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现代化管理进展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林益凯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第5期161-162,共2页
医院诊疗活动中,医疗器械发挥出了关键作用。结合实践经验发现,医疗器械所形成的检测信息精准度直接关系着临床疗效。虽然当前医疗仪器维修工作逐渐成熟,管理方式越来越多,但是,依旧有很多尚待处理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指出了医疗器... 医院诊疗活动中,医疗器械发挥出了关键作用。结合实践经验发现,医疗器械所形成的检测信息精准度直接关系着临床疗效。虽然当前医疗仪器维修工作逐渐成熟,管理方式越来越多,但是,依旧有很多尚待处理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指出了医疗器械常见的维修难点,然后,阐述了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维修问题 现代化 管理方法
下载PDF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林益凯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第3期70-71,共2页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医院也取得长远发展。针对医院来说,除了注重现代化医疗仪器的更新换代以外,也要高度注重医疗器械的保管。当前,医院在实行医疗器械保管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由此就必须对管理过程常见的不足进行深度探...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医院也取得长远发展。针对医院来说,除了注重现代化医疗仪器的更新换代以外,也要高度注重医疗器械的保管。当前,医院在实行医疗器械保管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由此就必须对管理过程常见的不足进行深度探究,及时提出解决策略。文章就医疗器械保管过程常见的不足和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常见问题 策略分析 关键系
下载PDF
奥林巴斯CV-290电子胃肠镜的常见故障分析和预防及维修实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益凯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奥林巴斯CV-290电子胃肠镜是目前临床消化内科使用率较高、较为先进的内镜设备,其通过光学数字技术工作,可及时发现隐藏和微小的病灶,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有效方式[1-2]。奥林巴斯CV-290电子胃肠镜具有图像精度高、操作简... 奥林巴斯CV-290电子胃肠镜是目前临床消化内科使用率较高、较为先进的内镜设备,其通过光学数字技术工作,可及时发现隐藏和微小的病灶,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有效方式[1-2]。奥林巴斯CV-290电子胃肠镜具有图像精度高、操作简单等优势,但受精密度高、临床手术操作、清洗消毒等因素的影响,其损坏率也较高[3]。本研究首先介绍奥林巴斯CV-290电子胃肠镜的基本构成、成像原理及图像处理系统,然后对常见故障的排除过程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胃肠镜 奥林巴斯 图像处理系统 故障
下载PDF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致小肠穿孔、脑梗塞伴脑出血一例报告
4
作者 林益凯 孙国安 +2 位作者 蔡哲锋 胡群艳 孙雨馨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2期268-269,F0004,共3页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MAP)是一种罕见的血管闭塞性疾病,除皮肤外,常累及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既往的个案报道几乎都只涉及胃肠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单个病变,因为同时导致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病变较为罕见。本文就1例累及胃肠道及中枢...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MAP)是一种罕见的血管闭塞性疾病,除皮肤外,常累及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既往的个案报道几乎都只涉及胃肠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单个病变,因为同时导致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病变较为罕见。本文就1例累及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的MAP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严重病变 个案报道 脑梗塞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小肠穿孔 血管闭塞性疾病 脑出血
下载PDF
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林益凯 《浙江医学教育》 2017年第5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150例被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将患者分为绞窄性肠梗阻组(绞窄组=63例)和单纯性肠梗阻组(单纯组=8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150例被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将患者分为绞窄性肠梗阻组(绞窄组=63例)和单纯性肠梗阻组(单纯组=8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42.0%(63/1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部手术史(OR=5.342)、发热(OR=5.959)、腹膜刺激征(OR=2.900)、持续性腹痛(OR=2.115)、腹水(OR=2.679)及CRP(OR=2.287)等因素均为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绞窄性肠梗阻占肠梗阻的比例较高,应考虑以上独立高危因素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肠梗阻 危险因素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6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林益凯 盛建明 +4 位作者 赵文和 王伟斌 俞雄飞 滕理送 马志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首次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648例,其中多灶病例168例。比较单灶组与多灶组及多灶组问的临床病理学差异。结果本组多灶性甲状...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首次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648例,其中多灶病例168例。比较单灶组与多灶组及多灶组问的临床病理学差异。结果本组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为25.9%,其中双侧甲状腺多发病灶者117例(69.6%)。多灶组在男性(P=0.004)、甲状腺癌家族史(P=0.031)、体检(P=0.000)及B超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P=0.001)、B超提示结节钙化灶(P=0.001)、颈淋巴结转移(P=0.008)及甲状腺外侵犯(P=0.001)发生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单灶患者。而单灶组在伴有良性甲状腺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多灶组(P=0.000)。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男性、体检颈部淋巴结大、肿瘤位于双侧及病灶数目≥3个倾向于肿瘤较大、颈部淋巴结转移或甲状腺外侵犯的比例较高;而伴有良性甲状腺疾病的多灶性癌恶性度相对较低。本组164例(97.6%)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6.1个月(2~127个月)。随访中5例死亡,1例胸部X线片怀疑肺部转移,16个月健在;6例于术后3~41个月因颈淋巴结复发再次手术;2例于术后13个月、24个月残余腺体肿瘤复发手术切除。总的1、2、5、10年生存期分别为98.2%、97.4%、96.5%、96.5%。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分期与预后相关(x。=168.832,P=0.000)。结论多发病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之一,其生物学恶性度更高。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视为标准手术方式,在外侧区出现淋巴结肿大时需加行侧方清扫。AJCC分期仍是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乳头状癌
原文传递
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文和 王伟斌 +7 位作者 滕理送 林益凯 马志敏 周杏仁 王敏 刘剑 吴福生 冯懿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11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81例患者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等良性病变为首发症状(偶发组),130例患者以甲状腺癌结节或体检B超怀...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11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81例患者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等良性病变为首发症状(偶发组),130例患者以甲状腺癌结节或体检B超怀疑恶性病变或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显性组)。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7岁及42岁(F=15.545,P=0.000)。显性组恶性程度高于偶发组,其需行颈淋巴结清扫的比例分别为48.5%(63/130)及30.9%(56/181),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7.7%(36/130)及10.5%(19/181),肿瘤两叶多发病灶分别为18.5%(24/130)及9.4%(17/181)。结论将甲状腺微小癌分为“偶发癌”和“显性癌”两个亚型对认识微小癌的发生、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实际意义。对“显性癌”患者,患侧腺叶切除或甲状腺全切除应视为标准术式;而对“偶发癌”患者,在保证安全切缘的前提下,甲状腺次全或腺叶切除都可视为手术选择。同时应常规探查Ⅵ区淋巴结,肿大者应予以清扫,体检及B超提示颈淋巴结转移者需再加颈侧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微小癌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发病灶的克隆起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林益凯(综述) 赵文和(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668-670,共3页
多发病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之一,多灶比例约为18%~87%。但多灶来源于肿瘤腺内转移还是各自独立起源仍有争议。通过对RET/PTC基因重排、BRAF^V600E基因突变及X染色体失活类型的研究已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多发病灶是多克隆... 多发病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之一,多灶比例约为18%~87%。但多灶来源于肿瘤腺内转移还是各自独立起源仍有争议。通过对RET/PTC基因重排、BRAF^V600E基因突变及X染色体失活类型的研究已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多发病灶是多克隆起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