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安出土的高句丽瓦当及其年代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至德 耿铁华 《考古》 1985年第7期644-653,共10页
迄今为止,集安县境内已出土了数百件高句丽时代的瓦当,有的还带有珍贵的铭文。仅吉林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所藏就达一百四十多件。史书载,高句丽"俗节于饮食,更好治宫室。"大量的瓦当出土,证实了这一记载,说明一千六、七百... 迄今为止,集安县境内已出土了数百件高句丽时代的瓦当,有的还带有珍贵的铭文。仅吉林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所藏就达一百四十多件。史书载,高句丽"俗节于饮食,更好治宫室。"大量的瓦当出土,证实了这一记载,说明一千六、七百年前的高句丽王都一带,宫殿、官府、祭祀殿宇一类的建筑数量很多。现将集安出土的高句丽瓦当分成文字瓦当,莲花纹瓦当,兽面纹瓦当和忍冬纹瓦当四类进行初步的排比、研究,并考订其制作的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云纹瓦当 莲花纹 忍冬纹 出土 兽面纹 高浮雕 集安 铭文 遗址
原文传递
集安高句丽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9
2
作者 林至德 阎毅之 赵书勤 《考古》 1983年第4期301-307,295+387,共9页
为了配合集安县修建自来水净水厂的需要,集安县文物保管所,在省文物工作队的指导下,从1979年10月10日到11月2日,共清理发掘了31座高句丽墓葬。参加这次清理发掘的人员有:林至德、阎毅之、赵书勤、孙仁杰、迟勇等同志。现将这次发掘情况... 为了配合集安县修建自来水净水厂的需要,集安县文物保管所,在省文物工作队的指导下,从1979年10月10日到11月2日,共清理发掘了31座高句丽墓葬。参加这次清理发掘的人员有:林至德、阎毅之、赵书勤、孙仁杰、迟勇等同志。现将这次发掘情况分述如下:一、墓葬的位置和形制这批古墓位于距县城北1.5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墓葬形制 集安 发掘简报 出土器物 首次发现 至德 文物工作 净水厂 台地
原文传递
集安高句丽陶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耿铁华 林至德 《文物》 1984年第1期55-63,105,共10页
一高句丽制陶工艺的情况,过去未见专门研究和报道,这主要是因为高句丽陶器出土数量不多,资料零散。近年来,集安县境内陆续出土了一批高句丽时期的陶器和陶片,其中多数出土地点明确,系出自高句丽墓葬和遗址,也有一部分征集品。
关键词 高句丽 出土 陶器 腹径 制陶工艺 底径 口径 墓葬形制 遗址 平底
原文传递
集安高句丽考古的新收获 被引量:6
4
作者 方起东 林至德 《文物》 1984年第1期38-46,共9页
公元3年,高句丽(前37年—公元668年)由卒本川的纥升骨城迁都到了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城),自此之后至公元427年,历四百二十四年的漫长岁月,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始终在集安。今天的集安县保存有丰富的高句丽遗存,这一地区是高... 公元3年,高句丽(前37年—公元668年)由卒本川的纥升骨城迁都到了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城),自此之后至公元427年,历四百二十四年的漫长岁月,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始终在集安。今天的集安县保存有丰富的高句丽遗存,这一地区是高句丽考古最重要的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国内城 集安 考古工作 吉林省 新发现 墓葬 鸭绿江 壁画墓 出土文物
原文传递
吉林辑安发现宋钱
5
作者 林至德 《考古》 1962年第11期571-571,共1页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间,在辑安县城镇公社发现一批铜钱,重约十五公斤。铜钱出于鸭绿江右岸,距江岸二十余米处。据发现者谈,铜钱埋有1.3米深。同铜钱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个灰褐色夹细砂陶罐,罐已碎。铜钱散落在罐内和罐外,罐外的贯连成串,无秩...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间,在辑安县城镇公社发现一批铜钱,重约十五公斤。铜钱出于鸭绿江右岸,距江岸二十余米处。据发现者谈,铜钱埋有1.3米深。同铜钱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个灰褐色夹细砂陶罐,罐已碎。铜钱散落在罐内和罐外,罐外的贯连成串,无秩序地放成一堆,估计可能用绳穿系。铜钱下面铺席,因腐烂得很厉害,只能辨识席纹之遗痕。这些铜钱中计有:开元通宝、宋元通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钱 发现者 元宝 江岸 公社 县城镇 右岸 陶罐 宋元 出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