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抗肺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林霄月 耿雪 +3 位作者 迟文成 隋雨桐 梁华 姜家康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肺癌的高发病率与早期不明显症状使其成为医疗卫生难题,加大了后期治疗难度。当前医疗技术治疗下的患者普遍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几年,中药活性成分抗肺癌研究成为热点。中药黄芪在防治肿瘤方面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现代研... 肺癌的高发病率与早期不明显症状使其成为医疗卫生难题,加大了后期治疗难度。当前医疗技术治疗下的患者普遍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几年,中药活性成分抗肺癌研究成为热点。中药黄芪在防治肿瘤方面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多糖抗肺癌具有显著疗效,不仅能控制癌症发展,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黄芪多糖抗肺癌作用机制,包括通过调控相关通路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关键因子和生物标志物来抑制迁移与侵袭;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变肿瘤微环境;抑制骨髓干细胞;正向或负向调节细胞自噬;与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联合使用起到增效减毒作用。本文对近年研究黄芪多糖抗肺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黄芪 多糖 肺癌
下载PDF
中医“和法”论治肿瘤源流考 被引量:2
2
作者 耿雪 迟文成 +3 位作者 林霄月 隋雨桐 梁华 姜家康 《河北中医》 2023年第10期1739-1742,1748,共5页
“和法”既是中医的治疗法则,也是“八法”之一。随着历代医家对“和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法”理论逐步丰富,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和法指“和其不和者”,狭义和法指“和解”。肿瘤病机复杂,变化多端,历代医家对于肿瘤的论治治则... “和法”既是中医的治疗法则,也是“八法”之一。随着历代医家对“和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法”理论逐步丰富,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和法指“和其不和者”,狭义和法指“和解”。肿瘤病机复杂,变化多端,历代医家对于肿瘤的论治治则虽有不同,方药各异,却也万变不离“和”之宗旨,“和法”是目前治疗肿瘤的根本法则,也是中医整体观的具体体现。但目前对“和法”及其治疗肿瘤的认识尚不够完善,本文拟通过追溯中医“和法”及“和法”治疗肿瘤的历史源流,探索中医“和法”的思想内涵,以期对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和法 历史文献 中医药学文献
下载PDF
注射液黄芪多糖对HepG2荷小鼠化疗过程中Ki-67、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霄月 宋高臣 《北方药学》 2020年第8期71-72,共2页
目的:通过本课题进一步研究注射液黄芪多糖对HepG2荷小鼠化疗过程中Ki-67抗原、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HepG2荷瘤小鼠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顺铂+多柔比星化疗药组(CA组)、低剂量黄芪多糖... 目的:通过本课题进一步研究注射液黄芪多糖对HepG2荷小鼠化疗过程中Ki-67抗原、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HepG2荷瘤小鼠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顺铂+多柔比星化疗药组(CA组)、低剂量黄芪多糖组(低APS组),中剂量黄芪多糖组(中APS组),高剂量黄芪多糖组(高APS组),顺铂+多柔比星+低剂量黄芪多糖组(联合用药组1),顺铂+多柔比星+中剂量黄芪多糖组(联合用药组2),顺铂+多柔比星+高剂量黄芪多糖组(联合用药组3),观察荷瘤小鼠骨髓细胞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三个联合用药组及CA组,Ki-67、HIF-1α、VEGF表达对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中APS组、高APS组三种蛋白表达对比模型组也降低(P<0.05);与CA组对比,三个联合用药组三种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尤以联合用药组2降低幅度最大。对比模型组,单用APS组骨髓细胞的数量变化不明显(P>0.05),CA组及联合用药组骨髓细胞的数量降低(P<0.05),且联合用药组数值下降幅度小于CA组(P<0.05)。结论:注射液黄芪多糖可能通过调控HepG2荷瘤(CA组)中Ki-67、HIF-1α、VEGF表达来实现增效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肝癌 增效减毒 KI-67 HIF-1Α VEGF
下载PDF
补益类中药抗肺癌的药理研究进展
4
作者 林霄月 耿雪 +3 位作者 迟文成 隋雨桐 梁华 姜家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5期2177-2181,共5页
肺癌是现如今世界范围内最为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肺癌的诊断与防治在不断进步,但它依然是肿瘤相关致死的主要因素[1]。中国作为癌症大国,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人们吸烟等生活习惯使得肺癌的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位居癌症榜首,并且... 肺癌是现如今世界范围内最为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肺癌的诊断与防治在不断进步,但它依然是肿瘤相关致死的主要因素[1]。中国作为癌症大国,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人们吸烟等生活习惯使得肺癌的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位居癌症榜首,并且依旧呈上升趋势,已造成严重的社会卫生负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补益类 肺癌 药理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牛膝-当归防治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曲永嘉 林霄月 +3 位作者 孙晓伟 戴鸿哲 程远志 李洪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726-735,744,共11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从分子层面探讨牛膝-当归防治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对“牛膝...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从分子层面探讨牛膝-当归防治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对“牛膝”“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在GeneCards、OMIM、DrugBank中收集和膝骨关节炎有关的疾病靶点并找出药物与疾病共同作用的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并选出关键靶点,利用R软件进行GO功能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选取重要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实验.共筛选出二者的有效活性成分19个,得到疾病与药物共同靶点103个.分析PPI网络后共得到15个关键靶点,其中PTGS2、HSP90AA1、CASP3、JUN起主要作用.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牛膝-当归药对主要通过调控细胞白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来对膝骨关节炎起到防治作用.在分子对接中,主要化学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和豆甾醇与关键靶点的对接效果良好.牛膝-当归药对可通过多个活性成分作用于多个疾病靶点并调控多条信号通路的方式来防治膝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牛膝-当归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下载PDF
NF-κB信号通路调控肺癌的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耿雪 迟文成 +3 位作者 林霄月 隋雨桐 梁华 姜家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07-216,共10页
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的标准治疗在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目前可用的治疗策略仍无法治愈。由于绝大多数肺癌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通常失去手术机会,多以放化疗为主要手段... 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的标准治疗在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目前可用的治疗策略仍无法治愈。由于绝大多数肺癌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通常失去手术机会,多以放化疗为主要手段。然而,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限制了他们的效果和应用,并且对患者正常组织造成的损害通常比对肿瘤的损害更为严重。当前,中药以其独特的辨证体系、灵活的配伍和安全有效的特点已被用作抗癌联合疗法的一部分,中药复方和中药单体的多成分和多靶点性可同时调控多条通路。研究发现,在众多调控肺癌的通路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具有诱导细胞转录的功能,是肺癌发生和发展的主要通路之一,在肺癌中能够特异性地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新生血管生成及多药耐药性等。中药复方和中药单体能够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血管生成,调控免疫功能及治疗多药耐药,从而起到干预肺癌的作用。然而,国内外尚未有对此进行系统整理与阐述的文献研究。因此,对NF-κB信号通路调控肺癌的机制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中药基于NF-κB信号通路干预肺癌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肺癌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信号通路 肺癌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