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横向骨搬移后巨噬细胞促进重度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 被引量:42
1
作者 高伟 林震迅 +3 位作者 镇普祥 陈炎 邝晓聪 花奇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5811-5815,共5页
背景:Ilizarov生物学理论——张力-应力法则技术通过生物组织缓慢牵拉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促进重度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以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 背景:Ilizarov生物学理论——张力-应力法则技术通过生物组织缓慢牵拉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目的:探究巨噬细胞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促进重度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以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的10例重度糖尿病足(Wagner3级及以上)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求患者同意及伦理委员会许可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取其创面边缘处组织制成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CD86单抗标记M1型巨噬细胞,CD163单抗标记M2型巨噬细胞,染色后在高倍镜视野下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并应用Image pro plus6.0软件对图像中的象素点进行采集分析,计算出M1/M2比值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治疗后1个月患者M1/M2比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2)治疗后CD86、CD163阳性细胞分布和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5);(3)结果表明,胫骨横向骨搬移可以使巨噬细胞趋向转化为M2巨噬细胞,从而减轻巨噬细胞介导的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炎症,促进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重度糖尿病足 胫骨横向骨搬移 创面愈合 组织构建
下载PDF
腓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重度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博凯 陈炎 +4 位作者 林震迅 高伟 何立环 邝晓聪 花奇凯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826-832,共7页
目的:探讨腓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重度糖尿病足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重度糖尿病足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10月接受治疗的重度糖尿病足患者3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腓骨横向骨搬移组、胫骨横向... 目的:探讨腓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重度糖尿病足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重度糖尿病足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10月接受治疗的重度糖尿病足患者3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腓骨横向骨搬移组、胫骨横向骨搬移组和传统治疗组3组,每组10例,术后观察患者足部溃疡愈合情况,评估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症状等,并计算愈合率、保肢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19.1±2.3)个月。腓骨横向骨搬移组患者患足9例愈合,愈合率90.0%,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5.4±4.3)周,全部保肢,保肢率100%;且患者治疗后的疼痛、麻木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至末次随访时,所有已愈合的溃疡均未复发。腓骨横向骨搬移组、胫骨横向骨搬移组溃疡复发率和患者截肢率均优于传统治疗组(均P<0.05)。结论:腓骨横向骨搬移术对糖尿病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加速创面愈合,有效降低患者糖尿病足坏死截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腓骨 骨搬移 糖尿病足
下载PDF
胫骨中段及近端皮质横向搬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覃文聪 杨思捷 +3 位作者 林震迅 聂新宇 苏宏杰 花奇凯 《微创医学》 2023年第3期288-293,共6页
目的比较胫骨中段皮质横向搬移(MTCTT)和胫骨近端皮质横向搬移(PTCTT)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MTCTT治疗的100例DFU患者为MTCTT组,同期接受PTCTT治疗且一般资料与MTCTT组均衡可比的90例DFU患者为PTCTT组。对... 目的比较胫骨中段皮质横向搬移(MTCTT)和胫骨近端皮质横向搬移(PTCTT)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MTCTT治疗的100例DFU患者为MTCTT组,同期接受PTCTT治疗且一般资料与MTCTT组均衡可比的90例DFU患者为PTCTT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足部溃疡愈合率、愈合时间、截肢率、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5.2个月。MTCTT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长/多于PTCT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足部溃疡愈合率、愈合时间、截肢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TCTT组术后骨折、截骨块区域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PTCT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TCTT和PTCTT均能有效地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降低复发率及截肢率,是治疗DFU的有效方法。但PTCTT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是更理想和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移 糖尿病足溃疡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重度糖尿病足 被引量:54
4
作者 镇普祥 陈炎 +5 位作者 高伟 林震迅 钟兆伟 腾治海 何立环 花奇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61-1266,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重度糖尿病足(Wagner 3~5级)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7年12月,采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重度糖尿病足(Wagner 3~5级)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7年12月,采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合并SIRS的重度糖尿病足患者33例。其中男27例,女6例;年龄34~79岁,平均60.6岁。均患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1~28年,平均10年。糖尿病足病程1~12个月,平均2.7个月。根据Wagner分级,3级8例,4级23例,5级2例。术后观察患足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保肢率。评估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测量足背皮肤温度;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足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3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4.1个月。足部溃疡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5.3个月;保肢率100%。术后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浓度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1个月患足皮温为(32.64±2.17)℃,较术前的(31.28±1.99)℃显著改善(t=0.05,P=0.00);但与健侧皮温(32.46±2.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4,P=0.41)。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2.4±0.7)分,较术前的(4.3±0.8)分显著改善(t=3.10,P=0.00)。结论 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能有效治疗合并SIRS的重度糖尿病足,可促进患足溃疡愈合,避免截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 糖尿病足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保肢
原文传递
临床用血供需及血液替代物研发前景 被引量:6
5
作者 吕冬梅 林震迅 赵会民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3期172-176,共5页
我国年采供血量持续增长,仍难以满足临床用血快速增长需求,全国供应不足和地域性供需失衡同时存在,局部地区季节性供血紧张频繁发生,应急血液储备普遍不足,全国临床用血供应缺口在5%~28%。预计未来几年全国临床用血需求将持续增长,区域... 我国年采供血量持续增长,仍难以满足临床用血快速增长需求,全国供应不足和地域性供需失衡同时存在,局部地区季节性供血紧张频繁发生,应急血液储备普遍不足,全国临床用血供应缺口在5%~28%。预计未来几年全国临床用血需求将持续增长,区域性临时性供血紧张将继续存在,血液供应面临巨大压力。当前要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加强区域联动、推进临床合理用血,加快血液替代物研发等,促进全国临床用血供需动态平衡。血液替代物特别是红细胞替代物的研发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急救 临床用血供应 临床用血需求 血液替代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