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鲁藏布江下游鮡科鱼类分类整理及三新种和中国一新记录种
1
作者 陈咏霞 谭慧敏 +3 位作者 林鹏程 张驰 王琳 何德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0-949,共30页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1974、2019—2023年间采自雅鲁藏布江下游(我国实际控制区内,下同)的403尾鮡科鱼类标本进行分类整理。标本检视结果及结合历史记录表明,雅鲁藏布江下游共分布有鮡科鱼类6属10种,即黑斑原鮡Glyptosternon m...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1974、2019—2023年间采自雅鲁藏布江下游(我国实际控制区内,下同)的403尾鮡科鱼类标本进行分类整理。标本检视结果及结合历史记录表明,雅鲁藏布江下游共分布有鮡科鱼类6属10种,即黑斑原鮡Glyptosternon maculatum(Regan 1905)、穴形纹胸鮡Glyptothorax cavia(Hamilton1822)、墨脱纹胸鮡G.medogensis Chen&He sp.nov.、疑似细体纹胸鮡G.cf.gracilis(Günther 1864)、稀有纹胸鮡G.rara Chen&He sp.nov.、西仁褶鮡Pseudecheneis sirenica Vishwanath&Darshan 2007、扁头异鮡Creteuchiloglanis kamengensis(Jayaram 1966)、细尾鰋Exostoma tenuicaudatum Tamang,Sinha&Gurumayun2015、西藏鰋E.tibetanum Gong,Lin,Liu&Liu 2018和无斑平唇鮡Parachiloglanis immaculata Chen&He sp.nov.。新种墨脱纹胸鮡是安氏纹胸鮡G.annandalei Hora 1923种名的修订,其偶鳍具羽状皮褶,项背骨前突与上枕骨棘相离,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缘垂直下方之后,腹鳍末端远离臀鳍起点,更细的尾柄,以及更长的头长等联合特征区别于同属其他物种。新种稀有纹胸鮡其偶鳍腹面光滑,无羽状皮褶;胸部吸着器心形,皮纹向前延伸至咽部,附着器后缘中部微陷、开放,皮纹不明显;臀鳍不分枝鳍条11根;项背骨前突与上枕骨棘间隔距离远;上颌须延伸超过胸鳍基末端,达胸鳍长的1/2处,其长为头长的134.2%等特征区别于同属其他种。新种无斑平唇鮡是霍氏平唇鮡P.hodgarti(Hora 1923)种名修订,其上颌齿带两侧向后延伸,内侧内凹,呈弯月形,横向宽约为纵向深的2倍;下颌齿带前缘和后缘中部微凹,左右两块紧靠,无明显间隔;鳃孔下角限于胸鳍基前1/3处;脂鳍末端游离,与尾鳍起点有一缺刻;胸鳍分枝鳍条16—17根;尾鳍末端明显内凹;侧线明显,侧线孔周围具白色稀疏圆点,体表和各鳍无明显的斑纹等特征有别于同属其他物种。穴形纹胸鮡为我国新记录种。西仁褶鮡为黄斑褶鮡P.sulcata(McClelland 1842)种名的修订。文章对10种鮡科鱼类的主要鉴别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属种分类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喜马拉雅地区 鮡科 种名修订 鉴别特征 新种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氧化还原反应的归纳聚析
2
作者 林鹏程 《中学化学》 2025年第1期50-51,共2页
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氧化还原反应的内涵外延,从更高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据此从多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常见考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方法。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分析 高中化学
下载PDF
金沙江上游主要支流着生藻类群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3
作者 尚坤钰 韩毓 +4 位作者 高欣 孙丹丹 姜昊 吴兴华 林鹏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2-1402,I0006-I0009,共15页
着生藻类是河流生态系统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在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能量流动和物质传递中起关键作用。着生藻类对人为干扰和环境变化响应迅速,广泛应用于河流生物多样性监测和水环境质量评价。比较不同河流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 着生藻类是河流生态系统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在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能量流动和物质传递中起关键作用。着生藻类对人为干扰和环境变化响应迅速,广泛应用于河流生物多样性监测和水环境质量评价。比较不同河流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认识河流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为此,于2021年春季(5-6月)对金沙江上游主要支流色曲、赠曲、欧曲和藏曲的着生藻类多样性及河流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38个样点共鉴定出着生藻类3门34属91个分类单元,各采样点种类数均以硅藻门占比最高。各支流着生藻类密度范围为0.002×10^(5)~2.43×10^(5)cells/cm~2,生物量范围为0.3×10^(-3)~1.56 mg/cm^(2),各支流着生藻类密度和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不同支流优势种存在一定差异,色曲主要优势种为半丰鞘丝藻(Lyngbya semiplema)、眉藻未定种(Calothrixsp.)和微型舟形藻(Navicula minima)等;赠曲主要优势种为半丰鞘丝藻、纤细等片藻(Diatoma tenue)、和平片针杆藻(Synedra tabulata)等;欧曲主要优势种为半丰鞘丝藻、中型脆杆藻(Fragilaria intermedia)和胡斯特桥弯藻(Cymbella hustedtii)等;藏曲主要优势种为半丰鞘丝藻、希罗鞘丝藻(Lyngbya hieronymusii)和极小桥弯藻(Cymbella perpusilla)等。冗余分析显示,电导率、pH、河宽和溶解氧是影响金沙江上游着生藻类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表明环境过滤在金沙江上游着生藻类群落多样性的空间格局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为金沙江上游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及水质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指示物种 群落结构 河流健康 青藏高原 金沙江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獐牙菜及其近缘植物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1
4
作者 林鹏程 冶兆辉 +3 位作者 卢永昌 赵素琴 纪兰菊 胡凤祖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獐牙菜及其近缘植物中番木鳖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流动相甲醇和水(含0.04%磷酸)的比例在0-24 min内由22:78至38:62...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獐牙菜及其近缘植物中番木鳖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流动相甲醇和水(含0.04%磷酸)的比例在0-24 min内由22:78至38:62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4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番木鳖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6.25μg(r=0.9999),0.0095—2.9 μg(r=0.9998),0.0486—2.56μg(r=0.9999),0.0056—2.8μg(r=0.9998);回收率为102%(RSD=4.4%),97.7%(RSD=4.3%),99.5%(RSD=3.5%),103%(RSD=1.1%)。结论:方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D 獐牙菜苦苷 番木鳖 芒果苷 HPLC法 含量 龙胆苦苷 近缘植物 有效成分 比例
下载PDF
藏药秦艽、麻花艽中落干酸和龙胆苦甙的HPLC法含量测定 被引量:16
5
作者 林鹏程 冶兆辉 +3 位作者 卢永昌 赵素琴 胡凤祖 纪兰菊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19-821,共3页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藏药秦艽、麻花艽中落干酸、龙胆苦甙含量。并比较了加热回流提取及超声提取两种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还测定了两种藏药全草及根、茎、叶。
关键词 藏药 秦艽 麻花艽 落干酸 龙胆苦甙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白花酸藤果中苯酚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林鹏程 李帅 +2 位作者 王素娟 杨永春 石建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8-821,共4页
目的 研究白花酸藤果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白花酸藤果中分离鉴定了5个长链烷基取代的苯酚类化合物5-(8-十五烯基)-1,3-苯二酚(Ⅰ)、5-(8,11... 目的 研究白花酸藤果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白花酸藤果中分离鉴定了5个长链烷基取代的苯酚类化合物5-(8-十五烯基)-1,3-苯二酚(Ⅰ)、5-(8,11-十七-二烯基)-1,3-苯二酚(Ⅱ)、5-十五烷基-1,3-苯二酚(Ⅲ)、5-(8-十七烯基)-1,3-苯二酚(Ⅳ)和3-甲氧基-5-戊烷基苯酚(3-methoxy-5-pentyl-phenol,Ⅴ),以及2个酚苷3,5-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1-O-β-D-glucopyranoside,Ⅵ)、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2,6-dimethoxy-4-hydroxyphenyl-1-O-β-D-glucopyranoside,Ⅶ)。结论 化合物Ⅰ~Ⅶ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牛科 酸藤子属 白花酸藤果 苯酚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上游鱼类群聚沿河流-水库梯度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9
7
作者 林鹏程 刘飞 +2 位作者 黎明政 高欣 刘焕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4-1134,共11页
研究对2005—2012年长江上游合江、木洞、万州和秭归江段的鱼类群聚结构进行了调查,以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上游鱼类群聚沿河流-水库梯度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在三峡蓄水后,在合江至秭归江段累计采集到土著鱼类368706尾,合计132种,... 研究对2005—2012年长江上游合江、木洞、万州和秭归江段的鱼类群聚结构进行了调查,以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上游鱼类群聚沿河流-水库梯度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在三峡蓄水后,在合江至秭归江段累计采集到土著鱼类368706尾,合计132种,隶属于17科,其中鲤科鱼类为优势类群。沿河流-水库纵向梯度,土著鱼类物种数下降而外来鱼类物种数增加。对应分析表明,合江至秭归江段的鱼类群聚呈现出明显分化:库区以上河段鱼类组成以流水性鱼类为主,库区鱼类则以静水缓流型为主。指示物种分析进一步指出,河流区鱼类以犁头鳅(Lepturichthys fimbriata)、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圆筒吻(Rhinogobio cylindricus)等22种鱼类为指示物种,其功能群特征表现为偏好流水生境、生活史为均衡主义及食性为昆虫食性;库区鱼类以宽口光唇鱼(Acrossocheilus monticolus)、宽鳍鱲(Zacco platyp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16种鱼类为指示物种,其功能群特征表现为偏好静水生境、食性为草食性或浮游食性。以上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导致的水环境变化是影响长江上游鱼类纵向格局的主要驱动力。建议相关管理部门根据不同河段鱼类群聚特征制定不同的渔业管理措施,如保护土著鱼类资源、控制外来入侵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聚 河流-水库梯度 指示种 三峡水库
下载PDF
黄河伊洛河中下游鱼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被引量:14
8
作者 林鹏程 李淑贞 +2 位作者 秦祥朝 程卫习 刘焕章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2-492,共11页
为了解伊洛河中下游鱼类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2-12月对伊洛河中下游5个河段开展鱼类多样性及环境调查.共采集鱼类12361尾,43种,隶属于4目9科37属.伊洛河中下游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 为了解伊洛河中下游鱼类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2-12月对伊洛河中下游5个河段开展鱼类多样性及环境调查.共采集鱼类12361尾,43种,隶属于4目9科37属.伊洛河中下游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75~2.38、2.44~3.63、0.59~0.76和0.73~0.86.各指数均以西草甸河段最高.各河段优势种以(Hemiculter leuciscul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鲫(Carassius auratus)、兴凯鱊(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和鳑鲏属(Rhodeus)等小型或广适性鱼类为主.丰度/生物量比较(ABC)曲线显示,除西草甸河段外,各河段优势鱼类群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其中七里铺和黑石关鱼类群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以小型鱼类或大型鱼类的幼鱼为主.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除了河床、水流、捕捞等因子以外,氨氮、总磷浓度与pH是导致伊洛河中下游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针对伊洛河鱼类多样性现状,建议加强流域水质监管,恢复河流连通性,推进保护区全面禁渔,开展生态修复等以恢复伊洛河河流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中下游伊洛河 多样性格局 鱼类群落 冗余分析 河流健康
下载PDF
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在赤水河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林鹏程 刘飞 +1 位作者 高欣 刘焕章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86,92,共7页
基于河流生态系统相关理论模型以及鱼类适应与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对应关系,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四个属性:一般格局、空间连续性、空间异质性和时间过程,并选取33个候选指标用于构建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以期望值10... 基于河流生态系统相关理论模型以及鱼类适应与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对应关系,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四个属性:一般格局、空间连续性、空间异质性和时间过程,并选取33个候选指标用于构建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以期望值10代表各江段的最佳情况,赤水河各江段(赤水河镇、赤水市和合江县江段)的生态完整性相对较好,平均得分为7.16。赤水河各江段的生态完整性在时空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诊断分析显示,赤水河镇江段的时间过程受到一定的干扰;赤水市江段的空间异质性受到一定的干扰;而合江江段的一般格局和空间异质性均受到一定的干扰。建议加强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并根据不同江段生态完整性的退化原因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完整性 鱼类 长江上游 赤水河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下载PDF
基于鱼类物种状况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鹏程 高欣 +2 位作者 刘飞 黎明政 刘焕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5-1389,共5页
鱼类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域生态环境良好的指示类群。为合理评估长江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文章提出将土著鱼类物种数和珍稀特有鱼类物种数作为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相关的评价基准和等级划分标准。以2010年和2020年... 鱼类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域生态环境良好的指示类群。为合理评估长江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文章提出将土著鱼类物种数和珍稀特有鱼类物种数作为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相关的评价基准和等级划分标准。以2010年和2020年为评价年,评估了长江干流及代表性重点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结果显示,当前长江上游干流和下游干流的生态环境质量优于中游;支流赤水河的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大型湖泊鄱阳湖的生态环境质量中等。从时间上看,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长江干流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不同程度地好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物种 物种丰度 生物完整性 河流健康 长江大保护
下载PDF
水电开发背景下长江上游流域鱼类保护现状与规划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鹏程 王春伶 +5 位作者 刘飞 刘猛 刘焕章 王小明 于江 朱昕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30-143,共14页
长江上游地区集中了长江流域近90%的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和河道渠化导致河流原有生境破碎化、鱼类多样性丧失,水电开发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系统收集了长江上游流域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电梯级开... 长江上游地区集中了长江流域近90%的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和河道渠化导致河流原有生境破碎化、鱼类多样性丧失,水电开发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系统收集了长江上游流域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电梯级开发现状资料并矢量化。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鱼类多样性特点,分析了当前水电开发背景下长江上游鱼类资源变化以及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展保护区普查和管理效果评估、优化空间布局,实施鱼类关键栖息地生态修复,实施上游濒危特有鱼类拯救行动计划,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科研监测和基础研究等建议,为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和水域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流域 珍稀、特有鱼类 空间分析 保护空缺 生态修复
下载PDF
青海不同地区藏药麻花艽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鹏程 王永菊 +3 位作者 祝存恩 吉守祥 梁永欣 卢永昌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3-785,共3页
目的测定藏药麻花艽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番木鳖酸和龙胆苦苷的含量,评价青海不同产地麻花艽的质量。方法优化了测定麻花艽中番木鳖酸和龙胆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番木鳖酸和龙胆苦苷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测定了青... 目的测定藏药麻花艽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番木鳖酸和龙胆苦苷的含量,评价青海不同产地麻花艽的质量。方法优化了测定麻花艽中番木鳖酸和龙胆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番木鳖酸和龙胆苦苷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测定了青海16个不同产地麻花艽中2种环烯醚萜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结论青海不同地区麻花艽质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要求,但样品中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艽 番木鳖酸 龙胆苦苷
下载PDF
白花酸藤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鹏程 李帅 +2 位作者 王素娟 杨永春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215-1216,共2页
关键词 植物化学成分 醌类化合物 抗生育活性 药理学研究 细胞毒活性 乙醇提取物 跌打损伤 中药名
下载PDF
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林鹏程 吴启勋 《盐湖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48-50,共3页
研究报道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用来考察影响实际化学问题的各种因素 ,用以找出主要因素。以碱金属结合能的计算为例 。
关键词 灰色理论 灰色关联度分析 化学计量学 金属晶体 结合能 碱金属
下载PDF
大花红景天中红景天甙最佳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鹏程 卢永昌 +2 位作者 祁米香 马萍 马福良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从大花红景天中提取红景天甙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粒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提取红景天甙的影响 ;利用HPLC法测定红景天甙的含量。结果 红景天原料的粒度、提取... 目的 探讨从大花红景天中提取红景天甙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粒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提取红景天甙的影响 ;利用HPLC法测定红景天甙的含量。结果 红景天原料的粒度、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对红景天甙的提取有显著影响 ,料液比有一定影响 ,提取时间影响较小。结论 在提取次数 3次、粒度2mm、乙醇浓度 5 0 %、料液比 1:5、温度 78℃、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红景天 红景天甙 正交实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最佳提取工艺
下载PDF
六种藏药对食用油脂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鹏程 卢永昌 +1 位作者 鲁芳 康吉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0,共3页
通过在日常食用的菜籽油、酥油、猪油、花生油、大豆油中添加中藏药藓生马先蒿、斑唇马先蒿、益母草、珠牙蓼、蜜花香薷和白苞筋骨草的乙醇提取物,以VC、VE为对照,利用Na2S2O3-I2滴定法,测定不同时间油脂POV的方法,初步研究了中藏药对... 通过在日常食用的菜籽油、酥油、猪油、花生油、大豆油中添加中藏药藓生马先蒿、斑唇马先蒿、益母草、珠牙蓼、蜜花香薷和白苞筋骨草的乙醇提取物,以VC、VE为对照,利用Na2S2O3-I2滴定法,测定不同时间油脂POV的方法,初步研究了中藏药对常用食用油脂的抗氧化作用。结果发现6种藏药乙醇提取物对所选5种油脂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藏药 抗氧化作用 食用油脂
下载PDF
预测锂电池充电时间的三段SVR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鹏程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55-1157,123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段式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来预测锂电池充电剩余时间。根据三段式模型将充电过程分为充电初期、充电中期和充电后期,各个阶段提取相关性高的特征组成特征向量,通过参数寻优训练获得3个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以美国国家...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段式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来预测锂电池充电剩余时间。根据三段式模型将充电过程分为充电初期、充电中期和充电后期,各个阶段提取相关性高的特征组成特征向量,通过参数寻优训练获得3个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阿姆斯研究中心公开的电池数据为测试数据,与三段式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通用性、精度方面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段式模型 支持向量回归 充电剩余时间 锂电池
下载PDF
解四阶抛物型方程的绝对稳定高精度差分格式 被引量:19
18
作者 林鹏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56-759,共4页
对四阶抛物型方程U_t+U_(xxxx)=0构造一族含双参数的三层差分格式,当参数α=1/2,β=0时得到双层格式,这些格式对任意非负参数均为绝对稳定的,其截断误差为O(△t ̄2+△x ̄6),且可用追赶法求解。
关键词 抛物型方程 绝对稳定 差分格式
下载PDF
蕨麻羹的研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鹏程 胡树青 李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蕨麻羹 人参果 生产工艺
下载PDF
西藏岩白菜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2
20
作者 林鹏程 梁永欣 康吉森 《青海科技》 2005年第4期30-31,共2页
本文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了西藏岩白菜中多糖的含量。结果:50g岩白菜样品制得多糖1.16g。以492nm为测定波长,在0.002~0.02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1.45%。该分析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岩白菜 多糖 含量测定 西藏 比色法测定 平均回收率 线性关系 浓度范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