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蛋白过敏原N-糖链与过敏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张瑜芯 刘瑞杰 +8 位作者 张绍兴 袁舒颖 陈妍雯 叶以琳 林谦阁 芦鑫荣 童永亮 陈力 孙桂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3-1033,共11页
糖蛋白是一种含有寡糖链的蛋白质,糖链与蛋白质之间以共价键相连。N-糖蛋白为常见过敏原之一,主要来源于食物、吸入物、昆虫毒素等,能够引起过敏反应。N-糖蛋白过敏原的N-糖链结构影响过敏原与IgE的结合,影响抗原提呈细胞(APC)对过敏原... 糖蛋白是一种含有寡糖链的蛋白质,糖链与蛋白质之间以共价键相连。N-糖蛋白为常见过敏原之一,主要来源于食物、吸入物、昆虫毒素等,能够引起过敏反应。N-糖蛋白过敏原的N-糖链结构影响过敏原与IgE的结合,影响抗原提呈细胞(APC)对过敏原的识别和提呈。本文在介绍与过敏相关的N-糖蛋白、常见N-糖蛋白过敏原的N-糖链结构及与过敏相关的糖基化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过敏原N-糖链影响过敏的机制,为临床预防与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反应 N-糖基化 N-糖链结构 糖基化相关酶 过敏机制
下载PDF
2021—2022年温州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章乐怡 楼辉煌 +5 位作者 林谦阁 刘雪薇 李海燕 胡玉琴 洪程基 李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51-956,共6页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各致病菌分离株的血清学、分子分型、耐药性特点,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温州市2021—2022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分离的副溶血弧菌、弯...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各致病菌分离株的血清学、分子分型、耐药性特点,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温州市2021—2022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分离的副溶血弧菌、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菌用血清学分型、质谱、PCR等方法进行病原菌型别确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温州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最多的场所为酒店餐饮,诱发原因较多为生熟交叉污染,发生季节大多在5-11月。114株目标菌从19起食源性疾病聚集事件分离出。55株副溶血弧菌以O10∶K4为主要血清型,其引起暴发事件的PFGE带型相似度较高。6株沙门菌为肠炎沙门菌血清型,MLST型别为ST11。44株空肠弯曲菌包含7种ST型,ST9079为主要的ST型。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携带A型肠毒素,MLST型别包括ST88、ST188、ST25等3种ST型。3株致泻大肠埃希菌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包括ST156、ST4383两种ST型。空肠弯曲菌以四环素、萘啶酸、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肠炎沙门菌有多重耐药现象,副溶血弧菌除对头孢唑啉普遍耐药,对其他药物基本敏感。结论温州市细菌性暴发事件致病因素复杂,同一起事件有多克隆株污染致病的现象,以副溶血弧菌和弯曲菌为主要病原菌。在暴发事件处理中,应用PFGE、全基因组测序等多种分子分型技术可以进行全面溯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食源性暴发事件 分子分型 耐药
下载PDF
一起由空肠弯曲菌所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溯源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章乐怡 楼辉煌 +5 位作者 李毅 胡玉琴 林谦阁 周珊慧 符彬 李晟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2-1017,共6页
目的对一起空肠弯曲菌所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及溯源分析。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粪便样本、环境涂抹样本、食品样本等进行快速PCR检测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目的对一起空肠弯曲菌所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及溯源分析。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粪便样本、环境涂抹样本、食品样本等进行快速PCR检测和病原菌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7份病例样本和2份环境涂抹样本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PFGE分析和cgMLST聚类结果表明其中3份病例样本和环境涂抹样本(蒸柜容器把手涂抹)分离的菌株克隆聚集成簇,ST型别为ST11105;另2份病例样本和环境涂抹样本(刀具砧板涂抹)分离的菌株属同一克隆株,ST型别为ST2031。还有2份病例样本分离的菌株ST型为ST11106和ST7533。药敏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7.8%、55.6%。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最多的耐药基因为bla_(OXA-193),gyrA、tet(O),其中gyrA基因86位点发生T-I突变。分离株共获得168个毒力基因,涉及多种致病机理。结论采用快速PCR法、PFGE分子分型技术、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等可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准确的溯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食源性暴发事件 PFGE 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温州地区腹泻患者副溶血性弧菌流行情况及菌株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毅 章乐怡 +2 位作者 胡玉琴 林谦阁 楼辉煌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96-299,303,共5页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食源性腹泻患者副溶血性弧菌流行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分离自腹泻患者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流行情况分析,同时对分离菌株开展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进一步通过脉冲肠凝胶电泳(PF...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食源性腹泻患者副溶血性弧菌流行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分离自腹泻患者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流行情况分析,同时对分离菌株开展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进一步通过脉冲肠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分析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 温州地区食源性疾病腹泻患者中,分离出446株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6.79%;共鉴定出17个血清型,其中以O10:K4(80.49%)为优势型别;以青壮年为多;夏秋季易感,8月—11月是高峰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22株副溶血性弧菌可分成28种PFGE型,大部分O10:K4血清型聚集成簇;对头孢唑啉普遍耐药。结论 温州地区副溶血性弧菌监测具有明显的流行特征,应该继续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特别要关注新的O10:K4血清型引起大流行的可能,更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流行 血清学分型 分子分型特征
原文传递
2021年—2022年温州市食源性致病菌耐药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章乐怡 楼辉煌 +3 位作者 林谦阁 胡玉琴 李毅 洪程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9期2335-2339,共5页
目的 分析温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致病菌的耐药及分子分型特征,提高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早期识别与防控能力。方法 2021年—2022年选取1家哨点医院采集的腹泻粪便标本开展6种致病菌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和全基因组测... 目的 分析温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致病菌的耐药及分子分型特征,提高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早期识别与防控能力。方法 2021年—2022年选取1家哨点医院采集的腹泻粪便标本开展6种致病菌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21年—2022年监测标本中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0.81%(15/1 849)、2.00%(37/1 849)、1.51%(28/1 849),弯曲菌、气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57%(75/875)、3.54%(31/875)。其中沙门菌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33.33%,5/15),副溶血性弧菌以O10:K4血清型为主(89.19%,33/37),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以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为主(67.86%,19/28)。药敏结果表明,沙门菌、弯曲菌出现多重耐药。分子分型研究结果表明37株副溶血性弧菌分成10种PFGE型,75株弯曲菌分为59种ST型。结论 弯曲菌成为本监测点最重要的腹泻病原菌,并具很高的多重耐药性。副溶血性弧菌O10:K4血清型成为绝对优势血清型。重要致病菌病原谱的变化应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弯曲菌 多重耐药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2006-2021年温州地区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6
作者 李毅 章乐怡 +3 位作者 谢爱蓉 胡玉琴 林谦阁 楼辉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0-945,共6页
目的分析2006—2021年温州地区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沙门菌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沙门菌进行鉴定确认和血清学分型,并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2006—2021年在温州地区42300份食源性疾病腹泻患者中,共分离出沙门... 目的分析2006—2021年温州地区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沙门菌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沙门菌进行鉴定确认和血清学分型,并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2006—2021年在温州地区42300份食源性疾病腹泻患者中,共分离出沙门菌1232株,总分离率为2.91%,共鉴定出90个血清型(14个血清群),其中菌群以O:4(B)、O:9(D1)、O:3,10(E1)、O:8(C2-C3)、O:7(C1)为主;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伦敦沙门菌和德尔卑沙门菌为主;18~60岁、61岁以上和小于2岁婴幼儿是感染的主要人群;春、夏、秋季易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11月是食源性沙门菌检出的高峰期。结论温州地区沙门菌感染在季节分布、人群分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应该继续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流行病学 食源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