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肝动脉化疗栓塞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林雨标 黄凯达 郑志高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24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厦门市海沧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治疗的62例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厦门市海沧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治疗的62例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DSA引导下TA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724(CA724)]、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CEA、AFP、CA199、CA72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CD8+、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4+、CD4+/CD8+、KPS评分高于对照组,CD8+、CEA、AFP、CA199、CA72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引导下TACE与化疗联合治疗肝癌,可降低CEA、AFP、CA199、CA724水平,提高治疗DCR,减轻化疗所致的细胞免疫功能损伤,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肝动脉化疗栓塞 化疗 细胞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使用贝伐珠单抗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2
作者 林雨标 廖秀文 +2 位作者 黄凯达 范鑫 蔡妮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3期93-95,共3页
目的:肿瘤患者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观察接受单纯化疗以及常规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药的两组患者皮肤切口愈合情况,探讨贝伐珠单抗对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切口的影响,为术后贝伐珠单抗用药时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 目的:肿瘤患者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观察接受单纯化疗以及常规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药的两组患者皮肤切口愈合情况,探讨贝伐珠单抗对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后切口的影响,为术后贝伐珠单抗用药时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91例输液港植入术后的结直肠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肿瘤类型是否需要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策略分成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化疗药物联合贝伐珠单抗行抗肿瘤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药物行抗肿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港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等级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12.13±1.21)d,长于对照组的(9.01±1.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港切口愈合等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化疗用药,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的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港切口愈合时间显著延长,且可能增加潜在的切口并发症。临床中患者静脉输液港植入手术后使用贝伐珠单抗时应该权衡利弊,科学合理地选择干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治疗 静脉输液港 贝伐珠单抗 切口愈合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及介入治疗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雨标 陈毅德 +2 位作者 冯水土 黄凯达 廖秀文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29期4088-4089,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探讨其侧支供血的分型以及有关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探讨其侧支供血的分型以及有关介入治疗方案。结果 44例经临床影像学诊断,其中非肝动脉型20例,肝动脉型15例,混合型9例。结论原发性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可为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非肝动脉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不适合行常规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侧支供血 影像学表现 介入治疗
下载PDF
Gadd45α在不同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胃癌中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水土 陈毅德 +2 位作者 陈玉强 林雨标 郑文慧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53-358,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Gadd45α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和阴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来探讨其对胃癌发生的意义,为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选取的70例不同HP感染状态的胃癌及56例癌旁正常组织的石蜡标本中Gadd4... 目的:通过分析Gadd45α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和阴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来探讨其对胃癌发生的意义,为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选取的70例不同HP感染状态的胃癌及56例癌旁正常组织的石蜡标本中Gadd45α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Gadd45α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反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选取的8对胃癌活体标本中Gadd45α蛋白及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Gadd45α+-+蛋白在HP胃癌、HP胃癌和HP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是77.5%、46.67%和34.2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dd45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4.29%(45/70),与肿瘤大小相关。胃癌组织中Gadd45α蛋白的表达与HP感染状态呈正相关(r=s+0.318),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提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在HP胃癌组织活体标本中+Gadd45α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大多高于相应的非癌组织。结论:Gadd45α蛋白在胃癌(尤其HP胃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胃+癌(尤其HP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对其表达水平的检测有益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其预后的早期预测。在胃癌组织中,+Gadd45α蛋白与HP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提示两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相互作用,通过对HP胃癌患者的抗HP治疗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Gadd45α 幽门螺杆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尾状叶肝细胞癌TACE的疗效对照研究
5
作者 林雨标 陈毅德 +2 位作者 任芳 黄凯达 冯水土 《药品评价》 CAS 2016年第B12期2-3,共2页
目的:比较尾状叶肝细胞癌和非尾状叶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疗效的差异。方法:比较分析18例尾状叶肝细胞癌与18例非尾状叶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结果、术后复发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尾状叶肝癌患者的TACE术... 目的:比较尾状叶肝细胞癌和非尾状叶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疗效的差异。方法:比较分析18例尾状叶肝细胞癌与18例非尾状叶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结果、术后复发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尾状叶肝癌患者的TACE术时间较非尾状叶肝癌患者长(75.9minvs60.7min,p=0.02),两组的并发症没有显著差异(83.3%vs88.9%,p=0.63),尾状叶肝癌患者TACE术后复发率高于非尾状叶肝癌患者(61.1%vs27.8%,p=0.04),1、2年生存率尾状叶肝癌患者均低于非尾状叶肝细胞癌患者。结论:尾状叶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治疗效果较非尾状叶肝癌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状叶 肝细胞癌 TACE 疗效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郑志高 陈毅德 +2 位作者 洪东花 林雨标 郑文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6期730-732,共3页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600 mg静脉滴注、1日1次,甲钴胺500μg,静脉注射、1日1次;对照组单用...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600 mg静脉滴注、1日1次,甲钴胺500μg,静脉注射、1日1次;对照组单用甲钴胺500μg,静脉注射、1日1次,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95%(51/63),对照组为47.62%(30/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化疗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副作用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疗法 硫辛酸 甲钴胺
下载PDF
阿帕替尼与华蟾素治疗晚期肺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冯丽华 陈毅德 +4 位作者 高应勤 冯水土 郑文慧 林雨标 范鑫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2期34-36,共3页
目的:阿帕替尼与华蟾素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厦门市海沧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55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组为阿帕替尼治疗组28例(A组),华蟾素治疗组27例(B组),对两组的治... 目的:阿帕替尼与华蟾素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厦门市海沧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55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组为阿帕替尼治疗组28例(A组),华蟾素治疗组27例(B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阿帕替尼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1个月(95%CI 4.3,5.5);华蟾素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8个月(95%CI 1.2,1.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ORR为39.29%,DCR为75.00%;华蟾素组ORR为7.40%,DCR为3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同华蟾素组相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差意义的不良事件包括疲乏、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两组均未发现非预期不良反应。结论:在晚期肺腺癌治疗中,阿帕替尼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延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时间,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阿帕替尼 华蟾素
下载PDF
不同EGFR突变状态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用EGFR-TKIs药物疗效以及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志高 冯水土 +2 位作者 洪东花 林雨标 范鑫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EGFR突变状态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用EGFR-TKIs药物疗效以及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方便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EGFR突变状态分为突变阳性组和突变阴性组。上... 目的探讨不同EGFR突变状态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用EGFR-TKIs药物疗效以及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方便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EGFR突变状态分为突变阳性组和突变阴性组。上述患者治疗方案为厄洛替尼片口服、辅助全脑放疗联合对症治疗。对比突变阳性组和突变阴性组实体瘤客观疗效;两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因素。结果突变阳性组客观疗效(56%)明显高于突变阴性组(26%),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P<0.05);突变阳性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突变阴性组,两组分别为(92%、56%)、(66%、26%),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8,7.281,P<0.05);COX回归模型提示年龄、EGFR突变、颅外肺部病灶是否控制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因素。结论 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者接受EGFR-TKIs药物治疗后比EGFR突变阴性者有更好的疗效及生存期,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年龄、EGFR突变、颅外肺部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雯雯 周章军 +1 位作者 林雨标 郑文慧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53例,其中JAK2V617F突变阳性33例,突变阴性20例,两组患者均分别使用IFN-α和羟基脲进行治疗,对患者的...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53例,其中JAK2V617F突变阳性33例,突变阴性20例,两组患者均分别使用IFN-α和羟基脲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指标、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IFN-α治疗组的血栓发生率、出血事件、脾脏进行性肿大、骨髓纤维化及急性白血病转化率均低于HU治疗组;在JAK2V617F突变阳性的ET患者组中,应用IFN-α治疗的总缓解率和HU治疗的总缓解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5年无进展生存(PFS)相比,应用IFN-α治疗的患者明显高于应用HU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JAK2V617F突变阴性的ET患者组中,应用IFN治疗的总缓解率,5年PFS和HU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不良反应评价,IFN-α治疗组的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伤均低于HU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N-α治疗ET能够降低疾病血栓栓塞、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转化进展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尤其对于JAK2V617F突变阳性ET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无进展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JAK2V617F
下载PDF
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志高 冯水土 +2 位作者 范鑫 任芳 林雨标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6期52-54,共3页
目的:评价晚期胃癌采用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6例晚期胃癌患者开展研究,分析其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 目的:评价晚期胃癌采用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6例晚期胃癌患者开展研究,分析其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治疗组采用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淋巴细胞变化情况、血清恶性分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淋巴细胞变化情况、血清恶性分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粒细胞减少、神经毒性、脱发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癌采用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淋巴细胞变化情况、血清恶性分子水平,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替吉奥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锌指蛋白488基因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1
作者 黄凯达 范鑫 +2 位作者 郑志高 李雯雯 林雨标 《癌症进展》 2022年第21期2191-2194,2205,共5页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488(ZNF488)基因对肝细胞癌(HC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筛选稳定敲除ZNF488基因的HepG2细胞(pLL3.7-ZNF488 shRNA-ZNF488组),同时将转染pLL3.7-ZNF488 shRNA空载质粒的HepG2细胞(pLL3.7-ZNF488 shRNA...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488(ZNF488)基因对肝细胞癌(HC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筛选稳定敲除ZNF488基因的HepG2细胞(pLL3.7-ZNF488 shRNA-ZNF488组),同时将转染pLL3.7-ZNF488 shRNA空载质粒的HepG2细胞(pLL3.7-ZNF488 shRNA组)和正常的HepG2细胞(HepG2组)作为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分布,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ZNF488蛋白及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LL3.7-ZNF488 shRNA-ZNF488组HepG2细胞中ZNF488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HepG2组和pLL3.7-ZNF488 shR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72 h,pLL3.7-ZNF488 shRNA-ZNF488组HepG2细胞光密度(OD)值均低于HepG2组和pLL3.7-ZNF488 shR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L3.7-ZNF488 shRNA-ZNF488组HepG2细胞凋亡率、G2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均高于HepG2组和pLL3.7-ZNF488 shRNA组,侵袭细胞数目、迁移细胞数目及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PI3K(p-PI3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HepG2组和pLL3.7-ZNF488 shR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NF488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HCC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过程,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锌指蛋白488 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 蛋白激酶B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丽华 陈毅德 +3 位作者 高应勤 范鑫 林雨标 郑文慧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5年第8期518-521,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7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7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疾病客观缓解率为41.7%(10/24),疾病控制率为79.2%(19/24),疾病进展率为20.8 %(5/24),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8.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2.5个月,对照组分别为34.7%(8/23)、47.8%(11/23)、52.2%(12/23)、6.2个月、10.0个月,两组疾病控制率、疾病进展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乏力,两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可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疾病进展率,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总体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原文传递
乌头碱下调USP2a表达调控小细胞肺癌进展及对顺铂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鑫 陈毅德 +4 位作者 郑志高 林雨标 任芳 黄凯达 冯水土 《黑龙江中医药》 2020年第6期422-423,共2页
目的:探讨乌头碱下调USP2表达调控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进展及对顺铂敏感性。方法:应用q-PCR和IHC检测USP2a在SCL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通过集落形成和CCK8分析来研究USP2a干扰对肿瘤增殖能力。用MMT和WB进一步检测U... 目的:探讨乌头碱下调USP2表达调控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进展及对顺铂敏感性。方法:应用q-PCR和IHC检测USP2a在SCL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通过集落形成和CCK8分析来研究USP2a干扰对肿瘤增殖能力。用MMT和WB进一步检测USP2a对SCLC顺铂耐药的作用。测试乌头碱作用下USP2a的表达,CCK-8 试验检测SCLC细胞系H69在乌头碱和不同浓度顺铂处理下的细胞活力。结果:1、USP2a在SCLC组织与细胞中高表达;2、沉默USP2a后SCLC增殖的能力被抑制;3、沉默USP2a可提高H69对顺铂的敏感性并抑制ERK1/2和BCL-2的表达;4、乌头碱处理下调H69中USP2a表达,并提高H69对顺铂的敏感性。结论:乌头碱可通过下调USP2a表达抑制SCLC进展并提高其对顺铂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泛素特异蛋白2a 小细胞肺癌 顺铂
原文传递
PPZ与5-FU对胃癌细胞生长、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及相互作用
14
作者 冯水土 冯丽华 +4 位作者 任芳 林雨标 李翎 郑文慧 陈毅德 《医学信息》 2019年第2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PPZ)、5-氟尿嘧啶(5-FU)在调控胃癌细胞及胃癌干细胞生长、自我更新能力中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将SGC-7901和HGC-27细胞分为3组实验:5-Fu处理组、PPZ处理组和5-Fu+PPZ组。通过细胞成球实验检测PPZ加药前后胃癌细胞...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PPZ)、5-氟尿嘧啶(5-FU)在调控胃癌细胞及胃癌干细胞生长、自我更新能力中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将SGC-7901和HGC-27细胞分为3组实验:5-Fu处理组、PPZ处理组和5-Fu+PPZ组。通过细胞成球实验检测PPZ加药前后胃癌细胞系(SGC7901、HGC-27)中胃癌细胞及胃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变化,观察PPZ对胃癌细胞系成球能力干扰情况;MTT法检测PPZ、5-FU对胃癌细胞及胃癌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观察PPZ对5-FU药物敏感性的调节作用。结果PPZ加入后胃癌细胞系(SGC7901、HGC-27)和胃癌干细胞系(SGC7901-SP、HGC-27-SP)自我更新率比PPZ加入前的自我更新率下降(P<0.01);PPZ、5-FU对胃癌细胞(SGC7901、HGC-27)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而5-Fu+PPZ联合组抑制最为明显,抑制增殖的作用在24 h开始出现,96 h最低,均低于0 h。PPZ对胃癌干细胞(SGC7901-SP、HGC-27-SP)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在48 h逐渐明显;加入PPZ后,胃癌干细胞(SGC7901-SP、HGC-27-SP)两个细胞系酶标仪检测到的吸光值在48 h、72 h、96 h时均下降。72 h和96 h时,加与不加PPZ的吸光值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不同浓度(0~50μg/ml)5-FU对胃癌干细胞(SGC7901-SP、HGC-27-SP)增殖抑制的差异不显著;而加入PPZ 100μg/ml后,随着5-FU浓度的增加增殖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在40~50μg/ml浓度的5-FU对胃癌干细胞(SGC7901-SP、HGC-27-SP)增殖抑制更加明显;加入PPZ后,40μg/ml及50μg/ml浓度的5-FU作用下胃癌干细胞(SGC7901-SP、HGC-27-SP)酶标仪检测到的吸光值均降低。结论PPZ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及胃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抑制其增殖,并可提高其对5-FU的化疗敏感性。PPZ有望成为逆转胃癌耐药的一类联合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PIS 5-FU 肿瘤成球能力 自我更新
下载PDF
胃癌细胞系中CD44^+胃癌干细胞的表达和意义
15
作者 任芳 陈毅德 +4 位作者 冯丽华 郑志高 范鑫 林雨标 冯水土 《医学信息》 2020年第20期45-49,53,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系中CD44^+胃癌干细胞的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获得漂浮球,在胃腺癌细胞系MKN-45中用FACS检测肿瘤干细胞(CSC)表面标志物CD44的表达,采用FACS分离CD44^+亚群,通过体外培养鉴定两种不同细胞群CD44^+和C...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系中CD44^+胃癌干细胞的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获得漂浮球,在胃腺癌细胞系MKN-45中用FACS检测肿瘤干细胞(CSC)表面标志物CD44的表达,采用FACS分离CD44^+亚群,通过体外培养鉴定两种不同细胞群CD44^+和CD44-中的致瘤、自我更新、分化特性,采用实时RT-PCR评估CD44^+和CD44-中干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结果MKN-45和NCI-N87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形成胃癌微球体,而KATOⅢ和AGS不能形成胃癌微球体,MKN-45细胞系经FACS分选CD44^+和CD44-中细胞,80%MKN-45细胞高表达CD44;CD44^+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显示出更高的微球体形成、分化特性;参与Wnt2、Bmi1、Oct3/4、Notch1、Sox2、Nanog和其他基因的“干细胞”基因的表达水平在CD44^+亚群中高于CD44-亚群。结论人胃癌细胞中的CD44^+亚群可能含有胃癌干细胞样细胞,可为胃癌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44 胃癌干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