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件工程开发中的软件维护
1
作者 林盛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0107-0110,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需要提高效率,这为软件开发、设计和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软件的效率取决于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和开发。因此,研究如何改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计算机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需要提高效率,这为软件开发、设计和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软件的效率取决于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和开发。因此,研究如何改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效地开发和改进软件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以便计算机软件能够正确地运行,并结合多年的经验,这主要是软件开发中的软件维护, 这主要是软体维护方面的软体开发,让业界人士能够分享成果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 开发 维护 软件工程
下载PDF
基于Dubbo+ZooKeeper的CAMDS协同业务改造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女尔 张庆余 林盛海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2016年第10X期103-105,共3页
CAMDS中国汽车材料数据系统,作为整车企业管理供应商零件及其材料成分的重要依据,为中国的汽车材料市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机制。但与CAMDS协同管理、面向整车企业内部的环境合规系统,通过Web Service接口与CAMDS进行数据交互,无论在算法... CAMDS中国汽车材料数据系统,作为整车企业管理供应商零件及其材料成分的重要依据,为中国的汽车材料市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机制。但与CAMDS协同管理、面向整车企业内部的环境合规系统,通过Web Service接口与CAMDS进行数据交互,无论在算法计算上还是数据响应速度上都需要进一步改善。本研究设计了通过Dubbo+ZooKeeper协同调度进行系统改造,从而改进了企业内部环境合规系统的架构,也大幅度提升了CAMDS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DS Dubbo ZooKeeper 并发扩展
下载PDF
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利用环氧丙烷装置废皂化电石渣制砖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盛海 吴学亮 《化学工业》 CAS 2012年第7期42-46,共5页
氯醇化法环氧丙烷装置产生的皂化废电石渣属于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采取防渗措施并作填埋处置,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填埋费用巨大。皂化废电石渣的处理已经成为制约氯醇化法环氧丙烷生产企业的一大瓶颈。本文介绍了皂化废电石... 氯醇化法环氧丙烷装置产生的皂化废电石渣属于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采取防渗措施并作填埋处置,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填埋费用巨大。皂化废电石渣的处理已经成为制约氯醇化法环氧丙烷生产企业的一大瓶颈。本文介绍了皂化废电石渣用于生产蒸压粉煤灰砖的可行性研究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废物回收利用 环氧丙烷 装置 蒸压粉煤灰砖 制备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环氧丙烷装置皂化电石渣处理方案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盛海 吴学亮 《中国氯碱》 CAS 2012年第10期33-35,共3页
本文介绍了皂化废电石渣用于生产蒸压粉煤灰砖的可行性。
关键词 环氧丙烷 皂化废电石渣 蒸压粉煤灰砖 可行性方案
下载PDF
浅谈财务会计的观念改革
5
作者 文重萍 林盛海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6-17,31,共3页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在经济领域里,观念的改革促使人的行为、企业的行为发生变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80年代以来,我国的财务会计工作在继承发扬过去某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和管理需要,吸收了不少西方会计的...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在经济领域里,观念的改革促使人的行为、企业的行为发生变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80年代以来,我国的财务会计工作在继承发扬过去某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和管理需要,吸收了不少西方会计的有用之处,使财会工作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相比,财务付垢改革从总体上讲,还显得比较迟钝、落后。例如,内联企业的经济形式已存在多年,但是适应这些企业的会计制度却迟迟没有,目前,财务会计落后于经济形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财务会计的观念改革还没有普遍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会计 观念改革 企业 会计工作
原文传递
1,4-丁二醇的市场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盛海 陈梓兴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12年第7期5-8,共4页
对国内外的1,4-丁二醇(BDO)市场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国内现有BDO装置产能及在建的BDO装置产能,并对BDO市场的走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BDO 四氢呋喃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氨酯树脂
原文传递
中国证券市场的先行者——国债流通市场
7
作者 孙才仁 林盛海 缪跃建 《中国财政》 1991年第7期27-28,共2页
三年前,人们头脑中的市场概念还局限于纯粹物化商品市场,今天已经发展到非物化的证券市场。导致这一变化的,是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复兴。在这个新兴的市场中,充满生机活力并占有主导地位的便是国家债券的流通市场。开放国债流通市场——众... 三年前,人们头脑中的市场概念还局限于纯粹物化商品市场,今天已经发展到非物化的证券市场。导致这一变化的,是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复兴。在这个新兴的市场中,充满生机活力并占有主导地位的便是国家债券的流通市场。开放国债流通市场——众望所归,大势所趋 1981年,鉴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中央政府决定采用世界上通行的作法:发行国债,筹集国家重点建设资金。人民国家人民建设,广大群众踊跃购买国债券,支援四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债流通市场 中国证券市场 国家债券 市场概念 个人投资者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一级市场 国家人民 超买 银行部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