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主体互动与自由意志选择:非遗研培案例中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新锋
柏仙爱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07-115,共9页
"非遗传承中参与的各方实践是密切互动的、不可替代的"。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文简称"研培")以来,学术界对非遗传承问题研讨更为激烈。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团队以"...
"非遗传承中参与的各方实践是密切互动的、不可替代的"。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文简称"研培")以来,学术界对非遗传承问题研讨更为激烈。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团队以"固本培元、守正创新"为理念,按照文化和旅游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要求,开展了六期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培训工作。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案例中所呈现出的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培中不同主体的互动与诉求,是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相关文件精神和非遗"十二条伦理原则"的自觉实践。这实践背后隐含的主体互动与自由意志选择,更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这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研培
公约精神
主体互动
自由意志
传承与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非遗研培与乡村振兴——产业、伦理与教育视角
被引量:
3
2
作者
吴新锋
柏仙爱
《艺术评论》
2021年第10期125-135,共11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文简称“非遗研培”)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中国方案,一种高校深度参与非遗“正规教育传承”的有益探索。作为非遗研培的中坚力量,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地方资源禀赋开展不同层次的研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文简称“非遗研培”)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中国方案,一种高校深度参与非遗“正规教育传承”的有益探索。作为非遗研培的中坚力量,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地方资源禀赋开展不同层次的研培工作;尤其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的非遗教育扶贫工作受到各界好评。高校非遗研培有自身的原则和使命,而乡村振兴工作更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要求。在非遗正规教育传承与乡村振兴之间,高校需要仔细考量非遗教育扶智与扶志、非遗公约精神和伦理原则、非遗及其衍生品产业等问题。从典范地履约的角度,高校只有在公约精神和伦理原则下,尊重非遗研培各参与主体(尤其贫困群体)的自由意志,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产业业态中的“知识产权”,才能通过教育“智”享非遗研培成果,实现脱贫致富,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非遗研培
教育传承
伦理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题名
主体互动与自由意志选择:非遗研培案例中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新锋
柏仙爱
机构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出处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07-115,共9页
文摘
"非遗传承中参与的各方实践是密切互动的、不可替代的"。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文简称"研培")以来,学术界对非遗传承问题研讨更为激烈。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团队以"固本培元、守正创新"为理念,按照文化和旅游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要求,开展了六期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培训工作。石河子大学非遗研培案例中所呈现出的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培中不同主体的互动与诉求,是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相关文件精神和非遗"十二条伦理原则"的自觉实践。这实践背后隐含的主体互动与自由意志选择,更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这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决定性影响。
关键词
非遗研培
公约精神
主体互动
自由意志
传承与创新
Keywords
Stud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pirit of the convention
Subject Interaction
Free Wil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非遗研培与乡村振兴——产业、伦理与教育视角
被引量:
3
2
作者
吴新锋
柏仙爱
机构
石河子大学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评论》
2021年第10期125-135,共11页
文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文简称“非遗研培”)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中国方案,一种高校深度参与非遗“正规教育传承”的有益探索。作为非遗研培的中坚力量,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地方资源禀赋开展不同层次的研培工作;尤其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的非遗教育扶贫工作受到各界好评。高校非遗研培有自身的原则和使命,而乡村振兴工作更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要求。在非遗正规教育传承与乡村振兴之间,高校需要仔细考量非遗教育扶智与扶志、非遗公约精神和伦理原则、非遗及其衍生品产业等问题。从典范地履约的角度,高校只有在公约精神和伦理原则下,尊重非遗研培各参与主体(尤其贫困群体)的自由意志,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产业业态中的“知识产权”,才能通过教育“智”享非遗研培成果,实现脱贫致富,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高校非遗研培
教育传承
伦理
乡村振兴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12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主体互动与自由意志选择:非遗研培案例中的传承与创新
吴新锋
柏仙爱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校非遗研培与乡村振兴——产业、伦理与教育视角
吴新锋
柏仙爱
《艺术评论》
2021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