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异性bFGF拮抗剂FGFR1-Fc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郑卓妮 苟苏庆 +3 位作者 金子 夏如悦 蔡剑秋 查屹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490-493,498,共5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bFGF拮抗剂(FGFR1-Fc)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刺激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验证FGFR1-Fc在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OIR)小鼠模型中的抑制作用,并分析FGFR1-Fc和抗血管... 目的探讨特异性bFGF拮抗剂(FGFR1-Fc)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刺激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验证FGFR1-Fc在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OIR)小鼠模型中的抑制作用,并分析FGFR1-Fc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RCEC,用bFGF和不同浓度FGFR1-FC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以OIR小鼠为动物模型,观察视网膜血管状态及计算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结果FGFR1-Fc抑制bFGF刺激的HRCEC细胞的增殖,其可能通过下调ERK1/2、P38和AKT蛋白分子的活化进而抑制细胞增殖。FGFR1-Fc抑制细胞周期进程,阻断G0/G1期细胞增殖。FGFR1-Fc抑制bFGF刺激的HRCEC细胞迁移,其可能通过抑制STAT3的活化水平下调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而抑制血管生成。FGFR1-Fc和Razumab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两者具有协同作用。结论FGFR1-Fc抑制bFGF刺激的HRCEC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FGFR1-Fc与抗VEGF药物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拮抗剂 视网膜新生血管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联合治疗
下载PDF
高度近视遗传因素及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查屹 陈瑶瑶 蔡剑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95-1496,共2页
高度近视,通常指屈光度大于6.00D以上的近视。高度近视常伴有一系列损伤视力的病理性改变。包括眼轴的增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视力可呈进行性下降。高度近视是导致低视力及盲的遗传性眼病之一。研究表明。高度... 高度近视,通常指屈光度大于6.00D以上的近视。高度近视常伴有一系列损伤视力的病理性改变。包括眼轴的增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视力可呈进行性下降。高度近视是导致低视力及盲的遗传性眼病之一。研究表明。高度近视在整个近视中占27%-33%。在人群中患病率高(约1%左右),且有种族差异。本文就高度近视的遗传因素、遗传方式及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等方面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遗传因素 基因 病理性改变 退行性病变 眼底视网膜 遗传性眼病 分子遗传学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多态性与高度近视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查屹 林达 +4 位作者 冯旺强 韩晓辉 杨顺海 郑海华 蔡剑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661-3663,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高度近视关联的位点.揭示与高度近视相关的发病环节。方法:本研究采取病例一对照关联分析,随机选取200名高度近视(要求近视度数≤-6.00D),及200名无相关的对照正视眼样本(要求双眼屈光...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高度近视关联的位点.揭示与高度近视相关的发病环节。方法:本研究采取病例一对照关联分析,随机选取200名高度近视(要求近视度数≤-6.00D),及200名无相关的对照正视眼样本(要求双眼屈光不正在+/-0.50D之间),提取全血DNA样本。选取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SNP rs9928731进行基因型的检测。根据样本所得SNP基因型,计算其基因型与等位基因的频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病例-对照组之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高度近视组rs9928731基因型(TT,TC,CC)的频率分别为46%,21.5%,32.5%,而对照组正视眼等位基因(TT,TC,CC)的频率则为48%,21.5%,30.5%。等位基因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疾病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提示,低频等位基因(C)可能会减少高度近视的发病风险(OR=0.921,C/=0.696~1.220)。结论:MMP2 SNP rs9928731与高度近视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眼视网膜结构变化的OCT检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查屹 黄伟 +1 位作者 郑穗联 蔡剑秋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251-254,282,310,共6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检测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眼的后极部视网膜厚度(PPRT)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cpRNFL)厚度,并与正常成人比较,以期获得PACS眼视网膜厚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女性PACS患者34例(34只眼)作为P...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检测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眼的后极部视网膜厚度(PPRT)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cpRNFL)厚度,并与正常成人比较,以期获得PACS眼视网膜厚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女性PACS患者34例(34只眼)作为PACS组,选取同期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女性30例(3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海德堡Spectralis OCT后极部非对称性分析软件测量获得PPRT图及快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扫描模式获得cpRNFL厚度。结果两组眼轴、中央前房深度、PPRT及上方象限、下方象限、黄斑中心凹区和黄斑外周区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等效球镜、眼压、平均cpRNFL厚度及视盘周围8个区域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ACS组较正常对照组PPRT变薄,而两组cpRNFL厚度比较无差异,提示OCT后极部非对称性分析软件可能是一种评估PACS眼早期PPRT变化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后极部非对称性分析
下载PDF
浅谈眼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8
5
作者 查屹 蔡剑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20期2583-2584,共2页
结合实际临床教学经验,提出了眼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针对目前多媒体应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眼科实习教学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眼科教学 多媒体 实习
下载PDF
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准确性的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查屹 郭锐 施明光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的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在测量正常人眼角膜散光方面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两名独立的观测者对44名正常人进行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的散光测量,并将结果与角膜曲率计、角膜地形图进行比较。同时评估角膜镜测量的组内变...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的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在测量正常人眼角膜散光方面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两名独立的观测者对44名正常人进行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的散光测量,并将结果与角膜曲率计、角膜地形图进行比较。同时评估角膜镜测量的组内变异和组间变异。结果角膜镜1环的测量结果与角膜曲率计(t=-0.673,P=0.503)和角膜地形图(t=1.098,P=0.276)有很好的一致性。而2、3环的测量值与曲率计测量值比较有较显著的差异。角膜镜测量的组间变异(COR=0.4270)显示角膜镜在正常人眼散光测量中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结论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是一种简便、实用、具有较好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散光测量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镜 散光 准确性 可重复性
下载PDF
6~10周岁正视儿童黄斑及脉络膜厚度变化的研究
7
作者 查屹 周襄沅 +2 位作者 杜以霞 蔡剑秋 郑海华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1期1742-1745,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6-10周岁正视儿童黄斑及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年龄、眼轴的相关性,探讨正视儿童眼底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10周岁正视儿童90例(180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包括黄斑区视网膜9个分区及中心凹下脉... 目的 通过检测6-10周岁正视儿童黄斑及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年龄、眼轴的相关性,探讨正视儿童眼底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10周岁正视儿童90例(180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包括黄斑区视网膜9个分区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检测,并对SFCT与受检儿童年龄、眼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受检儿童右眼SFCT为(338.28±32.50)μm,中心凹1mm区域厚度(CSF)为(255.96±18.06)μm,中心凹中点厚度(CPT)为(214.05±14.71)μm;左眼SFCT为(338.22±32.22)μm,CSF为(256.82±17.86)μm,CPT为(213.70±15.03)μm;左、右眼SFCT、CSF、CP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男性与女性受检儿童右眼黄斑及脉络膜厚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各年龄段受检儿童右眼CSF、CP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SFC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受检儿童右眼CSF与年龄、CPT均呈正相关(r=0.229、0.765,均P〈0.05),而SFCT与年龄、眼轴均呈负相关(r=-0.568、-0.297,均P〈0.05)。结论 性别对6-10周岁正视儿童黄斑及脉络膜厚度无明显影响;而随着儿童年龄与眼轴的不断增长,SFCT呈变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光学相关断层扫描 视网膜厚度 正视
下载PDF
抛弃型隐形眼镜与角膜并发症
8
作者 查屹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5年第2期i008-i011,共4页
抛弃型隐形眼镜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隐形眼镜。本文旨在通过对抛弃型隐形眼镜的介绍,抛弃型隐形眼镜引起角膜并发症的研究进展的分析,提出抛弃型隐形眼镜不可避免的也会产生角膜的各种并发症,从而纠正抛弃型隐形眼镜的传统的错误... 抛弃型隐形眼镜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隐形眼镜。本文旨在通过对抛弃型隐形眼镜的介绍,抛弃型隐形眼镜引起角膜并发症的研究进展的分析,提出抛弃型隐形眼镜不可避免的也会产生角膜的各种并发症,从而纠正抛弃型隐形眼镜的传统的错误观念,以期在临床验配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弃型隐型眼镜 常戴型 日戴型 隐形眼镜 抛弃型 并发症 角膜 研究进展 错误观念 借鉴作用
下载PDF
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测量角膜敏感性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锐 查屹 施明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检测分析显微角膜检查镜在手术显微镜下定量测量角膜散光的敏感性。方法序贯选取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患者及部分志愿者共49人92眼,进行角膜地形图、角膜曲率计、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的检查,按不同散光量(diopter,D)进行分... 目的检测分析显微角膜检查镜在手术显微镜下定量测量角膜散光的敏感性。方法序贯选取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患者及部分志愿者共49人92眼,进行角膜地形图、角膜曲率计、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的检查,按不同散光量(diopter,D)进行分组:A组:0~,B组:1~,C组:2~,D组:3~,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散光轴向及散光量的定量分析。结果(1)散光轴向:A组散光轴向的检出率稍低(为80%),B、C、D3组均能全部检出(为100%),且与角膜地形图(rs=0.464)、角膜曲率计(rs=0.613)的结果相关性良好。(2)散光量:角膜检查镜与角膜地形图(r=0.965)、角膜曲率计(r=0.951)相关性良好;角膜检查镜与角膜曲率计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9,P=0.075),不同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78,P=0.568);与角膜地形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513,P=0.000),不同分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4.531,P=0.005);进一步分组两两比较后发现,D组与其他3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18),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的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在不同散光量分组的屈光不正人群中,无论是散光轴向还是散光量的检测均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散光轴向 角膜检查镜 角膜地形图 角膜曲率计
下载PDF
生物医学信息学在医学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海华 张加裕 +1 位作者 查屹 陈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9期1107-1109,共3页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特别是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许多最新的科研成果都是最先发表在互联网上.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医学生实习带教的质量是每个医学教学工作者都要面临的问题.随着现代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的迅...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特别是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许多最新的科研成果都是最先发表在互联网上.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医学生实习带教的质量是每个医学教学工作者都要面临的问题.随着现代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将生物医学信息学贯穿于眼科实习带教整个过程,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 信息学 教学
下载PDF
分光检影装置和初试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栩 施明光 +2 位作者 郑穗联 蔡剑秋 查屹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5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设计研制半反半透镜分光式动态检影装置,用此装置检测眼调节状态。方法改良旧式的注视和检影同方向检影法为两者成90°角的检影法,使动态检影法的适应性明显扩大。结果更为准确。并利用此装置对一个小样本双眼视的眼调节状态进... 目的设计研制半反半透镜分光式动态检影装置,用此装置检测眼调节状态。方法改良旧式的注视和检影同方向检影法为两者成90°角的检影法,使动态检影法的适应性明显扩大。结果更为准确。并利用此装置对一个小样本双眼视的眼调节状态进了检测,包括双眼注视阅读视力表和观看三维彩色体视图。结果双眼视的实际调节平面远于目标平面,彩色体视图有较大深度感。结论分光式动态检影法比普通动态检影法对于双眼视调节的测定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检影法 调节 立体视
下载PDF
两种角膜地形图系统测量正视儿童角膜的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乐如 查屹 施明光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比较Humphrey ALTAS角膜地形图系统与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对角膜前表面不同区域形态测量的一致性,探讨正视儿童角膜前表面的形态变化规律。方法分别使用Humphrey ALTAS角膜地形图系统和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测量53例正视儿... 目的比较Humphrey ALTAS角膜地形图系统与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对角膜前表面不同区域形态测量的一致性,探讨正视儿童角膜前表面的形态变化规律。方法分别使用Humphrey ALTAS角膜地形图系统和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测量53例正视儿童(96眼)角膜前表面SimK1值、SimK2值、角膜散光量及角膜散光轴向值,并分区域比较轴向图上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区平均曲率值以及以角膜顶点为中心角膜中央3mm区内37个定点的角膜前表面曲率值。结果两种仪器测得的SimK1、SimK2、角膜散光量的差值分别为(0.14±0.44)D、(0.30±0.48)D和(-0.16±0.36)D。角膜散光轴像差值≤15°的占89.6%。区域比较显示8mm区内测量差值的变化值(s)均小于0.5D,而在8mm区以外逐渐增大,最大为0.8D(10mm区)。定点比较发现,角膜顶点曲率值差最大,为(0.57±0.61)D。形状因子SF为0.3177±0.11966。结论两种仪器的SimK值可互换,散光轴向的一致性较好;中央区、旁中央区的测量一致性好于周边区;角膜顶点曲率测量值的一致性较差。正视儿童角膜呈非球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统计学和数值数据 角膜 前表面 儿童
下载PDF
鼻内窥镜微创技术在爆裂性眼眶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晓辉 董志章 查屹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5-998,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微创技术在爆裂性眼眶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确诊为眼眶爆裂性骨折的15例患者(15眼)行眼眶骨折修复,手术在鼻内窥镜下进行;观察比较术后创口愈合、视力、眼位、眼球突出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创口Ⅰ期愈合,随访期间未...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微创技术在爆裂性眼眶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确诊为眼眶爆裂性骨折的15例患者(15眼)行眼眶骨折修复,手术在鼻内窥镜下进行;观察比较术后创口愈合、视力、眼位、眼球突出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创口Ⅰ期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植入物脱出或排斥反应;与术前比较,8例复视消失,1例复视改善但仍存在,1例复视无改善。手术不影响视力,患者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眼位较术前改善,所有眼球运动恢复正常,1例残留部分内斜,并存在复视;术后15例眼球内陷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13例眼球内陷完全矫正双眼突出度基本一致,2例存在轻度内陷,术后平均内陷(0.55±0.10)mm,眼球突出度均较术前提高1.50~2.00 mm,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窥镜微创技术可以良好应用于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微创 爆裂性眼眶骨折
下载PDF
系统评价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硅胶管的应用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14
作者 张加裕 冯一帆 +2 位作者 蔡剑秋 韩晓晖 査屹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8期77-8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鼻腔泪囊吻合手术中置入硅胶管与不置入硅胶管两种手术方式术后疗效差异,探讨硅胶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对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置入硅胶管与不置入硅胶管术后疗效分析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 目的系统评价鼻腔泪囊吻合手术中置入硅胶管与不置入硅胶管两种手术方式术后疗效差异,探讨硅胶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对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置入硅胶管与不置入硅胶管术后疗效分析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的内容包括两种方式的治愈率和敏感性。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0,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RR(95%CI)。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6篇随机对照试验和4篇队列研究试验,共460例(置入硅胶管249例,不置入硅胶管211例)。(1)Meta分析结果显示:置入硅胶管组和不置入硅胶管组在治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内镜+激光组(RR=1.05,95%CI:0.64~1.71,P=0.850)、鼻内镜组(RR=0.95,95%CI:0.84~1.08,P=0.430)、传统外路开创组(RR=1.03,95%CI:0.95~1.13,P=0.480)。(2)敏感性分析显示:鼻内镜组和传统外路开创组,排除队列研究的文献之后,置入硅胶管组与不置入硅胶管组治愈率上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RR=1.33,95%CI:0.89~1.98,P=0.160;RR=1.06,95%CI:0.96~1.16,P=0.240)。而鼻内镜组,当排除队列研究的文献后,置入硅胶管组术后治愈率高于不置入硅胶管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83,95%CI:0.71~0.97,P=0.020)。(3)并发症分析:置入硅胶管组在并发症上如肉芽增生、鼻黏膜刺激等多于不置入硅胶管组,卡方检验示两者术后并发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22,P=0.013),同时不置入硅胶管组具有费用低的优点。结论鼻腔泪囊吻合手术中置入硅胶管组与不置入硅胶管组在术后治愈率方面无明显优势,但不置入硅胶管组具有较少并发症、费用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泪囊吻合术 硅胶管 META分析
下载PDF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1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及脉络膜的血流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煜 庞淑度 +3 位作者 雷艳芸 夏如悦 查屹 张艳玲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应用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系统(SS-OCTA)分析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视网膜及脉络膜的血流变化。方法:横断面研究。随机抽取2022年1—5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目的:应用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系统(SS-OCTA)分析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视网膜及脉络膜的血流变化。方法:横断面研究。随机抽取2022年1—5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T1DM确诊患者19例(36眼)作为TIDM组以及眼科门诊眼部健康体检者18例(35眼)作为对照组,应用OCTA采集黄斑区6 mm×6 mm范围内视网膜浅层血管(SVP)、视网膜深层血管复合体(DCC)、脉络膜毛细血管层(CC)、脉络膜层血流灌注面积及脉络膜厚度(CT)。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间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灌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SVP层中,2组视网膜浅层血管黄斑区1~<3 mm范围内灌注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28);相对于对照组,T1DM组主要减少的区域为鼻侧(t=-2.16,P=0.034)及下方(t=-2.68,P=0.009)。在DCC层中,相对于对照组,T1DM组的1~<3 mm(t=-3.00,P=0.004)和3~6 mm(t=-2.16,P=0.034)均存在灌注面积的显著减少。在CC层中,2组的灌注面积差异主要集中在黄斑中心凹3 mm区域范围内。脉络膜灌注面积在1~<3 mm以及3~6 mm区域内,T1DM组脉络膜灌注面积较对照组均减少(t=-2.24,P=0.028;t=-2.81,P=0.008)。2组间CT在各分区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DR发生之前,T1DM患者的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灌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视网膜血流变化集中在深层血管复合体,脉络膜血流变化集中在毛细血管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脉络膜病变 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基于OCT检测的视网膜结构与弱视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查屹 杜以霞 +1 位作者 蔡剑秋 郑海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08-909,共2页
弱视是一种导致儿童视力损害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0.3% ~5%[1-4].由于发现较晚或治疗不及时,它同时成为成年人常见的视力损害之一.弱视以往被认为是"眼部结构正常"的一种疾病,但基于动物实验及人眼视觉电生理的研究表明[5],弱视... 弱视是一种导致儿童视力损害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0.3% ~5%[1-4].由于发现较晚或治疗不及时,它同时成为成年人常见的视力损害之一.弱视以往被认为是"眼部结构正常"的一种疾病,但基于动物实验及人眼视觉电生理的研究表明[5],弱视眼会出现视力认知的下降,同时也包括其他各种视功能的影响.异常显微解剖结构被发现存在于视网膜,外侧膝状体及视皮质[5-9].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的广泛应用,使视网膜结构的直观定量测量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结构 弱视眼 OCT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检测 视力损害 视觉电生理 外侧膝状体
原文传递
PKCα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行作用的影响
17
作者 查屹 冯旺强 郑海华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269-275,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蛋白激酶Cd(PKCα)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移行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培养正常人PKCα RPE细胞,将实验分为Control组、Thymeleatoxin(PKCa激动剂)组、siRNA-PKCα(PKCα抑制剂)组和Nonsilencing si...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蛋白激酶Cd(PKCα)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移行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培养正常人PKCα RPE细胞,将实验分为Control组、Thymeleatoxin(PKCa激动剂)组、siRNA-PKCα(PKCα抑制剂)组和Nonsilencing siRNA(Non-siRNA)组,应用RT—PCR检测RPE细胞内PKCα mRNA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观察RPE细胞的移行速度,Transwell实验观察RPE细胞的跨膜细胞数,活细胞动态实验观察RPE细胞的细胞活力。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通过光镜和免疫荧光方法计数成功培养获得RPE细胞。Thymeleatoxin组的RPE细胞内PKCα mRNA的含量明显高于Control组(t=3.712,P=-0.034),siRNA-PKCα组的PKCOtmRNA的含量明显低于Non—siRNA组(t=3.274,P=0.031)。Thymeleatoxin组RPE细胞的移行速度、跨膜细胞数、细胞活力等均明显优于Control组(t=9.743、5.616、2.300,均P〈0.05),siRNA—PKCα组的移行速度、跨膜细胞数、细胞活力等均明显弱于Non—siRNA组(t=3.643,P〈0.001;t=7.202,P=-0.002;t=2.418,P=-0.042)。结论PKCoL对人RPE细胞的移行有上调作用,提示PKCα可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CΑ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移行
原文传递
OrbscanⅡ预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蔡剑秋 张加裕 +3 位作者 陈如 杨顺海 查屹 施明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分析应用Orbscan Ⅱ角膜地形图中央某一区域角膜屈光力,结合Holladay IOL Consultant软件预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丢失术前资料者人工晶状体(IOL)度数准确性.方法 (1)比较118只LASIK术后眼Orbscan Ⅱ中央4个... 目的 分析应用Orbscan Ⅱ角膜地形图中央某一区域角膜屈光力,结合Holladay IOL Consultant软件预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丢失术前资料者人工晶状体(IOL)度数准确性.方法 (1)比较118只LASIK术后眼Orbscan Ⅱ中央4个区域(1.5、2.0、2.5、3.0 mm)角膜屈光力与术后实际角膜屈光力的大小.(2)另选62只LASIK术后眼,取与临床病史法最接近区域角膜屈光力代入Holladay IOL Consultant软件(Holladay Ⅱ、SRK/T、HofferQ 公式)计算IOL度数,然后同临床病史法计算得IOL度数进行比较.结果 (1)LASIK术后Orbscan Ⅱ中央1.5 mm区角膜屈光力小于术后实际角膜屈光力,3.0 mm 区角膜屈光力大于术后实际角膜屈光力,其中2.0及2.5 mm区角膜屈光力与之最为接近,适合用于计算术后IOL度数.(2)采用2.5 mm区角膜屈光力结合Holladay Ⅱ和HofferQ公式计算IOL度数与临床病史法计算IOL度数差值分别为(0.47±0.75)D和(0.52±0.83)D,与临床病史法计算IOL度数差值在±0.5 D之内眼数分别占48.4%和43.5%,差值在±1.0D之内眼数分别占80.6%和74.2%.结论 LASIK术后Orbscan Ⅱ中央2.5 mm区角膜屈光力结合Holladay IOLConsultant软件中的Holladay Ⅱ和HofferQ公式可准确预测丢失术前资料者IOL度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人工晶状体 ORBSCAN
原文传递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Orbscan II估算术前角膜屈光力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剑秋 张加裕 +2 位作者 杨顺海 查屹 施明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比较Orbscan II测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周边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改变,初步确立新的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比率R,利用术后周边后表面角膜曲率半径和比率R估算术前角膜总屈光力。方法回顾分析OrbscanⅡ测量151只... 目的比较Orbscan II测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周边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改变,初步确立新的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比率R,利用术后周边后表面角膜曲率半径和比率R估算术前角膜总屈光力。方法回顾分析OrbscanⅡ测量151只眼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7—10mm区后表面曲率半径值的变化,计算角膜0~7mm区前表面曲率半径与角膜7—10mm区后表面曲率半径比率R,利用比率R推算30只眼术前角膜总屈光力,并验证计算性角膜总屈光值与测量性角膜总屈光值的一致性。LASIK手术前后角膜7~10mm后表面曲率半径变化和计算性角膜总屈光力与术前Orbscan 1I测得角膜总屈光力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LASIK术前后角膜7~10mm区后表面曲率半径差值为(-0.005±0.154)mm(t=0.417,P=0.677),术前角膜0~7mm区前表面曲率半径与角膜7-10mm区后表面曲率半径比率R为1.167±0.030,利用比率R推算的角膜总屈光力均值为(43.49±1.79)D,OrbscanⅡ测得实际角膜总屈光力均值为(43.77±1.53)D,两者差值均值为(-0.28±1.oo)D(t=-1.523,P=0.139)。结论LASIK手术前后周边区域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改变无实际临床意义,计算所得新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比率R可准确的推算LASIK术者术前角膜总屈光力,为LASIK术后丢失术前资料患者双K法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提供重要条件。(中华眼科杂志,2011,47:151-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力 角膜曲率半径 ORBSCAN lI LASIK 人工晶状体度数
原文传递
8~10岁矫正视力正常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值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环宇 冯旺强 +1 位作者 查屹 郑海华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666-670,共5页
目的 测量8~10岁矫正视力正常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CT)值,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75例(150眼)8~10岁矫正视力正常儿童志愿者,根据不同的屈光度分为远视组、正视组和近视组;采用三分位法根据眼轴长度分为20.35~22.4... 目的 测量8~10岁矫正视力正常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CT)值,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75例(150眼)8~10岁矫正视力正常儿童志愿者,根据不同的屈光度分为远视组、正视组和近视组;采用三分位法根据眼轴长度分为20.35~22.42 mm组(D1组),>22.42~24.49 mm组(D2组),>24.49~26.56 mm组(D3组);运用EDI SD-OCT对受检者后极部黄斑中心凹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进行扫描;收集黄斑中心凹下(SF)距中心凹1 mm和3 mm处鼻侧(N)颞侧(T)上方(S)下方(Ⅰ)的CT值,分别记为SF、N1、T1、S1、I1,N3、T3、S3、I3.分析受检者不同方位及性别、眼别、屈光度组、眼轴组CT值变化情况,运用直线相关分析影响因素与CT值的相关性.结果 受检者SFCT值为(297.44±55.32)μm,各方位中仅N1、N3、I3与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受检者SFCT值高于男性(t=-3.00,P<0.01).女性远视组与正视、近视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近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近视、正视、远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所有受检者屈光度与SFCT值呈正相关(r=0.435,P<0.05),眼轴与SFCT值呈负相关(r=-0.542,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检者SFCT值随眼轴增长而下降,眼轴每增加1 mm,SFCT值下降23.58 μm(Y=848.82-23.58X).结论 8~10岁视力正常儿童SFCT值为(297.44±55.32)μm,眼轴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黄斑 屈光不正 儿童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眼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