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复卦的管理智慧探究
1
作者 黄少松 林銮生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2年第2期180-187,263,共9页
复卦是《周易》中的第二十四卦,其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和管理智慧。从整个卦而言,该卦象征着一种重要动力:一阳复始,万象更新。六个爻分而言之,其中“不远复”与“中行独复”表达个体需要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休复”和“敦复”意味着... 复卦是《周易》中的第二十四卦,其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和管理智慧。从整个卦而言,该卦象征着一种重要动力:一阳复始,万象更新。六个爻分而言之,其中“不远复”与“中行独复”表达个体需要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休复”和“敦复”意味着团队管理的必要性;“频复”与“迷复”则说明要随时做好危机管理的准备。自我管理是根本,团队管理是保障,危机管理是动力。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共同彰显着复卦以人为本、专注问题、重视关系的管理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卦 管理智慧 天地之心
下载PDF
论陈普《“四书”讲义》中的“为学”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今 林銮生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67-71,共5页
陈普的《石堂先生遗集》中的《“四书”讲义》,明确地论述了学者的“为学”之道。陈普认为“为学”当找到自我心中那“一点虚灵不昧者”,当以“知行”为要领,并且“为学”要求学者能够“自讼其过”。“为学”对于个体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陈普的《石堂先生遗集》中的《“四书”讲义》,明确地论述了学者的“为学”之道。陈普认为“为学”当找到自我心中那“一点虚灵不昧者”,当以“知行”为要领,并且“为学”要求学者能够“自讼其过”。“为学”对于个体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为学”是入德之阶,其次“为学”有利于成己之性,再次,“为学”可以使人言行无碍。陈普还阐述了“为学”的三种方法,即“为学”不可须臾离也,“为学”当新而又新,“为学”当朋友讲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普 闽东文化 《“四书”讲义》 理学
下载PDF
中国宗教思想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宗教思想通论》平议
3
作者 黄永锋 林銮生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6-188,共3页
《中国宗教思想通论》是中国宗教思想研究领域的最新力作,是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詹石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该著共63万字,2010年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 《中国宗教思想通论》是中国宗教思想研究领域的最新力作,是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詹石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该著共63万字,2010年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文库”,2011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思想 中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人民出版社 平议 2010年 研究成果 宗教文化
原文传递
《道教在当代中国的阐扬》评介
4
作者 林銮生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4-274,共1页
文明之发展必然囊括两个方面:物质条件之提高以及精神生活之丰富,两者缺一不可。国之繁荣,见于经济,亦于文化。故于经济发展之余,以下两点必不可少:其一,文化之发展;其次,文化之多样。前者在于实现经济与文化之平衡,经济为阳... 文明之发展必然囊括两个方面:物质条件之提高以及精神生活之丰富,两者缺一不可。国之繁荣,见于经济,亦于文化。故于经济发展之余,以下两点必不可少:其一,文化之发展;其次,文化之多样。前者在于实现经济与文化之平衡,经济为阳,文化为阴,一阴一阳之谓道,故不可使之偏颇,阴阳不和,道则不行;后者在于实现文化内部之平衡,因于阴中,亦有阴阳,阴阳相调,故能常进,阴阳互和,是可恒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经济与文化 评介 道教 经济发展 精神生活 物质条件 一阴一阳
原文传递
《中国道教思想史》评介
5
作者 林銮生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8-279,共2页
2009年12月,《中国道教思想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凡四卷,共236万字,由道教学泰斗卿希泰先生任主编,著名道教学者詹石窗先生任副主编,在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12年而完稿。该书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重点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也... 2009年12月,《中国道教思想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凡四卷,共236万字,由道教学泰斗卿希泰先生任主编,著名道教学者詹石窗先生任副主编,在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12年而完稿。该书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重点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重大项目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教 思想史 国家社科基金 人民出版社 研究成果 评介 重点研究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论陆象山为学工夫
6
作者 林銮生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3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为学工夫是贯穿象山先生一生的重要命题。象山先生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为学的方法,即为学当有所主、为学以实、为学以正、为学贵有师友以及为学以变。同时,象山先生认为在为学过程中,当格外注意不可用力过猛,当量力而行,并且不可偏私,... 为学工夫是贯穿象山先生一生的重要命题。象山先生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为学的方法,即为学当有所主、为学以实、为学以正、为学贵有师友以及为学以变。同时,象山先生认为在为学过程中,当格外注意不可用力过猛,当量力而行,并且不可偏私,强赋己意。为学之人如果能精勤为之,则可知非改过,安放其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象山 为学工夫 明理 格心
原文传递
道经注解路径新探——《<三元参赞延寿书>诠注》发檗
7
作者 林銮生 《老子学刊》 2022年第1期428-435,共8页
黄永锋先生所著的《<三元参赞延寿书>诠注》,于2021年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凡25万字,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三元参赞延寿书》原文;第二,不同版本的对校以及对原文疑难之处进行注释;第三,章旨,即对原文内容的中心思想... 黄永锋先生所著的《<三元参赞延寿书>诠注》,于2021年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凡25万字,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三元参赞延寿书》原文;第二,不同版本的对校以及对原文疑难之处进行注释;第三,章旨,即对原文内容的中心思想进行简要概述;第四,意译,即用白话文翻译原文;第五,附说,即作者对经文的解读、补充和延伸;第六,附录,包括《三元参赞延寿书》的序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元参赞延寿书五卷》《三元参赞延寿书》主要研究论著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文内容 道经 白话文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中心思想
原文传递
《周易》敬天思想及其应用探析
8
作者 林銮生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1年第1期295-302,共8页
在《周易》经文和传文中,"天"的概念一共出现了214次,可见敬天思想是《周易》的一个重要内容。《周易》敬天思想主要表现为人们当知天、明命以及顺天而行。这一思想也被落实到了具体的实践层面。江苏常州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 在《周易》经文和传文中,"天"的概念一共出现了214次,可见敬天思想是《周易》的一个重要内容。《周易》敬天思想主要表现为人们当知天、明命以及顺天而行。这一思想也被落实到了具体的实践层面。江苏常州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以"贤文化"来建构自己的企业文化,其中"敬天"思想是"贤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该公司将敬天思想渗透进人员管理、产品研发等方面,产生了较为积极的生产效益和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敬天 贤文化 企业文化
原文传递
主持人语
9
作者 林銮生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1年第2期245-246,共2页
《说文解字》言:“贤,多财也。”段注曰:“贤本多财之称,引伸之凡多皆曰贤。人称贤能,因习其引伸之义而废其本义矣。”可知“贤”兼具品德懿美与财富丰腴之意。由此观之,或可言:财(才)者,德之文;德者,财(才)之实。一表一里,相得益彰。... 《说文解字》言:“贤,多财也。”段注曰:“贤本多财之称,引伸之凡多皆曰贤。人称贤能,因习其引伸之义而废其本义矣。”可知“贤”兼具品德懿美与财富丰腴之意。由此观之,或可言:财(才)者,德之文;德者,财(才)之实。一表一里,相得益彰。当作整体观,不应作两段看。时至先秦,“贤”多与德,故《易传》有“尚贤”“养贤”“用贤”之说。尚贤者,尊贤为上,宾主相宜;养贤者,养心养能,表里相趣;用贤者,贤以致用,身国相安。《老子》则反其道而行之,言“不尚贤”“不欲见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持人 《说文解字》 《易传》 贤者 反其道而行之 整体观 引伸
原文传递
《老子》身心交往思想探究
10
作者 林銮生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1年第2期283-293,共11页
身心交往问题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身心之所以能够交往,首先需要两个重要前提,即空间和理性思维。空间是身心交往的物理前提,理性思维则是身心交往的精神前提。当这两个前提具备时,身和心之间的交往需要通过身体和语言文字这两... 身心交往问题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身心之所以能够交往,首先需要两个重要前提,即空间和理性思维。空间是身心交往的物理前提,理性思维则是身心交往的精神前提。当这两个前提具备时,身和心之间的交往需要通过身体和语言文字这两个媒介,才能实现。身体是身心交往的物理媒介,语言文字是身心交往的精神媒介。老子重视身心交往问题,其目的则在于希望个体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并进一步返回真我状态,即复归于婴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身心交往 媒介 和谐
原文传递
易解《老子》“婴儿”意象
11
作者 林銮生 《老子学刊》 2021年第1期74-82,共9页
"婴儿"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既可视作"道"的象征,又是贯通凡圣的重要意义符号。观之经文,"婴儿"的意象可以概括出混沌无知、感而遂通、志固坚强和完满守一四个特点。从《周易》的角度观之,第一个... "婴儿"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既可视作"道"的象征,又是贯通凡圣的重要意义符号。观之经文,"婴儿"的意象可以概括出混沌无知、感而遂通、志固坚强和完满守一四个特点。从《周易》的角度观之,第一个特点可以用《屯》卦进行解读;第二个特点可以从《蒙》卦、《咸》卦、《井》卦出发进行探讨;第三个特点可以从《大壮》卦、《遁》卦进行观照;第四个特点可以从《既济》卦、《复》卦的角度进行审视。如此,有利于将《老子》中"婴儿"这一意义符号具象化,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老子》 婴儿 专一
原文传递
灶神纸马研究
12
作者 林銮生 《宏德学刊》 2021年第1期214-227,共14页
灶神纸马最迟在唐代便已经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灶神纸马的样式内容开始日渐丰富起来:有灶神单独出现的,也有配祀灶神夫人的,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灶神纸马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人们生活具有很强的世俗气息,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人们对自我生... 灶神纸马最迟在唐代便已经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灶神纸马的样式内容开始日渐丰富起来:有灶神单独出现的,也有配祀灶神夫人的,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灶神纸马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人们生活具有很强的世俗气息,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人们对自我生命,尤其是自我与神灵关系的一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灶神纸马 世俗性 自我认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