未检测到TEM、OXA和SHV型。种族系统进化关系显示,分离株主要分布在A组和B1组。结论患病犬猫的肛门拭子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其中以共生型为主。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耐药的机制以产CTX-M-14,CTX-M-65和CTX-M-55酶为主。提示宠物与人之间耐头孢菌素药物的大肠杆菌的互相传递存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人兽共患 第三代头孢菌素 CTX-M
下载PDF
奶牛乳汁中体细胞计数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赟 靳亚平 +3 位作者 丰艳妮 利光辉 陈秀荔 林炜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乳汁 计数方法 LITTLE 奶牛乳房炎 白细胞计数 体细胞计数 发展中国家 标准方法 发达国家 监控方法 定期检测 仪器检测 奶牛场 SCC 细胞外 实验室 泌乳期 中长期 实用性 脂肪 初乳
下载PDF
奶牛乳腺炎分离细菌裂解苗免疫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赟 靳亚平 +2 位作者 林炜明 利光辉 陈秀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4,40,共4页
 应用自奶牛乳房炎检测为阳性的牛乳汁中分离的4种优势G+菌,分别与葡聚糖、油佐剂和FIA3种佐剂制成细菌裂解苗免疫家兔。于免疫后第7天开始,每隔7d采集心脏血,分离血清,以试管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抗体效价,以此评价所分离细菌的免疫原...  应用自奶牛乳房炎检测为阳性的牛乳汁中分离的4种优势G+菌,分别与葡聚糖、油佐剂和FIA3种佐剂制成细菌裂解苗免疫家兔。于免疫后第7天开始,每隔7d采集心脏血,分离血清,以试管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抗体效价,以此评价所分离细菌的免疫原性和所用佐剂的免疫促进作用,筛选适宜的佐剂。结果显示,所分离的优势G+菌刺激家兔机体后可产生高效价的抗体,免疫后第7天,抗体效价开始明显上升,第28天左右达到峰值,并一直持续到试验结束(63d)。比较3种佐剂的免疫促进效果,以FIA效果最好,但3种疫苗间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腺炎 分离细菌裂解苗 免疫佐剂 免疫原性 疫苗
下载PDF
动物源有机肥对茶树生长及其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丁力 张清旭 +5 位作者 陈晓婷 叶江华 贾小丽 孔祥海 林炜明 王海斌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121-125,共5页
以腐熟发酵过的猪粪、牛粪、羊粪为材料,采用外源添加处理的方法,探讨不同用量动物粪便对茶树光合指标、产量、茶叶品质指标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茶园土壤的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处理粪便用量的增加,茶树光合指标、产... 以腐熟发酵过的猪粪、牛粪、羊粪为材料,采用外源添加处理的方法,探讨不同用量动物粪便对茶树光合指标、产量、茶叶品质指标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茶园土壤的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处理粪便用量的增加,茶树光合指标、产量、茶叶品质指标含量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猪粪、牛粪、羊粪用量分别为1. 5、2. 0、2. 0 kg/m^2时,各项指标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同用量粪便处理后,猪粪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而羊粪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猪粪处理有利于土壤中抗性相关酶、氮素循环相关酶活性的提升,羊粪和牛粪处理有利于土壤磷素、碳素活性的提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粪便施用后,茶树光合指标、产量、茶叶品质指标、根际土壤酶活性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见,动物粪便施用后,土壤酶活性提高,茶树光合作用能力增强,茶树产量和茶叶品质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粪便 茶树 光合生理指标 产量 茶叶品质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基于外膜蛋白Omp16的副猪嗜血杆菌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新添 李晓华 +3 位作者 胡晓丹 许君茹 林炜明 杨小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7-610,638,共5页
为建立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抗体方法,本研究以H.parasuis外膜蛋白Omp16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H.parasuis的间接ELISA方法。反应条件经优化为: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 L,血清稀释度为1:80;血清与抗原最佳作用时间为40 min,二抗稀释... 为建立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抗体方法,本研究以H.parasuis外膜蛋白Omp16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H.parasuis的间接ELISA方法。反应条件经优化为: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 L,血清稀释度为1:80;血清与抗原最佳作用时间为40 min,二抗稀释10 000倍,与一抗孵育30 min;TMB作用时间为30 min。利用该ELISA方法检测H.parasuis、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杆菌和猪链球菌2型等血清,除H.parasuis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表明其特异性强。该ELISA方法可检测到最高稀释度为1∶512的阳性血清,敏感性高。重复性试验显示,其批内和批间的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分别在3.62%~8.97%和4.3%~9.50%。该ELISA检测方法与进口ELISA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和总体符合率分别为87.8%,90.7%和88.6%。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为H.parasuis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免疫评价等提供了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间接ELISA Omp16 诊断
下载PDF
犬胰腺炎临床特征调查与治疗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守深 林爱华 +7 位作者 唐润彬 杨松 陈薇瑾 蔡绍莉 毛婷 郭艺萍 田思群 林炜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1,97,共6页
为了了解福州某宠物医院2017年7月份—2018年4月份期间收治的11例犬胰腺炎病例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笔者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对病例的基本信息进行归纳,同时对11例病例的临床症状、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血气、影像... 为了了解福州某宠物医院2017年7月份—2018年4月份期间收治的11例犬胰腺炎病例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笔者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对病例的基本信息进行归纳,同时对11例病例的临床症状、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血气、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患犬胰腺炎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精神沉郁等。2岁以下的犬占27.3%(3/11),2~6岁的犬占27.3%(3/11),7~14岁的犬占45.5%(5/11)。幼年、中年和老年犬均可发病。63.6%的病例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多,81.8%的病例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72.7%的病例尿素氮含量增加,42.9%~57.1%的病例出现低钠、低钙以及低氯血症,部分病例还表现出代谢性酸中毒,腹部密度增加,腹部内组织器官的辨别度降低。通过犬胰腺炎(cPL)测试板,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该病。在治疗上,以乌司他丁和奥美拉唑联合用药,配合肠外营养补充,维持机体水盐平衡,一般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比单独用乌司他丁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犬特异性胰脂肪酶 乌司他丁 奥曲肽 临床特征 治疗原则
下载PDF
福建梅花山圈养华南虎幼虎与成年虎肠道菌群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艳发 张敏 +10 位作者 陈腾腾 傅文源 许卫华 吴琼 李焰 朱雨婷 张雪梅 刘灵宇 陈东虹 林开雄 林炜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2-918,共7页
通过对华南虎3只幼虎和5只成年虎粪便微生物16S rRNA基因V4区域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华南虎幼虎和成年虎肠道菌群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8份样品共检测到501个OTUs,包含17个门和176个属。华南虎幼虎肠道细菌物种Beta多样性显著高于成年虎(... 通过对华南虎3只幼虎和5只成年虎粪便微生物16S rRNA基因V4区域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华南虎幼虎和成年虎肠道菌群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8份样品共检测到501个OTUs,包含17个门和176个属。华南虎幼虎肠道细菌物种Beta多样性显著高于成年虎(P<0.05)。幼虎肠道梭菌纲(Clostridia)、梭菌目(Clostridiales)、梭菌科(Clostridiales)、梭菌属(Clostridiales)、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以及Lachnoclostridium属细菌丰度显著低于成年虎(P<0.05)。华南虎幼虎与成年虎肠道细菌组成上在纲、目、科、属水平上存在差异显著物种(LDA score>4)。幼虎与成年虎肠道菌群组成的多样性与差异,可为不同年龄阶段华南虎的食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肠道菌群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新型兽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克伟 黄翠琴 +4 位作者 林炜明 李焰 戴爱玲 吴德峰 杨小燕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4年第12期95-98,共4页
针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龙岩学院立足专业特点,提出应与企业深度紧密合作培养新型兽医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双导师制",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3+1"复合型、应用型... 针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龙岩学院立足专业特点,提出应与企业深度紧密合作培养新型兽医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双导师制",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3+1"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同时,还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