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拟黄芪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庆方 查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9期2007-2009,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黄芪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黄芪汤治疗,连用6个月。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 目的:观察自拟黄芪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黄芪汤治疗,连用6个月。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9%,高于对照组(53.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黄芪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黄芪汤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因子变化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付春生 查岩 《医学综述》 2006年第2期82-84,共3页
通过对慢性乙肝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变化及相互关系分析,发现在慢性乙肝发病过程中,Th1细胞因子水平降低,Th2细胞因子水平升高,T细胞总数减少,CD+4细胞减少,CD+8细胞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且与IL2、IL6、IL12等细胞因子的改变有明显的相... 通过对慢性乙肝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变化及相互关系分析,发现在慢性乙肝发病过程中,Th1细胞因子水平降低,Th2细胞因子水平升高,T细胞总数减少,CD+4细胞减少,CD+8细胞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且与IL2、IL6、IL12等细胞因子的改变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不同细胞因子的变化可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使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因子 T细胞亚群 关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胆石症634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文增 查岩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0-68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西药、中药、体外排石治疗胆结石症7d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结果:634例中治愈452例,显效134例,有效4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占99.7%。结论: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胆石症疗...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西药、中药、体外排石治疗胆结石症7d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结果:634例中治愈452例,显效134例,有效4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占99.7%。结论: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胆石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三联疗法 胆石症 排石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mIL-2R受体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付春生 查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SIL-2R MIL-2R 血清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CK变化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
5
作者 付春生 查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细胞因子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肝衰竭患者医院感染调查与抗菌药物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凤华 杨福兰 +1 位作者 查岩 管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40-2142,共3页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1年医院收治的180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情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130例和存活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1年医院收治的180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情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130例和存活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80例肝衰竭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42例,感染率为78.9%,其中死亡组112例感染率为86.2%,存活组30例感染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腹膜感染为主,占38.2%;其次为呼吸道和胃肠道,分别占19.3%和14.6%;共分离病原菌86株,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29.0%、16.3%;180例肝衰竭住院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单纯以治疗为目的占61.1%,以预防为目的占12.2%,治疗加预防为目的占26.7%;Ⅰ联用药占23.9%、Ⅱ联占73.9%、Ⅲ联占2.2%,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的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衰竭住院患者死亡组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以腹膜炎为主,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改进;临床上应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真菌和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凤华 崔燕平 查岩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9期2919-2921,共3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使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给药48周,对照组单独采用拉米夫定给药48周,分别在1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使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给药48周,对照组单独采用拉米夫定给药48周,分别在12、24、36、48周时,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中ALT的变化、HBV DNA 血清变化、HBV DNA 与 HBeAg 转阴率、HBeAg/HBeAb 血清转换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随治疗时间的延长,ALT、HBV DNA定量逐渐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63、4.65,均P<0.05);治疗组24、36、48周ALT、HBV DN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T(89.9±16.7)U/L、(60.1±13.8)、U/L(44.6±8.9)U/L比(90.7±17.6)U/L、(72.0±14.1)U/L、(61.3±24.5)U/L;HBV DNA(4.92±1.44)U/L、(3.35±1.37)U/L、(2.53±1.31)U/L比(5.02±1.41)U/L、(3.69±1.40)U/L、(3.02±1.35)U/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2、4.56、4.76,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与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均有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36、4.21、4.27、4.35、4.23,均P<0.05);在治疗24周时,HBV 血清学标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周后血清学标志物治疗组(67.65%、32.35%、26.47%、85.29%、38.23%、35.29%)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73、4.23、4.32、4.34、4.46、4.76、4.34、4.22、4.29、4.34、4.45,均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 慢性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研究
8
作者 王思奎 石庆凤 +5 位作者 王伟红 袁建国 宋吉奎 管姗 查岩 王凯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20-623,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也是预后较差的一种疾病。对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DC表达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MHCⅡ类分子、共刺激...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也是预后较差的一种疾病。对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DC表达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以及DC分泌的IFN-7、IL-12、IL-18等细胞因子,反映了DC的分化成熟程度。我们利用IL-10、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分别培养健康对照者和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外周静脉血的贴壁单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树突状细胞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分化 患者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Ⅱ类分子 抗原呈递细胞
原文传递
监督者说之二 大数据监督助力防治工程建设领域腐败
9
作者 查岩 《中国纪检监察》 2021年第8期23-23,共1页
工程建设领域行权环节多、资金体量大,如果监管监督缺位、管控机制失灵,极易为权力寻租提供空间,滋生腐败。然而,从查处的腐败案件看,该领域相关涉案主体常常隐匿身份、翻新花样,以家人、亲属为掩护,部分干部甚至采取上下勾结、内外联... 工程建设领域行权环节多、资金体量大,如果监管监督缺位、管控机制失灵,极易为权力寻租提供空间,滋生腐败。然而,从查处的腐败案件看,该领域相关涉案主体常常隐匿身份、翻新花样,以家人、亲属为掩护,部分干部甚至采取上下勾结、内外联合方式作案,增加了监督执纪的难度,要想有效发现、查处、解决问题,夯实工程建设的廉洁根基,运用大数据手段提高监督质效、推动监管到位,成为一种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领域 监督执纪 权力寻租 腐败案件 大数据 管控机制 监督者 监督缺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