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演讲教育的归属、定位及演变:基于美国高校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林青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4-168,共5页
公众表达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演讲教育。美国演讲教育,最初在文学院(英文系)孕育,在戏剧的助力下逐渐独立为演讲学院,随后戏剧再从演讲学院分化,诞生演讲学院与戏剧学院两大门派,接下来传播学院后来居上,演讲学院被收编取代,形成以传播学... 公众表达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演讲教育。美国演讲教育,最初在文学院(英文系)孕育,在戏剧的助力下逐渐独立为演讲学院,随后戏剧再从演讲学院分化,诞生演讲学院与戏剧学院两大门派,接下来传播学院后来居上,演讲学院被收编取代,形成以传播学院为主流、文学院、戏剧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为支流的演讲教育学科体系。美国演讲教育的学科归属与教学定位尽管不断演变,却始终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戏剧教育与传播教育这两个轴线与四个极点间穿行,这启示我们,演讲教育的学科归属应不拘一格,教学定位亦不可偏废,将戏剧与传播打通,让通识与专业融合,是推动中国演讲教育发展的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讲教育 传播教育 戏剧教育 通识教育
下载PDF
在此岸想象彼岸 时间之河上的《中国梦》
2
作者 林青虹 《上海戏剧》 2015年第4期12-13,共2页
2014年,一出名为《中国梦》的话剧引发媒体关注,不少人会以为这是新创作的应景话剧:了解话剧史的人却知道,27年前,这部剧和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话剧一个标志性事件。1987年和费春放共同编剧的孙惠柱,27年后又当了导... 2014年,一出名为《中国梦》的话剧引发媒体关注,不少人会以为这是新创作的应景话剧:了解话剧史的人却知道,27年前,这部剧和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话剧一个标志性事件。1987年和费春放共同编剧的孙惠柱,27年后又当了导演,而且是两次——5月由北京朝阳区侨联出品的在朝阳9剧场演出;11月参加全国校园戏剧节并获特别奖的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演出,两拨演员都是上戏的教师和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北京朝阳区 戏剧观 戏剧节 上海戏剧学院 黄佐临 剧场演出 故事框架 戏剧结构 中国姑娘
下载PDF
跨文化前表意性训练:在边界消失的深处跨越
3
作者 林青虹 《戏剧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5,共12页
“跨文化表演”的魅力在于“跨”,“跨文化表演训练”的难点也在于“跨”。所谓“跨界”,要有“界”才可“跨”。“边界”的存在,才使“跨”有必要和有价值。文化越成熟,其边界越分明,跨越也就愈艰难。而回到文化的“干细胞”层面,因边... “跨文化表演”的魅力在于“跨”,“跨文化表演训练”的难点也在于“跨”。所谓“跨界”,要有“界”才可“跨”。“边界”的存在,才使“跨”有必要和有价值。文化越成熟,其边界越分明,跨越也就愈艰难。而回到文化的“干细胞”层面,因边界消失,跨越将变得容易。借鉴戏剧人类学“前表意性训练”,回到“分化”之前没有“边界”的“原初”,进入文化“干细胞”层次,可以找到跨文化表演训练的路径,在边界消失地带实现文化屏障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表演 跨文化表演训练 前表意性 戏剧人类学
原文传递
闽南话电视节目主持人发音发声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林青虹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闽南话在文化传承与对台对外传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闽南话缺乏科学有效的发音发声训练方法体系,闽南话电视节目主持人培养面临困境。本文运用戏剧人类学和人类表演学的理论,认为可以将国际前沿发音发声训练方法导入中国方... 闽南话在文化传承与对台对外传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闽南话缺乏科学有效的发音发声训练方法体系,闽南话电视节目主持人培养面临困境。本文运用戏剧人类学和人类表演学的理论,认为可以将国际前沿发音发声训练方法导入中国方言主持培训,以呼吸为灵魂,以体式为载体,建构具有可复制性与可推广性的闽南话电视节目主持人发音发声训练的方法体系,有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闽南话节目主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表演学 闽南话 发音发声训练 前表意性
原文传递
戏剧行动素模式在中国的“理论旅行”和工具创新
5
作者 林青虹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75,共11页
理论的旅行不仅要追问适用性问题,还要讨论适应性问题。传统行动素模式在解释热奈的《女仆》时出现了不适用性,但回到戏剧符号学原点,可以发现对于后现代戏剧,不是二元对立的结构分析法不适用了,而是二元对立的要素发生了改变,由此产生... 理论的旅行不仅要追问适用性问题,还要讨论适应性问题。传统行动素模式在解释热奈的《女仆》时出现了不适用性,但回到戏剧符号学原点,可以发现对于后现代戏剧,不是二元对立的结构分析法不适用了,而是二元对立的要素发生了改变,由此产生的"句法"和"语法"也待修正。行动素模式要突破其解释力半径,就必须工具创新。新行动素模式仍由三组二元对立的要素组成,发送体与接受体、主体与宾体不变,辅助体与反对体改为建构体与解构体,其关系不再用单向或双向的箭头联系,代之以三个关联的双曲线,无限趋近,但又非线性。用之分析《女仆》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显示行动素模式对后现代戏剧甚至新电影作品都具有相当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旅行 戏剧符号学 行动素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