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大鼠皮肤的组织化学改变 被引量:16
1
作者 林炜栋 陆树良 +4 位作者 陈向芳 青春 张慧 张立斌 刘志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 :研究糖尿病 (DM)大鼠皮肤的组织化学改变 ,探讨DM难愈创面形成和发展的病理机制。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 (STZ)将SD大鼠诱导成速发型DM大鼠模型 ,并以正常大鼠作对照 ,分别于致病后 4、8和 12周获取大鼠背部中央的皮肤标本。应用HE染... 目的 :研究糖尿病 (DM)大鼠皮肤的组织化学改变 ,探讨DM难愈创面形成和发展的病理机制。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 (STZ)将SD大鼠诱导成速发型DM大鼠模型 ,并以正常大鼠作对照 ,分别于致病后 4、8和 12周获取大鼠背部中央的皮肤标本。应用HE染色 ,观察皮肤组织学的改变 ;应用Beckman’s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皮肤组织匀浆的糖含量 ;采用F - 30 1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皮肤胶原提取液的荧光强度 ;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皮肤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含量。结果 :组织学观察可见 ,DM大鼠表皮组织变薄 ,表皮细胞层次欠清晰 ,部分表皮缺乏复层排列 ;真皮层部分胶原萎缩、肿胀 ,退化变性 ,并伴有程度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 ;皮下脂肪进行性萎缩或消失。皮肤糖含量在各时相点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 0 1)。皮肤胶原提取液的荧光值亦高于相应年龄正常鼠 (P <0 0 5 ) ,并随病程增加。AGEs蛋白主要沉积于真皮基质和细胞中 ,以及皮肤血管基底膜周围 ,并随病程的发展 ,染色逐渐加深 ,呈片状。结论 :DM皮肤在损伤前就已发生明显的组织化学改变 ,而这些改变可能是由于局部高糖和AGEs累积所引发 ,并可能是DM难愈创面形成和发展的病理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 组织化学
下载PDF
糖尿病难愈创面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关系 被引量:44
2
作者 林炜栋 陆树良 青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7期2491-2493,共3页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组织成熟和重建3个阶段。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机体内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加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升高,干扰内皮细胞与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能使单核巨噬细胞...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组织成熟和重建3个阶段。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机体内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加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升高,干扰内皮细胞与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能使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受抑,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下降,且在创面浸润的时间延长。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都是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主要修复细胞,两者膜表面均存在多种AGEs结合蛋白。AGEs可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可以诱导其凋亡,而且与作用时间及含量相关。AGEs也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能力。生长因子对细胞趋化、增殖,细胞间基质(ECM)的形成和血管生成有显著作用,而糖基化修饰后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有丝分裂的活性明显降低。AGEs水平的升高可进一步削弱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总之,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参与的病理过程,尽管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致病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难愈创面 晚期 糖基化终末产物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
下载PDF
糖尿病皮肤病理生理改变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林炜栋 钱雄 +3 位作者 江万里 刘伟伟 陆树良 陈向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7-14,共8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皮肤伤前潜在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形成的机制。方法将16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8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致病12周后,肝素抗凝血收集血浆,取背部全层皮肤组织标本。测量血浆中糖化蛋白(GSP)、丙二醛(MDA)和谷... 目的研究糖尿病皮肤伤前潜在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形成的机制。方法将16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8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致病12周后,肝素抗凝血收集血浆,取背部全层皮肤组织标本。测量血浆中糖化蛋白(GSP)、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观察皮肤组织学的改变,检测表皮厚度、表皮细胞周期、皮肤组织糖和AGEs含量;建立AGE-HSA干预的细胞培养体系,观测AGEs干预后表皮细胞周期和ECV304细胞的生长抑制。结果糖尿病大鼠毛色灰暗、枯黄、体质量减轻,皮肤明显变薄,表皮细胞数量减少,复层排列缺乏,表皮厚度[(0.016±0.007)mm]明显薄于正常对照大鼠[(0.037±0.0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皮层部分胶原萎缩、肿胀,退化变性,并伴随程度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皮下脂肪进行性萎缩或消失。糖尿病大鼠血浆GSP和MDA含量升高,GSH下降,皮肤糖含量和胶原提取液的荧光值也显著升高(P均<0.01),真皮基质AGEs蛋白表达强烈且广泛,有的相互连接呈片状,正常大鼠真皮基质中亦出现AGEs蛋白的阳性表达,但均散在且淡染。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S期表皮细胞百分数(4.83±2.16)%与正常大鼠(5.01±2.4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入G2/M期表皮细胞百分数(0.80±0.62)%比正常大鼠(2.86±1.10)%明显减少(P<0.05),而原代培养的表皮细胞经150μg/ml AGE-HSA干预48 h后,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CV304细胞在12.5、25及50μg/ml AGE-HSA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仍无显著性差异,而在100或200μg/ml AGE-HSA作用6、12、24及48 h后,各时相点的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糖尿病皮肤组织局部高糖和AGEs等毒性物质蓄积所致的皮肤组织自身的细胞或基质功能不良,是糖尿病皮肤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 病理生理学 糖基化终末产物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糖尿病皮肤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炜栋 陈向芳 +5 位作者 陆树良 青春 葛奎 戎柳 牛轶雯 王敏骏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32-835,i002,共5页
目的 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与糖尿病 (DM)皮肤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探讨DM创面新生血管化障碍或延迟的机制。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Z)将SD大鼠诱导成速发型DM大鼠模型 ,并以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 ,于致病后 12周获取大鼠背部中... 目的 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与糖尿病 (DM)皮肤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探讨DM创面新生血管化障碍或延迟的机制。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Z)将SD大鼠诱导成速发型DM大鼠模型 ,并以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 ,于致病后 12周获取大鼠背部中央的皮肤标本。应用F 30 10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皮肤中AGE含量的变化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皮肤微血管超微结构的改变。再选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GE修饰人血清白蛋白 (AGE HSA)在体外共同培养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AGE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的影响。结果 DM大鼠皮肤胶原提取液的荧光值明显高于相应年龄的正常大鼠 (P <0 .0 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DM大鼠皮肤中AGE呈片状或块状沉积 ,其表达阳性率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 (P <0 .0 1) ;DM大鼠皮肤普遍存在微血管病变 ,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和基底膜增厚 ;内皮细胞经 10 0 μg/mlAGE HSA干预 6h后 ,采用MTT法测定其吸光度值显著低于正常大鼠 (P <0 .0 1) ,流式细胞仪测定的各时相点凋亡细胞百分率亦明显高于正常大鼠 (P <0 .0 1) ,且均呈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结论 AGE是DM皮肤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致病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DM 微血管病变 正常大鼠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糖尿病 新生血管化 HSA 变性 人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建立灾害事故现场消防紧急医疗救助体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林炜栋 陈向芳 陆树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建立消防紧急医疗救助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提高救援医疗水平。方法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消防紧急医疗救助体系的信息数据和我国现行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目的探讨我国建立消防紧急医疗救助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提高救援医疗水平。方法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消防紧急医疗救助体系的信息数据和我国现行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为基本资料,对开展灾害事故现场消防紧急医疗救助体系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借鉴国外和港台消防医疗救助体系的先进经验,建立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新型消防医疗救助体系,填补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现场消防医疗救助”的空白。结论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完整、高效的灾害事故现场消防紧急医疗救助体系并且发挥其作用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灾害救援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下载PDF
新时期医患关系的法学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炜栋 陈向芳 陆树良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4期28-30,共3页
从医务人员、患者和法律的角度对新时期的医患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医学和法学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无论法律多么有力以及我们多么希望法律不断强大,适可而止仍是法律的美德",对医疗活动的审视,依然需要多一些医... 从医务人员、患者和法律的角度对新时期的医患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医学和法学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无论法律多么有力以及我们多么希望法律不断强大,适可而止仍是法律的美德",对医疗活动的审视,依然需要多一些医学的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医患关系 法律特征
下载PDF
消防部队应突出和强化现场医疗救助的职责和能力 被引量:2
7
作者 林炜栋 陈向芳 柳素燕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我国消防医疗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抢险救援和院前医护急救的能力和水平。方法通过对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形势和我国医疗急救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消防部队应突出和强化现场医疗救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当前抢险救援... 目的探讨建立我国消防医疗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抢险救援和院前医护急救的能力和水平。方法通过对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形势和我国医疗急救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消防部队应突出和强化现场医疗救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当前抢险救援中现场医疗救助的现状,提出了建立消防医疗救护体系,开展救护演练,制定辖区应急预案等措施。结果消防部队参与院外医护急救,可以加强消防和卫生部门的协作,整合了现有社会抢险救援和院前医护急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各自为政的社会抢险救援和院外医护急救装备,共同协商解决社会抢险救护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实施灾害或事故的紧急处置预案,建立统一、高效、协同的社会抢险救护机制。结论建立我国的消防医疗救护体系,加强第一现场医疗救护能力,已成为我国消防工作适应国际化的一个派生物,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部队 抢险救援 医疗救护
下载PDF
建立消防医疗救助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林炜栋 陈向芳 陆树良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8期569-572,共4页
中国是一个多自然、人为、和公共卫生灾害的国家。以往,我国处理灾难事故的模式一直是由政府调动解放军、武警、公安、急救中心等,采用随机组合,义务救援的方式,缺乏一个常设的救灾机构,难以形成合力。汶川大地震再次暴露了我国灾... 中国是一个多自然、人为、和公共卫生灾害的国家。以往,我国处理灾难事故的模式一直是由政府调动解放军、武警、公安、急救中心等,采用随机组合,义务救援的方式,缺乏一个常设的救灾机构,难以形成合力。汶川大地震再次暴露了我国灾难医学“有概念,缺体系”的弊端。分析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经验后,作者认为因消防部队分布相对合理,机构健全,配备完善,网络广泛,出动半径小,反应时间短,指挥系统完善,组织纪律性强,装备完善,人员年轻、体力好,拥有专用通讯网络线路,119号码已家喻户晓,是一支有效的无可替代的救灾突击队,应起协调作用。但大部分消防部队成员缺乏急救知识和技术,应对其加强训练,并设置由消防系统、地方急救中心、警察等组成的,以消防医疗救助为基础的消防紧急医疗救助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灾害救援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下载PDF
糖尿病难愈创面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林炜栋 陈向芳 +1 位作者 青春 陆树良 《感染.炎症.修复》 2002年第3期188-190,共3页
创面愈合延迟或不愈在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其中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可能是影响创面愈合的一个重要因素。非酶促糖基化反应系还原性糖、醛基与各种蛋白质 N 端游离氨基酸或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团间在非酶催化下形... 创面愈合延迟或不愈在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其中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可能是影响创面愈合的一个重要因素。非酶促糖基化反应系还原性糖、醛基与各种蛋白质 N 端游离氨基酸或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团间在非酶催化下形成可逆的 Schiff 碱基,再经进一步反应,和化学结构重排转变为性质更为稳定的 Amadori 产物(A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创面愈合 糖基化终末产物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深Ⅱ度烫伤创面bFGF受体的表达
10
作者 林炜栋 陆树良 +7 位作者 青春 陈向芳 葛奎 戎柳 牛轶雯 谢挺 王敏骏 刘英开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3-573,共1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深Ⅱ度烫伤创面bFGF受体表达的改变,探讨糖尿病难愈创面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成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经80℃ 5 s制成糖尿病合并30%深Ⅱ度烫伤动物模型,同时将对照组的正常SD大鼠3...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深Ⅱ度烫伤创面bFGF受体表达的改变,探讨糖尿病难愈创面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成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经80℃ 5 s制成糖尿病合并30%深Ⅱ度烫伤动物模型,同时将对照组的正常SD大鼠30%深Ⅱ度烫伤,分别于伤后1、3、5、7、14和21 d取背部的创面组织。同时各设1组非烫伤组,脱毛后直接取大鼠背部的正常皮肤标本,作为O时相点。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计算机图像扫描分析技术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烫伤 创面 bFGF受体 表达
下载PDF
糖尿病AGEs的形成机制与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炜栋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糖尿病 形成机制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创面难愈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陆树良 谢挺 +8 位作者 牛轶雯 葛奎 乔亮 田鸣 林炜栋 董炜 金曙雯 董叫云 花兰女 《药品评价》 CAS 2011年第7期17-21,共5页
糖尿病合并难愈创面是导致创面修复”失控”难愈的因素中最值得重视的领域之一。其患病率日渐升高,治疗手段局限,使相关预后较差.从而需要耗费大量的卫生保健资源。糖尿病下肢溃疡,特别是糖尿病足溃疡在糖尿病合并难愈创面中占有重... 糖尿病合并难愈创面是导致创面修复”失控”难愈的因素中最值得重视的领域之一。其患病率日渐升高,治疗手段局限,使相关预后较差.从而需要耗费大量的卫生保健资源。糖尿病下肢溃疡,特别是糖尿病足溃疡在糖尿病合并难愈创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对其相关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创面 微环境污染 愈合
下载PDF
人外周血粒细胞褪黑素受体亚型的基因与蛋白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向芳 刘志民 +1 位作者 林炜栋 赵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8-550,共3页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粒细胞褪黑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R)亚型的基因与蛋白表达的特点。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粒细胞,采用异硫氰酸胍-苯酚-氟仿一步法抽提总RNA,分别采用Northern印迹和RT-PCR方法检测MR...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粒细胞褪黑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R)亚型的基因与蛋白表达的特点。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粒细胞,采用异硫氰酸胍-苯酚-氟仿一步法抽提总RNA,分别采用Northern印迹和RT-PCR方法检测MR亚型mt1和MT2的mRNA,并将RT~PCR的阳性产物通过自动测序仪测序;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mt1和MT2受体亚型蛋白在粒细胞内的分布特点。结果:Northern印迹方法检测出长约1.1 kb的mt1mRNA,但未检出长约1.1 kb的MT2mRNA;RT-PCR方法则得到了约370 bp的mt1cDNA片段,无320 bp的MT2cDNA片段,mt1阳性条带测序结果显示扩增产物与人mt1受体亚型的基因序列相吻合;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人外周血粒细胞存在mt1受体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呈棕褐色阳性颗粒,而细胞核上几乎未见阳性颗粒,MT2受体蛋白则未检出。结论:证实正常人外周血粒细胞存在mt1亚型的基因与蛋白的表达,而无MT2亚型的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提示外周血粒细胞为褪黑素(melatonin,Mel)作用的外周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 褪黑素受体 MTL MT2 褪黑素
下载PDF
口服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糖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奎 陆树良 +7 位作者 青春 谢挺 牛轶雯 戎柳 王敏骏 林炜栋 金曙雯 徐莲菊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0期6636-6637,i001,共3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糖利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精氨酸治疗组和糖尿病甘氨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模型成功后糖尿病精氨酸治疗组和...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糖利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精氨酸治疗组和糖尿病甘氨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模型成功后糖尿病精氨酸治疗组和糖尿病甘氨酸对照组分别予精氨酸和甘氨酸200mg/(kg·d)喂养,测其不同时期的血糖和体质量。8周后取胰腺组织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并对血浆胰岛素含量、皮肤组织糖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甘氨酸对照组相比,精氨酸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者显著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胰腺组织修复不明显的情况下,应用精氨酸后,血浆胰岛素增加,皮肤组织糖含量降低,体质量增加。结论:口服精氨酸可通过改善胰腺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糖尿病皮肤组织等糖利用,降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皮肤组织 精氨酸 对照组 口服 血浆胰岛素 正常 体质量 甘氨酸 胰腺组织
下载PDF
皮下脂肪组织创伤后脂肪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雄 林炜栋 +3 位作者 江万里 刘伟伟 原博 陈向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5-10,共6页
目的观察脂肪组织创伤愈合的情况,探讨成熟脂肪细胞的变化。方法以杜洛克母猪为实验动物,用滚轴取皮刀在其背部制作脂肪组织切割伤皮瓣,大体观察伤后1、2、4及12周的愈合情况。并于伤后3、7、14及21 d在皮瓣中央处取材,观察切缘及周围... 目的观察脂肪组织创伤愈合的情况,探讨成熟脂肪细胞的变化。方法以杜洛克母猪为实验动物,用滚轴取皮刀在其背部制作脂肪组织切割伤皮瓣,大体观察伤后1、2、4及12周的愈合情况。并于伤后3、7、14及21 d在皮瓣中央处取材,观察切缘及周围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脂肪组织中瘦素和脂联素的表达情况。结果脂肪组织切割伤组皮瓣中央与未创伤处皮肤无异,但皮瓣边缘早期有明显炎症反应,后期则呈典型的疤痕生长。组织学观察发现:脂肪组织创伤后,仍以纤维化愈合为主,但愈合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局灶性及小脂肪细胞出现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与未创伤组相比,脂肪组织创伤后其瘦素及脂联素的表达量均呈下降趋势,但两者的比值在愈合的过程中存在差异。结论脂肪组织创伤后,脂肪细胞表面瘦素及脂联素的表达量下降。早期创缘附近出现大量的小脂肪细胞,可能与脂肪分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切割伤 成熟脂肪细胞 瘦素 脂联素
下载PDF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褪黑素受体的基因与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向芳 刘志民 +1 位作者 林炜栋 赵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 :研究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褪黑素受体 (MR)的基因与蛋白表达的特点。方法 :分离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采用异硫氢酸胍 -苯酚 -氯仿一步法抽提总RNA ,分别采用Northern印迹和RT -PCR方法检测MR亚型mt1和MT2 的mRNA ,并将RT -PCR... 目的 :研究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褪黑素受体 (MR)的基因与蛋白表达的特点。方法 :分离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采用异硫氢酸胍 -苯酚 -氯仿一步法抽提总RNA ,分别采用Northern印迹和RT -PCR方法检测MR亚型mt1和MT2 的mRNA ,并将RT -PCR的阳性产物通过自动测序仪测序 ;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mt1和MT2 受体亚型蛋白在淋巴细胞内的分布特点。结果 :Northern印迹方法检测出长约 1 1kbmt1mRNA ,但未检出长约 1 1kbMT2 的mRNA ;RT -PCR方法则得到了 36 8bpmt1cDNA片段 ,无 32 1bpMT2 cDNA片段 ,同时将mt1阳性条带通过胶回收、测序 ,结果显示扩增产物与人mt1受体亚型的基因序列相吻合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存在mt1受体蛋白 ,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浆 ,呈棕褐色阳性颗粒 ,而细胞核上未见阳性颗粒 ,MT2 受体蛋白则未检出。结论 :证实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存在mt1的基因与蛋白的表达 ,而无MT2 的基因与蛋白的表达 ,提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褪黑素 (Mel)作用的外周靶器官 ,为研究生理及病理情况下Mel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褪黑激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热压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雄 刘生和 +3 位作者 林炜栋 沈国强 刘伟伟 江万里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热压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手指热压伤伴肌腱及指骨外露患者36例共47指。应用拇指背侧皮神经、掌背皮神经、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尺神经手背支的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并将皮瓣内皮... 目的探讨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热压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手指热压伤伴肌腱及指骨外露患者36例共47指。应用拇指背侧皮神经、掌背皮神经、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尺神经手背支的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并将皮瓣内皮神经与受区内指神经行外膜吻合,重建受区感觉。结果转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出现1例轻度感染,3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及清创后愈合良好;经吻合神经后,皮瓣能恢复部分感觉。结论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手术操作简单、可一次完成、皮瓣外形良好,部分皮瓣能恢复感觉,是修复手指热压伤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伤 皮神经 营养血管 筋膜蒂皮瓣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万里 林炜栋 +5 位作者 钱雄 刘伟伟 吴昊 王西樵 陆树良 陈向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 探索增生性瘢痕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变化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人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另外,分离和培养不同时期瘢痕和正常皮肤中成纤维细胞,RT-PCR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在... 目的 探索增生性瘢痕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变化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人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另外,分离和培养不同时期瘢痕和正常皮肤中成纤维细胞,RT-PCR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在转移生长因子(TGF-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Ⅰ、Ⅲ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HE染色可见正常皮肤细胞和微血管数目较少,早期瘢痕增多,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生期瘢痕成纤维细胞和微血管增多.随病情进展,微血管呈缩窄倾向.消退期瘢痕成纤维细胞减少,微血管狭窄或闭塞.成熟期瘢痕见微血管、成纤维细胞数目进一步减少,微血管管腔小,大部分开放.RT-PCR检测结果发现,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TGF-β1、VEGF和Ⅰ、Ⅲ胶原mRNA有较低表达,早期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VEGF和Ⅰ、Ⅲ胶原mRNA表达水平开始升高,在增生期表达到达高峰,消退期瘢痕的表达开始下降,到成熟期表达最低.结论 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功能存在动态改变,这种动态改变与瘢痕的发生和消退成熟的病理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发生和演变 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创面难愈机制研究——表皮组织的病理生理改变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陆树良 谢挺 +8 位作者 董叫云 王敏骏 牛轶雯 葛奎 戎柳 林炜栋 花兰女 金曙雯 青春 《感染.炎症.修复》 2004年第1a2期16-18,2,共4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表皮组织在未遭受外源性损伤时存在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SPF 级 SD 大鼠12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实验组(6只)和正常大鼠对照组(6只),糖尿病大鼠以 STZ 诱导。成模后16d 两组同时采集背部皮肤,观察表皮的组织学特征,测定皮... 目的:了解糖尿病表皮组织在未遭受外源性损伤时存在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SPF 级 SD 大鼠12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实验组(6只)和正常大鼠对照组(6只),糖尿病大鼠以 STZ 诱导。成模后16d 两组同时采集背部皮肤,观察表皮的组织学特征,测定皮肤组织糖含量,检测表皮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糖尿病皮肤表皮细胞层次欠清晰,部分表皮缺乏复层排列,棘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表皮层厚度明显变薄;S 期表皮细胞百分比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G_2/M 期表皮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皮肤组织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糖尿病表皮组织在未损伤、组织结构完整性未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已经存在着组织学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这种异常改变可能是糖尿病皮肤易损或创面形成后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表皮组织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噪声对警务直升机飞行员听力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迪 林炜栋 邱丽君 《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01-301,343,共2页
直升机飞行员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中,噪声强度大,且距离噪声源近,现对16名警务直升机飞行员听力进行测试,以观察长期慢性积累对听力影响的程度。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警务直升机大队飞行人员共16名作为噪声... 直升机飞行员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中,噪声强度大,且距离噪声源近,现对16名警务直升机飞行员听力进行测试,以观察长期慢性积累对听力影响的程度。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警务直升机大队飞行人员共16名作为噪声暴露组,男性,平均年龄(31±3.8)岁。选取同一单位未接触飞行噪声的男性警务人员18名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33±2.7)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噪声 飞行员 听力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