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3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研究
1
作者 陈冠君 符骁 +5 位作者 冼海瑜 苏守达 温琦涛 邓伟 林诗耿 王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2-537,共6页
目的分析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的临床特点、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4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其中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OSF癌变组133例,非OSF癌变组11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 目的分析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的临床特点、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4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其中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OSF癌变组133例,非OSF癌变组11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OSF癌变组的平均年龄(50.68±11.54)岁低于非OSF癌变组(57.90±12.85)岁,OSF癌变组的男女比例高于非OSF癌变组(6.82∶1 vs 2.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F癌变组和非OSF癌变组的OSCC病理分化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OSF癌变组的肿瘤分化较好,非OSF癌变患者肿瘤分化较差。OSF癌变组复发率(19.1%)低于非OSF癌变组(31.5%),OSF癌变组5年生存率(85.5%)高于非OSF癌变组(7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OSF癌变对OSCC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OSF癌变患者以男性为主,肿瘤好发于舌及唇颊部,病理分化程度较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癌变 病理分级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顺铂给药方式对^(32)P玻璃微球抑制舌鳞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卫国 李劲松 +2 位作者 蒋立坚 吴新中 林诗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顺铂不同腹腔注射方式联合瘤内注射32P玻璃微球(32P-GMS)对裸鼠舌鳞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探讨顺铂不同腹腔注射方式对32P-GMS间质注射内放射的增敏效果。【方法】将40只荷瘤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 【目的】观察顺铂不同腹腔注射方式联合瘤内注射32P玻璃微球(32P-GMS)对裸鼠舌鳞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探讨顺铂不同腹腔注射方式对32P-GMS间质注射内放射的增敏效果。【方法】将40只荷瘤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单纯32P-GMS组、大剂量顺铂联合32P-GMS组和小剂量顺铂联合32P-GMS组),分别处理两周后取出肿瘤称瘤体质量,计算各组抑瘤率,比较各治疗组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单纯32P-GMS组、小剂量顺铂联合32P-GMS组及大剂量顺铂联合32P-GMS组抑瘤率分别为46%、78%、57%。【结论】多次小剂量顺铂较单次大剂量顺铂对32P玻璃微球对裸鼠舌鳞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有更明显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32P玻璃微球 内放射治疗 舌鳞癌细胞 TCA8113
下载PDF
2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比较——附51例161颗牙报告
3
作者 文韵笙 肖峰 +1 位作者 王萍 林诗耿 《新医学》 2009年第12期804-806,共3页
目的:比较可乐丽菲露SEBOND自酸蚀黏结剂和Vivasens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牙本质过敏症患者的161颗患牙随机分为A组(25例78颗患牙)和B组(26例83颗患牙),分别采用可乐丽菲露SEBOND自酸蚀黏结剂(A组)和Vivasens脱敏... 目的:比较可乐丽菲露SEBOND自酸蚀黏结剂和Vivasens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牙本质过敏症患者的161颗患牙随机分为A组(25例78颗患牙)和B组(26例83颗患牙),分别采用可乐丽菲露SEBOND自酸蚀黏结剂(A组)和Vivasens脱敏剂(B组)进行脱敏治疗,在统一标准下进行即刻、治疗后1个月以及3个月的疗效对照分析。结果:A组、B组的即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均为P<0.05)。结论:2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均有较好的即刻疗效,其中可乐丽菲露SEBOND自酸蚀黏结剂对牙本质过敏症远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过敏症 脱敏 自酸蚀黏结剂 脱敏剂 牙本质
下载PDF
延长锁骨上皮瓣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林诗耿 王涛 +2 位作者 王鸿 孙莹 范松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8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以颈横动脉供血的延长锁骨上皮瓣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24例老年口腔癌患者,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1.8岁,全部采... 目的探讨以颈横动脉供血的延长锁骨上皮瓣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24例老年口腔癌患者,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1.8岁,全部采用延长锁骨上皮瓣对口腔癌根治切除后软组织缺损进行同期修复,皮瓣最小4cm×6cm,最大7cm×9cm。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UW-QOL)调查,同时进行患者主观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延长锁骨上皮瓣存活率为91.6%(22/24),患者术后言语、吞咽功能良好,供区疤痕隐蔽,供区无明显后遗症,术后6个月患者UW-QOL总分平均分为76.5±6.4,术后随访效果满意度为87.5%(21/24)。结论以颈横动脉供血的延长锁骨上皮瓣血运可靠,厚薄适中,操作简单、对供区创伤小,供区相对隐蔽,适合同期修复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老年患者 锁骨上皮瓣 缺损修复 筋膜皮瓣 颈横动脉 轴形皮瓣
下载PDF
探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雄均 林诗耿 刁惠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09-711,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5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随机的分为对比组(n=48例)和研究组(n=47例)。对比组给予可塑纤维桩予以修复,研究组则...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5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随机的分为对比组(n=48例)和研究组(n=47例)。对比组给予可塑纤维桩予以修复,研究组则给予预成纤维桩予以修复。对两组修复成功率、并发症、修复美学效果以及修复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数据之间具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明显比对比组低,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两组修复美学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美学效果评分均比对比组高,数据之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对比组修复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口腔修复给予预成纤维桩相比于可塑性纤维桩效果更加满意,既能有效确保修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又能提高美学效果,提升修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修复效果
下载PDF
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与口外入路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良性肿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林诗耿 徐雄均 +2 位作者 陈洋 李劲松 范松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比较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endoscopy-assisted transoral approach,EATA)与口外入路(external approaches,EAs)2种手术方式在巨大良性咽旁间隙肿瘤(parapharyngeal space tumors,PSTs)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PST患者分为E... 目的:比较内镜辅助下经口入路(endoscopy-assisted transoral approach,EATA)与口外入路(external approaches,EAs)2种手术方式在巨大良性咽旁间隙肿瘤(parapharyngeal space tumors,PSTs)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PST患者分为EATA组和EA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EATA组中6例患者术中转为口外入路。EA组中8例患者术中采用内镜进行辅助手术。EATA组的术中出血量、引流总量、术后疼痛评分、总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EA组(P<0.05),术后面容外形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EA组(P<0.05)。结论:采用EATA手术方式切除咽旁间隙良性巨大肿瘤,可以减少手术创伤,获得更好的术后面容外形。然而,2种术式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咽旁间隙 肿瘤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在颊缺损修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诗耿 王鸿 +1 位作者 温琦涛 王涛 《新医学》 2019年第6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8例颊癌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对颊癌颊颌颈联合根治切除后的颊部缺损进行同期修复,观察修复后皮瓣存活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对患者使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8例颊癌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对颊癌颊颌颈联合根治切除后的颊部缺损进行同期修复,观察修复后皮瓣存活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对患者使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进行访谈自评式调查。结果38例皮瓣最小6cm×7cm,最大12cm×6cm,股前外侧皮瓣存活率为97%(37/38),患者总满意度为92%(35/38)。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患者疼痛、吞咽、情绪、焦虑得分升高(P均<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患者的外貌、娱乐、肩功能、唾液、活力、咀嚼、语言、味觉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经过治疗后存活2例、死亡1例。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安全,成活率高,对供区损伤小,供区相对隐蔽,适合同期修复颊癌术后颊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颊缺损 穿支皮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