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新探
1
作者 林雪微 《内江科技》 2006年第3期13-13,共1页
本文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科学教学,通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科学教学 自主学习 培养方法
下载PDF
新的教研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被引量:1
2
作者 林雪微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2-34,共3页
新学期,学校从外校调来3位原任其他学科的教师进入社会政治课教研组(以下简称社政组)。看到本组教师队伍的壮大,身为社政组组长的我既欣慰,又有些许失落。非本专业学科教师的加入,进一步凸显了学科地位的弱化。由于这些教师对新... 新学期,学校从外校调来3位原任其他学科的教师进入社会政治课教研组(以下简称社政组)。看到本组教师队伍的壮大,身为社政组组长的我既欣慰,又有些许失落。非本专业学科教师的加入,进一步凸显了学科地位的弱化。由于这些教师对新教学科“门道”不熟,因此他们在开学不久就显得力不从心。针对这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制度 其他学科 教师队伍 学科教师 新学期 教研组 政治课 学校
下载PDF
立足三“自” 凸显三“化”——道德与法治课“深深度度学学习习”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林雪微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第1期21-24,共4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已成共识。教师可以运用“引导自主提问的学习方式三重境、引导自我反思的学习方式三层次、引导自觉践行的学习方式三类型”的三“自”学习策略,以“活化”“内化”“深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这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已成共识。教师可以运用“引导自主提问的学习方式三重境、引导自我反思的学习方式三层次、引导自觉践行的学习方式三类型”的三“自”学习策略,以“活化”“内化”“深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这三“自”学习策略,或自成序列、一线贯穿,或相辅相成、一体融通,从而让深度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深度学习 自主提问 自我反思 自觉践行
下载PDF
活用探究栏目 助力课堂教学
4
作者 林雪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共3页
教教师在使用《探究与分享》栏目时,要坚持依托栏目但不拘泥于栏目的原则,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加以调整,利用多种不同策略,提升课堂效益,达成课程目标,让栏目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栏目 活用 目的原则 实际需要 课堂效益 课程目标 学习服务
下载PDF
探寻唯美课堂的非常之道
5
作者 林雪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61-62,共2页
我们总是期盼课堂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也一直追寻能令人赏心悦目的唯美课堂。张婷婷老师执教的“做负责任的人”就是这样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回忆。深入剖析其中美的因子,发现有一些非常规因素,有一些我们平常课堂没见过的致美策略... 我们总是期盼课堂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也一直追寻能令人赏心悦目的唯美课堂。张婷婷老师执教的“做负责任的人”就是这样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回忆。深入剖析其中美的因子,发现有一些非常规因素,有一些我们平常课堂没见过的致美策略,让人耳目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美课堂 非常规因素 美的享受 赏心悦目 深入剖析 执教
下载PDF
润物无声
6
作者 林雪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6,共2页
与往常一样,我热情洋溢地与学生一起投入新课的学习,课题是“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为了将书本观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这些观点的实例。正当学生用实例表达自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时,教室的门“... 与往常一样,我热情洋溢地与学生一起投入新课的学习,课题是“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为了将书本观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这些观点的实例。正当学生用实例表达自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时,教室的门“咚”的一声被撞开,一位学生大汗淋漓地冲了进来,径直坐在他的“专用位置”上,自言自语了一下,就趴在桌子上。其实,同学们对他的这种表现已司空见惯。为了不打断学生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自言自语 实例 学习 教室 同学
下载PDF
探析写作发现 解码写作套路
7
作者 林雪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78,共3页
通常情况,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可归结为:视角发现—框架搭建—事例选择—理论提升—修改完稿。其中,视角发现是关键。那么,如何思考现象、构思问题、寻找切入,逐步积累成文?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平时,感于心,善于寻,了解写作发现之途径;勤于... 通常情况,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可归结为:视角发现—框架搭建—事例选择—理论提升—修改完稿。其中,视角发现是关键。那么,如何思考现象、构思问题、寻找切入,逐步积累成文?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平时,感于心,善于寻,了解写作发现之途径;勤于思,乐于理,知道写作发现之策略;实于真,重于行,明确写作发现之原则,从而在不断积累中进一步提升自己写作发现的敏锐度,以更好地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视角 论文写作 策略 探析
下载PDF
学业考试下的初中思想品德复习
8
作者 林雪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8年第10期48-49,共2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从2007年起,现行的中考模式将逐步不同程度地淡出历史舞台,而被新的中考模式也就是学业考试所取代。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内、面向九年义务教育过程的学业考试,已不同于过去的升学考试(通常称为“中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从2007年起,现行的中考模式将逐步不同程度地淡出历史舞台,而被新的中考模式也就是学业考试所取代。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内、面向九年义务教育过程的学业考试,已不同于过去的升学考试(通常称为“中考”),也不同于毕业考试和“两考合一”的考试,它既要充分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同时还要展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历程。面对考试理念的变化,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调整复习思路,研讨基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中考复习新策略、新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考试 复习思路 思想品德 义务教育阶段 中考复习 初中 九年义务教育 新课程改革
下载PDF
让教师个人经历走进思想品德课堂
9
作者 林雪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7年第9期25-26,共2页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广大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不能只依赖于课本和教参,而必须善于开发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来源很多,来自教师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方方面面,而挖掘教师自身的个人经历,将其开发...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广大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不能只依赖于课本和教参,而必须善于开发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来源很多,来自教师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方方面面,而挖掘教师自身的个人经历,将其开发服务于课堂教学,则是拓宽课程资源的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个人经历 教师 思想品德 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 开发服务
下载PDF
关于好课的几个不等号
10
作者 林雪微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12年第13期38-42,共5页
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同课的要求(如比赛课、常态课、公开课等)也是不同的。有人说,好课是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喜欢的课;好课是能触动学生思维灵感,让学生有所感触的课;也有人说,好课就是深入浅出、... 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同课的要求(如比赛课、常态课、公开课等)也是不同的。有人说,好课是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喜欢的课;好课是能触动学生思维灵感,让学生有所感触的课;也有人说,好课就是深入浅出、层层递进、一气呵成的课;还有人说好课可以不是完美的课,而是有特色的课等。可见,对好课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思维 等号 标准答案 常态课 公开课 仁者 智者
下载PDF
“微处理”:点亮课堂的智慧明灯
11
作者 林雪微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第6期38-41,共4页
课堂教学由无数细节构成,细节不小,在教学中若对某些细节进行微处理,能达到柳暗花明之效。情境微调,远近间显焦点;设问微统,开合时突重点;方法微拨,虚实处击难点;活动微引,动静中提亮点。这些微处理,它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 课堂教学由无数细节构成,细节不小,在教学中若对某些细节进行微处理,能达到柳暗花明之效。情境微调,远近间显焦点;设问微统,开合时突重点;方法微拨,虚实处击难点;活动微引,动静中提亮点。这些微处理,它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思想,教师就是需要在对细节微处理的不断修炼和磨砺中增长智慧,提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 微处理 智慧 道德与法治
下载PDF
从语义韵看小说翻译中联想意义的损失——以莫言《生死疲劳》英译本片段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雪微 《当代外语研究》 2014年第10期59-64,共6页
本文从语义韵的角度分析小说翻译中联想意义的损失,同时借助社会叙事学的视角解释这种损失如何参与小说的叙事建构。在分析西方对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的评论后,本文根据其中所涉及的文本内容选取段落,并利用语料库从语义韵的角度对关... 本文从语义韵的角度分析小说翻译中联想意义的损失,同时借助社会叙事学的视角解释这种损失如何参与小说的叙事建构。在分析西方对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的评论后,本文根据其中所涉及的文本内容选取段落,并利用语料库从语义韵的角度对关键词的联想意义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联想意义在翻译过程中发生了损失,且在客观上进行了叙事的重新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西方读者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导致他们过分关注莫言小说的政治层面而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和情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韵 联想意义 叙事建构 小说英译
原文传递
素养生长需要优良课堂生态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雪微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6,共4页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生长,需要创设适宜优良的教学环境结合大量课堂典型实例,从"土壤""种子""养分""气候"四个方面,说明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学习内容基于生活、学习形态自由生动、学习过程动态生成、学...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生长,需要创设适宜优良的教学环境结合大量课堂典型实例,从"土壤""种子""养分""气候"四个方面,说明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学习内容基于生活、学习形态自由生动、学习过程动态生成、学习环境绿色生态,以凸显课堂教学的生活味、学科味、人文味和自然味,从而促成核心素养在课堂的悄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生动 生成 生态 生长
原文传递
“双减”背景下的三段式任务导向教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雪微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2,共3页
"双减"政策出台后,为提升课堂效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课堂时间可以有效分割为"三段式"。教师利用课堂三个不同时段的任务指向进行教学,按照"放即是收"的实施原则,通过预学段的前测学情、直击目标,助学段... "双减"政策出台后,为提升课堂效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课堂时间可以有效分割为"三段式"。教师利用课堂三个不同时段的任务指向进行教学,按照"放即是收"的实施原则,通过预学段的前测学情、直击目标,助学段的思维进阶、重点释疑,固学段的后测反馈、当堂落实,采用"以终为始""以简驭繁""以评促学"的教学策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从而实现学生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课堂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段式 任务导向 “双减” 课堂转型
原文传递
思想品德“学习摘记式”作业设计尝试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雪微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19,共3页
实行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大部分地区实行开卷考试和等级考核,传统的思品作业成了学生、老师们眼中的额外负担,面对学生思想上的放松与减码,调整作业设计和布置策略势在必行!在对思品课作业要不要、要什么的问题进行重新... 实行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大部分地区实行开卷考试和等级考核,传统的思品作业成了学生、老师们眼中的额外负担,面对学生思想上的放松与减码,调整作业设计和布置策略势在必行!在对思品课作业要不要、要什么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质疑探索中,我发现:学生的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的必要环节,思想品德学科的作业同样必不可少;作业布置的关键在于教师设计什么样的作业形式与内容。于是,我以尊重学生的个陛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陛为宗旨,以提高思想品德作业的实效性为目标,设计了学生要做、乐做的“学习摘记式”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设计 思想品德 学习 学生思想 新课程改革 形式与内容 等级考核 开卷考试
原文传递
流动教研本:一种新的教研形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雪微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57,共2页
"流动教研本"是一种开放式的教研信息的交流平台,它的形成经历了"从‘面’(全组共同参与)到‘线’(分备课组同时进行)到‘点’(承包到人的改进),操作上从随机聊到专题聊到理性归结和模式建构"的提升,具有自主性、... "流动教研本"是一种开放式的教研信息的交流平台,它的形成经历了"从‘面’(全组共同参与)到‘线’(分备课组同时进行)到‘点’(承包到人的改进),操作上从随机聊到专题聊到理性归结和模式建构"的提升,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协作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研 流动教研本
原文传递
打造“深度学习”的课堂——以“公平正义的守护”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雪微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4,共4页
学习如何发生,如何促进学习,是核心素养时代下教师的必然关注。碎片化、快餐化、微型化的浅层学习已不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探讨深度学习的策略。本文从恰当的提前量,开合处觅效度;精致的脚手架,多寡中求适度;驱... 学习如何发生,如何促进学习,是核心素养时代下教师的必然关注。碎片化、快餐化、微型化的浅层学习已不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探讨深度学习的策略。本文从恰当的提前量,开合处觅效度;精致的脚手架,多寡中求适度;驱动的问题场,难易上见巧度;渗透的方法链,虚实间凸信度;独到的同理心,动静时现温度等五个"度"上提出,深度学习应做到开合有节、虚实交融、多寡适度、动静相宜、难易得当,将教学过程切实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而实现学生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公平正义 素养提升
原文传递
指向教师素养提升:复合式研课的实践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雪微 《新课程评论》 2018年第9期85-92,共8页
基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新的教学目标,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素养提升。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本文认为,通过复合式研课磨课,在统一的单位时间内,以开课者原教学设计为依托,由... 基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新的教学目标,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素养提升。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本文认为,通过复合式研课磨课,在统一的单位时间内,以开课者原教学设计为依托,由两人或两人以上进行现场备课,而后将不同想法或设计,复合入原设计,进行思路的整合,产生协同效应,在宏观上组成新的教学设计框架,并内化为开课者的设计智慧,这种3个“2”的循序渐进式研讨,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并进而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研课 教师素养提升 实践 实效
原文传递
从“形似神非”的两次设计看教师理念——以“公民的财产权”复习课为例
19
作者 林雪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49,共3页
教学作为一种以人为主体、由人主导的活动,其在本质性上是依情势而变的。作为课堂设想和计划的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反映了教师对于教学的把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最大化地体现以人为本,凸显学生主体... 教学作为一种以人为主体、由人主导的活动,其在本质性上是依情势而变的。作为课堂设想和计划的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反映了教师对于教学的把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最大化地体现以人为本,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然而,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若只重"形"而忽略"神",结果会背道而驰。林雪微同志从一次名师工作室活动切入,向我们展示了"形似神非"的两次教学设计,通过深入对比、剖析,将打磨改进的亮点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在此基础上,以反思为重点,就如何贯彻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一一道来。同时,通过对第二次教学设计改进启示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如何立足学情引领学生复习,以落实生本理念。这样的对比、反思颇具解构意义,让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的立体画面,着意引导教师向更宽阔的课堂教学之路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习课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 学生能力培养 理念要求 新课程改革 学生主体地位 智力成果权 财产所有权 最近发展区
原文传递
有位以有为——美国教育之旅的思考
20
作者 林雪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6,共3页
想象着中美教育的差异,带着清零学习的心态,我参加了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为期21天(2016年1月6日~26日)的初中骨干教师美国教育考察研修,虽管中窥豹,却感触良多。中美教育各有千秋,也有很多共性与相通的地方。细细品味,美国学生的学习... 想象着中美教育的差异,带着清零学习的心态,我参加了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为期21天(2016年1月6日~26日)的初中骨干教师美国教育考察研修,虽管中窥豹,却感触良多。中美教育各有千秋,也有很多共性与相通的地方。细细品味,美国学生的学习生态、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导向更加“有位”,由此引发了我对课堂“有为”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教育厅 课堂组织 教学内容 清零 教学角度 “有为” 实践机会 小组讨论 生生互动 课堂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