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伦理危机下的非洲甜心“丽兹”
1
作者 查伟懿 卢敏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6-70,共5页
《丽兹》选自博茨瓦纳第一部女性作品文集《博茨瓦纳女性书写》,小说中非洲“甜心”丽兹不可逆转的困境背后折射出人物自身道德观念的瓦解,同时这一瓦解的过程也暗示了殖民文化对传统道德的破坏。本文以文学伦理学为批评视角,以“丽兹... 《丽兹》选自博茨瓦纳第一部女性作品文集《博茨瓦纳女性书写》,小说中非洲“甜心”丽兹不可逆转的困境背后折射出人物自身道德观念的瓦解,同时这一瓦解的过程也暗示了殖民文化对传统道德的破坏。本文以文学伦理学为批评视角,以“丽兹”的身份转变为核心,通过还原“伦理现场”,解构人物的“伦理选择”与“伦理意识”,试图对造成人物伦理困境的根由作出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兹》 《博茨瓦纳女性书写》 精神伦理 伦理选择 伦理意识
下载PDF
菲利帕·维利叶斯诗歌中的混杂性
2
作者 查伟懿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71-173,共3页
霍米·巴巴在《文化的定位》中提出"混杂性"这一概念,意在打破后殖民理论中文化霸权与二元对立的局面,以期实现边缘与中心的共融。南非诗人菲利帕·维利叶斯(Phillippa Yaa de Villiers)文化身份与诗歌均呈现出明显的... 霍米·巴巴在《文化的定位》中提出"混杂性"这一概念,意在打破后殖民理论中文化霸权与二元对立的局面,以期实现边缘与中心的共融。南非诗人菲利帕·维利叶斯(Phillippa Yaa de Villiers)文化身份与诗歌均呈现出明显的"混杂性"特征,诗歌内容与形式继承多种不同的文化传统。菲利帕以诗歌艺术践行政治关怀,"非洲性"与"世界性"在其诗歌中得以凸显,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性别暴力也促使她在创作中为女性群体发声,寻求平等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帕·维利叶斯 混杂性 后殖民 南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