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CT5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瑀璇 胡悦欣 +5 位作者 刘鸥萱 李馨如 曾凯 范相成 李潇 林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893-1897,共5页
目的:探讨CCT5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CT5在5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2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25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以及9例正常卵巢... 目的:探讨CCT5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CT5在5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2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25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以及9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CT5以细胞浆着色为主。CCT5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88.0%&72.0%)明显高于良性组(64.0%&28.0%)和正常卵巢组织(66.7%&22.2%)。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CCT5表达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CCT5表达影响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CT5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肿瘤筛查和诊断的新型标志物和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T5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ZSWIM4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曾凯 胡悦欣 +7 位作者 范相成 刘鸥萱 李馨如 魏晓静 夏贝贝 张雨琛 李潇 林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4期4638-4643,共6页
目的:探究ZSWIM4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29例卵巢组织(恶性肿瘤组74例、交界肿瘤组17例、良性肿瘤组21例和正常组17例)中ZSWIM4的表达情况,分析... 目的:探究ZSWIM4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29例卵巢组织(恶性肿瘤组74例、交界肿瘤组17例、良性肿瘤组21例和正常组17例)中ZSWIM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ZSWIM4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中亦有一定表达。ZSWIM4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阳性、强阳性表达率为(87.8%&63.5%)明显高于交界肿瘤组(52.9%&23.5%)及良性肿瘤组(23.8%&4.8%)及正常组(11.8%&5.9%)(P<0.01)。ZSWIM4表达水平同患者的年龄、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ZSWIM4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可作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ZSWIM4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影响患者生存预后,有望作为新的诊疗生物标志物,用以预后风险评估,作为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WIM4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转染增加卵巢癌细胞系RMG-Ⅰ Lewis y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9
3
作者 林蓓 郝莹莹 +4 位作者 王冬冬 朱连成 张淑兰 齐藤真木子 岩森正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将人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T)基因转染卵巢癌细胞系RMG-Ⅰ并探讨细胞表面Lewisy及其他相关糖脂抗原的变化。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人α1,2-FT基因编码区HFUT-H,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HFUT-H,利用磷酸钙法将其转染入卵巢癌... 目的将人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T)基因转染卵巢癌细胞系RMG-Ⅰ并探讨细胞表面Lewisy及其他相关糖脂抗原的变化。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人α1,2-FT基因编码区HFUT-H,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HFUT-H,利用磷酸钙法将其转染入卵巢癌细胞系RMG-Ⅰ,建立α1,2-FT基因稳定高表达细胞株RMG-Ⅰ-H。通过酶活性测定证明转染前后细胞系α1,2-FT活性的改变,采用薄层层析、薄层层析免疫染色方法测定转染前后细胞脂质及糖脂,特别是Ⅱ型寡糖的变化。结果基因转染后细胞RMG-Ⅰ-H中H-1抗原及Lewisy抗原显著增加,特别是Lewisy抗原为转染前的20倍;而Ⅰ型糖链Lewisb显著减少。转染前后细胞膜上的主要脂质成分胆固醇和磷脂质的含量没有变化,且中性糖脂质也没有明显变化。结论α1,2-FT基因转染增加α1,2-FT活性的同时,增加卵巢癌细胞系RMG-Ⅰ Lewisy抗原的表达;RMG-Ⅰ Lewisy高表达细胞系的建立为研究Lewisy抗原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提供了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α1 2-岩藻糖基转移酶 基因 转染 Lewis抗原
下载PDF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30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林蓓 金桂娟 +1 位作者 曹梅 杨兵兵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2-572,共1页
本文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 30例进行分析 ,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 卵巢巧克力囊肿 破裂 急腹症
下载PDF
血清CA_(125)测定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林蓓 金桂娟 +1 位作者 曹梅 张淑兰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卵巢巧克力囊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 急性盆腔炎 巧克力囊肿破裂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 血清 卵巢囊肿蒂扭转 CA 卵巢囊肿破裂 巧克力样 炎性包块
下载PDF
小鼠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林蓓 齐藤真木子 岩森正男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544,共9页
本文报告小鼠GDP岩藻糖:β半乳糖苷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ucosyltansferase,α1,2- FT)基因的克隆,并进行功能鉴定。利用RT-PCR方法克隆小鼠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编码区 MFUT-Ⅱ,测序后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 本文报告小鼠GDP岩藻糖:β半乳糖苷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ucosyltansferase,α1,2- FT)基因的克隆,并进行功能鉴定。利用RT-PCR方法克隆小鼠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编码区 MFUT-Ⅱ,测序后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MFUT-Ⅱ; 采用磷酸钙法将其转染于COS-7细胞进行表达,通过对底物特异性比较研究酶的性质;应用 Northern印迹杂交法研究基因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法分析基因存在状态。结果证实MFUT-Ⅱ为小鼠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的新成员,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可编码347个氨基酸.其估计分子质量为39 kDa,和小鼠H及Secl基因具有序列同源性,分别与人类Se基因(79.0%)、大鼠Rat FTB(89%)基因、兔Rabbit FT-Ⅲ基因(77%)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用MFUT-Ⅱ基因转染的COS-7细胞具有α1,2-FT活性,MFUT-Ⅱ可在多种组织中产生 3.5kb大小的mRNA转录产物。基因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结果显示:基因MFUT-Ⅱ仅为一个拷贝。这些结果证明MFUT-Ⅱ为小鼠的Se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2-岩藻糖基转移酶 基因 克隆 表达 小鼠
下载PDF
小鼠3种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蓓 齐藤真木子 岩森正男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464-468,共5页
利用RT-PCR方法克隆小鼠3种GDP岩藻糖:β-半乳糖苷α1,2-岩藻糖转移酶(α1,2-fucosyltansferase,α1,2-FT)基因编码区MFUT-I、MFUT-II、MFUT-III,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FUT-I、MFUT-II和MFUT-III间具有相当的同源性,且分别与人类H基因(78.4%... 利用RT-PCR方法克隆小鼠3种GDP岩藻糖:β-半乳糖苷α1,2-岩藻糖转移酶(α1,2-fucosyltansferase,α1,2-FT)基因编码区MFUT-I、MFUT-II、MFUT-III,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FUT-I、MFUT-II和MFUT-III间具有相当的同源性,且分别与人类H基因(78.4%)、Se基因(79.0%)和Sec1基因(74.9%)具有序列同源性。将3种基因编码区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并将其分别转染于COS-7细胞,结果显示MFUT-I和MFUT-II基因转染后的COS-7细胞具有α1,2-FT活性,但在MFUT-III基因转染后的COS-7细胞中检测不到这种活性。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法研究基因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证实MFUT-II可在多种组织中产生3.5kb大小的mRNA转录产物,然而MFUT-I和MFUT-III分别只在附睾和睾丸中显著表达。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结果显示:基因MFUT-II仅为一个拷贝,而MFUT-I和MFUT-III可能存在2个拷贝。因此,MFUT-I、MFUT-II和MFUT-III分别为鼠的H基因、Se基因和Sec1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α1 2-岩藻糖转移酶 基因 克隆 表达 酶基因 岩藻糖 COS-7细胞 RT-PCR方法 PCDNA3.1
下载PDF
循环水变温毯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蓓 《护理学报》 2012年第6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患者应用循环水变温毯的效果。方法将80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灌洗液经37℃保温处理,观察组患者术中在使用37℃灌洗液进行膀胱冲洗...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患者应用循环水变温毯的效果。方法将80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灌洗液经37℃保温处理,观察组患者术中在使用37℃灌洗液进行膀胱冲洗的基础上辅用循环水变温毯,测定两组患者体温的变化,比较两组术中发生寒战情况。结果术前和术中30 min时两组患者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60 min及术毕时观察组体温较对照组高,且对照组术毕体温较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患者发生轻度寒战3例,对照组发生寒战9例,其中重度寒战4例,两组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环水变温毯术中保温措施可维持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患者体温的恒定,有效降低术中寒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变温毯 保温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寒战
下载PDF
小鼠3种α1,2岩藻糖转移酶的底物特异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林蓓 齐藤真木子 岩森正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1-766,共6页
目的对比小鼠3种GDP岩藻糖O!半乳糖苷"112-岩藻糖转移酶("112-FT)的底物特异性。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小鼠3种"112-FT基因编码区MFUT-Ⅰ、MFUT-Ⅱ、MFUT-Ⅲ,测序后分别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表达... 目的对比小鼠3种GDP岩藻糖O!半乳糖苷"112-岩藻糖转移酶("112-FT)的底物特异性。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小鼠3种"112-FT基因编码区MFUT-Ⅰ、MFUT-Ⅱ、MFUT-Ⅲ,测序后分别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MFUT-Ⅰ、pcDNA3.1-MFUT-Ⅱ及pcDNA3.1-MFUT-Ⅲ;采用磷酸钙法将其转染于COS-7细胞进行表达,通过检测3种酶对不同种底物特性比较酶的特异性。结果小鼠基因MFUT-Ⅰ、MFUT-Ⅱ、MFUT-Ⅲ分别与人类H基因(77%)、Se基因(79%)和Sec1基因(75%)具有序列同源性。MFUT-Ⅰ和MFUT-Ⅱ基因转染后的COS-7细胞均具有"112-FT活性1而MFUT-Ⅲ基因转染的COS-7细胞无此活性。MFUT-Ⅱ同时对底物缺乏唾液酸的神经节苷脂(GA1)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存在活性1分别生成产物岩藻糖基化GA1(FGA1)及岩藻糖基化神经节苷脂GM1(FGM1)<而MFUT-Ⅰ仅对底物GA1存在活性。MFUT-Ⅱ对GA1的比活性约为MFUT-Ⅰ的80~90倍。MFUT-Ⅱ对GA1的比活性为GM1的10 ̄20倍。MFUT-Ⅱ不仅具有合成Ⅳ型H抗原FGA1及FGM1活性,同时具有对乳丁糖神经酰胺(Lc4Cer)及异乳丁糖神经酰胺(nLc4Cer)的活性,可合成Ⅰ型及Ⅱ型H抗原。结论MFUT-Ⅱ是小鼠的主要"112-FT,具有合成Ⅳ型H抗原FGA1及FGM1的功能;MFUT-I仅有合成Ⅳ型H抗原FGA1的功能;MFUT-Ⅲ无"112-FT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α1 2-岩藻糖转移酶 基因 糖脂 底物特异性
下载PDF
Glide Scope视频喉镜在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蓓 《护理学报》 2012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Glide Scope视频喉镜在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插管状态下需留置胃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观察组在Glide Scope视频喉镜辅助下留置胃管,比较两组1次置管成功... 目的探讨Glide Scope视频喉镜在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插管状态下需留置胃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观察组在Glide Scope视频喉镜辅助下留置胃管,比较两组1次置管成功率和操作用时。结果观察组胃管置入操作用时较对照组短,1次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有8例患者进行了3次以上的操作才置管成功。结论Glide Scope视频喉镜用于气管插管后患者留置胃管的操作,能提高置管1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DE SCOPE视频喉镜 留置胃管 气管插管
下载PDF
血清中硫脂质的提纯及其结构分析
11
作者 林蓓 张淑兰 岩森正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527,共3页
应用离子交换及硅胶柱色谱法分离提纯血清中酸性脂质,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TLC免疫染色法、质谱法及溶化分解等方法分析血清中硫脂质的种类及结构。实验确定了样品的提纯体系,证实胆固醇硫酸及脑硫脂是血清中的主要硫脂质。
关键词 血清 硫脂质 提纯 结构 离子交换 硅胶柱色谱法 胆固醇硫酸 脑硫脂
下载PDF
鲍温样丘疹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12
作者 林蓓 秦梅 +2 位作者 金桂娟 陆景明 崔秀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9-379,共1页
对鲍温样丘疹病 12例进行分析 ,探讨其诊断。
关键词 鲍温样丘疹病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子宫颈鳞癌中MMP-2,MMP-9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林蓓 蔡威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8-449,452,共3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MMP 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的关系。方法 :3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为实验组 ,慢性宫颈炎及正常宫颈组织各 30例为对照组。明胶酶谱法测定活性型MMP 2及MMP 9蛋白的含量 ,RT PCR技术检测MMP 2及MM...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MMP 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的关系。方法 :3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为实验组 ,慢性宫颈炎及正常宫颈组织各 30例为对照组。明胶酶谱法测定活性型MMP 2及MMP 9蛋白的含量 ,RT PCR技术检测MMP 2及MMP 9mRNA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MMP 2及MMP 9酶活性和MMP 2及MMP 9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及正常宫颈组织 (P均 <0 .0 1)。结论 :MMP 2及MMP 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宫颈鳞癌 肿瘤发生 侵袭
下载PDF
腹腔镜下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0
14
作者 侯锐 赵福杰 +3 位作者 林蓓 姜罗 冯岚 马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双侧卵巢良性囊肿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90例,根据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分单极电凝组(A组)、双极电凝组(B组)和缝合组(C组),每组30... 目的评价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双侧卵巢良性囊肿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90例,根据处理残留卵巢的不同方法分单极电凝组(A组)、双极电凝组(B组)和缝合组(C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手术前后的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窦卵泡计数(AFC)的变化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3组术后均出现血清E2和AFC降低,FSH和FSH/LH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术后分别有8例和1例患者发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单极电凝处理残留卵巢会造成卵巢功能降低,采用双极电凝法会减少对卵巢的损坏,而采用缝合法是保护卵巢功能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卵巢肿瘤 卵巢功能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15
作者 郝莹莹 谷瑞东 +1 位作者 林蓓 李飞飞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后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观察38例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放置LNG-IUS前、1个月、3个月、6个月月经情况、痛经程度、子宫体积内膜变化。结果放置LNG-IUS后,痛经...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后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观察38例子宫腺肌症的患者,放置LNG-IUS前、1个月、3个月、6个月月经情况、痛经程度、子宫体积内膜变化。结果放置LNG-IUS后,痛经显著缓解,疼痛评分从75±15降到22±7(P<0.05)。经量评分置环前、置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197±65)、(53±22)(、42±13)、(25±13)。6个月内子宫内膜明显变薄,差异显著。子宫体积在置环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有4例患者出现卵巢生理性囊肿。结论LNG-IUS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曼月乐 痛经 月经量
下载PDF
269例子宫颈微偏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伊喜苓 林蓓 +5 位作者 朱连成 张宇华 张帆 齐跃 王冬冬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总结1980至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及我院建院以来诊治的子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分别以子宫颈微偏腺癌和子宫颈恶性腺瘤的中、英文作为检索词,检索1980至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并结合我院诊治4例子宫颈M... 目的总结1980至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及我院建院以来诊治的子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分别以子宫颈微偏腺癌和子宫颈恶性腺瘤的中、英文作为检索词,检索1980至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并结合我院诊治4例子宫颈MDA,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为20~78岁,平均年龄44.66岁,中位数年龄43岁;临床表现以大量阴道排液或阴道不规则流血、接触性出血为主,约占报道病例的88.83%;病理检查见浸润子宫颈深部肌层的大量黏液腺体,腺体浸润深部血管及神经组织;治疗方式上以手术为主,术后辅助放、化疗;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在预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在临床上,应高度警惕子宫颈MDA,必要时行子宫颈锥切、免疫组织化学以及MRI检查,以便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高子宫颈MDA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微偏腺癌 恶性腺瘤 META分析
下载PDF
绝经期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浆性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7
作者 郭欣宇 马英 +2 位作者 曾艳 林蓓 周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52-854,共3页
目的分析绝经期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浆性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近期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绝经期膝关节OA患者89例,6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性激素(雌二醇、睾酮和孕酮... 目的分析绝经期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浆性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近期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绝经期膝关节OA患者89例,6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性激素(雌二醇、睾酮和孕酮)和相关细胞因子(IL-1、IL-6、IL-10和TNF-α)水平,并用膝关节功能评定表(JOC)进行评估。结果绝经期膝关节OA患者的雌二醇、IL-1、IL-6、IL-10和TNF-α水平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绝经期膝关节OA患者的血浆雌二醇、IL-10水平与JOC多数得分及JOC总分呈正相关,而血浆IL-1、IL-6、TNF-α水平与JOC多数指标的得分及JOC总分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绝经期膝关节OA患者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相关炎症因子明显增高,这些表现与膝关节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绝经期 性类固醇激素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原学及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岱 刘朝晖 +6 位作者 廖秦平 童晓文 樊尚荣 张淑兰 张弋 刘小平 林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06-909,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致病菌种,并对影响VVC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大样本研究,对416例VVC进行流行病学情况调查,并进行真菌培养,鉴定菌种。结果:①416例患者中重度VVC311例,非重度VVC... 目的:了解中国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致病菌种,并对影响VVC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大样本研究,对416例VVC进行流行病学情况调查,并进行真菌培养,鉴定菌种。结果:①416例患者中重度VVC311例,非重度VVC105例。培养共获得菌株365株,重度VVC菌种298株,分布为白假丝酵母菌276例(92.6%);非白假丝酵母菌22例(7.4%),包括热带假丝酵母菌5例(1.7%),克柔假丝酵母菌2例(0.7%),光滑假丝酵母菌4例(1.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例(1.0%)及其他酵母菌8例(2.7%)。单纯VVC67例,白假丝酵母菌54例(80.6%)。②VVC严重程度与患者吸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04(P<0.05);患者的性伴侣个数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103(P<0.05),表明患者的性伴侣个数越多,病情具有加重的趋势;患者清洗外阴的频率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03(P<0.05);最近12个月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作次数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2(P<0.05),表明复发患者的疾病较为严重。结论:①白假丝酵母菌为重度VVC的主要致病菌。②VVC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在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致病菌种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素芳 林蓓 +1 位作者 马英 滕厚开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58,共3页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叔胺、多乙烯多胺等合成了聚季铵盐,并与聚铝复配,得到了适于采油污水处理的高效反相破乳剂TS-761L;研究了反应时间、复配比例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聚季铵盐的最佳保温时间为4.5h,聚季铵盐与无机絮凝剂的...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叔胺、多乙烯多胺等合成了聚季铵盐,并与聚铝复配,得到了适于采油污水处理的高效反相破乳剂TS-761L;研究了反应时间、复配比例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聚季铵盐的最佳保温时间为4.5h,聚季铵盐与无机絮凝剂的最佳复配比例为1∶1。应用研究表明:TS-761L投加质量浓度为50mg/L时,除油率达到97%,悬浮物去除率达94%,是一种高效反相破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季铵盐 反相破乳剂 采油污水 絮凝剂
下载PDF
水溶性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评价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志元 王素芳 +2 位作者 林蓓 王腾 滕厚开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5,共3页
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为反应原料,首先进行酰胺化合成酰胺,再通过酰胺环化反应得到咪唑啉中间体,最后用亚磷酸二甲酯将油溶性的中间体进行转化得到水溶性的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考察了咪唑啉中间体与季铵化试剂的物质的量比... 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为反应原料,首先进行酰胺化合成酰胺,再通过酰胺环化反应得到咪唑啉中间体,最后用亚磷酸二甲酯将油溶性的中间体进行转化得到水溶性的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考察了咪唑啉中间体与季铵化试剂的物质的量比、季铵化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合成产品缓蚀性能的影响。用失重法测出合成的水溶性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模拟油田水腐蚀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咪唑啉 亚磷酸二甲酯 缓蚀剂 油田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