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OP2A和PD-L1在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钟礼花
张文芳
+3 位作者
林蔚晴
吴在增
王健超
陈刚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2342-2349,共8页
目的:探究人类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s typeⅡα,TOP2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在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sALC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究人类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s typeⅡα,TOP2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在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sALC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0年3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肿瘤医院诊断的44例sALCL患者TOP2A与PD-L1的表达。采用电话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2年4月15日。结果:44例sALCL患者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12~78(中位51)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患者17例,ALK阴性患者27例。TOP2A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0.5%(26/43),PD-L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47.4%(18/38),TOP2A和PD-L1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560,P=0.001)。本组病例随访时间1~13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OP2A(P=0.017)、PD-L1(P=0.025)、乳酸脱氢脱酸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表达水平(P=0.004)、肝脾肿大(P=0.045)是影响sALCL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TOP2A和PD-L1的表达在sALCL中呈正相关,且TOP2A蛋白阴性和PD-L1蛋白阴性患者预后较阳性患者好,可作为预测sALCL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人类拓扑异构酶Ⅱα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概率大意义:MET融合基因融合谱的故事
2
作者
林蔚晴
许春伟
陈刚
《循证医学》
CSCD
2018年第4期212-213,共2页
2016年,《Nat Med》上发表了一篇内容为“复现的MET融合基因代表小儿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一类药物靶标”的文章,MET融合基因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该作者对53例小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肿瘤及血液DNA和5例小儿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进行了全基...
2016年,《Nat Med》上发表了一篇内容为“复现的MET融合基因代表小儿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一类药物靶标”的文章,MET融合基因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该作者对53例小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肿瘤及血液DNA和5例小儿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确认了约10%小儿胶质母细胞瘤的病例中涉及先前未确定的MET融合基因。包括1例TFG-MET融合基因,1例CLIP2-MET融合基因和首次发现的2例PTPRZ1-MET融合基因。这些MET融合基因激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诱导侵袭性胶质细胞肿瘤。在PTPRZ1-MET融合基因中,MET的表达由高活性的PTPRZ1启动子驱动并导致MET过度表达。在没有RNA-seq数据的另外两个肿瘤中,通过PCR也确认了该融合亚型。使用MET抑制剂克唑替尼治疗MET融合的小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导致肿瘤缩小和症状缓解。对MET融合基因诱导肿瘤发生的认识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1]。2017年5月,《Nat Med》杂志发表了一篇重量级文章,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采用MSK-IMPACT方法,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的临床测序研究,他们对1万多名晚期癌症患者,接近300多种肿瘤进行基因二代测序,同时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注释、病理等方面的信息,其中MET融合4例,非小细胞肺癌占0.13%(2/1563),1例为肺腺癌,融合伙伴SLC1A2,另1例为鳞状细胞癌,融合伙伴为PTPRZ1;乳腺癌占0.08%(1/1 238),为浸润性小叶癌,融合伙伴为ST7;子宫内膜癌占0.48%(1/210),为子宫透明细胞癌,融合伙伴为ST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MET融合基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WSR1基因内部倒位的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琼
师怡
+3 位作者
陈芳芳
林蔚晴
朱伟峰
陈燕坪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0-632,共3页
本例报道1例老年男性唇部外生性肿物,镜下间质见梭形或多角形肿瘤细胞浸润,中度异型性,胞质嗜酸性,部分胞质内可见色素,核分裂象4个/10 HPF,局灶伴有黑色素沉着,免疫组织化学S-100蛋白弥漫阳性,其他标志物均失表达。由于荧光原位杂交检...
本例报道1例老年男性唇部外生性肿物,镜下间质见梭形或多角形肿瘤细胞浸润,中度异型性,胞质嗜酸性,部分胞质内可见色素,核分裂象4个/10 HPF,局灶伴有黑色素沉着,免疫组织化学S-100蛋白弥漫阳性,其他标志物均失表达。由于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WSR1基因有分离现象,组织学最初诊断为透明细胞肉瘤。后续进一步做二代测序证实EWSR1基因未与其他基因发生融合变异,只检出EWSR1基因内部倒位;黑色素瘤六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到RREB1基因扩增、CCND1基因扩增和MYC基因扩增,最终确定诊断为黑色素瘤。EWSR1基因变异类型复杂多样,因此需要充分结合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分子检测以便鉴别透明细胞肉瘤及黑色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沉着
黑色素瘤
荧光原位杂交
外生性
免疫组织化学
老年男性
基因变异
倒位
原文传递
题名
TOP2A和PD-L1在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
被引量:
1
1
作者
钟礼花
张文芳
林蔚晴
吴在增
王健超
陈刚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2342-2349,共8页
基金
福建省卫生计生医学创新课题(2018-CX-10)
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2019Y9039)。
文摘
目的:探究人类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s typeⅡα,TOP2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在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sALC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0年3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肿瘤医院诊断的44例sALCL患者TOP2A与PD-L1的表达。采用电话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2年4月15日。结果:44例sALCL患者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12~78(中位51)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患者17例,ALK阴性患者27例。TOP2A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0.5%(26/43),PD-L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47.4%(18/38),TOP2A和PD-L1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560,P=0.001)。本组病例随访时间1~13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OP2A(P=0.017)、PD-L1(P=0.025)、乳酸脱氢脱酸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表达水平(P=0.004)、肝脾肿大(P=0.045)是影响sALCL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TOP2A和PD-L1的表达在sALCL中呈正相关,且TOP2A蛋白阴性和PD-L1蛋白阴性患者预后较阳性患者好,可作为预测sALCL预后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人类拓扑异构酶Ⅱα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预后
Keywords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topoisomerases typeⅡα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rognosis
分类号
R733.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概率大意义:MET融合基因融合谱的故事
2
作者
林蔚晴
许春伟
陈刚
机构
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出处
《循证医学》
CSCD
2018年第4期212-213,共2页
文摘
2016年,《Nat Med》上发表了一篇内容为“复现的MET融合基因代表小儿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一类药物靶标”的文章,MET融合基因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该作者对53例小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肿瘤及血液DNA和5例小儿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确认了约10%小儿胶质母细胞瘤的病例中涉及先前未确定的MET融合基因。包括1例TFG-MET融合基因,1例CLIP2-MET融合基因和首次发现的2例PTPRZ1-MET融合基因。这些MET融合基因激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诱导侵袭性胶质细胞肿瘤。在PTPRZ1-MET融合基因中,MET的表达由高活性的PTPRZ1启动子驱动并导致MET过度表达。在没有RNA-seq数据的另外两个肿瘤中,通过PCR也确认了该融合亚型。使用MET抑制剂克唑替尼治疗MET融合的小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导致肿瘤缩小和症状缓解。对MET融合基因诱导肿瘤发生的认识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1]。2017年5月,《Nat Med》杂志发表了一篇重量级文章,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采用MSK-IMPACT方法,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的临床测序研究,他们对1万多名晚期癌症患者,接近300多种肿瘤进行基因二代测序,同时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注释、病理等方面的信息,其中MET融合4例,非小细胞肺癌占0.13%(2/1563),1例为肺腺癌,融合伙伴SLC1A2,另1例为鳞状细胞癌,融合伙伴为PTPRZ1;乳腺癌占0.08%(1/1 238),为浸润性小叶癌,融合伙伴为ST7;子宫内膜癌占0.48%(1/210),为子宫透明细胞癌,融合伙伴为ST7[2]
关键词
肿瘤
MET融合基因
Keywords
neoplasms
MET fusion gene
分类号
R730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WSR1基因内部倒位的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琼
师怡
陈芳芳
林蔚晴
朱伟峰
陈燕坪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分子病理研究室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0-632,共3页
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创新课题(2020QNB007)。
文摘
本例报道1例老年男性唇部外生性肿物,镜下间质见梭形或多角形肿瘤细胞浸润,中度异型性,胞质嗜酸性,部分胞质内可见色素,核分裂象4个/10 HPF,局灶伴有黑色素沉着,免疫组织化学S-100蛋白弥漫阳性,其他标志物均失表达。由于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WSR1基因有分离现象,组织学最初诊断为透明细胞肉瘤。后续进一步做二代测序证实EWSR1基因未与其他基因发生融合变异,只检出EWSR1基因内部倒位;黑色素瘤六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到RREB1基因扩增、CCND1基因扩增和MYC基因扩增,最终确定诊断为黑色素瘤。EWSR1基因变异类型复杂多样,因此需要充分结合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分子检测以便鉴别透明细胞肉瘤及黑色素瘤。
关键词
黑色素沉着
黑色素瘤
荧光原位杂交
外生性
免疫组织化学
老年男性
基因变异
倒位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OP2A和PD-L1在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
钟礼花
张文芳
林蔚晴
吴在增
王健超
陈刚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概率大意义:MET融合基因融合谱的故事
林蔚晴
许春伟
陈刚
《循证医学》
CSCD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EWSR1基因内部倒位的黑色素瘤1例
朱琼
师怡
陈芳芳
林蔚晴
朱伟峰
陈燕坪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