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英颖 孙赓冰 +2 位作者 许德河 王美娟 林雪菜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1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氯氮平后血药浓度/剂量比(C/D)的影响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220份,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N-去甲氯氮平/氯氮平浓度比、联合用药对...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氯氮平后血药浓度/剂量比(C/D)的影响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220份,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N-去甲氯氮平/氯氮平浓度比、联合用药对氯氮平C/D值的影响。结果:氯氮平血药浓度均值为(331.58±196.93)ng·mL^(-1),氯氮平C/D均值为(1.69±0.99)ng·mL^(-1)·mg^(-1)·d^(-1);女性组氯氮平C/D值高于男性组(P<0.05);60岁及以上患者氯氮平C/D值高于40~59岁患者(P<0.05),40~59岁患者氯氮平C/D值高于20~39岁患者(P<0.05);联用利培酮、帕利哌酮、奥氮平、阿立哌唑、奋乃静、丙戊酸、氯硝西泮与未联用上述药物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氮平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大,影响因素复杂,年龄、性别及联合用药均可能造成其血药浓度波动,临床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剂量比
下载PDF
三种药物治疗方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林雪菜 陈达标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7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药物治疗方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三种药物治疗方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并对可能影响因素做敏感性分析。结果阿普唑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曲唑酮和坦度螺酮两组(χ2=7.68和7.44,... 目的探讨三种药物治疗方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三种药物治疗方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并对可能影响因素做敏感性分析。结果阿普唑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曲唑酮和坦度螺酮两组(χ2=7.68和7.44,P<0.01),坦度螺酮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曲唑酮组(χ2=16.03,P<0.01),坦度螺酮组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曲唑酮和阿普唑仑组两组(χ2=16.51和11.94,P<0.01)。成本-效果分析示坦度螺酮组成本-效果比最高(16.78),阿普唑仑组最低(7.73)。敏感性分析示降价后成本-效果比与原分析基本一致。结论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治疗方案较曲唑酮和坦度螺酮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症 曲唑酮 坦度螺酮 阿普唑仑 成本-效果
下载PDF
我院精神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英颖 王美娟 +2 位作者 孙赓冰 林雪菜 许德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我院精神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使用精神药物并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历,提取相关信息并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 目的:探讨我院精神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使用精神药物并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历,提取相关信息并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另以1∶1随机匹配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153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80.4%的患者为肝细胞损伤型,69.3%的患者为轻度肝损伤,3.3%的患者为重度肝损伤;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可疑药物主要涉及抗精神病药物(50.8%)、镇静催眠药物(20.3%)和抗抑郁药物(11.8%),其中镇静催眠药多为联用药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脂异常(OR=5.448,95%CI:2.976~9.974)、初次用药(OR=5.217,95%CI:2.770~9.828)和联合用药(OR=2.063,95%CI:1.129~3.771)可使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风险增加(P<0.05)。结论:我院精神科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多为轻度,大多预后良好,但仍需警惕其向重度肝损害发展。临床应避免多重联合用药,重点关注初次使用精神药物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血脂异常的患者,注意合理用药并密切监测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精神药物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曲唑酮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林雪菜 汤义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期70-72,共3页
抑郁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生率高达11%以上,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痛苦以及各种躯体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是新近发现的可用于评估抑郁症患者脑实质损... 抑郁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生率高达11%以上,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痛苦以及各种躯体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是新近发现的可用于评估抑郁症患者脑实质损伤的血清学指标,不仅可反映抑郁症患者神经元及脑白质的损害程度,而且还可作为抑郁症疗效评估和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2-4].曲唑酮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近年来用于治疗抑郁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了.本研究观察了曲唑酮对抑郁症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和MBP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B蛋白 髓鞘碱性蛋白 疗效观察 抑郁症 曲唑酮 蛋白水平 患者
下载PDF
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和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林雪菜 汤义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IL-18、IL-4、IL-10的影响和疗效观察。方法 6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1β、IL-18、IL-4、I...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IL-18、IL-4、IL-10的影响和疗效观察。方法 6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1β、IL-18、IL-4、IL-10的变化及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明显下降,IL-4、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研究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87.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不良反应5例和14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5.99,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其作用与降低血清IL-1β、IL-18水平和升高IL-4、IL-10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度洛西汀 白介素-1Β 白介素-18 白介素-4 白介素-10
下载PDF
我院1995年~1999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林雪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客观评估抗抑郁药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方法:调查我院1995年~1999年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主要品种、数量以及DDDs,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增长比例明显高于抗精神障碍药总金额的增长比例。金额排序前3位是黛力新、... 目的:客观评估抗抑郁药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方法:调查我院1995年~1999年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主要品种、数量以及DDDs,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增长比例明显高于抗精神障碍药总金额的增长比例。金额排序前3位是黛力新、氟西汀、帕罗西汀;DDDs排序前3位是黛力新、帕罗西汀、马普替林。结论:抗抑郁药是目前国内一类具有发展潜力的精神疾病常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1995年~1999年 抗抑郁药 调查 用药金额
下载PDF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疼痛症状抑郁障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许德河 汤义平 +1 位作者 陈英颖 林雪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7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疼痛症状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伴有疼痛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与帕罗西汀组,每组各58例,度洛西汀组给予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口服治疗,初始剂量:30~60 mg/d,可追加至...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疼痛症状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伴有疼痛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与帕罗西汀组,每组各58例,度洛西汀组给予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口服治疗,初始剂量:30~60 mg/d,可追加至90 mg/d。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片口服治疗,初始剂量:20 mg/d,可追加至50 mg/d。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症状、疼痛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度洛西汀组痊愈率为62.07%,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的37.93%(P〈0.05);度洛西汀组治疗后各疼痛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在治疗伴有疼痛症状的抑郁障碍方面具有起效快、疼痛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伴有疼痛症状的抑郁障碍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疼痛 度洛西汀 帕罗西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2000—2003年我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8
作者 许德河 林雪菜 《中国药业》 CAS 2005年第9期72-73,共2页
目的:了解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结果: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品种逐年增高。氟西汀和黛力新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DDDs及用药金额一直位列前5位,多塞平片因价廉,近4年DDDs一直位列前... 目的:了解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结果: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品种逐年增高。氟西汀和黛力新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DDDs及用药金额一直位列前5位,多塞平片因价廉,近4年DDDs一直位列前6位。结论: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最佳的抗抑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金额 DDDS 用药分析
下载PDF
我院2000年-2003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林雪菜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客观评估抗抑郁药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方法:调查我院2000年-2003年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主要品种、数量以及DDDs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数量每年都有增长,但幅度没有抗精神失常药高。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氟西汀、文... 目的:客观评估抗抑郁药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方法:调查我院2000年-2003年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主要品种、数量以及DDDs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数量每年都有增长,但幅度没有抗精神失常药高。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氟西汀、文拉法新、曲唑酮,DDDs排序前3位是:黛力新、氟西汀、文拉法新。结论:抗抑郁药物是目前国内一类具有发展潜力的抗精神失常的常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抗精神失常药 DDDS 用量 分析 抗抑郁药物 DDDS排序 销售金额 文拉法新 临床评价
原文传递
4种抗抑郁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雪菜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37-238,24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根据药物经济学原理,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做敏感性分析。结果:各方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成本分别为510.87元,990.62元,757...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根据药物经济学原理,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做敏感性分析。结果:各方案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成本分别为510.87元,990.62元,757.30元,829.38元;有效率分别为83.33%,86.40%,88.80%,91.30%。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4种方案所需的成本分别为6.13元,11.47元,8.53元,9.63元。在方案A的效果基础上,每再获得1个单位效果,方案B、C、D所花费的成本依次为156.27元,45.05元,46.24元。结论:方案A为成本效果比最低的,但有效率稍低,方案B、C、D有效率均有提高,而3种方案中增加相同的效果所需的成本则以方案C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陈英颖 林雪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60-60,共1页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剖析这种药物对泌乳素分泌的作用。方法:回顾剖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365名精神分裂症病人抗精神病药物与泌乳素水平的关联性,根据患者服药情况分为6组,包括氯氮平组(96例),...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剖析这种药物对泌乳素分泌的作用。方法:回顾剖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365名精神分裂症病人抗精神病药物与泌乳素水平的关联性,根据患者服药情况分为6组,包括氯氮平组(96例),奥氮平组(73例),利培酮组(85例),喹硫平组(58例),氨磺必利组(39例),阿立哌唑组(14例),对比每组病人服用药物前及服用药物4周后的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服药4周后,利培酮组、氨磺必利组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吃药之前,有显著差异(P<0.05)。氯氮平组、奥氮平组、喹硫平组服药4周后泌乳素水平较服药前有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服药4周后泌乳素水平较前略有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氨磺必利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能够使患者泌乳素含量升高,氯氮平、奥氮平和喹硫平可能升高泌乳素含量,阿立哌唑可能降低泌乳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泌乳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