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表达水平与肿瘤患者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1
作者 王艺辉 陈少兴 +1 位作者 林联拯 马贺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4)和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检索考克兰图书馆(TheCochraneLibrary)、荷兰医学数据库(EMBASE)、美国国家医学图书网(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等数据库从建库到2019年10... 目的:探讨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4)和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检索考克兰图书馆(TheCochraneLibrary)、荷兰医学数据库(EMBASE)、美国国家医学图书网(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等数据库从建库到2019年10月含有关于TMPRSS4表达水平与肿瘤预后相关文献,由两位研究员进行文献筛选及阅读并收集相关资料。采用StataSE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13篇文献,涉及1990例患者。Meta分析中TMPRSS4高表达可使肿瘤患者总生存时间缩短(HR=2.09,95%CI:1.56~2.81;P<0.001);亚组分析中TMPRSS4高表达可使非消化道肿瘤的总生存时间缩短,对消化道肿瘤的总生存时间无影响,非消化道肿瘤(HR=2.31,95%CI:1.71~3.10;P<0.001),消化道肿瘤(HR=1.59,95%CI:0.73~3.48;P>0.05)。TMPRSS4高表达可使女性肿瘤和非女性肿瘤的总生存时间均缩短,女性肿瘤(HR=2.41,95%CI:1.29~4.52;P<0.05),非女性肿瘤(HR=2.00,95%CI:1.38~2.91;P<0.001)。TMPRSS4高表达可使肿瘤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缩短(HR=2.52,95%CI:1.48~4.26;P<0.001),TMPRSS4高表达会缩短肿瘤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HR=2.00,95%CI:1.52~2.64;P<0.001)。结论:TMPRSS4高表达可能是影响肿瘤预后的一个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4) 肿瘤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镜逆行黏膜下膀胱肿瘤整块剜切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的出血量及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许伟杰 李金雨 +3 位作者 林联拯 赵力 于忠英 朱显钟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1187-119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镜逆行黏膜下膀胱肿瘤整块剜切术(ERBT)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病人出血量和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NMIBC病人9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镜逆行黏膜下膀胱肿瘤整块剜切术(ERBT)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病人出血量和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NMIBC病人9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组(53例)和ERBT组(39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排尿功能及血液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BT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少于TURBT组,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TURB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BT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穿孔和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TURB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BT组病人术后1个月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力均高于TURBT组,残余尿量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ERBT组病人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清总抗氧化活性均高于TURBT组,血清丙二醛低于TURB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ERBT术能减少NMIBC术中出血量,缩短术中膀胱冲洗时间,缓解手术引起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降低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膀胱肿瘤整块剜切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术中出血量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库前列腺癌预后相关mRNA风险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张汉荣 林联拯 +2 位作者 赵力 于忠英 李金雨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78-83,共6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深入分析TCGA基因组数据库,利用数据库的前列腺癌全转录组数据构建前列腺癌的风险模型.对TCGA数据库收录的492例前列腺癌癌组织和52例癌旁组织做基因差异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后进一步对上调基因做GO功能富集分析和K...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深入分析TCGA基因组数据库,利用数据库的前列腺癌全转录组数据构建前列腺癌的风险模型.对TCGA数据库收录的492例前列腺癌癌组织和52例癌旁组织做基因差异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后进一步对上调基因做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上调最明显的10个基因做为候选基因,进一步分析各基因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最后,使用COX风险回归模型,构建多基因的COX回归风险模型.结果表明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共筛选表达上调基因1978个,下调基因1644个.其中上调最明显的基因为:PCA3、AMACR、MTND4P12、RNY3P8、DLX1、OR51E2、PCAT14、GOLM1、HPN、GLYATL1.生存分析结果提示高表达PCA3、MTND4P12、RNY3P8、OR51E2、PCAT14、GOLM1均提示前列腺癌预后不良.基于上述6个基因,构建的风险模型对前列腺癌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可筛选出前列腺癌患者中高风险的患者. PCA3、MTND4P12、RNY3P8、OR51E2、PCAT14、GOLM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高表达该基因提示预后不良.提示,上述基因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生物信息学 信使RNA COX风险模型 TCGA数据库
下载PDF
阴性淋巴结数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林联拯 张汉荣 +1 位作者 许伟杰 李金雨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患者阴性淋巴结数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2015年1月—2020年6月年收治73例接受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MIB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 目的: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患者阴性淋巴结数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2015年1月—2020年6月年收治73例接受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MIB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肿瘤复发或死亡分为预后不良组(32例)和预后良好组(41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计算患者阴性淋巴结总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阴性淋巴结数对预后的预测作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MIB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风险曲线分析阴性淋巴结数对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结果:73例MIBC患者中,32例肿瘤复发,复发率43.84%,复发时间4~35个月,平均22.72个月;25例死亡,死亡率34.25%,死亡时间8~36个月,平均25.68个月。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最大长径≥3 cm、临床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清扫淋巴结数量<23枚、阴性淋巴结数量<18枚与MIBC预后不良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最大长径≥3 cm(OR=9.125,95%CI:1.987~14.371)、临床分期Ⅲ~Ⅳ期(OR=8.377,95%CI:1.965~12.752)、清扫淋巴结数量<23枚(OR=16.346,95%CI:5.081~28.646)、阴性淋巴结数量<18枚(OR=22.043,95%CI:5.625~44.245)是MIBC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阴性淋巴结数量<18枚患者RFS短于阴性淋巴结数量≥18枚患者(χ^(2)=37.610,P<0.001),阴性淋巴结数量<18枚患者OS短于阴性淋巴结数量≥18枚患者(χ^(2)=26.690,P<0.001)。结论:阴性淋巴结数量<18枚是MIB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可以作为临床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淋巴结数 膀胱癌 淋巴结 膀胱根治性切除术 预后 复发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血管解剖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楚营 林联拯 +4 位作者 叶凯 许建华 孙亚锋 林建安 康文贵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36-1143,共8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血管解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采用5孔法标...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血管解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采用5孔法标准中间入路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术后观察手术录像,准确辨别术中右半结肠的血管构成类别,对其起源、组成及相对空间位置关系统计并分析,分析过程中以录像截屏加以注释。观察指标:(1)肠系膜上动脉和上静脉:出现率及相对空间位置。(2)回结肠动脉和静脉:出现率及相对空间位置。(3)右结肠动脉和静脉:右结肠动脉的出现率和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右结肠静脉的出现率和汇入上级静脉的分布。(4)胃结肠静脉干:出现率及属支组成情况。(5)中结肠动脉和静脉:中结肠动脉的出现率和相对空间位置关系,中结肠静脉的出现率和汇入上级静脉的分布。计量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百分率表示。结果(1)肠系膜上动脉和上静脉:60例患者均出现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出现率均为100.0%(60/60)。60例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左侧占95.0%(57/60),位于右侧占5.0%(3/60)。(2)回结肠动脉和静脉:60例患者中,回结肠动脉和静脉出现率分别为96.7%(58/60)和100.0%(60/60)。相对空间位置关系:58例出现回结肠动脉患者中,8.6%(5/58)回结肠动脉位于回结肠静脉正前、31.0%(18/58)位于前上、10.3%(6/58)位于前下、6.9%(4/58)位于正后、32.9%(19/58)位于后上、10.3%(6/58)位于后下;50.O%(29/58)回结肠动脉从前方跨越肠系膜上静脉,50.0%(29/58)走行于肠系膜上静脉后方。(3)右结肠动脉和静脉:①右结肠动脉:60例患者中,右结肠动脉出现率为55.0%(33/60),其中93.9%(31/33)存在1支右结肠动脉,6.1%(2/33)存在2支右结肠动脉。24.2%(8/33)右结肠动脉与中结肠动脉共干后汇入肠系膜上动脉,其中2/8存在2支右结肠动脉,6/8存在1支右结肠动脉。相对空间位置关系:33例出现右结肠动脉患者中,90.9%(30/33)右结肠动脉从肠系膜上静脉前方跨过;9.1%(3/33)肠系膜上动脉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右侧,导致右结肠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无前后相对空间位置关系。②右结肠静脉:60例患者中,右结肠静脉出现率为93.3%(56/60),其中87.5%(49/56)存在1支右结肠静脉(7例与右结肠动脉伴行);12.5%(7/56)存在2支右结肠静脉。汇入上级静脉的分布:49例存在1支右结肠静脉患者中。73.5%(36/49)汇入胃结肠静脉干,26.5%(13/49)直接汇入肠系膜上静脉。7例存在2支右结肠静脉患者中,6/7分别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和胃结肠静脉干,1/7均汇入胃结肠静脉干。(4)胃结肠静脉干:60例患者中,胃结肠静脉干出现率为88.3%(53/60);11.7%(7/60)缺如胃结肠静脉干,其胃网膜右静脉直接汇入肠系膜上静脉。胃结肠静脉干属支组成情况:53例患者中,54.7%(29/53)由胃网膜右静脉、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右结肠静脉、中结肠静脉构成3支型或4支型胃胰结肠干;35.9%(19/53)由胃网膜右静脉和右结肠静脉、中结肠静脉构成2支型或3支型胃结肠干;9.4%(5/53)由胃网膜右静脉和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构成2支型胃胰干。(5)中结肠动脉和静脉:①中结肠动脉:60例患者均有中结肠动脉,出现率为100.0%(60/60),其中1.7%(1/60)存在2支中结肠动脉;13.3%(8/60)与右结肠动脉共干;85.0%(51/60)存在1支中结肠动脉,其中15.7%(8/51)中结肠动脉出胰颈部走行≤1cm分叉,66.7%(34/51)出胰颈部走行〉1cm且≤2cm内分叉,17.6%(9/51)出胰颈部走行〉2cm后分又。②中结肠静脉:60例患者中,中结肠静脉出现率为93.3%(56/60),其中存在1、2、3支中结肠静脉分别占80.3%(45/56)、16.1%(9/56)、3.6%(2/56)。中结肠静脉汇入上级静脉的分布情况:45例存在1支中结肠静脉患者中。55.6%(25/45)汇入肠系膜上静脉,44.4%(20/45)汇入胃结肠静脉干。9例存在2支中结肠静脉患者中,7/9分别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和胃结肠静脉干,2/9均汇入肠系膜上静脉。2例存在3支中结肠静脉患者中,1支汇入胃结肠静脉干,2支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中患者血管解剖复杂。外科干及Helen干的解剖处理是手术难点及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 根治性切除术 血管解剖变异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SLC12A1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林联拯 李金雨 +3 位作者 赵力 于忠英 张汉荣 庄园丽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1年第3期444-446,共3页
目的挖掘TCCA数据库中SLC12A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TCGA可视化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SLCI2A1 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523例)和正常肾脏组织(100例)的表达差异,以及肾透明细胞癌不同临床分期的SLC... 目的挖掘TCCA数据库中SLC12A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TCGA可视化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SLCI2A1 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523例)和正常肾脏组织(100例)的表达差异,以及肾透明细胞癌不同临床分期的SLC12A1 mRNA的表达差异。以肾透明细胞癌样本的平均SLC12A1 mRNA的表达量为界限,将含有生存资料的509例肾透明细胞癌样本分为高表达组(252例)和低表达组(257例)。生存分析比较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的差异。结果:SLC12A1 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肾脏组织(P<0.01)。且SLC12A1在Ⅰ期的平均表达量较Ⅱ-Ⅳ期高(P<0.01)。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较低表达组的高(P=0.037),而两组的无事件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结论SLC12A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Ⅰ期表达最高。SLC12A1在肾透明细胞癌不同分期中的表达差异与肾透明细胞癌预后有相关性。SLC12A1可能参与了肾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的分子机制并指导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SLC12A1 膜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