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信息时代新媒体文学中文学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变革 被引量:2
1
作者 柏愔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1-17,共7页
在"世界、传媒、作者、读者、文本"新的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的基础上,考察了"作者、读者、作品、世界"等传统文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传媒的影响下所相应地发生的重大变革。首先,主体性的消失导致了作者-读者之间的关... 在"世界、传媒、作者、读者、文本"新的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的基础上,考察了"作者、读者、作品、世界"等传统文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传媒的影响下所相应地发生的重大变革。首先,主体性的消失导致了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被根本性颠覆。其次,从作品到文本再到超文本意味着去中心化。最后,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学不仅仅可以再现世界,还可以携手数字化信息媒介去创造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 作者 读者 超文本 新媒体文学
下载PDF
治疗·占卜·招魂·禳灾——《聊斋志异·白秋练》中语言巫术现象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柏愔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3期32-41,共10页
语言崇拜认为语言具有超自然的巨大力量,将语言视为人与神沟通的媒介,从而使语言拥有了近乎于实在的力量。本文以《聊斋志异·白秋练》为个案研究,从文学人类学这一角度对这一文本中的吟诗治病、以诗占卜和以诗招魂、以及符咒书写... 语言崇拜认为语言具有超自然的巨大力量,将语言视为人与神沟通的媒介,从而使语言拥有了近乎于实在的力量。本文以《聊斋志异·白秋练》为个案研究,从文学人类学这一角度对这一文本中的吟诗治病、以诗占卜和以诗招魂、以及符咒书写等由语言崇拜而产生的语言巫术现象进行了解读,探讨了语言巫术所呈现的叙事治疗、占卜、招魂以及禳灾等各种不同的神奇功能,这为我们能够进一步地了解远古社会中的语言巫术现象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巫术 治疗 占卜 招魂 禳灾
下载PDF
基于“BOPPPS”模型的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设计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柏愔 《文教资料》 2017年第26期184-186,共3页
BOPPPS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全方位参与式的互动教学。为了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将BOPPPS教学模式引入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中,并基于该教学模式的6个具体环节对课程教学活动设... BOPPPS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全方位参与式的互动教学。为了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将BOPPPS教学模式引入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中,并基于该教学模式的6个具体环节对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跨文化交际 课程设计
下载PDF
“非学科的话语实践: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当代关联”——朗西埃和《文艺理论研究》座谈研讨会述评
4
作者 柏愔 吕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5-216,共2页
2013年5月20日,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朗西埃(Jac—quesRanciiere)参加了《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举办的座谈研讨会,刊物主编谭帆、方克强教授,副主编朱国华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围绕“非学科的话语实践: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的... 2013年5月20日,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朗西埃(Jac—quesRanciiere)参加了《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举办的座谈研讨会,刊物主编谭帆、方克强教授,副主编朱国华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围绕“非学科的话语实践: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当代关联”展开,并就文学与政治,尤其是中国当下文学的政治潜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朗西埃先生在会上同时接受了《文艺理论研究》的编委聘任请求。杜克大学KennethSurin教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JanellWatson教授、复旦大学陆扬教授、同济大学张生教授、上海大学曾军教授、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胡介鸣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刘旭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李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政治学系吴冠军教授、传播学院雷启立教授、中文系陆晓光、朱志荣、刘晓丽、文贵良、倪文尖、王峰教授、思勉高等研究院姜丹丹研究员等学者参加了会议,同济大学陆兴华教授担任全程翻译。《文艺理论研究》是朗西埃先生探访的最后一站,本次座谈也为朗西埃先生此次中国之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研究 政治学系 话语实践 伦理学 当代 美学 学科 文学与政治
下载PDF
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被引量:1
5
作者 柏愔 《环境导报》 2003年第14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大学 英语教学 环境教育 生态环境 环保知识
下载PDF
阿甘本的艺术理念:创制、传递性与纯粹潜能的开启
6
作者 柏愔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6,110,共9页
阿甘本以创制、传递性、潜能等概念勾勒了他的艺术理念。他认为对于一种创制的艺术的遗忘和艺术进入现代美学领域导致了现代艺术危机,并使得艺术趋向虚无主义,成为了一种自我消除的无。由此阿甘本提出艺术应当放弃对于真理内容的保证,... 阿甘本以创制、传递性、潜能等概念勾勒了他的艺术理念。他认为对于一种创制的艺术的遗忘和艺术进入现代美学领域导致了现代艺术危机,并使得艺术趋向虚无主义,成为了一种自我消除的无。由此阿甘本提出艺术应当放弃对于真理内容的保证,才能重新认识到艺术是对纯粹传递性的传递,并且只有通过节奏才能开启艺术的纯粹潜能,让人重新恢复在大地的诗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制 传递性 潜能 节奏 阿甘本
下载PDF
约翰·斯坦贝克与《愤怒的葡萄》
7
作者 柏愔 《教育视界》 2021年第3期75-76,共2页
一、作者简介美国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以描写底层人民的生活为主,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 一、作者简介美国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以描写底层人民的生活为主,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斯坦贝克自小生活在乡野,十分熟悉自然景象和山区的农民生活,这成了他日后创作的源泉。1929年斯坦贝克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金杯》(Cup of Gold),但并未获得关注,直到1935年描写流浪农民的《托蒂亚平地》(Tortilla Flat)问世才崭露头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斯坦贝克 底层人民 《愤怒的葡萄》 作者简介 美国现代小说 诺贝尔文学奖 自然景象 现实主义
下载PDF
滇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传承教育
8
作者 柏愔 王咏 《文教资料》 2020年第34期55-57,共3页
少数民族文化与生境的融合,生成了独特的生态智慧,是维持区域生态格局优势的内因。在文化生境中,蕴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生态知识,作为地方性知识,对区域生态建设有着积极的应用功能。传统生态知识,应作为地区公共知识在公共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与生境的融合,生成了独特的生态智慧,是维持区域生态格局优势的内因。在文化生境中,蕴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生态知识,作为地方性知识,对区域生态建设有着积极的应用功能。传统生态知识,应作为地区公共知识在公共教育路径中加以传承。传承主体是青少年群体,传承路径是学校公共教育与社区实践相结合。在文化生境视角中,公共知识层面的传统生态智慧,最终转换为青少年群体的身体实践层面,才能达到传承传统生态知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态知识 公共知识 青少年群体 身体实践
下载PDF
英语专业听力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的教师主观能动作用
9
作者 柏愔 《文教资料》 2016年第27期180-182,共3页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这一全新的模式,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退出课堂,教师应是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本文通过访谈的个案研究调查,分析了教师在英语听力课堂自主...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这一全新的模式,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退出课堂,教师应是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本文通过访谈的个案研究调查,分析了教师在英语听力课堂自主学习模式中的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听力 自主学习模式 个案研究
下载PDF
论荣国府真正的掌权者王夫人
10
作者 柏愔 《龙岩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45-47,共3页
《红楼梦》中平淡而深藏不露的王夫人,用“贤”掩“诡和深”,以“慈”苫“狠与辣”,紧握大权,在幕后操纵着贾府,才是荣国府真正的掌家人。薛宝钗的身上印射着王夫人的影子。年轻的王夫人就是薛宝钗,年老的薛宝钗就是王夫人。
关键词 王夫人 薛宝钗 掌权者
下载PDF
直面世界
11
作者 马歇尔·布朗 柏愔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2-130,共9页
戴维·戴姆拉什在其关于世界文学的著作中将读者构想为"以四海为家"。然而鉴于世界太大而难以理解,而且由于世界的巨大也无法将世界变为家园,本文对他的梭罗主义式的乐观主义进行了反驳。世界文学是无法归化的。本文以莱... 戴维·戴姆拉什在其关于世界文学的著作中将读者构想为"以四海为家"。然而鉴于世界太大而难以理解,而且由于世界的巨大也无法将世界变为家园,本文对他的梭罗主义式的乐观主义进行了反驳。世界文学是无法归化的。本文以莱布尼兹、阿切比、沃尔科特及彼特拉克为例,提出应当是从可读性体验的性质才能对世界文学进行最佳的阐释,而不是根据作者和作品的价值或人物和情节所刻画的情境。本文分析研究了世界文学中的风格化特征,布里安·列农在他的《巴别塔的阴影》一书中将之有效地表征为一种为了沟通而努力奋斗的媚俗。世界文学并非是如戴姆拉什所言的"在翻译中有所获的作品",而是即使在原文本中也保持着陌生性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戴维·戴姆拉什 翻译 外来性
下载PDF
一种历时性的、尺度灵活的、关系性的、视角化的运作:捍卫(一直变革的)媒介特异性
12
作者 柏愔(译)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9,共23页
至少从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宣称光纤电缆是“媒介的终结”以来,电影和媒介研究领域就有了这样一种观点:随着所有的媒介变成数字化,媒介特异性的概念就逐渐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与此同时,随着媒介学者将注意力转... 至少从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宣称光纤电缆是“媒介的终结”以来,电影和媒介研究领域就有了这样一种观点:随着所有的媒介变成数字化,媒介特异性的概念就逐渐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与此同时,随着媒介学者将注意力转向诸如尘埃、城市和鲸鱼,很多人都质疑我们的领域是否具有一致性。我认为尽管表述方式有所变化,但数字融合使媒介特异性变得更为重要,而不是无足轻重。虽然我们的研究对象广泛,无法凝聚我们的学科,但将媒介特异性的使用作为一种历时性的、尺度灵活的、关系性的、视角化的运作却可以做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研究 弗里德里希 数字融合 光纤电缆 历时性 数字化 基特勒 特异性
原文传递
黑色电影与流亡电影:弗里茨·朗的《狂怒》、创伤与德国批判
13
作者 柏愔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73,共14页
20世纪30年代中期,欧洲电影制作人蜂拥进入美国电影行业,在好莱坞电影中引发了一种流亡批判。本研究分析了弗里茨·朗(Fritz Lang)的《狂怒》(Fury,1936)以探讨流亡和创伤之间的关系,并涉及了去国离乡、记忆、受害者/施害者的双重... 20世纪30年代中期,欧洲电影制作人蜂拥进入美国电影行业,在好莱坞电影中引发了一种流亡批判。本研究分析了弗里茨·朗(Fritz Lang)的《狂怒》(Fury,1936)以探讨流亡和创伤之间的关系,并涉及了去国离乡、记忆、受害者/施害者的双重性与失去“家园”等众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批判 流亡 弗里茨·朗 黑色 创伤
原文传递
电视剧《大江大河2》中的空间叙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柏愔 《当代电视》 CSSCI 2021年第4期37-40,共4页
电视剧《大江大河2》的空间类型可以划分为故事地理空间、历史社会空间与精神心理空间三种类型,而这种空间叙事艺术在民族寓言的书写和传递家国情怀价值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空间叙事 民族寓言 家国情怀
原文传递
电影的救赎力量:阿甘本的电影哲学解读 被引量:2
15
作者 柏愔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42,共10页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作为意大利当今最具挑战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领军人物之一,与齐泽克、巴迪欧和朗西埃等并称为西方左翼思潮中的代表人物。他理论视野广阔,著述宏富,以多维度和多声部的方式开启了他的学术之旅,跨越...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作为意大利当今最具挑战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领军人物之一,与齐泽克、巴迪欧和朗西埃等并称为西方左翼思潮中的代表人物。他理论视野广阔,著述宏富,以多维度和多声部的方式开启了他的学术之旅,跨越了诸如语言哲学、政治学、法学、文学理论、美学以及电影研究等众多学科领域,对当代学术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甘本 当代学术 多声部 巴迪欧 朗西埃 齐泽克 哲学解读 左翼思潮
原文传递
从《大江大河》看主旋律电视剧中的历史叙事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柏愔 《当代电视》 CSSCI 2019年第8期4-7,共4页
主旋律电视剧应当以多样化和全新的历史叙事策略来对历史进行叙述和阐释。电视剧《大江大河》在叙述历史上独具特色,为主旋律电视剧的历史叙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历史叙事 主旋律 复调 互文性
原文传递
古装历史剧《清平乐》中的文化价值建构与传播
17
作者 柏愔 《东方艺术》 2022年第6期100-105,共6页
2020年由正午阳光公司制作的古装历史题材剧《清平乐》,以宋仁宗为纽带串连起众多的历史人物与故事,在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尝试。该剧在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加拿大等国... 2020年由正午阳光公司制作的古装历史题材剧《清平乐》,以宋仁宗为纽带串连起众多的历史人物与故事,在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尝试。该剧在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加拿大等国家播出,并于2020年10月在日本东京国际戏剧奖的评选中获得了“海外作品特别奖”,11月获得了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国学传播奖,在文化价值的建构与传播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奖 古装历史剧 历史题材剧 探索尝试 中华文化精神 历史文化观 建构与传播 全球华人
原文传递
文化外交的政治:以阿斯哈·法哈蒂的《一次别离》与《推销员》为例
18
作者 莫尔塔扎·亚兹丹朱 柏愔(译)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4-179,共16页
前言过去的半个世纪,在国家与国际之间充满激烈矛盾的社会与文化话语之中,伊朗电影一直是一个充斥着持续斗争和博弈的场域: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新浪潮"到20世纪90年代的"神圣国防电影"(the Sacred Defence Cinem... 前言过去的半个世纪,在国家与国际之间充满激烈矛盾的社会与文化话语之中,伊朗电影一直是一个充斥着持续斗争和博弈的场域: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新浪潮"到20世纪90年代的"神圣国防电影"(the Sacred Defence Cinema),再到21世纪以来的年轻一代导演,伊朗电影在多方面成为一个展现伊朗主流文化政策与政治形势之所在。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成立了文化及伊斯兰教令部(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Islamic Guidance)来监督并时而赞助在伊朗举行的那些作为社会和国家建设重要项目的艺术与媒体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电影 伊朗电影 伊斯兰革命 《一次别离》 政治形势 新浪潮 社会与文化 主流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