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全新的就业指导模式
1
作者 林骥佳 《计算机教育》 2005年第7期66-67,共2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出其重要性与紧迫性.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为2 1 2万,2004年为280万,而2005年将有338万人参加就业(不含历年沉积下来的毕业生).在社会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出其重要性与紧迫性.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为2 1 2万,2004年为280万,而2005年将有338万人参加就业(不含历年沉积下来的毕业生).在社会需求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毕业生 就业指导模式 职业危机 就业观念
下载PDF
以示范性就业中心建设为契机 构建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骥佳 郝志强 罗佳 《北京教育(高教)》 2010年第9期68-69,共2页
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就业部门“推销”毕业生的一个孤立动作,更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环节。就业与招生、培养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密不可分,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自2008年9月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首批示范性就业... 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就业部门“推销”毕业生的一个孤立动作,更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环节。就业与招生、培养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密不可分,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自2008年9月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首批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以来,北京理工大学以建设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为契机,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在构建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方面全力施为,取得了明显效果,并在区域内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过程 就业中心 示范性 招生 就业指导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 机构 系统科学理论
原文传递
第三方看《劳动合同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骥佳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年第7期33-34,共2页
新法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较之"旧法"具有质的飞跃,受到了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好评,某些法律专家甚至解读为是对劳动者的"一边倒"。但是来自国内外企业抵制或者担心的声音也一浪高过一浪。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第三方 劳动者权益 “一边倒” 法律专家 国内外 旧法
原文传递
加强就业信息服务是重中之重
4
作者 林骥佳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年第24期24-25,共2页
2008年.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初就业率达到97.25%,研究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38%。高的初次就业率,一方面得益于学校的社会声誉、办学质量以及毕业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也得益于学校强有力的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多年来,北京理工大... 2008年.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初就业率达到97.25%,研究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38%。高的初次就业率,一方面得益于学校的社会声誉、办学质量以及毕业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也得益于学校强有力的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多年来,北京理工大学一直把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套用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中的讲话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信息服务 重中之重 毕业生就业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 初次就业率 信息服务工作 大学本科生 社会声誉
原文传递
加强就业队伍建设,创新就业工作机制
5
作者 林骥佳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年第24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就业工作机制 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形势 市场经济 招生规模 稀缺资源 人才市场
原文传递
香港与内地高校就业指导的比较及建议
6
作者 林骥佳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0年第S1期37-38,47,共3页
2009年11月17日,由教育部主办,新鸿基郭氏基金赞助,香港理工大学承办的"内地高校指导教师赴港培训班(第四期)"结束。培训班学员来自内地12个省市的25所高校。在香港的同仁看来,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三点:一是自我认识不足;二没有... 2009年11月17日,由教育部主办,新鸿基郭氏基金赞助,香港理工大学承办的"内地高校指导教师赴港培训班(第四期)"结束。培训班学员来自内地12个省市的25所高校。在香港的同仁看来,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三点:一是自我认识不足;二没有职业方向;三是求职技巧不足,就业工作人员的使命就是解决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高校 事业发展 比较及建议
原文传递
向空间要机遇 向时间要效益——探访高校提高校园招聘成效的新举措 被引量:2
7
作者 孙长缨 王洋 +6 位作者 侯吉永 孙文博 李长乐 林骥佳 童金皓 王寒 侯建湘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年第2期18-20,共3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年国庆刚过,校园招聘会便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轮番上演。不可否认,校园招聘会成本低,针对性强,目前仍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但与校园招聘会场面的火爆不太相称的是,毕业生的一次性签约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年国庆刚过,校园招聘会便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轮番上演。不可否认,校园招聘会成本低,针对性强,目前仍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但与校园招聘会场面的火爆不太相称的是,毕业生的一次性签约率并未达到理想的要求,甚至爆出冷门。如何提高校园招聘会的成效,这是所有高校都面临的问题。可喜的是,许多高校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施了不少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校园招聘 效益 时间 招聘会 签约率 一次性 理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