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西兰白兔CTSB、CTSS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1
作者 袁冬冬 宋国华 +5 位作者 陈孟娟 王智通 柏中峰 蔡含芳 李明 许会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99-3509,共11页
【目的】克隆新西兰白兔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与CTSS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在新西兰白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PCR法扩增并克隆CTSB、CTSS基因CDS区序列,使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 【目的】克隆新西兰白兔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与CTSS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在新西兰白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PCR法扩增并克隆CTSB、CTSS基因CDS区序列,使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析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TSB、CTSS蛋白理化性质、跨膜结构、信号肽位点及亚细胞定位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TSB、CTSS基因在新西兰白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新西兰白兔CTSB、CTSS基因CDS区序列长分别为1020、1023 bp,共编码339、34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分别为37.627、38.253 ku,理论等电点为5.53、8.40,不稳定系数为30.76、32.38,分别为酸性及碱性蛋白。新西兰白兔CTSB、CTSS基因氨基酸序列分别与猪、马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亲缘关系较远。CTSB、CTSS蛋白二级结构均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二者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一致,均为亲水性蛋白;CTSB蛋白信号肽剪切位点位于第17—18位氨基酸处,含有1个N-端Propeptide-C1结构域与1个Peptidase-C1A-C结构域;CTSS蛋白信号肽剪切位点位于第25—26位氨基酸处,含有1个Inhibitor-129结构域与1个Peptidase-C1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TSB、CTSS蛋白均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包括细胞壁)内。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TSB基因在腹脂和肝脏组织中表达量较高,CTSS基因在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成功克隆新西兰白兔CTSB、CTSS基因CDS全长序列,揭示了CTSB、CTSS基因在新西兰白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分析了其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家兔CTSB、CTSS基因功能及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白兔 CTSB基因 CTSS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
下载PDF
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控制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柏中峰 王成磊 《吉林畜牧兽医》 2016年第2期23-23,26,共2页
1对猪场周围环境的控制 1.1绿化 在猪场周围以及其他的空地进行植树种草,绿化环境,有助于改善空气。主要在猪场内的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并且在猪舍之间种植一些高大、速生的落叶类树木比如杨树等。
关键词 规模化养猪场 环境控制 绿化环境 周围环境 植树种草 行道树 种植 猪舍
下载PDF
中原农区农户养殖母牛适度规模模式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中林 柏中峰 +2 位作者 王之保 杨黎明 牛新建 《中国牛业科学》 2018年第5期68-72,共5页
[目的]针对我国繁殖母牛存栏不足的现状,探讨农区农户母牛养殖的适度规模,引导农户发展母牛养殖。[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国内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国家、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了研判,结合泌阳县夏南牛养殖的生产... [目的]针对我国繁殖母牛存栏不足的现状,探讨农区农户母牛养殖的适度规模,引导农户发展母牛养殖。[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国内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国家、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了研判,结合泌阳县夏南牛养殖的生产实践,从目标定位、占地面积及土地来源、劳动定员、圈舍建造、饲草饲料储备、水源保障、粪污利用、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益概算、技术支撑、风险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量化的分析论证。[结果]中原农区农户养殖能繁母牛50头左右较为适宜。[结论]投资100万元,年收益30万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区 农户 母牛适度规模 探讨
下载PDF
夏南牛犊牛口蹄疫母源抗体衰减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先华 王之保 +4 位作者 柏中峰 孙昊堃 中林 李静 孙炳燕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夏南牛犊牛口蹄疫母源抗体衰减变化规律,为犊牛口蹄疫科学适时免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血样采集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抗体检测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抗体效价判定依据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病监测方案。[结果]母牛产... [目的]探讨夏南牛犊牛口蹄疫母源抗体衰减变化规律,为犊牛口蹄疫科学适时免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血样采集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抗体检测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抗体效价判定依据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病监测方案。[结果]母牛产后、犊牛出生当天,O型抗体效价合格率达100%,A型抗体效价合格率达92%。O型口蹄疫第4周抗体合格率达86.96%,到第5周已降至66.67%;A型口蹄疫第3周抗体合格率达75%,第4周抗体合格率已降至39.13%。牛口蹄疫O型疫苗抗体衰减时间稍长于A型。[结论]犊牛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O型口蹄疫4周内有较强的保护作用,A型口蹄疫3周内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建议夏南牛犊牛口蹄疫首免时间在出生后40 d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母源抗体 衰减变化
下载PDF
泌阳县肉牛常用饲料原料营养成分检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中林 王之保 +4 位作者 孙秀玉 柏中峰 张成峰 李静 梅艳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夏南牛主产区主要饲料原料营养成分,为草食动物饲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集了全株玉米青贮、花生秧、麦秸、玉米秸秆黄贮、稻草、酒糟、干玉米秸秆7个粗饲料样品及玉米、麸皮2个精饲料共28个样品,委托郑州奥瑞森生物科技有... [目的]分析夏南牛主产区主要饲料原料营养成分,为草食动物饲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集了全株玉米青贮、花生秧、麦秸、玉米秸秆黄贮、稻草、酒糟、干玉米秸秆7个粗饲料样品及玉米、麸皮2个精饲料共28个样品,委托郑州奥瑞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概略养分分析法,进行了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全株玉米青贮、花生秧、麦秸、玉米秸秆黄贮4种主要粗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钙、磷平均含量分别为:27.49%,8.22%,6.55%,54.05%,36.23%,0.35%,0.38%;89.24%,8.36%,12.11%,61.87%,56.35%,1.38%,0.33%;92.13%,3.49%,8.41%,78.98%,55.89%,0.30%,0.13%;31.87%,7.44%,6.85%,55.70%,35.95%,0.38%,0.30%。[结论]全株玉米青贮的综合营养价值最高,其次是玉米黄贮,第三是花生秧,麦秸粗蛋白含量最低。花生秧和麦秸钙磷比例不平衡,比例分别达到4.18∶1和2.31∶1。在肉牛饲养中,不提倡单一粗饲料饲喂,为实现营养均衡,建议2种或2种以上粗饲料合理塔配饲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饲料原料 营养分析
下载PDF
中原农区农户养殖母牛适度规模模式探讨
6
作者 中林 柏中峰 +2 位作者 王之保 杨黎明 牛新建 《中国牛业科学》 2018年第4期71-75,共5页
目前繁殖母牛存栏不足是制约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与生猪、家禽等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畜种相比,国内肉牛能繁母牛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从土地供应、环保、资金、管理、比较效益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农户养殖规模多大算得上是适度,... 目前繁殖母牛存栏不足是制约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与生猪、家禽等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畜种相比,国内肉牛能繁母牛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从土地供应、环保、资金、管理、比较效益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农户养殖规模多大算得上是适度,从泌阳县夏南牛养殖的生产实践出发,经过一年多来的深入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综合考虑土地、环保、资金、粗饲料来源、劳动用工、精细化管理等因素,认为中原农区农户养殖母牛适度规模,应在能繁母牛50头左右较为合适。投资100万元,年收益30万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区 农户 母牛适度规模 探讨
下载PDF
幼畜疾病诊疗方法
7
作者 王成磊 柏中峰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4期100-100,共1页
为了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提高幼畜成活率,需要养殖管理中分析幼畜的发病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早治疗,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幼畜疾病的种类有先天性的、感染性的和病毒性的,病症原因表现为脾胃不足、发病状、肝脏问题。
关键词 幼畜 疾病 种类 诊疗方法
下载PDF
不同免疫程序对夏南牛口蹄疫免疫效果研究分析
8
作者 石先华 柏中峰 +2 位作者 李静 魏榕 王之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1期94-98,共5页
探讨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优化免疫程序。方法: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试验1组11头牛、2组12头牛免疫期均为170d,对照组12头牛免疫期为192d,O型口蹄疫基础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45%、58... 探讨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优化免疫程序。方法: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试验1组11头牛、2组12头牛免疫期均为170d,对照组12头牛免疫期为192d,O型口蹄疫基础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45%、58.33%、33.33%。采样后立即对35头试验牛颈部肌肉注射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每头牛分别颈部肌肉注射4ml、2ml、2ml。首次免疫第32d,口蹄疫O型、A型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17%、52.94%;第32d对试验2组12头牛,加强免疫1次、每头牛颈部肌肉注射2ml。第63d,共采血检测34头试验牛,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口蹄疫O型、A型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3.52%、52.94%。免疫第91d,共采血检测34头试验牛,口蹄疫O型、A型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17%、29.41%。结论:不同的免疫程序,对口蹄疫免疫抗体产生及衰减变化影响较大,加倍剂量免疫效果优于加强免疫1次和常规免疫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免疫程序 效果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