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舟山眼镜蛇对光暗周期加热光源反应所导致的体温变化(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林隆慧 计翔 +1 位作者 陆洪良 罗来高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5,共8页
用 7条舟山眼镜蛇 (Najaatra)研究动物对光暗周期加热光源反应所导致的体温变化。设计两项实验 ,每项实验历时 9d。实验一光照期覆盖整个白天 ,实验二光照期覆盖整个晚上。眼镜蛇仅在加热光源开启期间进行体温调节 ,但光照期内任何阶段... 用 7条舟山眼镜蛇 (Najaatra)研究动物对光暗周期加热光源反应所导致的体温变化。设计两项实验 ,每项实验历时 9d。实验一光照期覆盖整个白天 ,实验二光照期覆盖整个晚上。眼镜蛇仅在加热光源开启期间进行体温调节 ,但光照期内任何阶段都未发现所有个体同时处于热活动状态。两项实验中热活动个体百分比的时间变化显著 ,实验二热活动个体百分比波动相对大于实验一。在加热光源开启期间 ,实验一热活动眼镜蛇的百分比总体上大于实验二。在两项实验中 ,热活动眼镜蛇体温的时间变化都不显著。实验一热活动眼镜蛇的体温高于实验二 ,而两项实验中不处于热活动状态的眼镜蛇的平均体温无显著差异。实验一热活动眼镜蛇 (31 1±0 8°C)选择的体温上限高于实验二眼镜蛇 (2 6 0± 0 9°C)。在两项实验的任何时间段内 ,眼镜蛇的体温都不低于环境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眼镜蛇 体温变化 反应 体温调节 舟山 百分比 光照 覆盖 时间变化
下载PDF
蜡皮蜥的两性异形和繁殖输出 被引量:19
2
作者 林炽贤 邱清波 +1 位作者 林隆慧 计翔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7-483,共7页
为研究蜡皮蜥 (Leiolepisreevesii)两性异形和繁殖输出 ,于 2 0 0 2、 2 0 0 3年 4月下旬从海南乐东一种群捕获 4 2 3头蜡皮蜥。经检测得到繁殖雌体的最小体长为 89 0mm ,据此判定≥ 89 0mm的个体为性成熟。研究结果表明 :①蜡皮蜥具有... 为研究蜡皮蜥 (Leiolepisreevesii)两性异形和繁殖输出 ,于 2 0 0 2、 2 0 0 3年 4月下旬从海南乐东一种群捕获 4 2 3头蜡皮蜥。经检测得到繁殖雌体的最小体长为 89 0mm ,据此判定≥ 89 0mm的个体为性成熟。研究结果表明 :①蜡皮蜥具有两性异形 ,雄性大于雌性且具有较大的头部。成体雄性头长和头宽随体长的增长速率大于雌性 ,幼体头长和头宽随体长的增长速率无显著的两性差异。以性别和年龄 (成、幼体 )为因子的双因子ANOVA比较两性头长和头宽与体长的回归剩余值发现 ,雄性头部大于雌性 ,幼体头部相对大于成体。②饲养于实验室的母体中有 4 2头于 2 0 0 2、 2 0 0 3年 5月 2 2日~ 7月 16日产出正常卵 ,这些繁殖雌体具有年产多窝卵的潜力。窝卵数和卵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0 18和 0 13,前者变异度大于后者。窝卵数、窝卵重和卵重均与母体体长无关。卵重与相对生育力之间无显著的负相关性 ,表明蜡皮蜥缺乏卵数量与卵大小之间的权衡。相对窝卵重与母体体长呈显著的负相关 ,表明较小的母体具有相对较大的繁殖输出。因雌体繁殖会滞缓其生长 ,小母体具有相对较大的繁殖输出 ,至少部分地解释了雌性蜡皮蜥的成体为什么个体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长 幼体 成体 繁殖输出 母体 雌性 性成熟 两性异形 窝卵数 雄性
下载PDF
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及温度对食物同化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邱清波 曾小飚 +1 位作者 林隆慧 计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38-1744,共7页
研究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温度对食物同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幼体的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32.6、41.7℃和7.7℃;成体的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33.1、42.0℃... 研究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温度对食物同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幼体的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32.6、41.7℃和7.7℃;成体的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33.1、42.0℃和8.2℃。②环境温度在26~34℃时,对变色树蜥食物通过时间和摄入能有显著的影响;对表观消化系数(ADC)和同化效率(AE)无显著的影响;在28~34℃时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26、28℃和30℃时,摄入能小于更高温度的对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鬣蜥科 变色树蜥 选择体温 热耐受性 食物同化
下载PDF
中国石龙子母体孕期调温诱导幼体表型:母体操纵假说的实验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宏 周宗师 +2 位作者 吴延庆 林隆慧 林炽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255-7263,共9页
卵胎生是由卵生繁殖模式通过逐渐增加卵滞留和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时间进化而来的繁殖模式。有鳞类爬行动物(蜥蜴和蛇)有着较高的繁殖模式多样性,因而是研究卵胎生繁殖模式进化及其适应意义的理想动物模型。至今对于卵胎生进化的选... 卵胎生是由卵生繁殖模式通过逐渐增加卵滞留和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时间进化而来的繁殖模式。有鳞类爬行动物(蜥蜴和蛇)有着较高的繁殖模式多样性,因而是研究卵胎生繁殖模式进化及其适应意义的理想动物模型。至今对于卵胎生进化的选择压力尚无定论,目前有3种关于卵胎生进化的假说受到学者的关注,其中母体操纵假说最受关注但尚未得到充分的检测。研究继1995年母体操纵假说提出之后,以栖息于温带气候环境下的卵生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为模型动物检测该假说。37条中国石龙子怀卵母体采自浙江丽水市郊。将怀卵母体分置于3个热处理中,其中12条母体提供每日14 h光照时间,13条母体提供10 h光照,其余12条母体没有任何调温机会(体温随室内环境温度而改变)。结果显示:怀卵母体选择体温向下漂移。3种处理下的雌体繁殖特征没有显著差异。长、短调温组下母体产卵时间要早于非调温组母体,但新生卵的胚胎历期没有显著差异。用5种热处理孵化卵,孵化温度分别为:1=室内波动温度孵化;2=27℃;3=24—30℃;4=22—32℃(3和4孵化处理中,孵化箱内的温度每隔1d改变1次,即卵分别在22和24℃孵化24 h,随后在32和30℃孵化24 h,每2d循环1次直至孵出);5=在实验室后院内模拟石龙子野外巢址孵化。结果显示:孵出幼体的体长、腹长和头部大小(头长和头宽)在3个母体热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形态学特征不存在母体热处理间的显著差异;孵化温度以及孵化温度和母体热处理的交互作用对所有的幼体形态学特征均无显著影响。孵化温度以及孵化温度和母体热处理的交互作用对幼体疾跑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影响;但不同的母体热处理显著影响幼体疾跑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研究结果不仅为"热变异对在一定孵化温度范围内表型无显著变化的物种的幼体表型没有重要的修饰作用"这一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且支持母体操纵假说的两个主要预测:雌体在孕期通过体温漂变行为提供体内胚胎发育的最适热环境,而由母体调温行为诱导的后代表型的变异将增强后代的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龙子 母体孕期体温 卵胎生进化 母体操纵假说 表型
下载PDF
推广种植优质串叶草 促进海南畜牧业的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应耀 林宏凤 +2 位作者 陈忠荫 林隆慧 占达东 《琼州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85-87,共3页
海南适合种植串叶草 ;串叶草适应性强 ,生长快、再生能力强 ,产量高 ,饲用价值高 ,饲养口径大 ,是养牛、猪、兔、鸡、鸭、鸽和鱼等的一种优质饲料 ;一次种植 ,10 - 15年受益 .
关键词 种植 优质饲料 推广 产量高 适应性强 饲养 饲用价值 海南 畜牧业 受益
下载PDF
孵化温度对双斑锦蛇初生幼体行为和呼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梦洁 祝思 +2 位作者 蔡若茹 毛飞 林隆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836-6841,共6页
以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为对象,在24、27和30℃下孵化双斑锦蛇卵,研究孵化温度对孵出幼蛇吐信频次、选择体温、二氧化碳代谢量、生长过程中的呼吸代谢、初次摄食个体数和初次摄食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孵化温度对双斑锦蛇孵出幼蛇... 以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为对象,在24、27和30℃下孵化双斑锦蛇卵,研究孵化温度对孵出幼蛇吐信频次、选择体温、二氧化碳代谢量、生长过程中的呼吸代谢、初次摄食个体数和初次摄食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孵化温度对双斑锦蛇孵出幼蛇的各项行为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自幼蛇孵出至体内剩余卵黄消耗完这一时间段内,呼吸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量逐步减少到最低值。24、27和30℃孵化温度下孵出幼体呼吸每分钟所产生的CO2量分别为10.58、12.06和10.88μL;初次摄食量分别为4.92、4.34和3.60 g,各温度下摄食个体的数目分别约占该温度下孵出幼体总数的46.2%、56.3%和40%。鉴于3个温度处理下孵出幼体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24—30℃是双斑锦蛇适宜生存的温度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蛇科 双斑锦蛇 代谢率 选择体温 孵化温度 吐信频次
下载PDF
孵化温度对赤链蛇胚胎代谢和幼体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文佳 俞霄 +1 位作者 曹梦洁 林隆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924-5929,共6页
研究了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在孵化过程中卵的生长、孵化期、胚胎代谢和孵出幼体行为表现的热依赖性。结果显示:孵化温度对孵化期、卵增重、孵化过程中消耗的总能量和孵出幼体的运动表现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胚胎代谢率、孵化成... 研究了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在孵化过程中卵的生长、孵化期、胚胎代谢和孵出幼体行为表现的热依赖性。结果显示:孵化温度对孵化期、卵增重、孵化过程中消耗的总能量和孵出幼体的运动表现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胚胎代谢率、孵化成功率和幼体吐信频次。孵化期随着孵化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孵化过程中,24℃终末卵重和胚胎代谢率显著大于30℃,而27℃与其他两个温度没有差异;27℃孵出幼体游速较24℃快,30℃孵出幼体与其他两个温度孵出幼体的游速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显示:24—30℃是赤链蛇适合的孵化温度范围,与赤链蛇所处的生境温度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蛇科 赤链蛇 孵化期 代谢 游速
下载PDF
海南野生甜高粱成份分析
8
作者 林隆慧 曾凌云 +1 位作者 占达东 林应耀 《琼州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70-72,45,共4页
本实验测定了海南通什地区野生甜高粱中的水分、总氮量和粗脂肪含量。甜高粱在抽穗期前茎的初水含量为74.24%,吸附水含量为14.14%,总水含量为77.9%;总氮量为0.66%;粗脂肪含量为1.86%。叶的初水含量为76.37%,吸附水含量... 本实验测定了海南通什地区野生甜高粱中的水分、总氮量和粗脂肪含量。甜高粱在抽穗期前茎的初水含量为74.24%,吸附水含量为14.14%,总水含量为77.9%;总氮量为0.66%;粗脂肪含量为1.86%。叶的初水含量为76.37%,吸附水含量为11.15%,总水含量为79.0%;总氮量为1.22%;粗脂肪含量为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野生甜高粱 成份分析 水分 测定方法 粗脂肪
全文增补中
微塑料对两栖动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9
作者 戴可欣 刘洋 +2 位作者 赵颖 曹志浩 林隆慧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572-577,共6页
由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产生的直径小于5 mm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当前水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两栖动物因其独特的生活史和生理特征,常被作为水体污染生物监测的指示物种,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中灭绝风险最高的类群.文章概述... 由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产生的直径小于5 mm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当前水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两栖动物因其独特的生活史和生理特征,常被作为水体污染生物监测的指示物种,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中灭绝风险最高的类群.文章概述了两栖动物对微塑料的摄食、排泄行为和微塑料的生态毒理效应,讨论了微塑料对两栖动物肠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以及微塑料和环境中共存的有害污染物引发的复合污染,并对未来两栖动物的微塑料生态毒理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两栖动物 生长发育 行为 肠道结构与功能 复合污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