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瓜类白粉病菌对醚菌酯的抗药性及其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9
1
作者 林珊宇 朱桂宁 +1 位作者 颜梅新 贤小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了解广西瓜类白粉病菌对醚菌酯的抗性水平、抗性菌株的分布和发展趋势,并筛选瓜类白粉病防治药剂,为瓜类白粉病的抗性预防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07-2012年从广西南宁、桂平、北海等地采集苦瓜、冬瓜、甜瓜、黄瓜和葫芦... 【目的】了解广西瓜类白粉病菌对醚菌酯的抗性水平、抗性菌株的分布和发展趋势,并筛选瓜类白粉病防治药剂,为瓜类白粉病的抗性预防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07-2012年从广西南宁、桂平、北海等地采集苦瓜、冬瓜、甜瓜、黄瓜和葫芦瓜白粉病菌样品,采用叶碟保湿培养法检测供试菌株对醚菌酯的抗药性,并选取高抗菌株测定其对多菌灵、肟菌酯和丙森锌的敏感性。【结果】供试的83个瓜类白粉病菌均已对醚菌酯产生了抗药性,抗性菌株主要集中在苦瓜白粉病菌,其抗性频率最高,为63.89%;在西葫芦上的抗性菌株频率最低,为6.67%。2007-2012年南宁市苦瓜白粉病菌对醚菌酯的抗性水平有所发展,高抗菌株群体已经形成。药剂筛选结果显示,对醚菌酯高抗的白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有极高的耐药性,且对肟菌酯产生了交互抗性,但对丙森锌仍然敏感。【结论】广西瓜类白粉病菌对醚菌酯已产生较高的抗药性,生产中可与丙森锌交替使用防治瓜类白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 白粉病菌 醚菌酯 抗药性 敏感性 广西
下载PDF
广西石漠化地区核桃主要病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林珊宇 朱桂宁 +9 位作者 贤小勇 韦小妹 黎柳锋 李慈代 韦名壮 韦爱娜 韦艺 黄明金 韦桥现 廖仁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58-2166,共9页
【目的】明确广西石漠化地区核桃主要病害种类,为其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东兰县、巴马县、天峨县、南丹县、环江县和金城江区等石漠化地区核桃病害的发生情况,并采集病害标本进行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观察... 【目的】明确广西石漠化地区核桃主要病害种类,为其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东兰县、巴马县、天峨县、南丹县、环江县和金城江区等石漠化地区核桃病害的发生情况,并采集病害标本进行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观察;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进行离体或活体接种确定其致病性,结合部分病原菌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鉴定主要病害的病原菌。【结果】广西石漠化地区核桃主要病害有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炭疽病,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引起的黑斑病,胡桃楸拟茎点霉(Phomopsis juglandina)、多隔镰刀菌(Fusarium decemcellulare)和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引起的枝枯病,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溃疡病,腐皮镰刀菌(F.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引起的根腐病及胡桃球针壳(Phyllactinia juglandis)引起的白粉病。其中,多隔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引起核桃枝枯病为首次发现。核桃炭疽病可为害核桃的叶片、芽、嫩梢和果实;黑斑病可为害叶片、嫩梢和果实的青皮;枯枝病可为害小枝(尤其是1年生嫩枝);溃疡病可为害核桃树干及主侧枝基部;根腐病可为害根部;白粉病为害叶片。【结论】广西石漠化地区核桃主要病害有6种,其中发生最严重的是炭疽病,其次是黑斑病和枯枝病,生产上需重点防控。其他病害总体上发生较轻,但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时也需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病原菌 鉴定 石漠化地区 广西
下载PDF
广西火龙果采后病害主要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8
3
作者 林珊宇 贤小勇 +2 位作者 韦小妹 韦继光 朱桂宁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2,共7页
从广西南宁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采收火龙果,经28℃存放,观察采后发病情况;取病部进行组织分离,根据形态学特性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广西火龙果采后贮藏发生的病害有软腐病[Fusarium equiseti(Corda)Sacc.、... 从广西南宁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采收火龙果,经28℃存放,观察采后发病情况;取病部进行组织分离,根据形态学特性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广西火龙果采后贮藏发生的病害有软腐病[Fusarium equiseti(Corda)Sacc.、Gilbertella persicaria(Eddy)Hesselt.],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Bipolaris cactivora(Petrak)Alcorn],溃疡病[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Penz.)Crous et Slippers],其中木贼镰刀菌引起火龙果软腐病为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采后病害 病原菌 鉴定
下载PDF
广西甘蔗鞭黑粉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林珊宇 贤小勇 +1 位作者 颜梅新 朱桂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06-1511,共6页
【目的】分析广西甘蔗主产区甘蔗鞭黑粉菌遗传多样性水平,为研究病菌毒力变化及甘蔗病害综合治理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广西各甘蔗主要产区采集甘蔗鞭黑粉菌样品,提取其中70份单倍体菌株基因组DNA,使用优化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 【目的】分析广西甘蔗主产区甘蔗鞭黑粉菌遗传多样性水平,为研究病菌毒力变化及甘蔗病害综合治理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广西各甘蔗主要产区采集甘蔗鞭黑粉菌样品,提取其中70份单倍体菌株基因组DNA,使用优化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反应体系和经筛选获得的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谱带使用NTSYS 2.1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使用筛选出的10个RAPD引物进行扩增,获得77条条带,每个引物扩增得到的条带数为4-11条,大小为150-3000 bp,包含6个多态性位点,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79%。70个甘蔗鞭黑粉菌的相似系数为0.96-1.00,在0.96的遗传系数上菌株可分为两大类,其中类群1聚集了来自横县校椅镇的两个菌株,其余68个菌株分布在类群Ⅱ中。【结论】广西甘蔗鞭黑粉菌遗传分化度较低,片段多态性和菌株地理来源、寄主和交配型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鞭黑粉菌 RAPD 遗传多样性 广西
下载PDF
杀菌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被引量:23
5
作者 贤小勇 林珊宇 +4 位作者 朱桂宁 韦小妹 覃武 梁桂东 钟有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38-1345,共8页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室内抑菌活性和田间防效,为火龙果溃疡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等5种杀菌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室内抑菌活性;利用田间植株喷雾法评价...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室内抑菌活性和田间防效,为火龙果溃疡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等5种杀菌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室内抑菌活性;利用田间植株喷雾法评价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25.0、166.7和250.0 mg/kg,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0 mg/kg,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15.0 mg/kg,10%己唑醇悬浮剂60.0 mg/kg和400 g/L氟硅唑乳油133.3 mg/kg对火龙果溃疡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己唑醇、戊唑醇、氟硅唑和吡唑醚菌酯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0.0749、0.2325、0.5277和1.8572μg/mL,而嘧菌酯的抑制作用稍弱,EC_(50)为18.5655μg/mL。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证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火龙果溃疡病有很好的防效,施药3次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25.0、166.7和250.0 mg/kg对茎溃疡病的防效分别在60.0%、70.0%和80.0%以上,对果实溃疡病的防效分别在65.0%、75.0%和85.0%以上。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0 mg/kg和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15.0mg/kg对火龙果溃疡病也有较好的防效,分别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66.7和125.0 mg/kg的防效相当。10%己唑醇悬浮剂60.0 mg/kg和400 g/L氟硅唑乳油133.3 mg/kg的田间防效较差。【结论】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和戊唑醇对火龙果溃疡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可作为防治火龙果溃疡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火龙果溃疡病 抑菌活性 田间防效
下载PDF
5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的防控试验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桂宁 林珊宇 +3 位作者 贤小勇 颜梅新 黄福新 秦碧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93-1397,共5页
【目的】明确供试5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甘蔗黑穗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药剂或药泥浸泡甘蔗种茎处理、甘蔗收砍后药液喷淋蔗桩处理等方法进行5种杀菌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 g/L苯醚甲... 【目的】明确供试5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甘蔗黑穗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药剂或药泥浸泡甘蔗种茎处理、甘蔗收砍后药液喷淋蔗桩处理等方法进行5种杀菌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和250 g/L丙环唑乳油)对新植蔗、宿根蔗黑穗病的防治试验。【结果】在新植蔗试验中,播种后240 d调查,250 g/L丙环唑乳油250mg/kg、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 mg/kg、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 mg/kg、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0mg/kg和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16.7 mg/kg处理在网室无病试验地对黑穗病的防效均达90.00%以上,在有病试验地的防效分别为73.37%、80.63%、83.43%、84.06%和87.61%,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 mg/kg药泥浸泡甘蔗种茎处理的防效为89.57%,显著好于单纯药液处理。在宿根蔗黑穗病防治试验中,用上述药剂在甘蔗砍收后次日喷淋蔗桩,于甘蔗分蘖期调查的防效分别为75.51%、81.90%、81.53%、83.61%和85.83%。5种杀菌剂对甘蔗生长均安全。【结论】5种参试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甘蔗黑穗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 杀菌剂 新植蔗 种茎浸泡 宿根蔗 喷淋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对核桃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及林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10
7
作者 贤小勇 朱桂宁 +7 位作者 林珊宇 韦小妹 黎柳锋 韦艺 韦名壮 苏方贵 黄明金 韦爱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33-1640,共8页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配对核桃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联合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为核桃炭疽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混剂...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配对核桃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联合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为核桃炭疽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利用喷雾法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评价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剂对核桃炭疽病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按质量比3∶2和1∶1进行复配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1和1.57;其他配比的增效系数在0.91~1.41,表现为相加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与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以质量比3∶2进行混配(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含量分别为150和1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25.0、166.7和250.0 mg/L时对核桃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防治效果均在80.0%以上,分别与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苯醚甲环唑125 g/L+嘧菌酯2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62.5、216.7和325.0 mg/L时的防治效果相当;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0 mg/L的林间防治效果也较好,而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 mg/L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66.7 mg/L的防治效果稍低。【结论】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以质量比3∶2混配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核桃炭疽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苯醚甲环唑 核桃炭疽病 联合毒力 林间防治效果
下载PDF
广西甘蔗黄叶病调查及3种病毒基因型在广西的分布 被引量:7
8
作者 颜梅新 黄伟华 +10 位作者 林珊宇 朱桂宁 黄诚华 邓展云 韦金菊 贤小勇 林善海 覃振强 潘雪红 魏吉利 商显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9-775,共7页
[目的]探明甘蔗黄叶病在广西蔗区的发生情况,明确甘蔗黄叶病毒(SCYLV)基因型类型和地理分布,为甘蔗抗病育种和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蔗区采集不同品种(品系)显症或不显症甘蔗样品,采用特异引物(P1/P2)进行RT-PCR... [目的]探明甘蔗黄叶病在广西蔗区的发生情况,明确甘蔗黄叶病毒(SCYLV)基因型类型和地理分布,为甘蔗抗病育种和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蔗区采集不同品种(品系)显症或不显症甘蔗样品,采用特异引物(P1/P2)进行RT-PCR检测.甘蔗黄叶病病毒基因型鉴定采用3对特异引物BRA-PER-F/BRA-PER-R、REU-F/B-REVd和CUB-F/CUB-R进行RT-PCR鉴定.[结果]SCYLV RT-PCR检测结果,124个样品中有57个样品可扩增出大小约630 bp的目的条带,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SCYLV CP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5%~99%.甘蔗黄叶病调查结果,124个样品中57个样品检测出SCYLV,感染率为46.0%.广西北部蔗区黄叶病感染最严重,SCYLV检出率为76.0%;桂西、桂中、桂南蔗区分别有50.0%、40.0%和36.8%的品种检出SCYLV;桂东蔗区SCYLV阳性检测率最低,为16.6%.在所调查的甘蔗品种中以柳城03-182、桂糖21、粤糖55和粤糖93-159感染SCYLV比较严重,主栽品种ROC22在柳城、宜州、钦州和金光农场均检测出阳性.病毒基因型调查结果,广西甘蔗黄叶病病毒基因型存在巴西-秘鲁(BRA-PER)、留尼汪岛(REU)和古巴(CUB)基因型等3种.主要以CUB型为主,占63.2%,除东部和西部蔗区外其他蔗区均有分布;其次是BRA-PER基因型,占56.1%,每个生态蔗区均有分布;REU基因型占5.3%,分布于柳州、凭祥、南宁蔗区.[结论]甘蔗黄叶病SCYLV已在广西各主要蔗区发生且蔓延,其病毒基因型存在3种且有不同程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黄叶病 病毒基因型 调查 广西
下载PDF
广西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7
9
作者 朱桂宁 贤小勇 +6 位作者 黄福新 秦碧霞 周兴华 李其星 韦学平 冉德辉 林珊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研究广西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为烟草黑胫病药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对从广西主要烟区采集分离到的196株烟草黑胫病菌株进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甲霜灵对196株菌株的EC50在0.0691... 【目的】研究广西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为烟草黑胫病药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对从广西主要烟区采集分离到的196株烟草黑胫病菌株进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甲霜灵对196株菌株的EC50在0.0691-1.0243μg/mL,平均EC50为0.3618±0.0297μg/mL;来自田林县的菌株TL05为最敏感菌株,EC50为0.0691μg/mL;来自靖西县画洞镇的菌株ZXHD12为最耐药菌株,EC50为1.0243μg/mL;各烟区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有一定差异,其中南丹、田林县的菌株较敏感,而隆林、靖西、德保、富川县的部分菌株较耐药;196株菌株中,敏感型、一般耐药型和耐药型菌株分别占1.53%、66.84%和31.63%。【结论】广西烟草黑胫病菌已对甲霜灵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甲霜灵作为生产上防治烟草黑胫病的主要药剂具有较大的风险,建议生产上甲霜灵与其他杀菌剂进行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菌 甲霜灵 敏感性 广西
下载PDF
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桂宁 林珊宇 +3 位作者 贤小勇 颜梅新 黄福新 秦碧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9-994,共6页
【目的】研究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室内毒力,为甘蔗黑穗病药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冬孢子萌发抑制法、担孢子增殖抑制法及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嘧... 【目的】研究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室内毒力,为甘蔗黑穗病药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冬孢子萌发抑制法、担孢子增殖抑制法及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对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EC50分别为0.0117、0.0234、0.0636、0.1238、0.1441、13.7620和25.9300μg/mL,而丙环唑的活性较低,EC50为155.5000μg/mL。啶酰菌胺对甘蔗黑穗病菌担孢子增殖没有抑制作用,除嘧菌酯对"+"、"-"两种担孢子增殖的EC50分别为4.3250和5.3040μg/mL外,其余药剂的EC50均小于1.0000μg/mL。对甘蔗黑穗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好的药剂依次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啶酰菌胺,EC50分别为0.0145、0.0643、0.1291、0.1689、0.2535、0.6767和4.8610μg/mL,嘧菌酯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稍差,EC50为94.5000μg/mL。【结论】供试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不同生长时期均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可进一步开展这些杀菌剂的田间药效防治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菌 杀菌剂
下载PDF
越南中北部地区大棚厚皮甜瓜品种引种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覃武 刘百龙 +4 位作者 王威豪 林珊宇 覃斯华 吴全清 阮功成 《广西农学报》 2019年第6期11-14,22,共5页
[目的]为筛选适合越南中北部地区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方法]从中国引进桂甜3、桂甜5、桂甜1605、桂甜M5、桂甜15、桂蜜12、北甜1号、西州密25和好运11共9个厚皮甜瓜品种,在越南中北部地区进行棚内土壤栽培试验,对各品种田间的主要农艺... [目的]为筛选适合越南中北部地区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方法]从中国引进桂甜3、桂甜5、桂甜1605、桂甜M5、桂甜15、桂蜜12、北甜1号、西州密25和好运11共9个厚皮甜瓜品种,在越南中北部地区进行棚内土壤栽培试验,对各品种田间的主要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管理措施一致的情况下,除桂蜜12的发芽率稍低(71.0%)以外,其他8个品种的发芽率均在90%以上,生长势为中或强;9个品种对猝倒病等4个病害的抗性有明显差异,但各品种的综合抗性均达到了中到强的水平;9个品种的商品率较高且差异不大,商品率都在80%以上,产量最高的是好运11,达到了31.7t/hm^2,产量最低桂蜜12,仅19.9t/hm^2。[结论]引进的9个品种中,桂甜5和好运11综合性状表现好,抗病性强,果肉清甜脆口,网纹漂亮,品质和外观是当地消费者喜欢的类型,适合在越南中北部地区推广种植;桂蜜12果实虽小,但口感和风味上佳,适宜小范围种植,专供高端市场;其他品种各具特色,建议有选择的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皮甜瓜 引进 大棚栽培 越南中北部
下载PDF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Ochroconis guangxiensis X22诱导子对香蕉的促生和抗枯萎病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美莎 张艳 +4 位作者 曾凤花 林珊宇 龙艳艳 孙正祥 谢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28-2936,共9页
【目的】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Ochroconis guangxiensis X22中提取和筛选对香蕉具有促生和抗枯萎病作用的诱导子,为香蕉枯萎病的诱抗剂开发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组培苗接种,评价菌株X22对香蕉枯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采用匀浆、热解... 【目的】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Ochroconis guangxiensis X22中提取和筛选对香蕉具有促生和抗枯萎病作用的诱导子,为香蕉枯萎病的诱抗剂开发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组培苗接种,评价菌株X22对香蕉枯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采用匀浆、热解和浸提等方法从菌株X22菌丝体中提取多糖、寡聚糖和激活蛋白3种物质,通过水培试验评价3种提取物对香蕉苗生长和生长激素含量的影响,测定3种提取物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香蕉苗抗病防御酶活的影响。【结果】在无菌条件下菌株X22处理香蕉组培苗后再接种病原菌Foc4,枯萎病发生较轻,叶片颜色正常且植株相对健康粗壮,其防治效果为58.9%;多糖、寡聚糖和激活蛋白3种提取物处理香蕉苗后,多糖处理的香蕉苗株高、根长及鲜重与对照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6.9%、57.8%和3.9%(P<0.05,下同),香蕉叶片IAA和GA3含量显著提高39.6%、11.8%;寡聚糖处理的香蕉苗对枯萎病防治效果最明显,对地上部分和地下球茎的防效分别为46.24%和54.73%;多糖处理香蕉苗后20 d再接种Foc4,香蕉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含量在9 d内显著高于对照。【结论】菌株X22及其多糖和寡聚糖提取物对香蕉苗具有促生与抗病作用,可作为研制香蕉抗病诱抗剂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诱导子 诱导抗病性 防御酶
下载PDF
9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贤小勇 林珊宇 +3 位作者 邓晓连 朱桂宁 韦小妹 梁莲华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2期22-25,共4页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评价9种常用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根据结果筛选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有效药剂。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施药3次,400 g/L嘧霉胺悬浮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分别为86.4%、82.3%和80...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评价9种常用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根据结果筛选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有效药剂。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施药3次,400 g/L嘧霉胺悬浮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分别为86.4%、82.3%和80.5%,高于其他供试药剂的防治效果。因此在生产上推荐轮换使用上述3种防效较高的杀菌剂,在灰霉病发生前期或初期开始喷药,每7~14 d施药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灰霉病 药剂筛选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防治番茄溃疡病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凤花 林珊宇 +2 位作者 邓晓连 岑贞陆 谢玲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3期54-57,共4页
评价6种杀菌剂对番茄溃疡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番茄溃疡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在番茄始花期至挂果期进行田间防治。结果显示,供试浓度下第3次药后9 d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为38%喹啉铜·中生菌素悬浮剂SC(70.32%),相对较好的药剂为33.5%... 评价6种杀菌剂对番茄溃疡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番茄溃疡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在番茄始花期至挂果期进行田间防治。结果显示,供试浓度下第3次药后9 d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为38%喹啉铜·中生菌素悬浮剂SC(70.32%),相对较好的药剂为33.5%喹啉铜SC(63.43%)、5%中生菌素SC(60.29%)和2%春雷霉素AS(58.17%),建议这4个药剂在番茄溃疡病中后期进行轮换施用;46%氢氧化铜WG、77%硫酸铜钙WP防治效果相对较低,可在该病始发前期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溃疡病 杀菌剂 防效
下载PDF
6种杀菌剂对柑橘黑点病的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凤花 张艳 +3 位作者 龙艳艳 林珊宇 覃丽萍 谢玲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2期7-11,共5页
为柑橘黑点病的防治筛选出优良杀菌剂。研究评价了6种杀菌剂对柑橘黑点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柑橘黑点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第二次药后14 d,供试6个药剂对叶部病害的防效在72.06%-80.08%,各药剂处理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对果... 为柑橘黑点病的防治筛选出优良杀菌剂。研究评价了6种杀菌剂对柑橘黑点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柑橘黑点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第二次药后14 d,供试6个药剂对叶部病害的防效在72.06%-80.08%,各药剂处理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对果实病害的防效表明,80%代森锰锌(POI类)的防效最高(83.10%),与氟吡菌酰胺(SDHI类)、肟菌酯(QoI类)的防效相比差异显著,80%代森锰锌以外的其余5个供试药剂对果实的防效(75.30%-79.59%)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氟吡菌酰胺、戊唑醇为首次报道对广西柑橘产区黑色点病田间防控试验。建议前期选择保护性为主POI类杀菌剂如多作用位点的代森锰锌,之后与具保护、治疗作用的苯醚甲环唑或戊唑醇(DMI类)杀菌剂进行轮换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黑点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濒危的非遗——潮绣在礼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珊宇 袁赛南 +1 位作者 黎俊 黄泓志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9年第4期61-64,共4页
潮绣是粤绣分支之一,以其独特的金光色泽和立体垫高绣法,成为我国金属立体刺绣的重要代表。通过了解潮绣在材料上的应用特点,剖析潮绣复杂多样技法的工艺,研究独特的纹样图案以及艳丽色彩的艺术特征。以礼服为载体,将潮绣工艺在服装的... 潮绣是粤绣分支之一,以其独特的金光色泽和立体垫高绣法,成为我国金属立体刺绣的重要代表。通过了解潮绣在材料上的应用特点,剖析潮绣复杂多样技法的工艺,研究独特的纹样图案以及艳丽色彩的艺术特征。以礼服为载体,将潮绣工艺在服装的材料应用、绣制的针法技法、图案构成和色彩搭配的应用进行展示,使潮绣在礼服上迸发新的活力。从而使潮绣这一濒危的非文化遗产得到发展、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绣 礼服 应用
下载PDF
防治火龙果溃疡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林珊宇 贤小勇 +3 位作者 朱桂宁 韦小妹 钟有超 黄黎芳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1-924,共4页
[目的]筛选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抑菌效果突出的杀菌剂,利用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35%氟吡菌酰胺·... [目的]筛选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抑菌效果突出的杀菌剂,利用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35%氟吡菌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值分别为0.0575、0.1512、0.5639 mg/L。田间试验表明,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田间对火龙果茎和果实溃疡病最高防效分别达89.07%、92.72%。[结论] 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很好的防效,可作为田间防治火龙果溃疡病的有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溃疡病 吡唑醚菌酯 氟唑菌酰胺 毒力测试 田间防效
原文传递
广西局地西番莲病毒病的病原鉴定及优势病毒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谢慧婷 李战彪 +5 位作者 崔丽贤 秦碧霞 刘丽辉 林珊宇 陈锦清 蔡健和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7-393,共7页
在广西采集表现斑驳、花叶症状疑似病毒病的西番莲叶片样品,利用小RNA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侵染西番莲的病毒种类。参考测序结果采用DAS-ELISA和RT-PCR方法对2015~2018年间采集的385份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引发广西... 在广西采集表现斑驳、花叶症状疑似病毒病的西番莲叶片样品,利用小RNA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侵染西番莲的病毒种类。参考测序结果采用DAS-ELISA和RT-PCR方法对2015~2018年间采集的385份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引发广西西番莲病毒病的优势病毒种类。结果显示:小RNA共获得20921061 clean reads,拼接获得560个contigs,其中99个contigs被注释为夜来香花叶病毒(telosma mosaic virus,TeMV),97个contigs被注释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69个contigs被注释为东亚西番莲病毒(East Asian passiflora virus,EAPV),12个contigs被注释为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提取送测序的同批样品叶片的总RNA进行RT-PCR验证,可检测出TeMV、EAPV和CMV 3种病毒,未检出SMV。采用DAS-ELISA和RT-PCR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284份样品为阳性样品,检出率为73.76%,其中TeMV的检出率最高为64.16%,其次为EAPV和CMV,检出率分别为41.30%和11.43%;3种病毒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其中TeMV+EAPV的检出率最高为24.94%,TeMV+CMV的检出率为4.16%,EAPV+CMV的检出率为0.26%,3种病毒复合侵染的检出率为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小RNA测序 黄瓜花叶病毒 夜来香花叶病毒 东亚西番莲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