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植入时间对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崔君鹏 林美艺 +1 位作者 吴华锦 刘宝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探讨自膨式金属内支架(SEMS)植入时间对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LMCO)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SEMS植入的48例LMC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支架植入时间分为植入时间≤4周组(n=16... 探讨自膨式金属内支架(SEMS)植入时间对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LMCO)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SEMS植入的48例LMC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支架植入时间分为植入时间≤4周组(n=16)和植入时间>4周组(n=32)。结果显示,植入时间>4周组患者生存率(21%)低于植入时间≤4周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因此认为对于LMCO患者,支架植入时间短(≤4周)可能会获得更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自膨式金属内支架 植入时间 结肠切除术 生存率
下载PDF
Association between GSTT1 Homozygous Deletion and Risk of Pancreatic Cancer: A Meta Analysis
2
作者 崔君鹏 林美艺 +1 位作者 刘正昊 刘宝林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05-210,共6页
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possible association of GSTT1 homozygous deletion with the susceptibility to pancreatic cancer.Methods We searched PubMed database,Chinese Journal Full Text Database(CNKI),and EMBASE to find t... 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possible association of GSTT1 homozygous deletion with the susceptibility to pancreatic cancer.Methods We searched PubMed database,Chinese Journal Full Text Database(CNKI),and EMBASE to find the eligible studies published up to April 18,2018 for 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STT1 homozygous deletion and pancreatic cancer.The frequency of null genotype for GSTT1 between the pancreatic cancer group and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Chi-square test,and odds ratios(ORs)value and 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were calculated.Results A total of 9 studie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and 5952 cases consisting of 2387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 and 3565 healthy controls were included in the meta analysi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frequency of null genotype for GSTT1 in the pancreatic cancer group was higher(33.4%vs.38.7%,OR=1.26,95%CI=1.01-1.58,P=0.04).Conclusion GSTT1 homozygous deletion individuals may have higher susceptibility to pancreat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cancer gene GSTT1 SUSCEPTIBILITY META analysis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中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美艺 杨春姝 杨娉婷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50例确诊为皮肌炎的患者,按是否合并ILD分为ILD组和非ILD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50例确诊为皮肌炎的患者,按是否合并ILD分为ILD组和非ILD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量血清sICAM-1水平。根据是否患有ILD以及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RP-ILD)将患者分为亚组。比较各组间sICAM-1水平,Pearson法或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sICAM-1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LD及RP-I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皮肌炎-ILD患者sICAM-1水平高于无ILD患者[(286.01±53.38)μg/L vs.(220.45±28.65)μg/L,P<0.001)]。与无RP-ILD组相比,RP-ILD组s ICAM-1水平显著增加[(331.61±51.41)μg/L vs.(265.29±40.42)μg/L,P<0.001)]。血清sICAM-1水平与皮肌炎-ILD患者用力肺活量、肺部一氧化碳扩散能力呈负相关(r=-0.566,P=0.001;r=-0.538,P=0.002),与磨玻璃评分、纤维化评分呈正相关(r=0.634,P<0.001;r=0.553,P=0.001)。结论血清sICAM-1水平可能对判断皮肌炎-ILD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皮肌炎 间质性肺病 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
原文传递
ACE和TNF-α基因多态性与结节病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美艺 杨娉婷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结节病的相关性。方法检索各数据库中截至2018年7月发表的评价ACE和TNF-α基因多态性与结节病关系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隐性基...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结节病的相关性。方法检索各数据库中截至2018年7月发表的评价ACE和TNF-α基因多态性与结节病关系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隐性基因模型和显性基因模型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95%可信区间(95%CI),并通过种族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判断结果的稳定性。结果共有28篇文献30项研究满足纳入标准,共7888例纳入研究,其中结节病患者2992例,健康对照4896例。ACE I/D与结节病风险在两个模型中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TNF-α-308A/G与结节病风险显著相关(OR=1.34,95%CI:1.13~1.58,P=0.0007),种族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加索人(OR=1.36,95%CI:1.13~1.64,P=0.001)和亚洲人(OR=4.88,95%CI:1.43~16.99,P=0.01)中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ta分析发现,TNF-α-308位点AA/AG基因型与结节病易感性有关,携有AA/AG基因型者患结节病的风险增高,但未发现ACE I/D与结节病易感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结节病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大隐静脉对侧转流术治疗慢性髂股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崔君鹏 林美艺 刘宝林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742-745,封3,共5页
目的 研究大隐静脉对侧转流术治疗慢性髂股静脉阻塞疾病的可行性、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胆道血管外科2013年6月-2017年6月行大隐静脉对侧转流术的3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其术前与术后1周凝血指标、踝关节周... 目的 研究大隐静脉对侧转流术治疗慢性髂股静脉阻塞疾病的可行性、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胆道血管外科2013年6月-2017年6月行大隐静脉对侧转流术的3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其术前与术后1周凝血指标、踝关节周径测量值的差异,并探讨手术方式的效果和优势.所有患者均于术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2个月,随访时间截止至2017年8月,随访内容包括下肢静息及活动后主观感觉、下肢肿胀程度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线性相关系数描述手术前后踝关节周径的差值与急性血栓后维持抗凝治疗时间的线性相关性.结果 与手术前情况相比,术后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1.93±3.36)s比(18.11±2.24)s,P<0.05]、血栓弹力图R值[(5.45±0.73) min比(4.20±0.39)min,P<0.05]、D-二聚体[(3 502.79±4 028.02) μg/L比(5 127.76±4 722.42) μg/L,P<0.05]、踝关节周径[(22.23 ±1.28) cm比(25.38±0.78)cm,P<0.05]均好转,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差异不大[(12.63±1.74)s比(12.32±1.14)s,P>0.05],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隐静脉对侧转流术对下肢水肿的治疗效果减弱.33例患者术后门诊随访转流血管均通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有21例可耐受正常体力活动,且不出现轻度肿胀;12例患者偶尔出现中度肿胀,肿胀均可于休息平躺后消失;所有患者双下肢对称程度均可接受,不影响着衣及美观.结论 大隐静脉对侧转流术效果较好且创伤小,对慢性髂股静脉阻塞性疾病的下肢水肿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改善明显,保守治疗半年后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转流术 外科 静脉 凝血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