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粒径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球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超兰 易荣华 +3 位作者 段纪青 王甜 王明凯 周爱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111,共4页
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聚合单体,甲醇和水为分散介质,甲酸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性的大粒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微球。通过改变反应中的醇水比例、单体摩尔比、甲酸稀释液的用量和反应温度,得到了粒径在3~9μm的微球。采... 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聚合单体,甲醇和水为分散介质,甲酸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性的大粒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微球。通过改变反应中的醇水比例、单体摩尔比、甲酸稀释液的用量和反应温度,得到了粒径在3~9μm的微球。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当三聚氰胺用量为0.5g,反应温度为85℃时,制备的MF微球的结构与单分散性最佳,球体表面光滑,分散最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球 甲醇 单分散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吸水树脂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爱军 夏瑞 +3 位作者 孙贺雷 段纪青 易荣华 林超兰 《胶体与聚合物》 2018年第3期124-126,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AA)为主单体,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支撑架,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NaHSO_3)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氧化石墨烯(GO)为辅助交联剂,以碳酸钙(CaCO_3)为制孔... 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AA)为主单体,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支撑架,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NaHSO_3)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氧化石墨烯(GO)为辅助交联剂,以碳酸钙(CaCO_3)为制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GO-LMA-AA-AM共聚高吸水树脂,并进行了红外谱图和SEM图等表征及吸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单体摩尔比n(AM):n(AA)=1:3;n(CaCO_3):n(AA)=1:3时,共聚树脂的吸水效果最佳。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的添加使共聚树脂的吸水倍率下降,循环吸水能力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吸水树脂 丙烯酰胺
下载PDF
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因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3
作者 余建红 刘果祥 林超兰 《华南预防医学》 2024年第4期361-363,367,共4页
目的分析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的死因及去死因期望寿命情况,为开展疾病防控工作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亡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 目的分析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的死因及去死因期望寿命情况,为开展疾病防控工作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亡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计算全死因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粗死亡率为603.83/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7.25/10万,标化死亡率随年份增加有下降趋势(χ^(2)_(趋势)=243751.109,P<0.01)。男性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χ^(2)_(粗)=909.779、χ^(2)_(标化)=85921.673,均P<0.01)。2015—2022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亡率0~<1岁年龄组死亡率稍高,之后开始下降,≥40岁死亡率则上升,并于≥85岁时达到最高。前5位死因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2015—2022年居民全死因期望寿命为79.24~81.63岁,去前5位死因后,期望寿命分别增长2.56~3.68、2.19~3.78、1.62~3.81、0.64~1.29、0.30~0.81岁,寿命损失率依次为3.21%~4.56%、2.75%~4.68%、1.98%~4.72%、0.80%~1.58%、0.38%~1.00%。结论男性、高年龄的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死亡率较高,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是郫都区居民死亡和影响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死亡率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原文传递
2019—2021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因分析
4
作者 余建红 林超兰 +1 位作者 刘果祥 朱姗姗 《职业卫生与病伤》 CAS 2023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特征,为提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1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使用Excel 2010、SPSS ...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特征,为提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1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使用Excel 2010、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死亡率,不同年份、病种、性别、年龄、地区的死亡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9—2021年成都市郫都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居死因第2位,年均死亡率为1.48‰,占总死亡数的26.2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χ^(2)_(趋势)=10.197,P=0.001);各年间脑血管病死亡率均高于心脏病死亡率(χ^(2)_(2019)=51.147、χ^(2)_(2020)=134.386、χ^(2)_(2021)=89.704,P均<0.001);各年间男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死亡率(χ^(2)_(2019)=11.954,P<0.001;χ^(2)_(2020)=12.447,P<0.001;χ^(2)_(2021)=21.765,P<0.00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有增高的趋势(χ^(2)_(趋势)=8 349.640,P<0.001);农村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于城镇居民死亡率(χ^(2)=19.598,P<0.001)。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郫都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推进健康生活行动、普及早期筛查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死亡率
原文传递
1997-2006年广安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趋势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文章 林超兰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广安市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安市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安市1997-2006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甲类1种,乙... 目的分析广安市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安市1997-2006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安市1997-2006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甲类1种,乙类18种)99 740例,年均发病率为225.72/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83.33/10万,居首位。血源及性接触传播疾病年均发病率为75.36/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0.16/10万,居第3位。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年均发病率为6.67/10万,居第4位。结论广安市10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呈下降趋势,2004年后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疫情 趋势分析
原文传递
2012-2015年成都市郫都区居民损伤和中毒死因及减寿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林超兰 刘果祥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7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郫都区居民损伤和中毒的死亡情况和对人群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2012-2015年成都市郫都区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5年成都市郫都区居民损伤和中毒平均死亡率44.61/10万,标化死亡率33.60/10万,... 目的了解成都市郫都区居民损伤和中毒的死亡情况和对人群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2012-2015年成都市郫都区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5年成都市郫都区居民损伤和中毒平均死亡率44.61/10万,标化死亡率33.60/10万,居全死因第4位;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女死亡率比为2.06∶1,前5位死因依次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溺水;损伤和中毒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17 532.5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18.32年,减寿率为8.17‰,减寿率居前5位的损伤和中毒依次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溺水。结论成都市郫都区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和中毒 死因 潜在减寿年数(PYLL)
原文传递
2001-2010年郫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超兰 杨梅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分析2001-2010年郫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郫县2001-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郫县无报告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6种11 718... 目的分析2001-2010年郫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郫县2001-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郫县无报告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6种11 718例,年均发病率239.58/10万,2002年发病率最低为162.99/10万,2003-2005年逐年上升,2005年最高为352.45/10万,2006-2010年逐年下降;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是乙肝、肺结核、痢疾、淋病、甲肝,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2.53/10万,居首位;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2.26/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54.45/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0.35/10万,居第4位。结论 2001-2010年郫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疫情 动态分析
原文传递
2008-2011年郫县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及减寿年数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林超兰 杨万英 +1 位作者 余建红 刘果祥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了解2008-2011年郫县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及对人群寿命的影响,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8-2011年郫县死因监测系统的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郫县居民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174.48/10万,标化死亡... 目的了解2008-2011年郫县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及对人群寿命的影响,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8-2011年郫县死因监测系统的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郫县居民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174.48/10万,标化死亡率148.21/10万,居全死因第2位;男女死亡率比为1.91:1;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直肠肛门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恶性肿瘤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29 403.5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8.35年,减寿率为14.57‰,减寿率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直肠肛门癌。结论恶性肿瘤是郫县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癌种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直肠肛门癌。加强健康教育是病因预防的重要措施,加强肿瘤防治是郫县今后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因 潜在减寿年数(PYLL)
原文传递
2004~2011年郫县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超兰 杨梅 《预防医学论坛》 201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了解郫县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郫县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郫县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3 979例,年均发病率为94.57/10万;死亡2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10... [目的]了解郫县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郫县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郫县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3 979例,年均发病率为94.57/10万;死亡2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10万),各年分别为169.77、178.25、141.03、121.09、50.23、45.20、43.45、43.65,均呈散发状态。年均发病率(/10万),甲肝为9.70,乙肝为78.41,丙肝为3.68,戊肝为0.55,未分型肝炎为2.23。2004~2011年年均发病率(/10万),男性为123.88,女性为65.26;0~9岁为4.15,10~19岁为82.12,20~49岁为129.44,50~69岁为78.21,≥70岁为50.99。[结论]2004~2011年郫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乙肝是防治的重点,青壮年、农民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