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江帅 查正 查兴胜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2例行PK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单、双侧穿刺不同分为单侧组(32例)和双侧组(30例)。比较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渗漏情况、术...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2例行PK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单、双侧穿刺不同分为单侧组(32例)和双侧组(30例)。比较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渗漏情况、术中X线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影像学指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3个月。骨水泥注入量、术中X线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单侧组均少(短)于双侧组(P<0.01)。术后疼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3例、双侧组7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临床症状。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央高度、Cobb角两组术后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侧穿刺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伤椎高度,单侧穿刺术中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注入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胸腰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
2
作者 查正 杨朝晖 +1 位作者 邱新建 黄凯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66-568,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提出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和关节置换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6年9月人工关节置换治疗7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26例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0例和...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提出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和关节置换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6年9月人工关节置换治疗7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26例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0例和全髋置换组6例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输血量、Harris评分、下地时间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术后均无病死,Harris评分平均改善38.2分,优良率为88.46%,并发症发生5例,发生率19.23%;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全髋置换组(P<0.01~P<0.001),而Harris评分、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只要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该类患者能度过围手术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种手术方式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更适合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有限切开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区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查正 张淑军 +2 位作者 查兴胜 张潇 黄凯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7期22-23,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有限切开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区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切开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区骨折32例,按Seinsheimer分型:ⅢA型12例,ⅢB型3例,Ⅳ型17例。结果随访32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有限切开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区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切开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区骨折32例,按Seinsheimer分型:ⅢA型12例,ⅢB型3例,Ⅳ型17例。结果随访32例,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10.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定采用Sanders标准,优25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6.88%。结论有限切开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区骨折具有出血少、骨折愈合快、固定稳妥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切开 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区骨折
下载PDF
后路减压、RF内固定与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4
作者 查正 杨朝晖 +1 位作者 邱新建 黄凯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RF内固定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方法:对我院2003~2006年的24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RF内固定和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14例;L4~5,滑脱16例,L5~S1滑...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RF内固定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方法:对我院2003~2006年的24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RF内固定和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14例;L4~5,滑脱16例,L5~S1滑脱8例;12例为峡部裂性,12例为退行性。结果:随访7~38个月。通过对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和X线片滑脱复位程度比较,24例中20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83.3%;10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4例Ⅱ度滑脱10例完全复位,横突间融合优良率87.5%。结论:后路减压、RF内固定和小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复位稳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减压术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
下载PDF
骨盆骨折的治疗体会及外科剖腹探查原因分析
5
作者 查正 《河北医学》 CAS 1998年第2期53-54,共2页
骨盆骨折的治疗体会及外科剖腹探查原因分析(246003)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查正我院自1986年至1996年收治骨盆骨折123例,其中手术29例,外科剖腹探查1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 骨盆骨折的治疗体会及外科剖腹探查原因分析(246003)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查正我院自1986年至1996年收治骨盆骨折123例,其中手术29例,外科剖腹探查1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87例,女性36例,年龄7—8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治疗 外科 剖腹探查
下载PDF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朝晖 查正 +1 位作者 张潇 黄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为临床选择更好的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方法自1997—2006年收治胫骨平台骨折76例,按照Schatzker分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7例,男性31例,女性6例。均经切开复位,严格按照内... 目的探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为临床选择更好的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方法自1997—2006年收治胫骨平台骨折76例,按照Schatzker分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7例,男性31例,女性6例。均经切开复位,严格按照内固定原则分别采用螺丝钉、钢板或外固定架固定进行骨折治疗。结果37例均得到随访,最短19个月,最长7年,平均23个月。骨折均愈合,疗效评定参照Merchant标准,术后6个月优良率为83、8%,术后1年优良率为89.2%。结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应当考虑手术治疗,术中必须早期处理受损的软组织;内固定物的选择应当灵活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科手术方法 疗效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朝晖 查正 +1 位作者 张潇 黄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从2001年4月至2006年12月用DHS内固定治疗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评价,平均随访1年3个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全部随访,骨折愈合... 目的分析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从2001年4月至2006年12月用DHS内固定治疗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评价,平均随访1年3个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全部随访,骨折愈合,无髓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患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9.6%,疗效肯定。结论DHS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S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叔军 查正 +1 位作者 杨朝晖 张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Ⅳ、Ⅴ和Ⅵ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2006年在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术前进行详细的手术设计,螺旋CT平扫及三维图...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Ⅳ、Ⅴ和Ⅵ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2006年在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术前进行详细的手术设计,螺旋CT平扫及三维图像重建,制订手术方案,术中T或L型钢板固定。结果随访10~23个月,平均18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83.3%。结论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术前结合螺旋CT检查制定详细手术计划,术中力争解剖复位。足量植骨,坚强固定,术后完备的康复计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胫腓骨骨折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来友 江显文 +1 位作者 粱峰 查正 《安徽医学》 2009年第6期676-676,共1页
胫腓骨骨折是四肢最常见骨折之一,治疗方法较多。自1994年4月至2008年6月,我院骨科共收治小腿胫腓骨骨折118例,其中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胫腓骨骨折3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治疗
下载PDF
空间和地面条件下斑头雁血红蛋白晶体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宇和 查正 +3 位作者 华子千 梁学 徐谦 卢光莹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3-489,共7页
在 1994年我国返回式卫星FSW 2上进行的空间蛋白质晶体生长实验中 ,获得了适合于X射线分析的空间实验组和地面对照组的斑头雁血红蛋白晶体 ,并收集了X射线衍射数据。应用分子置换法解析了结构 ,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空间晶体的分... 在 1994年我国返回式卫星FSW 2上进行的空间蛋白质晶体生长实验中 ,获得了适合于X射线分析的空间实验组和地面对照组的斑头雁血红蛋白晶体 ,并收集了X射线衍射数据。应用分子置换法解析了结构 ,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空间晶体的分子间和分子中亚基间的相互作用趋于减弱 ,在α1β2 “开关区”比地面晶体多一个α1Thr4 1CG2与 β2 His97ND1的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晶体生长 斑头雁 血红蛋白 晶体结构 分子置换法 分子结构 地面晶体生长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靶血管病变与C-反应蛋白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东伟 张清华 +2 位作者 蒋知新 李运田 查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8期9485-9488,共4页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C-反应蛋白是一项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可用于预测临床预后。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对靶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设...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C-反应蛋白是一项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可用于预测临床预后。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对靶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选择2005-03/2007-03解放军第三○五医院住院的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患者82例,稳定型心绞痛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2例,均符合WHO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单支血管经皮冠状动脉心血管支架置入,置入前采血测定基础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具体值将患者分为C-反应蛋白<3.0mg/L33例和C-反应蛋白≥3.0mg/L49例。置入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及支架两端5mm范围内管腔直径丢失≥50%为支架内再狭窄,其他部位新出现的病变使管腔狭窄≥30%为新生血管病变。主要观察指标:支架内再狭窄及靶血管病变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C-反应蛋白<3.0mg/L的33例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为6.1%,显著低于C-反应蛋白≥3.0mg/L的49例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率18.4%(P<0.01)。C-反应蛋白<3.0mg/L的33例患者靶血管新生病变率为3.0%(1/33),亦明显低于C-反应蛋白≥3.0mg/L的49例患者靶血管新生病变率6.1%(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心血管支架置入前基础C-反应蛋白水平与置入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及靶血管新生病变的发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 C-反应蛋白 再狭窄
下载PDF
改良直接前入路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步态、关节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黄超 程超 查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3年第12期1086-1091,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髋关节功能、平衡功能和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9例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 目的探讨改良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髋关节功能、平衡功能和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9例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45例与对照组[采用直接前侧入路(DAA)THA治疗]44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统计并发症,同时比较随访术后1年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平衡功能、步态参数、随访影像学资料。结果术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9.15±1.33)h比(10.89±1.53)h、(5.07±2.21)d比(7.04±2.23)d、(53.48±12.43)ml比(64.44±12.53)ml、(4.07±0.21)d比(6.15±1.24)d、(0.47±0.13)d比(0.75±0.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和12个月时,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上升,且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65.47±8.38)分比(57.91±2.83)分、(76.12±5.31)分比(72.25±2.44)分、(85.27±4.45)分比(83.24±4.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和12个月时,两组平衡功能评分较术前上升,观察组平衡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5.26±1.22)分比(29.51±1.49)分、(39.42±4.36)分比(37.57±2.21)分、(45.57±2.01)分比(43.36±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步幅、步长均高于对照组[(0.78±0.12)m比(0.71±0.19)m、(0.46±0.04)m比(0.32±0.08)m],步频、步态不对称指数低于对照组[(89.74±8.05)步/min比(98.68±9.04)步/min、0.10±0.02比0.1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4%(1/41)比19.5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随访时,两组臼杯前倾角度、外展角度、股骨柄周边透明带评分及双下肢长度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平衡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步态参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关节功能 平衡功能 步态参数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叔军 查正 +1 位作者 杨朝晖 张潇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406-407,共2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46例。结果3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46例。结果3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经后路短节段的椎弓根钉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装置 胸椎 腰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