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尾之要”——北京宏恩观历史文化考辨
1
作者 顾军 柏雨婷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47,共9页
宏恩观为北京内城城北一处清代道观。地址在今钟楼以北的安定门街道豆腐池胡同和张旺胡同之间。因其位置正在钟楼以北,是北京明清中轴线北沿线第一座压线建筑,给南起永定门的北京中轴线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故素被称为“龙尾之要”。... 宏恩观为北京内城城北一处清代道观。地址在今钟楼以北的安定门街道豆腐池胡同和张旺胡同之间。因其位置正在钟楼以北,是北京明清中轴线北沿线第一座压线建筑,给南起永定门的北京中轴线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故素被称为“龙尾之要”。考据其历史沿革,其址元代为千佛寺,明代为吉祥寺,清代改为清净寺,直至清末光绪十三年至十九年(1887—1893年),始改扩建为宏恩观。扩建后的宏恩观,其独特的神像体系是清末道教龙门派借宫廷势力崛起的典型例证。作为中轴线北部的重要建筑,宏恩观现今中路主体建筑基本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经过腾退和整修后,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向民众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恩观 吉祥寺 千佛寺 中轴线 北京 清净寺
下载PDF
论唐宋时期寺庙“茶药共饮”的习俗
2
作者 柏雨婷 顾军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01,共5页
唐宋时期,民间饮茶习俗进入寺庙,“以茶入药”成为寺庙僧众保养身体的重要饮食习惯。目前,关于该时期寺庙中“以茶入药”的研究较少,多数研究以寺庙中的“茶礼”为重点。作为“茶礼”中的核心环节,关于茶“药性”的研究对于“茶礼”研... 唐宋时期,民间饮茶习俗进入寺庙,“以茶入药”成为寺庙僧众保养身体的重要饮食习惯。目前,关于该时期寺庙中“以茶入药”的研究较少,多数研究以寺庙中的“茶礼”为重点。作为“茶礼”中的核心环节,关于茶“药性”的研究对于“茶礼”研究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茶汤礼”替代“茶礼”。径山是“茶礼”的形成地,径山茶宴于唐宋“茶礼”形成时期逐渐成形,并作为茶道和茶学的起源传入日韩。作为皇家与民间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显现,寺庙中“茶药共饮”的习俗具有多层次的内容、特点与价值意义。鉴于当前有关于寺庙中“茶汤礼”研究的不完整性,建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切入,提高寺庙“茶药共饮”研究的完整性,使这一古老礼仪在当下有更好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汤礼 “茶药共饮” 禅茶一味 《百丈清规》 《禅院清规》
下载PDF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3
作者 徐霖 柏雨婷 +3 位作者 孟海潮 汪映寒 秦家强 程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7-71,108,共6页
采用3,4,3′,4′-联苯四甲酸二酐与4,4′-二氨基二苯醚为单体,聚合中间体聚酰胺酸与有机碱成盐得到聚酰胺酸盐,研究了不同三乙胺含量及有机碱类型在原位升温/等温条件下与聚酰胺酸盐亚胺化程度和历程的关系。结果表明,聚酰胺酸盐的亚胺... 采用3,4,3′,4′-联苯四甲酸二酐与4,4′-二氨基二苯醚为单体,聚合中间体聚酰胺酸与有机碱成盐得到聚酰胺酸盐,研究了不同三乙胺含量及有机碱类型在原位升温/等温条件下与聚酰胺酸盐亚胺化程度和历程的关系。结果表明,聚酰胺酸盐的亚胺化温度随着三乙胺含量的增加明显降低,100%三乙胺含量下体系起始和完全亚胺化温度比聚酰胺酸分别下降了80℃和70℃。聚酰胺酸盐的亚胺化历程存在与聚酰胺酸相似的“动力学中断”现象,聚酰胺酸盐在快、慢两个阶段的亚胺化速率常数也远高于聚酰胺酸。对比有机碱的结构特点初步发现,碱性更强的有机碱制备的聚酰胺酸盐具有更低的亚胺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盐 原位红外 亚胺化历程 有机碱
下载PDF
“小气鬼”爷爷
4
作者 柏雨婷 蔡承恩(图) 缪金培(指导) 《少儿科技》 2021年第7期37-37,共1页
我的爷爷是一个“小气鬼”。你不信?请你听我说。有一次,我做数学作业,一道计算题算了好多遍,扔了一张又一张草稿纸。这时,爷爷进来了,看到散落在地上的草稿纸,立马收起和蔼可亲的笑脸,对我说:“你啊你,我说过多少次了,纸的背面也能用... 我的爷爷是一个“小气鬼”。你不信?请你听我说。有一次,我做数学作业,一道计算题算了好多遍,扔了一张又一张草稿纸。这时,爷爷进来了,看到散落在地上的草稿纸,立马收起和蔼可亲的笑脸,对我说:“你啊你,我说过多少次了,纸的背面也能用。”看见爷爷怒气冲冲的样子,我只好不情愿地捡起地.上的纸。爷爷笑了笑,迈着步子走开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题 草稿纸 数学作业 爷爷 和蔼可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