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EBV-DNA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在鼻咽癌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覃丽玲 孔令平 +3 位作者 林贤俊 赵海云 林高娟 莫规兴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血浆EB病毒DNA(EBV-DNA)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BI)在鼻咽癌(NPC)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NPC复发患者86例和未复发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EBVDNA、NBI、EBV-DNA联合NBI方法在NPC复发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目的探讨血浆EB病毒DNA(EBV-DNA)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BI)在鼻咽癌(NPC)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NPC复发患者86例和未复发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观察EBVDNA、NBI、EBV-DNA联合NBI方法在NPC复发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性检验(Kappa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EBV-DNA、NBI、EBV-DNA联合NBI诊断NPC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ROC分析结果显示,EBV-DNA、NBI、EBV-DNA联合NBI诊断NPC复发的AUC分别为0.826、0.845、0.893,EBV-DNA联合NBI预测复发的AUC比单一方法检测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早期患者NPC复发和晚期NPC复发的AUC为0.924和0.865,Kappa值为0.827和0.696。结论在监测NPC复发诊断中,EBV-DNA联合NBI方法比单一方法效能高,在临床分期为早期的NPC患者中效果更佳,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复发监测 窄带成像技术 EB病毒DNA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林贤俊 赵海云 孔令平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7期39-40,48,共3页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射频止血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5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分子膨胀填塞止血,观察组采用鼻内窥...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射频止血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5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分子膨胀填塞止血,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疼痛、鼻塞、睡眠障碍VAS评分、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治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为64%,观察组治愈效果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鼻塞、睡眠障碍(VAS评分)、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鼻内窥镜 射频
下载PDF
曲马多用于局部麻醉下鼻内镜手术中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佟威 邹冰 +2 位作者 黄金忠 覃丽玲 林贤俊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1,共2页
目的探讨曲马多片剂在鼻内镜手术中的辅助麻醉作用、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按术前30min给予口服曲马多片剂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各组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情况。按照疼痛4点口述分级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 目的探讨曲马多片剂在鼻内镜手术中的辅助麻醉作用、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按术前30min给予口服曲马多片剂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各组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情况。按照疼痛4点口述分级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前予曲马多片剂口服可在鼻内镜手术中起辅助麻醉作用,起到镇痛,缓解紧张、恐惧情绪反应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局部麻醉 鼻内镜手术 镇痛
下载PDF
橡皮筋固定后鼻孔气囊管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金忠 李潮 +2 位作者 孔令平 祥春 林贤俊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6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在鼻内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207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112例)采用缠带橡皮筋气囊导尿管插入堵塞后鼻孔的方法行鼻内镜下手术;B组(95例)行常规鼻内镜下手术,并对两...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在鼻内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207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112例)采用缠带橡皮筋气囊导尿管插入堵塞后鼻孔的方法行鼻内镜下手术;B组(95例)行常规鼻内镜下手术,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中内镜不起雾,同时避免鼻腔组织、血液、麻醉剂及棉片等误咽或误吸,术中行窦腔冲洗和药物灌注时,均无渗流至口咽。112例患者中102例(占91.2%)治愈,10例(占9%)好转;B组术中均需从口腔吸引血液和分泌物,85例(占89.5%)出现镜面起雾、11例(占11.6%)呛咳、6例(占6.3%)纱条滑脱到口咽。95例患者中76例(占80.0%)治愈,19例(占20.0%)好转。结论:橡皮筋固定后鼻孔气囊管可使鼻内镜手术更安全、舒适和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鼻窦手术 气囊导尿管 鼻窦炎
下载PDF
局部麻醉下应用电动吸切器治疗慢性鼻窦炎 被引量:2
5
作者 佟威 邹冰 +4 位作者 黄金忠 林贤俊 凌威 赵海云 李潮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动吸切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局麻下使用电动吸切器行病变鼻窦开放术;局部麻醉下咬切钳及开筛钳行病变鼻窦开放术;全麻控制性降压下行病变鼻窦开放术。结果:局部麻醉下电动吸切器治疗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动吸切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局麻下使用电动吸切器行病变鼻窦开放术;局部麻醉下咬切钳及开筛钳行病变鼻窦开放术;全麻控制性降压下行病变鼻窦开放术。结果:局部麻醉下电动吸切器治疗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咬切钳及开筛钳治疗或全麻控制性降压下的病变鼻窦开放术治疗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低、出血量少、疼痛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局麻下使用电动吸切器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好、并发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内窥镜 局部麻醉
下载PDF
鼻睫神经痛18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邹冰 佟威 +4 位作者 凌威 覃丽玲 陈华东 林贤俊 祥春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12期1177-1178,共2页
目的探讨鼻睫神经痛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8例误诊的鼻睫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误诊为神经性头痛10例,鼻炎、鼻窦炎5例,颈椎病3例。均在鼻内镜下分别行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及骨... 目的探讨鼻睫神经痛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8例误诊的鼻睫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误诊为神经性头痛10例,鼻炎、鼻窦炎5例,颈椎病3例。均在鼻内镜下分别行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及骨折外移术,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术后随访1年,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该病易误诊为鼻窦炎、神经性头痛、颈椎病,细致的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是防止误诊的重要手段,鼻中隔矫正及中鼻甲部分切除加骨折外移术疗效确切,治疗鼻睫神经痛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睫神经痛 中鼻甲 嗅裂
下载PDF
四则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7
作者 林贤俊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9年第8期49-51,共3页
在现行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部分科学实验实施效果不理想,存在实验现象不稳定、可观察性不强、实验材料过于繁杂等问题,具有改进与创新的必要性。文章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四则实验的材料和方法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以提高... 在现行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部分科学实验实施效果不理想,存在实验现象不稳定、可观察性不强、实验材料过于繁杂等问题,具有改进与创新的必要性。文章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四则实验的材料和方法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以提高科学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 改进 创新
下载PDF
气管支气管异物218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佟威 黄金忠 +1 位作者 邹冰 林贤俊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5期6163-6164,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诱因和诊疗。方法:对我院21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气管支气管异物诱因多数是进食小滑食物时突然深吸气所致。214例(98.3%)治愈,气管切开16例,死亡3例,转院1例。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诱因和诊疗。方法:对我院21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气管支气管异物诱因多数是进食小滑食物时突然深吸气所致。214例(98.3%)治愈,气管切开16例,死亡3例,转院1例。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危急症,CT检查对气道异物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注意有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异物/诊断 异物/治疗
下载PDF
血浆EBV-DNA检测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覃丽玲 孔令平 +3 位作者 林贤俊 赵海云 林高娟 莫规兴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年第4期85-89,99,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浆EBV-DNA检测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BI)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鼻咽癌(NPC)疑似患者279例为研究对象,取局部黏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 目的 探讨血浆EBV-DNA检测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BI)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鼻咽癌(NPC)疑似患者279例为研究对象,取局部黏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EBV-DNA水平以及电子鼻咽喉镜普通白光(WLE)模式、窄带成像技术(NBI)模式检查鼻咽部病灶情况。结果 单一检测方法诊断NPC中,WLE模式和NBI模式的灵敏度较EBV-DNA高(P<0.05),NBI模式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较WLE模式高(P<0.05),EBV-DNA、WLE模式和NBI模式单一诊断NP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58、0.649和0.795。联合检测方法诊断NPC中,EBV-DNA联合NBI模式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较EBV-DNA联合WLE模式高(P<0.05),EBV-DNA联合WLE模式、EBV-DNA联合NBI模式诊断NPC的AUC分别为0.694、0.802。结论 EBV-DNA联合NBI模式较EBV-DNA联合WLE和单一方法诊断NPC效能高,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灵敏度,减少漏诊率,可在NPC早期诊断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窄带成像技术 血浆EBV-DNA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取代乙酸己(庚)硫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闻家辰 姜涛 +4 位作者 包宇 林贤俊 王宛荞 刘丹 赵临襄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2-358,共7页
将天然产物apicidin分子中大环结构简化,并对锌离子结合区结构修饰,设计了两类取代乙酸己(庚)硫酯类化合物。所合成的26个化合物结构经1H NMR、IR、MS与HR-MS确证。采用MTT法与台盼蓝染色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药理... 将天然产物apicidin分子中大环结构简化,并对锌离子结合区结构修饰,设计了两类取代乙酸己(庚)硫酯类化合物。所合成的26个化合物结构经1H NMR、IR、MS与HR-MS确证。采用MTT法与台盼蓝染色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药理结果显示,化合物II-1、II-3、II-6、II-13针对HL-60肿瘤细胞活性较好,IC50值达到微摩尔级,化合物II-7、II-8针对MCF-7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伏立诺他,IC50值分别为3.19和6.29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ICIDIN 硫酯 抗肿瘤活性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孟鲁司特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探讨
11
作者 李潮 孔令平 +2 位作者 林贤俊 李晓亮 诸葛志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73-74,共2页
目的孟鲁斯特钠联合盐酸西替利嗪联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及机制的探讨。方法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与检查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抽取100例作为样本,按入院顺序分作两组,50例以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0... 目的孟鲁斯特钠联合盐酸西替利嗪联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及机制的探讨。方法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与检查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抽取100例作为样本,按入院顺序分作两组,50例以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0例施以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斯特钠联合盐酸西替利嗪联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优于单用孟鲁斯特钠,下调血清中IL-1β水平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西替利嗪 慢性鼻窦炎 临床效果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