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还原铜粉之注射成形
被引量:
5
1
作者
詹添印
庄明勋
林舜天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平均粒度约10μm的微细还原铜粉因不规则粉末形态及残留有较高的氧含量,而不易以注射成形工艺来制备高性能产品。本研究发现,采用具较多量之主干高分子为基础的多元粘结剂能克服不规则粉末形态所导致之严重粉末间之磨擦,而将这种微细还...
平均粒度约10μm的微细还原铜粉因不规则粉末形态及残留有较高的氧含量,而不易以注射成形工艺来制备高性能产品。本研究发现,采用具较多量之主干高分子为基础的多元粘结剂能克服不规则粉末形态所导致之严重粉末间之磨擦,而将这种微细还原铜粉顺利的注射成形。烧结时,若能在烧结孔洞封闭之前将粉末中的残留氧化物有效的予以还原,如在低于900℃之温度下给予适当保温,则注射成形组件之烧结密度可高达95%理论密度。在此条件下,注射成形组件的导电率可达纯铜导电率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铜粉
注射成形工艺
粉末形态
高性能产品
平均粒度
理论密度
烧结密度
不规则
导电率
氧含量
粘结剂
高分子
氧化物
900
残留
微细
组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W-Mo-Ni-Fe重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相析出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许振声
林宽泓
林舜天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1,共9页
为了分析Mo元素含量对液相烧结W Ni Fe重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和探讨Mo元素含量与基地相、析出相等各相组成的关系 ,以及了解合金于炉冷后在固相与基地相接口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相之形成机制 ,本研究使用具有相同基地相组成但不同Mo元素含...
为了分析Mo元素含量对液相烧结W Ni Fe重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和探讨Mo元素含量与基地相、析出相等各相组成的关系 ,以及了解合金于炉冷后在固相与基地相接口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相之形成机制 ,本研究使用具有相同基地相组成但不同Mo元素含量 (Mo的原子数分数为 15 %~ 5 9% )的试片 ,以SEM、EMPA观察显微组织的变化 ,并使用XRD对金属间化合物析出相进行结构分析与鉴定 ,最后再以DTA热分析仪器量测合金的相变化温度 ,以厘清金属间化合物相的析出机制。试验结果显示 ,当合金中含有高比例的Mo元素时 ,烧结后在基地相中固溶的Mo元素与W +Mo元素总和将随之升高 ,除了造成基地相的凝固温度下降以外 ,也形成大量的 (W ,Mo) 0.5-x(Ni,Fe) 0.5+x(x =0~ 0.0 4 )金属间化合物析出相 ,而此金属间化合物相中 ,Mo元素所占的比例会随着添加的Mo元素比例增加而呈线性上升。热分析结果显示 ,金属间化合物相的析出温度大约是在 1349~ 135 5℃之间 ,而基地相的凝固温度则从 14 15℃降低到 1336℃。根据这些现象可以了解 ,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形成机制与合金成分中的MMo/ (MW +MMo)比值有关 ,当比值高于 0.6 6时 ,金属间化合物相的析出机制为偏晶反应 (monotecticreaction) ;当比值在 0.5~ 0.6 6之间时 ,析出机制是属于共晶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析出相
合金
显微组织
EMPA
共晶反应
固溶
比值
机制研究
升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还原铜粉之注射成形
被引量:
5
1
作者
詹添印
庄明勋
林舜天
机构
远东技术学院机械系
台湾科技大学机械系
出处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文摘
平均粒度约10μm的微细还原铜粉因不规则粉末形态及残留有较高的氧含量,而不易以注射成形工艺来制备高性能产品。本研究发现,采用具较多量之主干高分子为基础的多元粘结剂能克服不规则粉末形态所导致之严重粉末间之磨擦,而将这种微细还原铜粉顺利的注射成形。烧结时,若能在烧结孔洞封闭之前将粉末中的残留氧化物有效的予以还原,如在低于900℃之温度下给予适当保温,则注射成形组件之烧结密度可高达95%理论密度。在此条件下,注射成形组件的导电率可达纯铜导电率的80%以上。
关键词
还原
铜粉
注射成形工艺
粉末形态
高性能产品
平均粒度
理论密度
烧结密度
不规则
导电率
氧含量
粘结剂
高分子
氧化物
900
残留
微细
组件
Keywords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oxide-reduced copper powder
sintering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分类号
TF123.23 [冶金工程—粉末冶金]
TQ113.247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Mo-Ni-Fe重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相析出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许振声
林宽泓
林舜天
机构
虎尾科技大学材料工程系
东南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台湾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
出处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1,共9页
文摘
为了分析Mo元素含量对液相烧结W Ni Fe重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和探讨Mo元素含量与基地相、析出相等各相组成的关系 ,以及了解合金于炉冷后在固相与基地相接口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相之形成机制 ,本研究使用具有相同基地相组成但不同Mo元素含量 (Mo的原子数分数为 15 %~ 5 9% )的试片 ,以SEM、EMPA观察显微组织的变化 ,并使用XRD对金属间化合物析出相进行结构分析与鉴定 ,最后再以DTA热分析仪器量测合金的相变化温度 ,以厘清金属间化合物相的析出机制。试验结果显示 ,当合金中含有高比例的Mo元素时 ,烧结后在基地相中固溶的Mo元素与W +Mo元素总和将随之升高 ,除了造成基地相的凝固温度下降以外 ,也形成大量的 (W ,Mo) 0.5-x(Ni,Fe) 0.5+x(x =0~ 0.0 4 )金属间化合物析出相 ,而此金属间化合物相中 ,Mo元素所占的比例会随着添加的Mo元素比例增加而呈线性上升。热分析结果显示 ,金属间化合物相的析出温度大约是在 1349~ 135 5℃之间 ,而基地相的凝固温度则从 14 15℃降低到 1336℃。根据这些现象可以了解 ,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形成机制与合金成分中的MMo/ (MW +MMo)比值有关 ,当比值高于 0.6 6时 ,金属间化合物相的析出机制为偏晶反应 (monotecticreaction) ;当比值在 0.5~ 0.6 6之间时 ,析出机制是属于共晶反?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析出相
合金
显微组织
EMPA
共晶反应
固溶
比值
机制研究
升高
Keywords
tungsten
molybdenum
intermetallic compound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F123.111 [冶金工程—粉末冶金]
TG14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还原铜粉之注射成形
詹添印
庄明勋
林舜天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W-Mo-Ni-Fe重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相析出机制研究
许振声
林宽泓
林舜天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