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预测因素及与APT成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汤奕林 林砺 +1 位作者 黄丽 林惠卿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讨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预测因素及与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的关系,旨在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早期诊断识别及后续预测模型构建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并纳入2019年1月—2023年1月于第九〇九医院行手术治疗并... 目的:探讨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预测因素及与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的关系,旨在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早期诊断识别及后续预测模型构建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并纳入2019年1月—2023年1月于第九〇九医院行手术治疗并接受APT成像检查的脑干胶质瘤患者79例,根据病理学分级标准分为高级别组(38例)和低级别组(41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分析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预测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囊性病变、病灶最大径、APT成像信号强度平均值及最大值均可能与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囊性病变、病灶最大径≥2 cm、APT成像信号强度平均值及最大值均是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利用囊性病变、病灶最大径≥2 cm、APT成像信号强度平均值、APT成像信号强度最大值及logistic模型预测概率对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情况进行预测,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50、0.50、2.95%、4.11%、37.85%,约登指数分别为38.19%、44.42%、51.73%、42.17%、65.28%。结论:囊性病变、病灶最大径与APT成像信号强度可作为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独立预测因素,且APT成像信号强度平均值具有更佳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胶质瘤 病理学分级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下载PDF
血浆外泌体来源的miRNA-323a-3p作为结核病潜在生物标志物的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林砺 李海波 +3 位作者 夏凡 周计雪 郭晓奎 张舒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1-179,共9页
目的·研究血浆外泌体来源的microRNA(miRNA),为结核病的诊断寻找潜在标志物。方法·采用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BCG,即减毒牛分枝结核杆菌)感染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BCG组),设置未感染细... 目的·研究血浆外泌体来源的microRNA(miRNA),为结核病的诊断寻找潜在标志物。方法·采用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BCG,即减毒牛分枝结核杆菌)感染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BCG组),设置未感染细胞为对照组。利用超速离心法获取2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蛋白质印迹法进行形态学及蛋白标志物鉴定,并对外泌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选取测序结果中的3个差异表达miRNAs,就10例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组)和8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外泌体进行临床验证。通过TargetScan、miRDB和PicTar数据库对存在潜在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结果·细胞培养上清液外泌体测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iRNA-323a-3p、miRNA-29a-3p和miRNA-29b-3p在BCG组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而在临床验证中仅有miRNA-323a-3p在2组表达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且miRNA-323a-3p在结核患者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显著下调,与转录组结果一致。结论·血浆外泌体来源的miRNA-323a-3p在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显著下调,且其靶基因与自噬作用密切相关,有望为结核病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微小RNA miRNA-323a-3p 结核 超速离心法
下载PDF
miR-185-5p通过抑制巨噬细胞自噬促进胞内分枝杆菌生长
3
作者 吴淇琦 汪豪 +2 位作者 林砺 晏博 张舒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9-708,共10页
目的·探究miR-185-5p在分枝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中对自噬的调控作用和对胞内分枝杆菌生存的影响。方法·使用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通过超速离心法分... 目的·探究miR-185-5p在分枝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中对自噬的调控作用和对胞内分枝杆菌生存的影响。方法·使用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通过超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分别对外泌体的表面标志蛋白、大小和形态进行鉴定,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BCG感染的巨噬细胞内及外泌体中miR-185-5p的表达水平。外泌体使用PKH26染料进行荧光染色并与巨噬细胞共培养,观察巨噬细胞对外泌体的吞噬情况。通过模拟物(mimic)和抑制剂(inhibitor)实现miR-185-5p在巨噬细胞内的过表达和抑制作用,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实验验证miR-185-5p对巨噬细胞内BCG生长存活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蛋白的表达,研究过表达、抑制miR-185-5p以及使用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对巨噬细胞自噬的影响;进一步使用SensGFP-StubRFP-LC3自噬双荧光慢病毒检测miR-185-5p对自噬流的影响。使用TargetScan、miRDB和Starbase数据库对miR-185-5p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并使用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数据库(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工具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超速离心法成功分离出巨噬细胞外泌体,Western blotting成功检测到外泌体标志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9(cluster differentiation 9,CD9)、肿瘤易感基因101(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101,TSG101);通过TEM、NTA鉴定,外泌体为双层膜结构,直径约150 nm。BCG感染后,miR-185-5p在巨噬细胞内和外泌体中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00),且其在BCG感染的巨噬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外泌体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可被巨噬细胞吞噬。与mimic和inhibitor的各自对照相比,mimic显著上调miR-185-5p的表达(P=0.000),而inhibitor抑制miR-185-5p的表达(P=0.002)。使用mimic引起巨噬细胞内BCG的CFU数量显著增加(P=0.000),而inhibitor则使CFU数量减少(P=0.041)。BCG感染使巨噬细胞中LC3Ⅱ蛋白的表达上调,而mimic可降低LC3Ⅱ的表达,inhibitor可升高LC3Ⅱ的表达。在CQ作用下,使用inhibitor抑制miR-185-5p仍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中LC3Ⅱ的表达。自噬流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各自的对照组,mimic组自噬体的生成明显减少(P=0.034),而inhibitor组自噬体的生成明显增加(P=0.042)。通过靶基因预测以及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发现,miR-185-5p可能通过靶向核受体亚家族1组D成员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1 group D member 1,NR1D1)、Ras相关蛋白Rab-35(Ras-related protein Rab-35,RAB35)、细胞分裂控制蛋白42同源物(cell division control protein 42 homolog,CDC42)等基因发挥自噬调节作用。结论·分枝杆菌感染诱导巨噬细胞内及外泌体中miR-185-5p表达上调,miR-185-5p通过抑制自噬体的生成抑制巨噬细胞的自噬过程,从而促进细胞内分枝杆菌的生长及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 巨噬细胞 miR-185-5p 自噬 外泌体
下载PDF
增强CT检查对胃异位胰腺和胃间质瘤的鉴别价值
4
作者 陈奕杰 黄钰莹 +2 位作者 林砺 卢志超 周水添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125-127,共3页
目的 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和CT特征,以探讨可以鉴别二者的CT参数。方法 回顾性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有组织学证实的胃异位胰腺患者和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和C... 目的 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和CT特征,以探讨可以鉴别二者的CT参数。方法 回顾性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有组织学证实的胃异位胰腺患者和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和CT资料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变CT特征与胃间质瘤的关系。使用ROC曲线构建鉴别二者的诊断曲线。结果 与胃异位胰腺相比,胃间质瘤患者平均年龄更大、存在相关症状比例更高、更高比例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P<0.05)。胃间质瘤病变位置多位于胃体(46.85%)和胃底(34.26%),胃异位胰腺多位于胃体内(65.00%),胃间质瘤患者的CT成像显示更高比例的坏死、钙化和更低比例的瘤周渗出(P<0.05)。ROC曲线显示病灶静脉期的CT值对鉴别间质瘤和异位胰腺具有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921。结论 胃间质瘤与胃异位胰腺具有不同的CT特征,病灶静脉期的CT值对胃异位胰腺与间质瘤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异位胰腺 增强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及细胞因子对间质性肺病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初探
5
作者 林砺 李雪颖 +3 位作者 蔡逸婷 张如霖 孙懿 娄加陶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2-1158,共7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实验室检查对间质性肺病(ILD)的诊断价值及其在评估疾病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ILD患者的临床资料[10...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实验室检查对间质性肺病(ILD)的诊断价值及其在评估疾病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ILD患者的临床资料[104例,男∶女=48∶56,(62.79±1.24)岁]。根据影像学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纤维化ILD组[53例,男∶女=26∶27,(61.32±1.71)岁]和中重度ILD纤维化组[51例,男∶女=22∶29,(64.31±1.88)岁]。选取同期HRCT提示无纤维化病变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49例,男∶女=25∶24,(65.37±1.65)岁]。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信息以及BALF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细胞因子及细胞学计数检测结果,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筛选差异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差异指标评估ILD肺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结果与无纤维化肺炎组相比,IL-6、IL-8、CD4+CD45RO+细胞和巨噬细胞占比(M%)在轻度纤维化ILD组中分别为3.93(2.44,13.975),304.82(146.83,476.51),97.51(88.37,98.82)和35(19.5,63);在中重度纤维化ILD组中分别为14.65(4.72,52.21),393.60(177.08,1416.98),97.36(90.57,98.55)和44(14,72)。与无纤维化肺炎组相比,IL-1β和白细胞(WBC)计数仅在中重度纤维化ILD组中分别为:11.64(2.44,46.09)和190(72,490)。结论与无纤维化肺炎组相比,BALF来源的IL-1β、IL-6、IL-8、CD4+CD45RO+细胞、WBC计数和M%可作为评估纤维化程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联合IL-1β+IL-6+IL-8+CD4+CD45RO+细胞+巨噬细胞占比对中重度纤维化ILD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间质性肺病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原文传递
外泌体来源的 miRNA在肺结核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砺 张舒林 郭晓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1-372,F0003,F0004,共4页
外泌体是一类大小在30-150nm之间,可以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到细胞外的具有双层脂质结构的细胞外囊泡。外泌体中携带有RNA(mRNA,miRNA,lncRNA和rRNA)、脂质、DNA、蛋白质和代谢物,这些物质都介导细胞与细胞的通讯以及靶细胞的功能,因此外... 外泌体是一类大小在30-150nm之间,可以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到细胞外的具有双层脂质结构的细胞外囊泡。外泌体中携带有RNA(mRNA,miRNA,lncRNA和rRNA)、脂质、DNA、蛋白质和代谢物,这些物质都介导细胞与细胞的通讯以及靶细胞的功能,因此外泌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miRNA(microRNA,小RNA)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小非编码RNA,通过其信使RNA靶标的转录后调节显示出重要的生理效应。近些年,很多关于miRNA与结核病之间的研究表明,miRNA在结核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机制上发挥重要作用,为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本文将针对目前外泌体来源的miRNA与肺结核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外泌体 MICRORNA 诊断与鉴别诊断 综述
原文传递
编辑有话要说融合创新发展电子政务
7
作者 林砺 《信息方略》 2011年第10期7-7,共1页
“李宁公司目前的阶段面临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大规模下做精细化运营,进行数据整合优化,不仅仅是事后分析,而是通过数据建模后做到能够预测才是真正的挑战。”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创新 编辑 李宁公司 整合优化 事后分析 数据建模 精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