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磷化氢击倒中时间的储粮害虫抗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曹阳 柏志美 +2 位作者 陈巨红 郑彦昌 刘小青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4-188,共5页
本文在(25±2)℃和(70±5)%RH条件下,用2 mg·L-1的磷化氢(PH3)气体处理玉米象Sito- 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bricius,赤拟谷盗Tri- bolium castaneum(Her... 本文在(25±2)℃和(70±5)%RH条件下,用2 mg·L-1的磷化氢(PH3)气体处理玉米象Sito- 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bricius,赤拟谷盗Tri- bolium castaneum(Herbst),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Linnaeus),无色书虱Liposcelis decolor (Pearman)和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7种储粮害虫的16个品系的成虫,观察记录了所有成虫试虫被PH3击倒的症状,测定各个品系9头试虫的第1、5、9头被击倒的时间,根据中位数理论,将某品系试虫的中间个体(9头中的第5头)被击倒的时间,定义为击倒中时间,英文为Konehdown Time of Median,记为KDTm,用于代表测定品系对PH3的抗性程度。研究结果表明,8个敏感品系的KDTm值均小于(14.3±3.3) min;而8个抗性品系的KDTm值最小(403.7±79.2)min,最大(7 004.8±76.9)min,抗性品系的KDTm明显比敏感品系的长,与FAO方法测定结果相比,KDTm与LC50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两种方法得出的抗性系数趋势相同,结果具有一致性。据此,建立一种PH3抗性快速测定方法,设立抗性品系判别标准,即KDTm> 30min的品系为PH3抗性品系,KDTm≤30min的品系为敏感品系。该方法的具体操作就是:用2mg·L-1的 PH3处理从粮仓中采集的同种害虫9头活成虫,观察KDTm,即可判断害虫的PH3抗性,为防治该害虫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 抗药性 击倒症状 储粮害虫 击倒时间
下载PDF
磷化氢杀虫机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春刚 曹阳 柏志美 《粮食储藏》 2004年第3期12-17,共6页
系统地综述了对储粮熏蒸剂磷化氢 (PH3)的研究结果 ,从PH3的各种特性和杀虫机理两个方面入手 ,收集了各种研究试验结果。特性方面重点介绍PH3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人的毒性、熏蒸后的残留与分解等知识。杀虫机理方面介绍了PH3进入昆虫... 系统地综述了对储粮熏蒸剂磷化氢 (PH3)的研究结果 ,从PH3的各种特性和杀虫机理两个方面入手 ,收集了各种研究试验结果。特性方面重点介绍PH3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人的毒性、熏蒸后的残留与分解等知识。杀虫机理方面介绍了PH3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 ,PH3作用在害虫体内的耙标部位 ,研究结果表明 ,PH3作用于多种酶 ,但是 ,作用于各种酶分子上的靶标部位不详 ,对害虫的作用机理还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本文最后建议开展PH3与昆虫体内蛋白质二硫键的作用研究 ,希望揭示杀虫机理 ,供基层技术人员在实际熏蒸杀虫工作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 储粮害虫 杀虫机理 二硫键
下载PDF
糙米乳酸饮料
3
作者 柏志美 张洁 《粮食与油脂》 1993年第2期12-13,共2页
一、前言近年来,在饮料市场上,营养型的饮料备受欢迎。我国是盛产稻谷的国家,稻谷在加工过程中,富含营养的部分如胚芽、皮层、糊粉层等在部分被除去,实在可惜。但如果直接食用营养丰富的糙米,则做成的米饭口感差且不易煮透。为此,我们... 一、前言近年来,在饮料市场上,营养型的饮料备受欢迎。我国是盛产稻谷的国家,稻谷在加工过程中,富含营养的部分如胚芽、皮层、糊粉层等在部分被除去,实在可惜。但如果直接食用营养丰富的糙米,则做成的米饭口感差且不易煮透。为此,我们选择糙米为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试制成一种营养型的糙米乳酸饮料。乳酸菌能强化营养,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人休对乳蛋白的消化吸收,改善人体肠内菌丛,减少体内有害杂菌。糙米乳酸饮料不但营养价值高,且消暑解渴,对增加肌体抗病能力,起到加强作用。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乳酸饮料
下载PDF
薄层比色法测定大米胚芽油中α—V_E含量的研究
4
作者 梅文銈 柏志美 项辰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246-249,共4页
(?)层比色法是基于把大米胚芽油通过皂化、薄层层析分离出维生素E,再使V_E与FeCl_3溶液起反应,Fe^(+3)被还原成Fe^(+2),Fe^(+2)与双联吡啶显色,经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值,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其油中,α—V_E含量。并通过回收试验,与标准方... (?)层比色法是基于把大米胚芽油通过皂化、薄层层析分离出维生素E,再使V_E与FeCl_3溶液起反应,Fe^(+3)被还原成Fe^(+2),Fe^(+2)与双联吡啶显色,经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值,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其油中,α—V_E含量。并通过回收试验,与标准方法对照来体现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胚芽 V_E 薄层层析分离 比色法 吸光值 分光光度计测定 回收试验 曲线计算 薄层扫描法 联吡啶
下载PDF
大米胚芽油储存试验
5
作者 梅文銈 柏志美 项晨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281-283,共3页
在不同条件下对大米胚芽油进行储存试验,观察油中α—V_E与过氧化值、酸值之间的变化规律,寻找大米胚芽油的合适储存期。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抗氧剂及充氮储存能减少α—V_E的损失,其中以充氮储存效果为最好。α—V_E含量的下降与过氧化... 在不同条件下对大米胚芽油进行储存试验,观察油中α—V_E与过氧化值、酸值之间的变化规律,寻找大米胚芽油的合适储存期。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抗氧剂及充氮储存能减少α—V_E的损失,其中以充氮储存效果为最好。α—V_E含量的下降与过氧化值的增高有相关关系,与酸值的变化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胚芽 储存试验 过氧化值 抗氧剂 储存期 储存条件 试验结果 酸价 油脂氧化 没食子酸丙酯
下载PDF
薄层比色法测定大米胚芽油中α-V_E含量的研究
6
作者 梅文銈 柏志美 项晨秋 《粮食与油脂》 1990年第2期24-25,34,共3页
一、引言目前,国内外对V_E的分析定量大体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荧光法、薄层扫描法和薄层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虽可以测试,但由于仪器价格昂贵,需要进口,因此国内尚不能广泛应用。薄层比色法进行测定,
关键词 大米胚芽油 α-Ve含量 薄层比色法
下载PDF
大米胚芽油储存试验
7
作者 梅文銈 柏志美 项晨秋 《粮食与油脂》 1990年第2期26-28,共3页
一、前言从营养成份分析可知,大米胚芽油中富含亚油酸、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E作为主要成份,其含量的高低对油品的营养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维生素E又是一种抗氧剂,它在油中随着时间、温度的变化,将发生一定的氧化作用,
关键词 大米胚芽油 储存 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