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病血管造影的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林小义 陈光忠 +2 位作者 黄柳军 林韩逊 蔡树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20期4647-4648,共2页
对在我院治疗的脑血管疾病138例患者的血管造影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血管造影的阳性检出率为69.57%,其中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最高;术后患者的脑血管狭窄率与术前相比改善显著(P<0.05);另外,术后接受... 对在我院治疗的脑血管疾病138例患者的血管造影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血管造影的阳性检出率为69.57%,其中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最高;术后患者的脑血管狭窄率与术前相比改善显著(P<0.05);另外,术后接受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无1例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并发症。运用血管造影检查技术能够提高脑血管疾病的确诊率,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血管造影 诊断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基层医院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新东 朱志军 +5 位作者 黄彦真 陈永辉 杨育生 林韩逊 许建丰 方敬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922-924,927,共4页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的策略。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7月于陆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依据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分为单独溶栓组(n=100),溶栓+PCI组(n=100)。...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的策略。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7月于陆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依据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分为单独溶栓组(n=100),溶栓+PCI组(n=100)。单独溶栓组在常规治疗基础联合溶栓治疗,溶栓+PCI组在单独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行PCI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d后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及治疗后半年、1年、2年内再梗死、再住院、死亡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7d后,单独溶栓组LVESD、LVEDD均高于溶栓+PCI组,LVEF低于溶栓+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2年后,单独溶栓组再梗死率高于溶栓+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1年、2年后,溶栓+PCI组再住院率、死亡率低于单独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溶栓组治疗总费用低于溶栓+PCI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溶栓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心肌血供,且治疗费用相对较低,较为适合于难以快速运转患者的基层医院。但治疗时要恰当选择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对需行PCI的患者需转行PC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策略
下载PDF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林韩逊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陆丰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34例,联合应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治疗,...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陆丰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34例,联合应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为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疏血通 依达拉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