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BR+高效沉淀池组合工艺在高排放标准下污水厂的应用
1
作者 柏春荫 万成仁 +3 位作者 黄尉 韦肖振 杨春莉 翟伟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1,156,共6页
广西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为5×10^(4)m^(3)/d,采用10格MSBR+高效沉淀池处理工艺,出水作为环境综合整治后河道的生态补水。通过对处理水量达设计规模后的运行工况变化较大情况下的运行效果总结分析,并对超负荷运行、污泥浓度控制、... 广西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为5×10^(4)m^(3)/d,采用10格MSBR+高效沉淀池处理工艺,出水作为环境综合整治后河道的生态补水。通过对处理水量达设计规模后的运行工况变化较大情况下的运行效果总结分析,并对超负荷运行、污泥浓度控制、出水带泥等问题提出了调控建议;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该组合工艺出水NH_(3)-N、TN、TP、SS平均消减效率分别达到99.6%、76%、97%、98.9%,主要指标甚至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标准,具有污水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强等特点,在南方丰水、雨污合流城市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方面有着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BR 高效沉淀池 丰水 雨污合流
下载PDF
基于运行管理及接管的污水处理厂前期设计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柏春荫 谭光斗 +3 位作者 钟万坤 苏伟 林子豪 姜喆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186,共5页
基于多年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经验及后期接管运营的需求,并结合初步设计,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前期未考虑周全的运行操作习惯、调控管理细节等方面提出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路。如在大功率设备配电柜上单独安装电表,方便运营中监控... 基于多年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经验及后期接管运营的需求,并结合初步设计,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前期未考虑周全的运行操作习惯、调控管理细节等方面提出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路。如在大功率设备配电柜上单独安装电表,方便运营中监控重点设备用电情况及开展节电分析;事故池增加与调节池排水管的连通管、增设调节池超越管,利于节约电耗;水解酸化池填料板以下增设半池放空管,方便检修工作开展及降低运行影响;生化池好氧段气管手动阀分段调整成电动阀,以提升生化系统脱氮除磷的调控空间;加药形式改成池面加药,有利于观察调节加药量等。通过在施工前的设计方案优化调整,可规避一些影响后期运行的问题,同时可降低运营后的改造费用投入,有效保障接管后的运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及效率提升,也可为同类型污水处理厂的前期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设计优化 运营管理
下载PDF
A^(2)/O+MBR+潜流湿地在南方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柏春荫 黄尉 +3 位作者 玉洪斌 刘杰安 吴晓萍 曹其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146,共5页
受制于该流域用地指标及用地性质的影响,结合流域环境整治的景观需求,采用了灰绿结合的A^(2)/O+MBR+潜流湿地组合工艺形式作为流域治理的水质净化处理工艺对流域收集的污水进行处理。工程运行四年来,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 受制于该流域用地指标及用地性质的影响,结合流域环境整治的景观需求,采用了灰绿结合的A^(2)/O+MBR+潜流湿地组合工艺形式作为流域治理的水质净化处理工艺对流域收集的污水进行处理。工程运行四年来,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TN≤10 mg/L),其中再生水厂COD、BOD5、NH_(3)-N、TN、TP、SS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1.18%、98.27%、97.83%、62.74%、91.29%和99.04%;潜流湿地NH_(3)-N、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38.44%、12.15%和33.04%。工程实践表明,该组合工艺不仅满足了流域水质要求、节约占地,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MBR 潜流湿地 准Ⅳ类水质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对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金晶 张忠智 +3 位作者 李佳 柏春荫 张敏 唐雪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接种高效石油降解菌I(芽孢杆菌属)在水模拟、无污染土壤以及不同石油污染浓度土壤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记录种子发芽数,就石油污染土壤对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15d后,I菌预浸泡能促进种子发芽;无污...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接种高效石油降解菌I(芽孢杆菌属)在水模拟、无污染土壤以及不同石油污染浓度土壤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记录种子发芽数,就石油污染土壤对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15d后,I菌预浸泡能促进种子发芽;无污染土壤培养条件下,一直浇灌I菌,种子的发芽数相对未加菌组有所降低,说明无污染条件下一直浇灌I菌对植物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不同石油污染浓度条件下,种子发芽数随污染浓度升高而降低,加菌组发芽数均高于未加菌组,表明污染条件下I菌能促进植物种子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芽孢杆菌 植物修复 发芽数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对油田采出液污水絮凝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佳 罗一菁 +2 位作者 张忠智 金晶 柏春荫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41-345,362,共5页
从油田采出液污水中筛选得到一株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污水絮凝效果较好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WZ,对WZ菌的16SrDNA进行了测序分析,考察了WZ菌代谢产物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污水的絮凝效果,分析了WZ微生物絮凝剂的主要活性成分。结果表明,WZ... 从油田采出液污水中筛选得到一株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污水絮凝效果较好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WZ,对WZ菌的16SrDNA进行了测序分析,考察了WZ菌代谢产物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污水的絮凝效果,分析了WZ微生物絮凝剂的主要活性成分。结果表明,WZ菌株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其产生的絮凝剂主要分布在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中。35℃、170r/min摇床振荡培养29h,WZ微生物絮凝剂对采出液污水的絮凝效果最好,最适投加量为25mL/L,悬浮物去除率达到47.76%。经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和红外光谱法分析得知:WZ微生物絮凝剂主要成分为糖蛋白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污水 平均粒度 悬浮物固体去除率
下载PDF
BAF+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用于准Ⅳ类提标
6
作者 柏春荫 张庆习 +3 位作者 赵帅 苏伟 林子豪 翟伟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广西某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为5.5×10^(4)m^(3)/d,采用DE氧化沟+纤维转盘滤池及A^(2)/O+滤布滤池工艺,按一级A标准建设。为使出水水质提升至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新建曝气生物滤池(BAF)、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接触池等深... 广西某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为5.5×10^(4)m^(3)/d,采用DE氧化沟+纤维转盘滤池及A^(2)/O+滤布滤池工艺,按一级A标准建设。为使出水水质提升至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新建曝气生物滤池(BAF)、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接触池等深度处理工艺,即使受到进水水质连续超标影响,仍然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稳定性,出水水质达到地表准Ⅳ类标准,其中NH_(3)-N、TN、TP、SS平均削减效率分别达到85.48%、51.31%、76.86%、70.21%。该工程投运后既解决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问题,又有效地改善了该流域的水环境质量,为生态修复和红树林保护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高效沉淀池 反硝化深床滤池 提标改造
原文传递
再生水补给水体中丝状藻爆发成因分析:以华南某水体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帅强 邵辉煌 +5 位作者 柏春荫 胡星宝 余光伟 种云霄 李锋民 胡洪营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2,91,共7页
利用再生水作为河流、湖泊补给水已成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但是再生水的汇入也为一些水体带来了"藻华"爆发的风险。针对再生水补给水体中易出现的丝状藻"藻华"现象,以华南地区某再生水补给的河流水体为例,... 利用再生水作为河流、湖泊补给水已成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但是再生水的汇入也为一些水体带来了"藻华"爆发的风险。针对再生水补给水体中易出现的丝状藻"藻华"现象,以华南地区某再生水补给的河流水体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和实验室实验,分析了丝状藻的生长模式及爆发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丝状藻生长过程分为休眠、萌发、扩增和爆发4个阶段,在前3个阶段,丝状藻底部附着在河流底泥上并不断向水中分生出丝状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挣脱底质上浮形成爆发。水网藻是案例河段"藻华"中的优势种类,生长速率和最大密度都远远高于伴生种类单歧藻,属于丝状藻"藻华"藻;水网藻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但在15℃的低温下也具有生物量扩增能力;丝状藻的低温生长优势、在底质上的锚定和底质表面充足的光照是案例河段丝状藻"藻华"爆发的主要原因;建议通过底质铺设砾石层、抚育耐寒型沉水植被和以丝状藻为食的水生动物及采取早期生物量监控预警等措施对丝状藻"藻华"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丝状藻华 生长模式 低温优势 控制建议
原文传递
利用底泥改良控制悬浮物释放的水体抑浑研究及应用
8
作者 翟伟奇 王敏吉 +2 位作者 莫银锦 黄鸥 柏春荫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21-125,共5页
针对因底泥不稳定极易造成水体浑浊的问题,基于对蚯蚓土的形成机理研究,提出采用仿生手段来实现底泥稳定的思路。采用以多糖高分子为主的团粒结构改良剂,实现对底泥的团粒结构改良,分析了团粒结构的包裹和固化机理。实验室的团粒造粒抑... 针对因底泥不稳定极易造成水体浑浊的问题,基于对蚯蚓土的形成机理研究,提出采用仿生手段来实现底泥稳定的思路。采用以多糖高分子为主的团粒结构改良剂,实现对底泥的团粒结构改良,分析了团粒结构的包裹和固化机理。实验室的团粒造粒抑浑试验验证了仿生改良手段抑浑的有效性,中试形成了工程尺度下的底泥团粒改良工艺以及相关工程参数。工程实践进一步验证了团粒结构改良的包裹和固化机理在稳定底泥方面的有效作用,实现了预期的工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性黏土 底泥 团粒结构 透明度 抑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